话说秦业和他的儿子特地等待着贾家派人来通知上学的具体日期。宝玉因为迫切想见到秦钟,其他事情都顾不上了,于是决定选在后天去上学。
“请在后天一早,让秦相公到我这里集合,我们一起出发。”写完,他便派人这封信送了过去。
到了这一天的清晨,宝玉还没起床的时候,袭人就已经把书本文具打包好,一切收拾得整整齐齐,然后坐在床沿上发呆。看见宝玉醒来,她只好起身服侍他洗漱穿衣。
宝玉见她情绪低落,便笑着问:“好姐姐,你怎么又不开心了?难道是怪我上学去了,留下你们冷清了吗?”
袭人笑着回答:“你这是说到哪里去了?读书是非常好的事情,不然的话,一辈子碌碌无为,又能有什么出息?只是有一点:读书的时候就专心读书,不读书的时候就多想想家里。别跟那些同学一起玩闹得太过分,要是被老爷知道了可不得了。虽然说要奋发图强,但功课也不要安排得太多,一来是贪多嚼不烂,二来也要注意身体。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得理解。”
袭人说一句,宝玉就答应一句。
袭人接着又说:“大毛衣裳我也已经包好了,交给小厮们拿去了。学堂里冷,你要记得适时添衣换裳,不像在家里有人时刻照应着。脚炉手炉的炭火也都交代下去了,你可要叮嘱他们记得添加。那些懒家伙,你要是不说,他们才懒得动,把你冻坏了可怎么行。”
宝玉说:“你放心,出门在外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别老闷在屋里,多去和林妹妹一起玩玩才好。”
说完,两人都已穿戴完毕,袭人催促宝玉去见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宝玉又去跟晴雯、麝月等丫鬟交代了几句,才出来去见贾母。贾母也免不了有几句叮嘱的话。接着宝玉去见王夫人,然后又到书房去见贾政。
偏偏这天,贾政比往常回得早,正坐在书房里和幕僚清客们闲聊。忽然看见宝玉进来请安,并回复说要上学去。
贾政冷笑一声,说道:“你要是再提‘上学’这两个字,连我都觉得惭愧。照我说,你还是尽情去玩耍才是正道。小心别站在这儿玷污了我的地方,靠在这儿弄脏了我的门槛!”
在座的幕僚清客们纷纷起身笑道:“老先生何必如此严厉!今天令郎这一去,两三年之内就能出人头地,扬名立万了,断然不会像往年那样还是一副孩子的模样。眼看快到饭点了,令郎还是快去吧!”说着,就有两位年长的幕僚拉着宝玉的手走出去了。
贾政询问:“谁是跟着宝玉的?”话音刚落,门外应声,随即进来三四个身材魁梧的男子,他们打着千儿(古代男子的一种行礼方式)请安。
贾政一看,认出这是宝玉奶妈的儿子,名叫李贵。他便对李贵说:“你们整天陪着他上学,他到底都学了些什么!肚子里装的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净学些刁钻古怪的淘气把戏。等我得空了,先扒了你的皮,再去跟那个不争气的算账!”
这番话吓得李贵连忙双膝跪地,摘下帽子,磕头有声,连连应承“是”,又回答道:“少爷已经念到《诗经》的第三本了,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之类的(注:此处李贵显然念错了,原句应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的绝不敢撒谎。”
这话引得满座宾客哄堂大笑。就连贾政也忍不住笑了。接着他说:“就算他再念三十本《诗经》,也只是掩耳盗铃,糊弄人罢了。你去给学堂里的老师请个安,就说是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之类的,一概不必敷衍了事,最重要的是先把《四书》全部讲解清楚并背熟。”
李贵连忙答应“是”,见贾政没有别的话要说,这才退了出去。
这时,宝玉独自一人站在院子外面,像躲避猫鼠一样小心翼翼,连呼吸都放轻了,静静地等待着。等里面的人出来后,他便匆匆离开了。
李贵等人在拍打身上的灰尘时说道:“听到了没?刚才差点儿就要扒我们的皮了!人家的奴才跟着主子风光无限,我们这帮奴才,却是白白挨打受骂。以后啊,也请对我们手下留情些吧。”
宝玉笑道:“好哥哥,你们别委屈了,我明天请你们吃饭。”
李贵说:“我的小祖宗,哪敢奢望你请客啊!只求你能听进去一两句话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一行人又到了贾母那里,发现秦钟已经早早在等候了,贾母正和他聊着天。于是宝玉和秦钟见过面后,向贾母告辞。
宝玉突然想到还没跟黛玉告别,于是又急忙跑到黛玉房间来道别。这时,黛玉正坐在窗前对着镜子梳妆,听说宝玉要去上学,便笑道:“好,这一去,定能‘蟾宫折桂’了。我就不送你了。”
宝玉说:“好妹妹,等我放学回来再吃晚饭。那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再帮你做。”
两人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宝玉才转身离开。黛玉又叫住了他,问道:“你怎么不去跟你宝姐姐道个别?”宝玉只是笑着不回答,径直和秦钟上学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