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姥姥用两只手比划着说:“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大家听了这话,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酒过三巡,她又开玩笑道:“说实话,我这手脚粗大笨拙,再加上酒劲上头,万一不小心把这瓷杯子给摔了可怎么办?有没有木杯子给我一个,就算掉地上也不会碎。”众人听后,又是一阵欢笑。
凤姐听她这么说,连忙笑道:“如果真的想要木杯子,我这就去拿来。不过得先说好,木杯子跟瓷杯子不一样,它们都是成套的,得一套一套地用完才行。”
刘姥姥心里盘算着:“我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逗大家乐,没想到她还真有。我常去村里那些有钱人家赴宴,金杯银杯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木杯。哦,我明白了,这大概是给小孩用的木碗吧,想骗我多喝几杯。算了,反正这酒跟蜜水似的,多喝点也无妨。”想到这里,她便说:“那就拿来再说吧。”
凤姐吩咐丰儿道:“去前面里间的书架上,把那里放着的十个竹根套杯取来。”
丰儿答应了一声,正准备动身,鸳鸯笑着说道:“我知道你这十个杯子还小了点。而且你刚才说是木制的,现在怎么又换成竹根的了,看起来不太协调。不如把我们那边的黄杨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拿来,给姥姥满满地斟上十杯。”
凤姐听后笑道:“那更好了。”于是鸳鸯立刻让人去取。
刘姥姥一看这些杯子,又惊讶又欢喜:惊讶的是这十个杯子大小依次排列,最大的几乎有小盆子那么大,最小的也有手里拿的杯子大小;欢喜的是这些杯子雕刻得极其精巧,上面全是山水树木和人物图案,还有草书图章印记。
她连忙说道:“拿个小点的给我就行了,怎么这么多啊?”
凤姐笑道:“这个杯子没有只喝一杯的道理。我们家因为没有能喝这么多的人,所以没人敢用。姥姥既然想要,我好不容易找了出来,一定要按大小顺序都喝一遍才行。”
刘姥姥吓得连忙说:“这可不敢。好姑奶奶,就饶了我吧。”
贾母、薛姨妈、王夫人知道她年纪大了,喝不得太多,都连忙说:“别喝多了,只喝这第一杯吧。”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我还是用小杯子喝吧。这个大杯子我收着,带回家慢慢品尝。”众人听了这话,又都笑了起来。
鸳鸯没办法,只好让人给刘姥姥满满地斟了一大杯酒,刘姥姥双手捧着杯子喝了起来。
贾母和薛姨妈都说:“慢点吃,别噎着了。”薛姨妈接着吩咐凤姐给刘姥姥夹菜。
贾母笑着指示:“你给她夹点茄鲞尝尝。”
凤姐听了,就按照贾母的话,夹了一些茄鲞送到刘姥姥嘴里,并笑着说:“你们平时也吃茄子,来试试我们家的茄子做得合不合口味。”
刘姥姥笑道:“别骗我,茄子要能做出这种味道来,我们就不用种别的粮食了,光种茄子就够了。”
众人都笑着说:“真的是茄子,我们没骗你。”
刘姥姥感到惊讶:“真是茄子?那我这一会儿算是白吃了。姑奶奶,你再给我夹点,这次我细细嚼嚼。”
凤姐于是又夹了一些给刘姥姥。刘姥姥仔细咀嚼了半天,笑道:“虽然有点茄子的香味,但又不像是普通的茄子。快告诉我,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也想学着做做。”
凤姐笑道:“这也不难。你把刚摘下来的茄子去皮,只留净肉,切成碎丁,用鸡油炸了。然后,再用鸡胸肉、香菇、鲜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和各种干果,也都切成丁,用鸡汤煨干,最后用香油收汁,再拌上糟油,装在密封的瓷罐子里。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过的鸡爪拌一拌就成了。”
刘姥姥听后,边摇头边伸舌头说道:“哎呀我的老天爷!得用十来只鸡来配它,难怪这么好吃!”一面说笑,一面慢慢的喝完了酒,还一个劲儿地仔细把玩那个杯子。
凤姐笑着说:“还没尽兴呢,再来一杯如何?”
刘姥姥连忙摆手:“不行不行,再喝我就该醉倒了。我就是因为喜欢这杯子,想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鸳鸯笑道:“酒也喝完了,你到底说说这杯子是什么木头做的?”
刘姥姥笑道:“难怪姑娘你不认识,你们住在金碧辉煌的大宅子里,哪会认得这些木头!我们整天和树林打交道,困了就枕着它睡,累了就靠着它坐,荒年的时候饿了还吃它,眼睛里天天看着它,耳朵里天天听着关于它的声音,嘴巴里天天说着它,所以真假好坏我还是能分辨的。让我来仔细瞧瞧。”
说着,她仔细端详了半天,然后说道:“像你们这样的大户人家,肯定不会有那种便宜货。这种容易得到的木头,你们也不会收藏。我掂量着这杯子挺沉,肯定不是朽木,一定是黄松木做的。”大家听了,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只见一位婆子走过来向贾母询问:“姑娘们都已经到达藕香榭了,请问老太太,是现在就开始表演,还是再等一会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