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话说贾琏动身出发之后,偏偏赶上平安节度使外出巡查边境,这一巡查大概要一个月才能回来。

贾琏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只能暂且住在客店等候。等到平安节度使巡边归来两人相见,把事情办妥之后再回程,距离离家时已经接近两个月了。

谁曾想到,凤姐心里其实早就盘算好了。只等贾琏前脚刚一离开,她回来后就立刻传令召集各类工匠仆役,将东厢房的三间屋子进行修整,屋里的装饰陈设都按照她自己正屋的标准来布置。

到了十四日这天,凤姐便去向贾母和王夫人禀报,说自己十五日一早要去姑子庙进香。这次出行,她只带了平儿、丰儿、周瑞家的以及旺儿家的这四个人。还没上车,就把此行的缘由告诉了随行的众人。接着,她又吩咐一同前来的男人们,都穿上素色的衣服,盖上素色的车盖,径直前往姑子庙。

兴儿在前面引着路,一路带着人径直走到尤二姐的房门前,抬手轻轻扣门。不一会儿,鲍二家的过来把门打开了。兴儿脸上挂着笑,说道:“赶紧去回二奶奶一声,大奶奶来啦。”

鲍二家的听到这话,只觉得顶梁骨都仿佛没了魂儿,吓得赶忙一路小跑着进到屋里,把这个消息禀报给了尤二姐。尤二姐听闻,心里也不由得一惊,但想着人既然都已经来了,自己也只能以礼相待了。于是,她急忙整理好自己的衣裳,快步迎了出来。

到了门前,正赶上凤姐从车上下来,迈步走了进来。尤二姐定睛一看,只见凤姐头上戴着的全是素白的银质首饰,身上穿着一件月白色的缎子袄,外面披着一件青缎披风,下身穿着一条白绫的素色裙子。她那眉毛弯弯的,如同柳叶一般,而且眉梢高高地吊起;眼睛如同丹凤眼,目光中透着一种锐利,眼神凝聚处带着几分三角眼的凌厉。整个人看起来,俏丽得如同三春时节盛开的桃花,又清素得好似九秋时节的菊花。

这时,周瑞家的和旺儿家的两人一左一右搀扶着凤姐走进了院子。尤二姐脸上堆着笑,赶忙迎上前去,恭恭敬敬地行了个万福礼,张嘴就说道:“姐姐大驾光临,我之前也没能提前好好准备,还望姐姐能原谅我这仓促之间的失礼之罪。”说着,又深深地福了下去。

凤姐见状,也急忙陪着笑脸,不停地还礼。随后,两人手挽着手,一同走进了屋里。

凤姐在主位上落座,尤二姐赶忙吩咐丫鬟取来坐褥,随后盈盈下拜,行礼道:“妹妹我年纪尚轻,自打来到这儿,凡事都依赖家母和姐姐来商议决断。今日有幸与姐姐相见,倘若姐姐不嫌弃妹妹出身微贱,往后无论何事,都请姐姐多多指点教导。妹妹我定当推心置腹,一心一意侍奉姐姐。”言罢,便郑重地行了个大礼。

凤姐见状,急忙从座位上起身,以礼相还,口中连声说道:“都是我这妇道人家见识短浅,一味劝着夫君行事要慎重,切不可在外拈花惹草,以免让父母忧心。这其实都是咱们的一番痴心,哪曾想二爷却误解了我的意思。像他那些眠花宿柳的事儿,瞒着我也就罢了;可如今娶姐姐做二房,这可是关乎家族礼数的大事,他却也不跟我说一声。其实我早就劝过二爷,让他尽早把这事儿办了,也好为家族开枝散叶。哪料到二爷反倒觉得我是个善妒的女人,竟私自做主办了这件大事,也没跟我知会一声。这让我有冤无处诉,只能对天明志了。

“十天前,我就听闻了些风声,怕二爷心里不乐意,所以一直不敢先提。如今正好二爷出门在外,我便亲自前来拜见姐姐,还望姐姐体谅我的一片苦心,劳烦姐姐移步到家中。咱们姐妹住在一起,彼此齐心协力,共同劝诫二爷,让他在处理世事时谨慎些,好好保养身体,这才是正理。要是姐姐住在外面,我住在府里,虽说我这人愚钝卑微,不配与姐姐相伴,可我这心里又怎么能踏实?再者说,要是让外人知道了,也实在是不雅观。二爷的名声也很重要,就算他们背后议论我,我也不怨恨。

“所以,我这辈子的名节,可就全仰仗姐姐了。那些下人、小人的闲言碎语,想必是因为见我平日里管家太过严厉,在背后添油加醋,这也是人之常情。姐姐是何等人物,哪能把他们的话当真!要是我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上面有三层公婆,中间又有那么多姐妹妯娌,况且贾家又是世代的名门望族,又怎么会容我到现在?

“今日二爷私自把姐姐娶在外面,要是换作别人,肯定会生气,可我却觉得这是件幸事。想必是天地神佛不忍心看我被那些小人诽谤,所以才安排了这件事。我今天来,就是恳请姐姐跟我一起回去,咱们同住一处,平起平坐,一同侍奉公婆,一起劝诫丈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情同亲姐妹,比骨肉还亲。这样一来,不但那些小人见了,会后悔自己以前错看了我;就是二爷回家看到,他身为丈夫,心里也难免会暗自后悔。

“所以姐姐简直就是我的大恩人,能让我的坏名声一扫而空。要是姐姐不愿意跟我回去,那我也情愿留在这儿陪着姐姐。我愿意做妹妹,每天侍奉姐姐梳头洗脸。只求姐姐在二爷面前替我说几句好话,给我留个容身之地,就算我死了也心甘情愿。”说着,便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尤二姐见她这般模样,也不禁落下泪来。

两人见面后,互相行了礼,然后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分别坐下。这时,平儿也走上前来,准备向尤二姐行礼。

尤二姐见平儿穿着打扮颇为讲究,言谈举止和容貌气质都透着不凡,便猜到她就是平儿,于是连忙亲自上前拉住平儿的手,说道:“妹子,可千万别这样,咱们都是一样的人。”

凤姐见状,也赶忙起身,笑着说道:“哎呀,你这可折煞她了!妹子你只管接受她的礼,她本来就是咱们的丫头。以后可千万别再这么客气。”

说着,凤姐又吩咐周瑞家的从带来的包袱里取出四匹上等的好布料,还有四对镶着金珠的簪子和耳环,作为给尤二姐的见面礼。

尤二姐连忙拜谢并收下了礼物。随后,两人坐下来喝茶,互相倾诉着彼此的过往。凤姐嘴里全是自责和懊悔的话,说什么“都怪我自己,怪不得别人,现在只求姐姐能疼爱我”之类的话。

尤二姐看到凤姐这样的表现,便觉得她是个极好的人。她心想,那些小人若是不遂心意,便会诽谤主子,这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尤二姐对凤姐敞开心扉,两人聊了好一会儿。渐渐地,尤二姐竟把凤姐当成了知心朋友。

这时,她又看到周瑞等媳妇在一旁纷纷称赞凤姐平日里的诸多善举,只是说她为人太过实诚,有时会因此招人怨恨。她们还说:“已经为尤二姐准备好了房屋,奶奶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尤二姐心里本就想着能和凤姐住在一起才好,如今又见她们如此安排,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她说道:“我本来就该跟着姐姐去,只是这里的事怎么办?”

凤姐儿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姐姐的箱子、包袱和细软之物,只管让小厮们搬进去。这些粗重笨拙的东西留着也没用,还让人看着碍眼。姐姐觉得谁妥当,就让谁留在这里。”

尤二姐连忙说道:“今日既然遇到了姐姐,我这一进去,凡事都只凭姐姐做主。我来这里的日子还短,也没当过家,很多事情都不明白,怎么敢自己做主?就把这几件箱子、包袱拿进去吧。我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那些也都是二爷的。”

凤姐听闻后,便让周瑞家的把事情记清楚,嘱咐她好好看管,让人把尤二姐抬到东厢房去。

安排妥当后,凤姐催促尤二姐穿戴整齐,两人手挽手一同上了车,还并排坐在一起。

凤姐悄悄对尤二姐说:“咱们家的规矩可严了。这件事老太太完全不知道,要是她知道二爷在服丧期间娶了你,肯定会把二爷打死。现在你先别去见老太太和太太。我们家有个特别大的花园子,姐妹们都住在那儿,平时很少有人去。你这一去,先在园子里住两天,等我想个办法把事情说明白,到时候再见她们才合适。”

尤二姐回应道:“一切都听姐姐安排。”那些跟车的小厮们事先都得到了吩咐,所以车子没有往大门走,而是直奔后门而去。

下了马车后,凤姐立刻遣散了周围围观的人群。随后,她带着尤氏从大观园的后门悄悄进入,径直来到李纨的住处与她碰面。

此时,大观园里十之**的人都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如今又见凤姐亲自带着尤氏进来,顿时引得不少人纷纷前来围观询问。尤二姐逐一与众人见礼,大家见她容貌出众、性情温婉,都不由得交口称赞。

凤姐见状,便逐一叮嘱众人:“这件事绝不能泄露出去,要是让老太太或者太太知道了,我第一个就拿你们是问,绝不会轻饶!”

园中的婆子、丫鬟们向来都惧怕凤姐的威严,更何况这次的事情还涉及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所为,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因此都选择装聋作哑,不愿插手。

凤姐又私下里恳求李纨暂时收留尤二姐住上几日,说道:“等我把事情都禀明了,我们自然会过来接她。”

李纨见凤姐那边已经为尤二姐收拾好了房屋,又考虑到眼下正值服丧期间,不宜大肆张扬,觉得凤姐的做法也有其道理,便只好答应下来,让尤二姐暂时住下。

接着,凤姐又找了个借口把尤二姐带来的丫鬟全部支走,并派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丫鬟去侍奉尤二姐。她还暗中吩咐园中的媳妇们:“你们可得好好照看着她,要是她有个什么闪失,或者逃跑了,我绝对会找你们算账!”安排好这一切后,凤姐自己又悄悄地去处理其他事情了。

贾府上下的人都暗自纳闷,心想:“看她平时那副厉害样,这次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贤惠起来了?”

而尤二姐对这个安身之所感到十分满意,又见园中的姐妹们相处得都十分和睦,心里也就渐渐安定了下来,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心生活的地方。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三天,丫头善姐就开始不太听尤二姐的使唤了。

这天,尤二姐对善姐说:“头油用完了,你去跟大奶奶说一声,让她拿些来。”

善姐一听,立刻满脸不耐烦,尖声说道:“二奶奶,你怎么这么不知好歹、没眼力见儿?咱们奶奶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既要照顾老太太,又要应付这边太太、那边太太。家里上上下下几百号人,不管是妯娌还是姊妹,每天一睁眼,都等着听她的安排。一天下来,大事少说也有一二十件,小事更是多达三五十件。外面的从娘娘那里算起,还有王公侯伯家,人情往来、送礼应酬,哪样不得她操心?家里还有各种亲友的事务需要协调调度。每天的钱财进出,银子成千上万,全靠她一个人操心安排,哪里有空为你这点小事去麻烦她!我劝你还是识趣点、将就些吧。咱们又不是明媒正娶进来的,她能这样对你,已经是古往今来少有的贤良之人了。要是换作别人,听到你这话,早就跟你吵起来了,到时候把你扔到一边,不管你是死是活,你又能怎么样呢!”

这一番话,说得尤二姐无言以对,只好低下头,心想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多将就些了。

可这善姐越来越过分,连饭都懒得给尤二姐端了,有时候早上给一顿,有时候晚上才给一顿,而且拿来的饭菜都是剩下的。

尤二姐实在忍不住,说了她两次,没想到善姐反倒先大声叫嚷起来。尤二姐又怕别人笑话自己不安分,只好强忍着。

每隔个五八天,尤二姐才能见凤姐一面。每次见面,凤姐总是和颜悦色,一口一个“姐姐”叫得十分亲热。

凤姐还对尤二姐说:“要是哪个下人没做好,你不方便管教,尽管跟我说,我来收拾她们。”接着又骂那些丫头媳妇说:“我清楚你们这些人,就爱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只要我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你们就无法无天了。要是二奶奶跟我说你们哪里做得不好,我绝对不会轻饶你们,要了你们的命!”

尤二姐见凤姐对自己如此关心,心里想:“有她管着,我何必多管闲事呢?下人不懂事也是常有的。我要是告了她们的状,受了委屈,反倒会让人说我不贤良。”于是,尤二姐反而替那些下人遮掩起来。

凤姐另一边让旺儿到外面去打听关于尤二姐事情的详细情况,很快,尤二姐的事她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原来尤二姐早有婆家,她那未婚夫如今才十九岁,整天在外头嫖赌,根本不操心生计,家里的财产都被他挥霍光了,他父亲一气之下把他赶了出来,现在他只能在赌场里混日子。

尤二姐的父亲收了尤婆给的十两银子,就退了这门亲事,可这女婿还不知道。原来这个小伙子叫张华。

凤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摸得一清二楚后,就封了二十两银子给旺儿,悄悄吩咐他把张华找来养着,还让他教张华写一张状子,到官府衙门去告状,状子上就写“贾琏在国丧和家丧期间,违背圣旨,瞒着长辈,仗着有钱有势,强行逼迫退亲,停妻再娶”之类的话。

这张华心里也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一开始不敢贸然行事。旺儿回去把张华的态度告诉了凤姐,凤姐气得大骂:“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你仔细跟他说清楚,就算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儿。不过是借他这么一闹,让大家都下不来台。要是事情闹大了,我自然有办法摆平。”

旺儿领了命令,只好又把凤姐的话详细说给张华听。

凤姐又吩咐旺儿:“他要是告了你,你就和他一起去对质。”接着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我自有应对的办法。”

旺儿见有凤姐做主,就又让张华在状子上把自己也写进去,跟张华说:“你就告我从中牵线搭桥,一切都是我教唆二爷干的。”

张华心里有了主意,就和旺儿商量好了,写好了一张状子,第二天就到都察院去喊冤告状了。

察院官员坐在公堂之上审阅诉状,发现这是一起状告贾琏的案子,诉状上列有贾府的仆人旺儿作为涉案人之一。于是,他只得派人前往贾府,让旺儿前来公堂对质。

奉命前去贾府传人的差役不敢擅自闯入贾府,只是让人给里面带个话。而那旺儿其实正盼着这事儿呢,不用人传话,他早就在这条街上等着了。

一见到差役,他反而主动迎上前去,笑着说:“哎呀,让各位兄弟辛苦跑这一趟,看来是事情败露了。别废话了,快给我戴上镣铐吧。”差役们哪敢真给他戴,只是说:“你老还是自己去吧,别开玩笑了。”

于是,旺儿跟着差役来到公堂前,跪了下来。察院官员把状子递给他看。旺儿故意装作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一头磕在地上,说道:“这件事小的全都知道,小的主人确实做了这事。但这个张华一直跟小的有仇,这次故意把小的也牵扯进去。其实,这件事还涉及其他人,请老爷再仔细问问。”

张华听了,也连忙磕头说:“虽然还有其他人,但小的我不敢告他们,所以只告了他的下人。”

旺儿一听,故意装作很着急的样子,说:“你这个糊涂东西,还不快说出来!这可是朝廷的公堂之上,不管是谁,即便是你的主子,也都得说出来!”

张华被旺儿这么一激,就说了出来,把贾蓉也供了出来。察院官员听了,也没办法,只得把他们都收着,又派人去传贾蓉。

凤姐又派庆儿悄悄去探听情况,得知张华真的去官府告状了,便赶忙把王信叫来,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吩咐王信去拜托都察院的人,让他们只是做做样子、虚张声势吓唬一下就行,不必真把事情闹大。接着,凤姐又拿出三百两银子交给王信,让他拿去打点都察院的人。

当天晚上,王信就来到了都察院官员的私人宅邸,暗中打点疏通,把事情安排妥当。那位都察院官员心里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还是收下了这笔贿赂。

第二天,都察院官员回到公堂,对外宣称张华是个无赖,因为欠了贾府的钱还不上,就故意编造一些虚假的言辞,诬陷好人。

都察院向来和王子腾关系不错,王信回去后也只跟家里人简单说了一声。况且告状的是贾府的人,都察院这边本就想着尽快把事情了结,所以也就不再深究此事,而且把王信送来的银子都收下了,只是传贾蓉到都察院来对质。

话说贾蓉等人正忙着处理贾珍的后事相关事宜,突然有人匆匆跑来报信,说不好了,有人向官府告发你们,说你们干了这样那样的事情,赶紧想办法应对。

贾蓉一听,顿时慌了神,连忙跑去把这事告诉了贾珍。

贾珍听后,却显得并不十分惊慌,他冷冷一笑,说道:“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招,只是没想到这人胆子这么大,竟真敢去告。”说罢,他立刻让人封了二百两银子,派人去贿赂察院的人,让他们帮忙疏通关系;同时又吩咐家人去和对方对质,看看能不能把这事儿压下去。

正当他们忙着商议对策时,外面有人来报:“西府的二奶奶来了。”

贾珍一听这话,心里不由得一惊,连忙和贾蓉商量着要找个地方躲起来。可还没等他们行动,凤姐就已经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一进门就指着贾珍的鼻子说:“好你个大哥,带着你侄子干的好事儿!”

贾蓉见状,赶紧上前请安,凤姐一把拉住他,就往屋里拽。

贾珍则强装镇定,笑着对贾蓉说:“你可得好好伺候你婶娘,吩咐厨房杀牲口备饭,好好招待。”说完,他便匆匆命人备马,自己则找了个借口躲到别处去了。

这时,凤姐带着贾蓉朝上房走来,尤氏已经迎了出来。她见凤姐脸色阴沉,赶忙堆起笑脸问道:“这是有什么急事,这么匆忙?”

凤姐怒不可遏,朝着尤氏的脸一口唾沫就啐了过去,大声骂道:“你们尤家的姑娘是没人要了吗?非得偷偷摸摸往贾家送!怎么着,难不成贾家的人个个都是好的,普天之下就找不着别的男人了?就算你愿意把她送来,那也得按照三媒六证的规矩,把事情明明白白说清楚,这才像个体统。你简直是痰迷心窍,被脂油蒙住了脑子!现在国孝和家孝两重孝期压在身上,你们就把人送来了。这下好了,被人告到官府去了,说我凤姐是个没用的软脚虾。外面官场上的人都知道我厉害、爱吃醋,现在人家指名道姓地提我,说要休了我。我自从进了你们贾家的门,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们要这样害我?还是说老太太、太太有什么话,让你设下这个圈套,想把我挤走?今天咱们俩一起去见官,把事情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回来咱们再请贾家全族的人来,当面把事情说个透彻。你要是给我休书,我马上就走!”

凤姐一边说着,一边放声大哭,拉着尤氏就要去见官。这可把贾蓉急坏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嘴里直喊着:“姑娘、婶子,消消气,别生气了。”

凤姐又把矛头指向贾蓉,破口大骂:“你这个被天雷劈了脑子、该遭五鬼分尸的没良心的东西!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整天就知道挑拨是非,干出这些不要脸、没王法、败家败业的事儿。你死了的娘在阴间也不会放过你!祖宗也不会饶了你,你还敢来劝我!”说着,凤姐扬起手就要打。

贾蓉赶忙用力把头磕出声来说道:“婶子别生气,小心伤了手,让我自己打自己。婶子可别动气。”说着,他自己举起手,左右开弓,狠狠地打了自己一顿嘴巴子,还一边打一边自问自答:“以后还敢不顾这头不顾那头地瞎管闲事吗?以后还只听叔叔的话,不听婶子的话了吗?”众人见了,又是忙着劝解,又想笑,可又不敢笑。

凤姐一头扑进尤氏怀里,哭得惊天动地,声嘶力竭地喊道:“给你兄弟娶亲,我压根儿没意见。可为什么要让他违抗圣旨、背弃亲情,把这等混账的罪名安到我头上?咱们干脆直接去见官,省得捕快差役来家里抓人!再不然,咱们就一起到老太太、太太和族人们面前,大家评评理。要是我真不贤惠,容不得丈夫娶亲纳妾,那就给我一纸休书,我即刻就走!你妹妹我也亲自接到了家里,怕老太太和太太生气,都没敢声张。现在她住在园子里,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的是金奴银婢。我这边赶着给她收拾房子,规格跟我的一样,就等老太太知道了,原本打算接过来大家和和气气过日子,我也不提以前那些糟心事了。谁知道她竟然早就是有了人家的!你们到底搞的什么鬼,我竟然一无所知。如今他们告我,我昨天急了,就算去见官,丢的也是你们贾家的脸,少不得偷偷拿了太太五百两银子去打点。现在我的人还被锁在那里呢!”

说着,凤姐又哭了起来,边哭边骂,后来干脆放声大哭,哭起了祖宗爹妈,还要撞头寻死。

尤氏被她折腾得像团软泥,衣服上全是眼泪鼻涕。

尤氏除了骂贾蓉:“你这个孽障,和你爹干的好事!我早就说这样不行!”也没别的话可说。

凤姐听了,哭着用双手捧住尤氏的脸,紧紧盯着她问:“你糊涂了?难道你的嘴里面被茄子塞了?不然就是被他们戴了嚼子,为什么你不告诉我去?你要是早告诉我,哪会闹到这个地步?怎么就到了要打官司的地步?你现在还怪他们!俗话说得好,‘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要是有点本事,他们哪敢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能力,又不会说话,跟个锯了嘴的葫芦似的,只知道一味瞎小心、装贤良。他们根本不怕你,也不听你的!”说着,还朝尤氏啐了几口。

尤氏也哭着说:“我何尝不是这样?你要是不信,问问跟着我的人,我哪次没劝过?可他们也得听啊!我能怎么办?怨不得妹妹生气,我只能听着罢了。”

一群姬妾、丫鬟和媳妇们早已乌泱泱地跪满了一地,个个陪着笑脸,恳求道:“二奶奶是最圣明公正的。虽说这事是我们奶奶做得不对,但奶奶也已经让她受够罪了。当着我们这些下人的面,奶奶们平日里的关系是多么的好,如今还是请奶奶给留点情面吧。”说着,便有人捧上茶来。

凤姐却一把将茶杯摔了,随即止住了哭声,开始整理头发,同时怒喝着让贾蓉:“出去请大哥哥过来!我要当面问问他,亲大爷的孝期才过了五七,侄儿就急着娶亲,这规矩我竟然都不知道。我得问问清楚,也好以后教导子侄们怎么做。”

贾蓉只是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说道:“这事原本跟我父母没关系,都是儿子一时糊涂,怂恿叔叔这么做的。我父亲也并不知道。现在我父亲正忙着商量接太爷出殡的事情,婶子要是闹起来,儿子也是个死。只求婶婶责罚我,我绝对领受。这官司的事情还得求婶子帮忙处理,我实在是干不了这大事。婶婶是什么样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俗话说的‘胳膊只折在袖子里(家丑不可外扬)’?我真是糊涂透顶了,既然做了这种不肖的事情,那就跟猫儿狗儿一样不懂事。婶婶既然要教训我,那就别跟我一般见识了,少不得还得麻烦婶婶费心费力,把外面的事情给压住才行。原本就是婶婶有这么个不肖的儿子,既然惹了祸,少不得还得委屈疼疼儿子。”说着,他又不停地磕起头来。

凤姐见尤氏母子这般模样,自己也不好再继续强硬施压了,只得换了一副态度和言辞,反过来向尤氏赔礼道歉:“我年纪轻,不懂事,一听到有人跟我说起这事,就吓得昏了头,也不知道刚才怎么就得罪了嫂子。不过就像蓉儿说的‘胳膊折了也得藏在袖子里’,还望嫂子能体谅我。还得麻烦嫂子跟哥哥说一声,先把这事儿压下去,别把事情闹大了。”

尤氏和贾蓉听了,赶忙一起说道:“婶婶就放心吧,这事儿肯定一点都牵连不到叔叔。婶婶刚才说已经花了五百两银子,我们母子俩少不得得凑出五百两银子给送过去,好把这亏空补上。不然的话,岂不是反倒让婶婶背上亏空的名声,那我们可就更罪该万死了。不过还有一件事,在老太太和太太们面前,婶婶还得帮我们周全一下,别提这事儿才好。”

凤姐儿又冷笑说道:“你们之前硬是压着我的头把事儿给办了,这会儿倒好,反过来哄着我给你们收拾烂摊子、圆场子。我虽说有时候脑子不太灵光,但也不至于傻到这种地步。嫂子的兄弟是我丈夫,嫂子既然担心他会断了香火、绝了后,那我岂不是比嫂子还要害怕绝后吗?嫂子的妹妹在我心里就跟我的亲妹妹没什么两样。我一听到这事儿,高兴得那是一整晚都睡不着觉,赶忙就让人去收拾屋子,打算马上把她接过来一起住。可没想到那些个奴才下人,眼光短浅得很,他们居然说:‘奶奶脾气太好了。要是依我们的想法,得先跟老太太、太太禀报一声,看看她们是什么态度,之后再收拾房子去接人也不迟。’我一听这话,气得我直想打人骂人,不过看他们那副样子,也就没再吭声。可谁能想到事情就是不随我的心意,偏偏就打我的嘴,半路上又冒出个张华来告了一状。我一听这消息,吓得连续两个晚上都没合过眼,又不敢声张出去,只能求人去打听打听这个张华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就这么大胆敢来告状。打听了两天,这才知道原来是个无赖的叫花子。我年纪轻,不懂这些事儿,当时还笑着说:‘他告的什么呀?’结果那些小子们跟我说:‘本来是二奶奶答应过他的。他现在急得要命,不管是冻死还是饿死,反正都是个死,现在抓住这么个由头,就算死了,也比冻死饿死来得值当些。这能怪他告状吗?这事儿本来就是爷办得太急了。国孝期间犯了一重罪,家孝期间又犯了一重罪,背着父母偷偷娶亲又是一重罪,停妻再娶还是一重罪。俗话说得好:‘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这种穷疯了的人,还有什么事儿干不出来?更何况他现在又占着理,不告状难道还等着别人请他不成?’嫂子说说,就算我是韩信、张良那样的智谋之士,听了这话,也得被吓得没了主意。你兄弟又不在家,连个商量事儿的人都没有,没办法,只能拿钱去堵这个窟窿。谁知道这钱花得越多,就越被别人抓住了把柄,人家越发来讹诈我。我就跟那耗子尾巴上长疮似的,能有多少脓血可以流?所以我这心里又着急又生气,没办法,只能来找嫂子了。”

尤氏和贾蓉还没等凤姐把话说完,就都赶忙说道:“不用为此事操心,我们自然会把事情处理好的。”

贾蓉接着又说:“那张华不过是因为穷困到了极点,才豁出命去告咱们的状。我现在想出了一个办法,干脆给他一些银子,让他承认是诬告,判个‘妄告不实’的罪名,咱们再帮他打通关节,把官司了结。等他官司结束出来后,再给他一些银子,这事儿就算彻底解决了。”

凤姐听了,冷笑一声说:“好孩子,怪不得你做事顾头不顾尾,搞出这些事来。原来你竟这么糊涂。要是按照你说的办法去做,他可能暂时会答应,等打完官司,得了银子,眼前这事儿看似是解决了。可这些人都是无赖之徒,等他们把银子花光了,又会找借口来讹诈咱们。要是他们再把这事儿翻腾起来,咱们虽然不怕他们,但终究会让人心里不踏实。而且也经不住他们说啊,既然咱们没毛病,为什么反而要给他银子呢?这终究是个没法彻底了结的局面。”

贾蓉本就是个心思通透的人,听了这番话后,便笑着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有句话叫‘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这事儿还是得由我出面去解决才合适。现在我就去问问张华,看看他到底怎么想,是要人,还是愿意拿了钱另娶他人。要是他说一定要人,那没办法,我只能去劝我二姨,让她出来,再嫁给他;要是他说要钱,我们这里肯定不会亏待他,该给多少给多少。”

凤姐儿赶忙说道:“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我实在舍不得让你姨娘离开,也绝对不会让她走。好侄儿,你要是心疼我,就多给他些钱算了。”

贾蓉心里清楚得很,凤姐儿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其实是巴不得能把尤二姐打发出去,自己好落个贤良的名声。所以这会儿不管凤姐儿怎么说,他都一一应承下来。

凤姐儿听了,心里很是高兴,接着又说:“外面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可家里这边最终要怎么处理呢?你也得跟我一起过去,向老太太和太太们说明白才行。”

尤氏一听,又慌了神,赶紧拉着凤姐儿,向她讨主意,问该怎么说才合适。

凤姐儿冷笑一声,说道:“既然没这个能耐,谁让你去干这种事的?现在又摆出这副模样,我可看不上眼!我要是不出个主意吧,我又是个心肠软、脸皮薄的人,别人随便一撺掇,我就容易心软。罢了罢了,还是让我来应承这件事吧。现在你们母子俩先别露面,我带着你妹妹去给老太太和太太们磕头,就说她原本就是你妹妹,我看她各方面都很不错。正好因为我生不出儿子,原本就打算买两个人来伺候,现在见了你妹妹,觉得她实在难得,而且咱们又是亲上加亲,我愿意娶她来做二房。一切都因为她家里父母和姐妹最近都去世了,日子过得艰难,难以维持生计。要是等她守完百日孝期,她无家无业的,实在等不起。我的主意是,先把她接进来,厢房都已经收拾好了,让她先住着。等她守孝期满了,再圆房。我就凭着我这张不怕丢人的脸,死活把这事儿赖过去,就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找不到你们头上了。你们母子俩好好想想,这样行不行?”

尤氏和贾蓉听了,一起笑着说道:“到底是婶子宽宏大量,又足智多谋。等这事儿办妥了,我们娘儿俩一定过去好好拜谢。”

尤氏赶忙吩咐丫鬟们服侍凤姐儿梳妆、洗脸,又摆上酒菜,亲自给凤姐儿递酒、拣菜。

凤姐也没多坐,执意离开了。她走进园子,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尤二姐,接着说道:“我费了多少心思去四处打听,又想尽了各种办法,必须得这么做这么做,才能让大家免去罪责。没办法,只能由我来挑开这个难题,这样大家才能顺利脱身。”要想知道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