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话说贾琏、贾珍、贾蓉这三个人在一起仔细商议后,把各项事宜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到了初二这天,他们先把尤老娘和尤三姐送到了新房里。尤老娘进屋一看,新房虽说没有贾蓉之前吹嘘得那么好,但各种陈设也十分齐全完备,她和尤三姐母女俩都很满意。

鲍二夫妇热情得像一团火,一个劲儿地围着尤老娘,一会儿亲热地喊“老娘”,一会儿又尊称“老太太”;对着尤三姐一会儿喊“三姨”,一会儿又喊“姨娘”,嘴甜得很。

到了第二天五更天的时候,一顶素色的轿子把尤二姐抬了过来。各种香烛、纸马,还有铺盖以及酒饭之类的物品,早就准备得十分周全。

不一会儿,贾琏穿着素服,坐着小轿来了。他先拜了天地,又焚烧了纸马。尤老娘看到尤二姐身上穿的和头上戴的都焕然一新,和在家时的模样完全不同,心里十分得意。

随后,尤二姐被搀扶着进了洞房。当晚,贾琏和尤二姐极尽缠绵,百般恩爱,不必细说。

那贾琏对尤二姐越看越觉得喜爱,越瞧越满心欢喜,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讨好、奉承这二姐。

于是,他吩咐鲍二等人,不许他们再提那些有的没的、惹人不快的话,还直接让鲍二他们称呼尤二姐为“奶奶”,自己私下里也称呼她为“奶奶”,仿佛完全把凤姐抛到了九霄云外,不再放在心上。

有时候,贾琏回到家里,就谎称自己在宁国府有事情耽搁了。凤姐她们知道贾琏和贾珍关系好,平日里走动频繁,自然是要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去商量,也就没有产生怀疑。

而且,贾府里下人虽然不少,但大多都不怎么管主子们这些私事。就算有那几个游手好闲、专门喜欢打听些家长里短小事的人,也都想着去讨好贾琏,想趁机从他这儿捞点好处,谁愿意去把这事儿说出去惹麻烦上身。于是贾琏对贾珍感激不尽。

贾琏每个月拿出五两银子,作为尤二姐母女三人每天的吃穿用度开销。要是贾琏不来,尤二姐母女三人就一起吃饭;贾琏要是来了,他俩夫妻就单独在一处吃饭,尤二姐的母亲和妹妹就回自己房间去吃。

贾琏还把自己多年来偷偷积攒下来的私房钱,一股脑儿地都搬到尤二姐这儿,让她帮忙收着。在枕边,贾琏又把凤姐平日里的为人行事,事无巨细地都讲给了尤二姐听,还信誓旦旦地说,只等凤姐一死,就马上把尤二姐接进贾府。尤二姐听了这些话,自然是满心欢喜,点头答应。

就这样,十来个人一起生活,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十分富足。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这天,贾珍在铁槛寺办完佛事,晚上回家途中,想到自己与姨妹许久未见,便打算前去探望。他先让小厮去问问贾琏在不在那里。

小厮回来禀报说贾琏不在。贾珍一听,心中暗喜,把身边的人都先打发走了,只留下两个贴身小童给他牵马。

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新房,此时天色已晚,正是掌灯的时候,贾珍便悄悄地走了进去。那两个小厮把马拴在马圈里,自己则到下房去等候差遣。

贾珍走进屋内时,里面才刚点上灯。他先问候了尤氏母女,随后尤二姐出来相见,贾珍依旧像往常那样唤她“二姨”。

众人坐下喝茶,闲聊了一阵。贾珍笑着说道:“我给你们牵的这根红线怎么样?要是错过了,打着灯笼都难再找到这么好的。过些日子,你姐姐还会备上礼物来看望你们呢。”

说话间,尤二姐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酒菜,关上门后,大家都是自家人,原本也没什么需要避讳的。

这时,鲍二进来请安,贾珍便对他说:“你还算是个有良心的小子,所以我才叫你来服侍。以后自然有重用你的地方,别在外面喝酒惹事。我自然不会亏待你。要是这里缺了什么,你琏二爷事情多,那边人多眼杂,你直接来找我便是。咱们兄弟之间,不比外人。”

鲍二连忙答应道:“是,小的明白。要是小的不用心,除非是不要这脑袋了。”

贾珍点点头说:“你能明白就好。”

当下,四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尤二姐懂得察言观色,便邀请她母亲说:“我有点害怕,妈,您陪我到那边走走。”

尤老也领会了她的意思,便真的和她一起出去了,屋里只剩下几个小丫头。

贾珍见状,便和尤三姐靠得更近,对她百般轻薄起来。小丫头们看不下去,也都躲了出去,任由他们两人自在取乐,不知道在做什么勾当。

跟在贾琏身边的两个小厮此时都在厨房里和鲍二一起喝酒,鲍二的老婆则在灶台前忙活着做饭。

忽然,有两个丫鬟也嬉笑着走了进来,嚷嚷着要喝酒。

鲍二见状,便说道:“姑娘们,你们不在上头好好伺候着,怎么也偷懒跑到这儿来了?等会儿要是主子们叫人,没人应声,那可又要惹出麻烦来了。”

鲍二的老婆一听,立刻叉着腰骂道:“你这个糊涂又混账的王八蛋!你就只管喝你的黄汤(酒)去吧,喝得烂醉如泥,夹着你的那玩意儿挺尸去!叫不叫人,关你屁事!有什么事儿都由我来担着,就算天上下刀子也落不到你头上!”

这鲍二原本是因为娶了这位老婆才发迹起来的,最近更是越发依赖她。他自己除了赚钱买酒喝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贾琏他们也懒得责备他,所以鲍二对老婆那是言听计从,就像对待母亲一样。他喝够了酒,便去睡觉。

这边,鲍二家的陪着这些丫鬟和小厮们喝酒,想方设法讨他们的欢心,准备以后在贾珍面前替他们说些好话。

四个人正吃得开心,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

鲍二家的赶忙出去开门,一看,原来是贾琏骑马回来了,便问他有什么事没有。

鲍二家的悄悄告诉他说:“你家大爷正在西院里呢。”

贾琏听了这话,便转身回到卧房。只见尤二姐和她的母亲都在房里,见他进来,两人脸上都露出有些不自然的神情。

贾琏却假装不知道,只是吩咐道:“快拿酒来!咱们喝上两杯好去睡觉。我今天可累坏了。”

尤二姐赶紧上前陪笑,接过他的衣服,又端上茶来,还关切地询问他各种情况。贾琏心里高兴得直痒痒。

不一会儿,鲍二家的把酒端了上来,两人便对坐饮酒。尤二姐的母亲不吃酒,自己回房睡觉去了。有两个小丫头,其中一个被分派过来侍候他们。

贾琏身边有个极为信任的小厮叫隆儿,他去拴马的时候,瞧见已经有一匹马拴在那儿了。仔细端详了一番,认出这是贾珍的马,心里顿时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也朝着厨房那边走去。

到了厨房,只见喜儿和寿儿两个正坐在那儿喝酒。他们看到隆儿来了,也都心领神会,故意笑着说:“嘿,你这会儿来得可太巧!我们因为没赶上爷的马,这大晚上的,要是再赶路,怕是要犯了夜禁,所以就来这儿借住一晚上。”

隆儿听了,笑着回应道:“这厨房里炕多着,你们随便睡。我是被二爷派来给奶奶送月钱的,这钱已经交给奶奶了,我今晚也不打算回去了。”

喜儿一听,连忙说道:“我们俩都喝得有点多了,你过来也喝一杯。”

隆儿刚在桌边坐下,端起酒杯准备小酌,突然听到马棚里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两匹马被拴在同一个槽位,互不相让,开始用蹄子互相踢蹬。

隆儿等人急忙放下酒杯,跑到马棚去安抚马匹。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让两匹马安静下来,重新拴好,这才返回屋内。

鲍二家的见状,笑着说道:“你们三人就在这儿继续喝吧,茶水都准备好了,我得去忙别的了。”说完,她便带上门离开了。

这时,喜儿已经喝了几杯酒,眼神有些迷离。隆儿和寿儿关上门,回头看见喜儿直挺挺地仰躺在炕上,两人便上前推他,说:“好兄弟,起来好好睡,别只顾着自己舒服,我们还得照顾你。”

喜儿醉醺醺地回答道:“咱们今儿可要公公道道的贴一炉子烧饼,一起乐呵乐呵,谁要是装正经,我可不答应!”

隆儿和寿儿见他醉了,也没多说什么,吹灭了灯,凑合着睡下了。

尤二姐听到外面马儿嘶闹,心里顿时感到一阵不安,便不停地用话语来分散贾琏的注意力。

贾琏喝了几杯酒后,春情萌动,便吩咐人撤去酒果,关上门,宽衣解带。尤二姐只穿着一件大红色的短袄,乌黑的头发随意地挽起,脸上洋溢着春意,比白天时更加妩媚动人。

贾琏搂着她,笑着说道:“别人都说我家那个母夜叉长得漂亮,可我现在看来,她给你提鞋都不配。”

尤二姐说道:“我虽然长得标致,但品行却不好。看来,终究还是长得不标致的好。”

贾琏连忙问道:“这话怎么说?我不明白。”

尤二姐眼中含泪,说道:“你们把我当傻子看待,什么事我都知道。我现在和你做了两个月的夫妻,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也知道你不是个糊涂人。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如今既然做了夫妻,我终身都依靠你,哪里敢隐瞒你一个字。我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可将来我妹妹该怎么办呢?依我看,现在这种情形,恐怕不是长久之计,得想个长远的办法才行。”

贾琏听了,笑着安慰道:“你放心,我不是那种爱吃醋的人。以前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也不用惊慌。你因为妹夫是兄长,所以不好意思开口,不如我去打破这个规矩。”说着,贾琏便起身,朝西院走去。到了西院,只见窗内灯火通明,两人正在喝酒取乐。

贾琏直接推门走了进去,脸上带着笑意说道:“大哥在这里,弟弟我来给大哥请安。”贾珍被这话弄得满脸羞愧,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赶紧站起身来,让贾琏坐下。

贾琏见状,赶忙笑着说道:“大哥何必要这么见外,咱们兄弟之间还用得着这样吗?以前咱们兄弟相处的时候,哪有过这么生分的时候!大哥为了我的事儿这么操心,我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表达不尽我对大哥的感激之情。大哥要是多心的话,我心里可怎么过得去。从今往后,还希望大哥能像以前一样和我相处;要是大哥还是这样,那我宁愿这辈子没有后代,以后也再不敢到这儿来了。”说着,贾琏就要跪下来。

贾珍一看,慌了神,连忙伸手把贾琏搀扶起来,嘴里说道:“兄弟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大哥我什么都听你的。”

贾琏赶忙吩咐身边的人:“快,去拿酒来,我要和大哥喝上两杯。”

说完,又拉着尤三姐说:“你过来,陪小叔子我喝一杯。”

贾珍在一旁笑着说道:“老二,到底是你,哥哥我这一杯酒是肯定得干了。”说着,便仰起脖子,把酒一饮而尽。

尤三姐站在炕上,手指着贾琏,笑着说道:“你别跟我玩那些虚头巴脑、花言巧语的小把戏。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就像清水煮杂面那样直截了当,你吃你的,我看我的!别以为提着影戏人儿上台,就能一直糊弄过去,好歹别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你可别被钱财迷了心窍,觉得我们不知道你们府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现在你们哥俩儿花了几个臭钱,就把我们姐妹俩当成青楼女子来寻欢作乐,你们这如意算盘可打错了!我也知道你老婆厉害得很,如今把我姐姐骗来给你做二房,要知道,偷偷摸摸弄来的东西终究见不得光。我还非得去会会那凤奶奶,看看她到底有几个脑袋、几只手。要是大家能好好相处、和和气气的也就罢了;但凡有一点让我们姐妹俩心里不痛快,我有本事先把你们俩那黑心肝儿给掏出来,再跟那个泼妇拼个你死我活,这才不算白当尤三姐这个名号!喝酒有什么可怕的,咱们就喝!”

说着,她自己拿起酒壶,倒了一杯酒,先喝了半杯,然后搂住贾琏的脖子,就要把剩下的酒往他嘴里灌,嘴里还说道:“我和你哥哥都已经喝过了,咱们来亲近亲近!”这可把贾琏吓得酒都醒了。

贾珍也没料到尤三姐竟如此大胆泼辣、毫无羞耻之心。他们兄弟俩原本在风月场上混得久了,自认为手段高明,没想到今天反而被这个闺女的一番话给镇住了。

尤三姐一连串地喊着:“把我姐姐请来!要玩咱们四个人一起玩个痛快。俗话说‘最便宜的还是自家人’,他们是兄弟,咱们是姐妹,又不是外人,都别拘束,尽管过来。”

尤二姐反倒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贾珍见势不妙,就想找机会溜走,可尤三姐哪会轻易放他走。

贾珍这时候才后悔起来,没想到尤三姐是这种性格,跟贾琏在一起反而不好再对她轻薄了。

只见尤三姐随意地将头发松松地挽起,身上那件大红色的袄子半敞半合,露出里面葱绿色的抹胸,隐隐约约能看到一抹如雪般白皙的肌肤。她下身穿着绿色的裤子,脚蹬红色的鞋子,一双小脚时而翘起,时而并拢,全然没有半分端庄文雅的模样。

她耳朵上戴着的两个耳坠,随着动作来回晃动,就像在荡秋千一样。在灯光的映照下,她那细长的眉毛仿佛笼罩着一层翠绿的烟雾,红润的嘴唇就像涂上了丹砂一样鲜艳。

她本就生着一双水汪汪、亮晶晶的眼睛,此时喝了酒,眼神里又多了几分迷离、放荡与妩媚。这副模样,不仅把她二姐的风采给比下去了,据贾珍和贾琏评价,他们见过的那些身份高低贵贱各不相同的女子,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尤三姐这般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

贾珍和贾琏看得如痴如醉,浑身都酥软了,忍不住伸手去招惹她。可尤三姐那放荡娇嗔的神态和风情,反而让这二人不敢再放肆。

尤三姐放开手脚,稍微试探了一下这兄弟俩,没想到这两人竟然毫无分辨能力和主见,嘴里连一句像样的、有气魄的话都说不出来,满脑子就只剩下“酒色”二字了。

尤三姐高谈阔论,肆意地挥洒着自己的**,还拿这兄弟俩取笑逗乐。那情形,就好像真的是她在嫖男人,而不是男人在轻薄她。

过了一会儿,尤三姐酒喝够了,兴致也尽了,也不让这兄弟俩多坐一会儿,直接就把他们撵了出去,然后自己关上门睡觉去了。

从那以后,只要丫鬟、婆娘们稍微有哪里没做好,尤三姐就会对着贾珍、贾琏、贾蓉三人声色俱厉、破口大骂,说他们爷儿仨合伙诓骗了她们寡妇孤女。

贾珍回去之后,此后也不敢轻易再来了。不过,有时候尤三姐自己兴致来了,会悄悄吩咐小厮去请贾珍,贾珍这才敢过来一会儿;即便来了,也完全得顺着尤三姐的性子来。

谁料这尤三姐天生脾气就与众不同,她仗着自己容貌出众、风姿绰约,偏偏要打扮得格外惹眼,还故意做出许多旁人难以企及的放浪姿态,把那些男子迷得神魂颠倒、垂涎欲滴。那些男子想靠近她却又不敢,想远离她又舍不得,一个个被她弄得晕头转向,而尤三姐却以此为乐。

她的母亲和姐姐多次劝说她,可她却反驳道:“姐姐你真是太糊涂了!咱们这样金贵的人,要是白白被这两个没出息的家伙玷污了,那也太没本事了。而且他们家里有个特别厉害的女人,现在瞒着她,咱们才能过得安稳。要是有一天被她知道了,哪能善罢甘休!肯定会有一场大闹,到时候还不知道谁死谁活。趁现在,我不拿他们寻开心、作践他们来出出气,等以后出了事,白白落下个坏名声,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听她这么说,母亲和姐姐见劝不动她,也只好作罢了。

这尤三姐每天挑三拣四,要穿的要吃的都极为讲究。有了银饰,又想要金的;有了珠子,又想要宝石。吃的方面,吃了肥鹅,又要宰肥鸭。要是有什么不称心的地方,她连桌子都能一把推开;衣服要是不合心意,不管是不是绫罗绸缎、是不是新的,她直接就用剪刀剪碎,一边撕一边骂。

究竟贾珍他们什么时候真正顺心如意过一天,反而还花了许多心里并不想花的钱。

贾琏来到尤二姐这里后,整日只待在二姐的房中,心里也渐渐生出了悔意。可无奈尤二姐是个重情之人,自从跟了贾琏,便把他当作了自己后半生的依靠,对他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要是论起温柔和顺的性子,以及凡事都懂得与贾琏商量、绝不独断专行的行事风格,尤二姐着实比凤姐强出十倍不止;要是论容貌标致程度以及言谈举止,她也能胜过凤姐五分。

虽说尤二姐如今已经有了悔改之意,但毕竟她曾经失足,落下了个“淫”的名声,即便她有再多的优点,也都被这一污点给抵消了。

偏偏贾琏却不这么想,他还说道:“谁这辈子还不犯点错?只要能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且改正,那就算不错了。”

所以,贾琏并不提及尤二姐过去的那些荒唐事,只看重她现在表现出来的种种好处。这样一来,两人就像胶和漆一样紧紧黏在一起,又似鱼儿离不开水一般,整日里一心一意,发誓要同生共死,哪里还会把凤姐和平儿放在心上?

尤二姐在枕边温柔地劝着贾琏:“你跟珍大哥好好商量商量,挑个合适的人家,把三丫头嫁出去吧。把她留在身边也不是个长久之计,时间长了,迟早会惹出麻烦来,到时候可怎么办才好?”

贾琏无奈地说:“前些日子我就跟大哥提过这事儿了,可他就是舍不得。我跟他说‘尤三姐就像一块肥美的羊肉,看着就让人眼馋,可就是太烫手,吃不得;她又像一朵娇艳的玫瑰花,看着可爱,可那刺太扎手了。咱们恐怕降不住她,还是正经给她挑个人家嫁了吧。’可大哥只是意意思思的,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你让我能有什么办法?”

尤二姐说:“你放心,这事儿交给我。咱们明天先劝劝三丫头,要是她愿意了,就让她自己折腾去。等她闹得实在没办法了,自然就有人来给她说亲,到时候少不得要把她嫁出去了。”

贾琏听了这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便说道:“你这话很对。”

到了第二天,二姐又另外准备了酒席,贾琏这一天也没有出门。到了中午时分,他特意把尤三姐请了过来,让她和母亲坐在上座。

尤三姐一看这阵势,心里就明白了大概。酒过几巡之后,不等姐姐开口,尤三姐就先流着泪,哽咽着说道:“姐姐今天请我来,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但我不是那种糊涂人,也不用你们一遍遍地提起以前那些丢人的事儿,我心里都清楚,说多了也没用。现在姐姐你已经有了好的归宿,妈妈也有了安身的地方,我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这才是正理。不过,终身大事,关乎一生的幸福,可不是闹着玩的。我现在已经改过自新,安分守己了,我只想找一个自己平时看着顺心、满意的人,才愿意跟他在一起。如果你们随便给我挑一个,哪怕他富得像石崇,才华超过曹子建,长得像潘安一样帅,我心里要是没感觉,那这一辈子也就白过了。”

贾琏听了,笑着说道:“这也不难。你说是谁就是谁,所有的彩礼我们都给你准备,妈妈也不用操心。”

尤三姐哭着说道:“姐姐知道的,不用我说。”

贾琏笑着问二姐:“是谁?”

二姐一时也想不起来。大家都在那里琢磨,贾琏心里已经猜到是谁了,他一拍手,笑着说道:“我知道了。这个人确实不错,你果然有好眼光!”

二姐笑着问:“是谁?”

贾琏笑道:“别人她哪能看得上,一定是宝玉。”

二姐和尤老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尤三姐却啐了一口,说道:“难道我们有十个姐妹,就得嫁给你们十个兄弟不成?难道除了你家,天下就没有好男人了不成?”

众人听了都感到很惊讶,问道:“除了他,还能有哪一个?”

尤三姐笑着说道:“别只盯着眼前的人想,姐姐你往五年前想想,就知道了。”

大家正聊着天,忽然看到贾琏的亲信小厮兴儿跑过来请贾琏,说道:“老爷那边急着叫爷过去呢。小的刚才跟老爷说爷去舅老爷那边了,说完就赶紧跑来请爷了。”

贾琏一听,又赶忙问道:“昨天家里没人问起我吗?”

兴儿回答说:“我跟奶奶说,爷您在家庙里和珍大爷一起商量做百日法事的事儿,估计回不了家。”

贾琏一听,赶紧让人牵来马匹,带着隆儿匆匆赶去了,留下兴儿在这儿应付人来事务。

尤二姐端来两碟菜肴,又让人取来大酒杯斟满酒,随后让兴儿在炕沿边蹲下用餐,一边和他闲聊拉起家常。

她问兴儿家里奶奶多大岁数,为人有多厉害,老太太、太太分别多大年纪,府上有几位姑娘,以及其他各种家庭琐事。

兴儿笑嘻嘻地蹲在炕沿下,一边吃着饭,一边将荣国府里的事情详细地讲给尤二姐母女听。

他又说道:“我是负责二门当值的。我们总共分成两班,每班四人,一共八个人。这八个人里,有几个是奶奶的心腹,有几个是爷的心腹。奶奶的心腹,我们可不敢招惹;爷的心腹,奶奶那边的人就敢去惹。

“说起我们这位奶奶,那可真不是好惹的,她心肠狠毒,嘴巴又厉害。我们二爷也算是个好人,哪里整得过她!倒是二爷身边的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她也是和奶奶一条心的,但常常背着奶奶偷偷做些好事。我们这些下人要是犯了什么错,奶奶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不过只要去求求平姑娘,事情就能解决了。

“现在家里上上下下,除了老太太和太太,没有一个人不恨她的,只是表面上怕她。这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就想着法子哄老太太和太太开心。她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从来没人敢拦着她。她还恨不得把银子都省下来,堆成一座山,好让老太太和太太夸她会持家过日子,却不知道这样苦了我们这些下人,她自己倒是讨了巧。

“要是她琢磨着有什么好事,她就不等别人去说,自己就抢先占了;要是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或者她自己犯了错,她就赶紧缩头,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自己还在旁边煽风点火。现在就连她正经的婆婆大太太都嫌弃她了,说她‘就像那雀儿一样,专挑旺的地方飞,跟黑母鸡似的,自家的事不管,倒去替别人瞎操心’。要不是老太太护着她,早就把她赶走了。”

尤二姐笑着说道:“你呀,在她背后这么编排她,将来指不定你怎么在背后说我坏话呢。我比起她来又差了一截,到时候你更有得说了。”

兴儿一听,急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奶奶要是这么说,小的可真是要遭天打雷劈了!要是小的们有那个福气,当初给二爷娶亲的时候,能娶到像奶奶这样的人,小的们也能少挨些打骂,平日里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了。现在跟着二爷的这几个人,哪个不在背后偷偷称赞奶奶品德高尚、体恤下人?我们几个还商量着,想让二爷把我们要过来,心甘情愿来伺候奶奶呢。”

尤二姐听了,笑着骂道:“你个猴崽子,还不赶紧起来!我不过就是开了句玩笑,你就吓成这副模样。你们这是来干啥?我还正打算去找你们奶奶呢。”

兴儿一听,赶忙使劲儿地摆手,着急地说:“奶奶可千万不能去!我告诉奶奶,这一辈子最好都别见她。她这人嘴上说得甜甜蜜蜜,心里却坏得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满脸堆笑,背地里使绊子;表面上热情得像一盆火,实际上心狠手辣得像一把刀,这些她全占了。就算是三姨那张伶牙俐齿的嘴,也未必能说得过她。奶奶您这么文雅善良的人,哪里是她的对手!”

尤氏笑着说道:“我只要以礼相待她,她还能把我怎么样!”

兴儿赶忙说道:“小的不敢是喝了酒就放肆乱说,奶奶您就算处处以礼相让,可她见奶奶您比她长得漂亮,又比她更得人心,她哪会善罢甘休?别人顶多是醋坛子,她简直就是醋缸醋瓮。但凡哪个丫头被二爷多看一眼,她都有本事当着二爷的面把那丫头打得头破血流跟个烂羊头似的。虽说平姑娘也在屋里,可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二爷和她也就那么一两次能凑到一块儿,她还得在嘴里唠唠叨叨说上十来遍风凉话呢。气得平姑娘脾气上来了,哭闹一场,说:‘又不是我自己非要凑上来的,你当初还死皮赖脸地劝我,我本来就不愿意,你还反说我造反。现在又这样对我!’可她一般的也就算了,反而还去央求平姑娘。”

尤二姐笑着问:“这不会是你瞎编的吧?这么个母夜叉似的人,怎么反倒怕屋里的人呢?”

兴儿说道:“这就是俗话说的‘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这平儿是她从小就带在身边的丫头,后来陪嫁过来的,一共四个,嫁人的嫁人,死的死了,就剩下平儿这一个心腹。她本来把平儿收在屋里,一来是想显得自己贤良淑德,二来也是想拴住二爷的心,让他别到外面去拈花惹草。这里面还有一段缘由:咱们家的规矩,凡是爷们长大成人了,还没娶亲之前,都会先放两个人在身边伺候着。二爷原本就有两个,可谁知道她来了没半年,就挑出那两个的毛病,把她们都打发走了。别人虽说不好多说什么,可她自己脸上也挂不住,所以就硬逼着平姑娘做了房里人。那平姑娘又是个本分的人,从来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也不会挑拨是非、惹是生非,只是一心一意地忠心耿耿地服侍二爷,所以才容得下她。”

尤二姐笑着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我听说你们府上还有一位守寡的奶奶和几位姑娘。她这么厉害,那些人怎么能顺从她?”

兴儿拍着手笑着说道:“原来奶奶不知道。我们家这位守寡的奶奶,她的外号叫‘大菩萨’,是个特别善良有德行的人。我们家的规矩又严,守寡的奶奶们一般不管家里的事务,只适合清净地守着贞节。好在府上小姐也多,就把小姐们交给她教导,让她们读书写字、学做针线活、学道理,这是她的职责。除此之外,别的事她既不知道也不去管。只是最近她生病了,家里事情又多,所以这位大奶奶就暂时管几天家。其实她也没什么可管的,不过是按照惯例行事,不像有些人那样爱多事、逞能。我们大姑娘就不用说了,要是她不好,哪能有现在这么大的福气。二姑娘的外号是‘二木头’,就算拿针扎她一下,她都不知道喊一声‘嗳哟’。三姑娘的外号叫‘玫瑰花’。”

尤氏姐妹赶忙笑着问这是什么意思。

兴儿笑着说道:“二奶奶,您瞧那玫瑰花,红得艳丽,香得醉人,谁见了不喜欢?可就是带刺儿,容易扎手。三姑娘就像这玫瑰,身份尊贵却也难接近,可惜不是太太亲生的,真应了那句‘老鸹窝里出凤凰’。四姑娘年纪小,她可是珍大爷的亲妹子,因为自幼没了娘,老太太便让太太把她抱过来养着,一直养到现在这么大。不过,她也是一位不管事的。

“二奶奶,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家的姑娘不算,还有两位姑娘,那真是天上有、地下无的绝色佳人。一位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她的脸蛋儿、身段儿,跟三姨差不了多少,而且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就是身子骨弱了些,像这样的天气,她还穿着夹衣出来,风一吹就容易倒。我们这些没规矩的,都私下里叫她‘多病西施’。

还有一位是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宝钗,整个人就像是用雪堆出来的一样,白得透亮,美得惊人。每次她出门或者上车,或者我们在院子里偶尔瞥见一眼,都像是被什么魔力吸引住了,连大气儿都不敢出。”

尤二姐听了,笑着说道:“你们倒是守规矩,虽说你们小孩子能进后院,但遇见小姐们,还是应该远远地避开才是。”

兴儿连忙摆手道:“二奶奶,您可别误会。遇到正经大场合,我们自然是要远远避开的,这都不用说。可就算避开了,我们自己也不敢出大气儿,生怕这气大了,把姓林的给吹倒了;气暖了,又把姓薛的给吹化了。”

他这一番话,逗得满屋里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