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贾敬的生日,贾珍事先准备了十六个大礼盒,里面装满了上等美食和一些稀有的水果,然后让贾蓉带着家中的仆人给贾敬送去。
他对贾蓉吩咐道:“你注意观察太爷是否高兴,行了礼就回来。记得跟他说:‘我父亲遵照太爷的吩咐没有亲自前来,但在家里已经带领全家人都朝上行了礼了’。”贾蓉听完,立刻带着仆人出发了。
这里慢慢地开始有人陆续到来了。首先是贾琏和贾蔷抵达,他们先巡视了各个座位的位置,并询问:“准备了什么娱乐活动吗?”
家中的仆人回答道:“原本老爷打算请太爷今天来家里,所以我们没敢擅自准备玩乐项目。但前几天听说太爷不来了,现在已吩咐我们找了一班小戏班子,还有一队打十番的乐队,都在园子里的戏台上候着呢。”
随后,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和贾宝玉也都到了,贾珍和尤氏把他们迎了进去。尤氏的母亲已经先一步到达这里了。大家见面之后,彼此寒暄了一番,谦让着落了座。
贾珍和尤氏亲自为他们递上茶水,并笑着解释说:“老太太是我们家的老祖宗,我父亲是她的侄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原本不敢惊扰她老人家。但考虑到现在天气正凉爽,园子里的菊花又开得正艳,就想请老祖宗过来散散心,看看儿孙们热闹热闹,这是我们的本意。谁料想老祖宗竟不肯赏光。”
凤姐儿没等王夫人开口,就先说道:“老太太昨天还说想来呢,但因为晚上看着宝兄弟他们吃桃子,老人家嘴馋,吃了大半个,结果五更天的时候就连着起了两次夜,今天早上就感觉身体有点疲倦。她让我告诉大爷,今天肯定来不了了,还说想要几样好吃的,还得做得很烂的那种。”
贾珍听了笑道:“我就说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天不来,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说得通了。”
王夫人问道:“前几天听你妹妹说,蓉儿媳妇身体有点不舒服,到底是怎么回事?”
尤氏回答道:“她的这个病也真是奇怪,上个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到半夜,回家时还好好的。到了二十号以后,就一天比一天懒得动,也不想吃东西,这样已经有半个多月了。而且她的经期也有两个月没来了。”
邢夫人接着说道:“该不会是有了喜讯吧?”
正当他们谈论时,外面的人回来报告说:“大老爷、二老爷以及一大家子的爷们都来了,正在厅上呢。”
贾珍立刻出去迎接。这时,尤氏才说:“以前大夫也说是喜事,可是昨天冯紫英推荐了他从学过的一个医生,医术很高明,看了说不是喜,而是一个很大的病症。昨日开了药方,吃了一剂药,今天她头眩得略好些,但其他症状仍不见有什么明显的好转。”
凤姐儿说:“我说她不是十分支持不住,今日这样的日子,她绝对不会不拼着劲儿来的。”
尤氏接着说:“你是初三日在这里见她的,她还强撑着陪了你半天,这是因为你和她之间的感情深厚,她才会如此恋恋不舍。”
听到这些,凤姐儿眼圈红了很久,半晌才说:“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年纪,如果就这样因病离开了人世,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
正在交谈之际,贾蓉走了进来,先向邢夫人、王夫人和凤姐儿一一请了安,然后才转向尤氏说:“我刚才去给太爷送吃的,同时禀报了父亲在家中侍候老爷们,款待家中的爷们,按照太爷的吩咐没有前来。太爷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样才对。’让我转告父亲和母亲要好好侍候太爷和太太们,让我尽心侍候叔叔、婶子们以及哥哥们。还提到那本《阴骘文》,让赶紧刻印出来,印一万张分发给人。这些话我都已经跟我父亲说了。我现在得赶紧出去安排太爷和其他爷们用餐了。”
凤姐儿说:“蓉哥儿,你先等等。你今天媳妇到底是怎么回事?”贾蓉皱了皱眉,回答道:“情况不太好!婶子回去看看就知道了。”说完,贾蓉便出去了。
这时,尤氏对邢夫人和王夫人说:“太太们打算在这里用餐呢,还是到园子里用餐更好?小戏班子已经安排在园子里候着了。”
王夫人转头对邢夫人说:“我们干脆先吃完饭再过去吧,这样能省去不少麻烦。”
邢夫人点头表示赞同:“很好。”
于是,尤氏立刻吩咐媳妇和婆子们:“快些把饭菜送过来!”
门外的人齐声应答,各自忙碌着去端饭菜了。没过多久,饭菜就摆上了桌。尤氏请邢夫人、王夫人以及她的母亲坐上主位,而她自己和凤姐儿、宝玉则在一旁侧坐。
邢夫人和王夫人开玩笑道:“我们原本是来给大老爷拜寿的,现在看来倒像是专门来给自己过生日一样了。”
凤姐儿机灵地接话:“大老爷本就喜好清静,如今已修炼得差不多了,都可以算作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可真是‘心意到了,神仙自知’啊。”这句话引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