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墨门薪火:穿越来的百工女 > 第38章 巨子召见,初谈技艺 2

阿砚挺直脊背往前走,心里默念着手册里关于叠铸法的细节,生怕待会儿在巨子面前说错话。

中央大殿比她想象中朴素得多。

没有雕梁画栋,只有六根合抱粗的木柱支撑着屋顶,柱身上刻满了墨家的几何符号——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排列得像某种密码。

正中央的石桌是整块青石凿成的,边缘被磨得光滑,显然用了很多年。

石桌后坐着位白发老者,穿着洗得发白的麻布长袍,腰间系着根铜矩尺,尺身被摩挲得发亮。

他的眉毛很浓,眼睛却不浑浊,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平和中透着威严。

“巨子,林砚秋带到了。”

墨严行了个礼,悄悄退到殿外。

老者抬抬手,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

“坐吧,不必拘谨。”

他指了指石桌旁的蒲团,“墨严说,你提出了‘叠铸法’,还画了图谱?”

阿砚在蒲团上慢慢坐下,膝盖微微发麻。

她双手放在膝上,尽量让声音平稳:

“回巨子,只是晚辈在故乡见过类似的铸法,觉得或许能解决锻铁坊的砂眼问题,并非刻意标新立异。”

她不敢提手册的事,只能将技艺归为“故乡所学”——

这是她和石陀早就商量好的说辞。

巨子墨渊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像水波一样漾开。

他从石桌下抽出一卷竹简,用铜镇纸压住两端:

“这是墨家现存的铸法图谱,你看看,你的叠铸法与上面的‘层范法’有何不同?”

竹简上的字迹是朱砂写的,虽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

上面画着两层范叠合的示意图,范与范之间只用简单的凹槽定位,没有加固结构。

阿砚凑近看了片刻,指着图谱说:

“巨子,现存的层范法只有两层,且范与范之间没有固定的‘榫卯’,浇筑时铜水一冲就容易错位,导致铸件变形。”

她拿起石桌上的细竹枝,在竹简旁的泥地上画了个截面图:

“晚辈说的叠铸法,可叠至五层甚至七层。您看,在每层范的边缘刻上‘凸榫’与‘凹卯’,就像这样——”

她画了个凹凸相扣的图案,“既能固定位置,又能防止铜水渗漏。而且底层的范可以重复使用,效率能提高三倍不止。”

墨渊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俯身凑近图纸,花白的胡须几乎要碰到地面。

他的手指顺着榫卯的线条滑动,突然抬头问:

“若按此方法,锻造坊每月能多铸出多少铁犁?现在韩地闹饥荒,农户缺的就是农具,官府催了好几次,我们的铁犁总不够用。”

“至少能多铸五十件。”

阿砚肯定地说,“而且叠铸法用的范料更少,传统方法做一套铁犁范的陶土,用叠铸法能做三套,能节省三成陶土。”

她想起昨天整理库房时,看到陶土储备只剩半窖,心里早就盘算了这些细节。

墨渊抚着胡须的手停住了,目光落在窗外——

那里正对着锻铁坊的烟囱,黑烟滚滚直上云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