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墨门薪火:穿越来的百工女 > 第92章 耒成利农,墨家初心2

“木公,您也来试试?”

阿砚瞥见角落里的老人,笑着朝他招手。

木公摆摆手,却慢慢走了过来。

他没碰青铜耒,只是走到阿砚面前,从火炉边的炭灰里捻起一点温热的炉灰,指尖轻轻点在她的额头,留下个灰扑扑的印子。

“从今日起,你是我木氏一脉的记名弟子。”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这青铜耒的技艺,还有密室里的图谱,就都交给你了。”

阿砚摸了摸额头的炉灰,粗糙的触感像木公掌心的老茧。

她突然明白了这抹灰的深意——

不是简单的认可,而是墨家最郑重的传承仪式。

就像木匠收徒要赠墨斗,铁匠传艺要给铁尺,这一点炉灰,是把“利天下”的初心,从木公手里,正式交到了她手上。

“谢木公。”

阿砚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像青铜耒的曲辕,“弟子定不辱使命。”

石陀站在旁边,看着阿砚额头上的灰印,笑得露出两排白牙,眼角的疤痕都跟着柔和了。

“以后我们就按‘农器十八式’,把那些失传的农具都复原出来。”

他挠了挠头,语气里满是憧憬,“先做耧车,让播种快一倍;再做水车,让灌溉不用挑水;还有脱粒的连枷,也改成省力的……让天下的百姓都能省力多打粮,再也不用饿肚子。”

“说得好。”

人群里有人叫好,是个背着半篓草药的货郎,“去年我去赵国赶集,见那边的人还用手薅麦,要是有了你们的农具,怕是能多收不少粮。”

“不光赵国,”

阿砚接过话头,目光落在青铜耒侧面那个模糊的“墨”字上,“要让所有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都能用上省力的农具。祖师爷说‘兴天下之利’,这‘利’,就是让地里长出足够的粮食,让孩子们不用跟着爹娘逃荒,让家家户户的灶台都冒着烟火气。”

她的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有几个老人默默抹起了眼泪——

他们都经历过饥荒,知道有口饱饭吃有多金贵。

木公看着眼前的景象,悄悄转身往密室的方向走。

他得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些长眠在墨家后山的前辈们:

失传的技艺找回来了,愿意守护这份初心的人,也找到了。

日头渐渐升高,锻铁坊的火炉还在燃烧,橘红色的火苗舔着坩埚,映得青铜耒的曲辕泛着温暖的光。

阿砚和石陀正在给围观的村民演示如何保养青铜耒,教他们怎么给轴套上油,怎么调整曲辕的角度。

“这麻布得每月换一次,用桐油泡透了才防水。”

石陀拿着块新麻布比划着,“要是转不动了别硬拧,来找我们修,不收钱。”

“还有这木柄,”

阿砚补充道,“用完了要擦干,别泡在水里,不然容易朽……”

他们的声音混着风箱的“呼嗒”声、村民的笑谈声,像支最踏实的歌谣。

阳光透过气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光斑,青铜耒的影子和两个年轻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幅正在生长的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