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 第101章 临时出差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第101章 临时出差

作者:桂亿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1 18:47:54

顾清行回到家,知道赵春燕去了省城,心慌得厉害。

她不会是又在计划逃跑吧?

仔细回想这段时间,自己这段时间有没有做过分的事。

儿子放养,不用她操心。

家务活,他已经尽力承包。

床上,哪怕是姿势都是先问过她。

她同意,才继续。

好像没做什么惹她不高兴的事,提起的心才放下三分。

人没回来,他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顾连渊瞧见他魂不守舍的样子,鄙视道:“她只是去出差,最多三天就回来了。”

“吃你的饭!”

吃饭都堵不住他的嘴,顾清行瞥他一眼。

“哈哈哈!你还没发现吗?她就是不喜欢你,比不喜欢我还不喜欢你。”

顾连渊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他早感觉出来了,她现在只是不讨厌他,并没有多喜欢他。

只是她性子随性,心地善良,面对他时才会温和有耐心。

顾清行被扎心了,瞪这个傻儿子一样,不喜欢他们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他现在头疼得厉害。

他已经尽他所能的去爱她,守护她。

可人家就是不动心,他能怎么办?

糟心!

他像是和土豆有仇,恨不得咬碎。

顾连深和顾连云对视一眼,没想到他爸原来这么恋爱脑。

恋爱脑这个词,还是赵春燕说的。

顾连渊看报纸时,被她瞥见上面有一篇文章隐晦的歌颂自由恋爱时。

她让顾连渊别当恋爱脑,感情不能勉强。

顾连渊还问了什么是恋爱脑。

赵春燕当即就给他们解释了,她当时意味深长的眼神,顾连深到现在都忘不了。

顾连深对恋爱脑三个字感受最深。

以前他爸面对他妈时,家务活也干,但绝没有这么粘人。

一眼没看见,就念得慌。

什么都随赵春燕高兴,面对赵春燕时,永远都是腆着脸笑。

这是他妈没有的待遇。

恋爱脑,没救了!

赵春燕一觉醒来,想了想,还是决定猥琐发育。

反正她现在不缺钱。

当然,要是省城供销社能让她拿双份工资,卖鸡蛋给省城供销社也不是不行。

伸个懒腰,这才有时间打量房间。

不错!

和村里那房子卧室差不多大。

这样的房间还有三间,没有院子。

房子没在市中心,偏郊区,周围的房屋很少。

挺好。

安静,又方便行事。

不愧是系统出品,深得她心。

骑自行车先去了供销社,种类果然不是小县城能比的。

手表牌子都多好几种。

布料的种类都比县城多许多,更别提护肤品、名牌牙膏、玻璃器皿等讲究商品。

还有各种水果。

县里供销社大部分都是空位,省里不一样,有好几种。

她没有外汇票,不然想去血拼一波。

“同志,你好,我是松林县供销社的采购员赵春燕,领导安排我来省城供销社学习。”

“赵春燕同志你好,我是王梅,你稍等,我去和刘主任说一声。”

“多谢!我在这逛逛!”

赵春燕决定买点好吃的回去。

比如花生牛轧糖,酥糖,蛋卷,华夫饼干,沙琪玛。

红烧肉罐头,油炸带鱼罐头。

海带,紫菜,虾皮。

还有果汁汽水。

这个年代的东西,加工更纯些,没那么多添加剂。

可惜她的票据太少,能买的东西有限。

还是要找机会和人换票。

不过只能下次了。

“赵春燕同志,这是我们的刘主任!”

王梅带了一个中年男人过来,带了一副眼镜,一脸老实的模样,眼中的精明一闪而过。

“刘主任!我是松林县供销社的赵春燕,这是我的介绍信!”

赵春燕从兜里掏出介绍信。

刘海接过介绍信,确认没有问题,说道:“欢迎赵同志,你们于主任和通过电话了!”

“住的地方找到了吗?”

赵春燕咧嘴:“多谢刘主任关心,找到了!已经住下!”

“听于主任说,赵同志收鸡蛋都是自主下到基层,平均每天能收到两百斤以上?”

刘海对眼前这个长得明艳大方的女孩,印象不错。

“对!村里进出不方便,咱们的农民同志每天要上工,家里每天收的鸡蛋有限,我便让村支书每个月固定的某一天,开动员大会之前,农民同志会将家里之前攒的鸡蛋拿出来。”、

“由各村的会计登记称重,村支书监督,他们做好账目。”

“我按照总数给他们结账,再由他们第二天给农民同志结算。”

“能拿到钱,还不用耽误他们时间,攒鸡蛋给城里的工人同志也更积极。”

“像我们杏花村,甚至办了一个养殖场,规模虽然不大,但让咱们村的村民多了一份收入。”

赵春燕一一细说,希望这个刘主任对她有个好印象,最好能让她拿一份双工资。

“喔?还开了一个养鸡场?”

刘主任来了兴趣。

“对!我们杏花村靠山,我们村里的养鸡场就建在半山腰,既不用占农用地,还能节约粮食。”

“虽然只有五十只鸡,但都是母鸡,每天能有五十个鸡蛋,一个月下来有1500个。”

“大概有一百五十斤左右,一个月收入也有100块。”

“村里打算等天气再热些,加大养殖,打算养200只。”

赵春燕点到即止,刘主任自己会算。

一个月400,一年4800,哪怕除掉800开支,也有四千。

老母鸡也能卖钱。

“赵同志好样的!大家有钱,日子才好过。”

“哪怕每个月,每家多收入三块钱,一年也能多三十六块的收入。”

“有了钱,才舍得买衣服,买粮食,不会饿肚子。”

刘主任一脸赞赏。

“对对对!咱们老百姓能吃饱穿暖才是基础。”

“我跑的那一百个村子,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村子开办养鸡场,以后只会更多。”

“我听于主任说,林县长打算把我们松林县打造成养鸡县。”

“希望全国都能吃到松林县的鸡蛋。”

这个还是来之前,于主任喊她到办公室,隐晦地说了一下上面的政策,让她透露给刘主任。

只要他们做得够好,于主任派发东西时,也会更大方不是。

大家手里有钱,才会消费。

供销社的东西能卖出去,省城批的额度才会更多。

比如自行车,假设自行车厂制造一万辆。

送五百台到省里,富裕县城能拿到的比例,和贫困县拿到的比例完全不同。

有些贫困县,甚至有一两台就不错了。

摆着也卖不出去,还不如拿给富裕县卖掉。

回笼资金,制作更多的自行车。

当然包括其他东西。

例如那些精品的东西只在省城有卖,是一个道理。

刘主任嘴角微扯,这哪是来学习,明明是来给他画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