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北大博士 > 第5章 雪落青瓦时

北大博士 第5章 雪落青瓦时

作者:听雨老先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1 17:12:46

第五章:雪落青瓦时

新年的第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上县委大院的青瓦。陈景明呵着白气推开档案室的门,樟木柜里飘出旧纸张特有的霉味。他要找的是二十年前龙潭村退耕还林的原始档案,指尖划过生态补偿字样时,手机在裤兜震动——民情通预警显示柳树沟有户人家屋顶漏雪。

铲雪车在盘山公路犁出两道黑痕。陈景明踩着没踝的积雪进村时,看见王大爷正往瓦缝里塞塑料布。陈干部你咋来了?老人冻裂的手攥着竹竿,屋檐冰棱突然断裂,砸在他脚边溅起雪沫。陈景明抢过竹竿爬上矮墙,羽绒服后背很快被雪水浸透,直到把最后一块防水布压牢,才发现棉鞋里渗出的冰水正顺着脚踝往下淌。

回村部的路上,老会计披着蓑衣迎上来:县气象站说夜里有冻雨。两人踩着冰凌走进仓库,陈景明翻出库存的彩条布,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打开卫星地图:把柳树沟这六户标红,他们的房梁是五十年代的榫卯结构,雪荷载超过设计值。话音未落,村部老旧的木门被风撞开,雪花卷着寒气扑在他刚打印出的应急转移方案上。

冻雨果然在午夜如期而至。陈景明打着手电筒挨家敲门时,张婶抱着棉被不肯走:我这老柜子里锁着过世男人的立功证呢。他蹲下来替老人系好棉鞋鞋带:婶,证我帮您收在防水袋里,等天晴了咱第一个回来取。转移群众的中巴车驶离时,他回头看见自家窗台的腊梅被冰壳裹成了水晶枝,突然想起临出门前给母亲发的拜年微信还没收到回复。

雪停后的清晨,陈景明带着施工队查看危房。无人机在半空拍下的画面让他倒吸凉气——柳树沟西侧山体出现了两道细微裂缝。测绘仪的光标在冻土上跳跃,他突然蹲下身拨开积雪:这里的冻融层比去年厚了三公分,得立刻做边坡加固。老杨递过冻硬的馒头:陈干部,你昨晚在监测点守了通宵吧?他咬着馒头含糊应着,睫毛上的冰晶掉在工程图纸的等高线上,晕开一小片湿润的痕迹。

元宵那天,陈景明在政务大厅指导实习生录入灾后重建数据。玻璃窗外突然传来敲锣声,几个穿花棉袄的大婶举着锦旗涌进来:陈博士给俺们修的新房能抗八级地震!红绸子上的金字映着他熬夜熬出的黑眼圈,旁边的实习生小声嘀咕:上次帮王大爷找立功证,您是不是把自己的午休时间都搭进去了?他正想摆手,兜里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母亲发来的照片,自家阳台上晒着他爱吃的梅干菜,背景里的腊梅开得正盛。

春寒料峭时,陈景明接到去市委党校培训的通知。收拾行李时,他在抽屉深处发现个铁皮盒,里面装着老乡们塞给他的各种东西:张大娘晒的干辣椒、老杨送的山核桃、还有那次雪夜王大爷硬塞的冻柿子。盒底压着张泛黄的便签,是某个暴雨夜老会计用铅笔写的:小陈干部,你测绘仪上的光,比山里的萤火虫还亮。

培训结业考试那天,陈景明抽到的题目是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乡村治理。他在答辩PPT里放了张特别的照片:雪后初晴的龙潭村,无人机在晨雾中盘旋,地面上的测绘标记与远处梯田的轮廓重叠成奇妙的几何图案。当我们用卫星云图分析旱情时,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光点说,更要看见每个光点背后,是张大娘掰玉米时佝偻的背,是王大爷锁在木柜里的立功证,是那些被雪水浸透却依然要去加固边坡的夜晚。

结业典礼结束时,组织部的同志叫住他。电梯门打开的瞬间,陈景明看见窗外的玉兰花正含苞待放。有个新的任命,来人递过文件袋,去柳树沟所在的片区任党工委副书记,那里的乡村振兴数字化试点,组织上希望由你牵头。

走出市委大院时,手机民情通又弹出提示。这次不是预警,而是柳树沟的李叔发来的视频:他家新盖的民宿前,几个孩子正围着陈景明上次送的气象监测仪好奇地张望。视频背景音里,隐约能听见老杨的大嗓门:都让让,陈干部教咱装的这个千里眼,能预报三天后的云彩咧!

陈景明笑着回复完消息,把文件袋夹在腋下。早春的风带着暖意拂过他的脸颊,口袋里的铁皮盒轻轻作响,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馈赠,在城市的晨光里闪着质朴的光。他抬头看了看天,云层正在散去,远处的山峦已经露出黛青色的轮廓,像极了他画在图纸上的等高线,正等着被春天一笔笔填满颜色。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北大博士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