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槐棺夜啼
东厢房的月洞窗被夜雾洇得发白,窗棂上糊的桑皮纸破了个菱形窟窿,晚风卷着槐花香灌进来,将书桌上父亲的照片掀得翻面。苏晚晴盯着照片背面的铅笔字,指腹摩挲着槐根第三圈年轮的划痕——那笔迹与地窖里《礼记》上的朱批如出一辙,只是更显仓促,仿佛写字人正被什么东西追赶。
铜匣在膝头发烫,匣盖上的三瓣花图案渗出的汁液已在旗袍上晕开暗痕。她想起守墨人临终前说的玄铁盒里的眼睛,猛地将铜匣倒扣,却听见内部传来齿轮转动的轻响。匣底暗格应声弹开,掉出半枚墨锭与一张蝉翼笺。
墨锭呈不规则三角,侧面刻着残缺的星图,凹陷处嵌着粒暗红珠子——正是地窖里老人案头的那类。蝉翼笺上用血墨写着首残诗:槐根锁玉三十年,血墨开匣见星渊。莫触三瓣花中眼,一啼惊破九重天。诗句末尾缀着个朱砂指印,指腹处有三道极细的刀疤,与晚晴右手虎口的旧伤分毫不差。
一声,墨锭滚落在地,砸中地板砖缝里的暗红斑点。晚晴这才发现,东厢房的青砖上布满细碎血点,从书桌延伸至墙角的樟木箱,组成一道蜿蜒的箭头。樟木箱铜环上缠着半截红绸,绸子末端系着枚眼熟的银杏叶——和父亲航海日志里夹着的那片一模一样,只是叶尖凝着发黑的血珠。
雨又开始下了,这次带着冰粒,砸在屋顶瓦当上发出梆子般的脆响。晚晴拽开樟木箱,扑面迎来浓烈的樟脑味,箱底铺着的蓝印花布下,赫然躺着具巴掌长的槐木小棺。棺盖用生漆画着三瓣花,花瓣边缘缠着银丝,像谁用月光织了道枷锁。
棺盖刚掀开条缝,槐树林方向突然传来尖啸,似鸟啼又似人嚎,震得窗纸簌簌发抖。晚晴瞥见槐木棺里躺着的并非尸骨,而是团用血丝缠绕的玉简,玉简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星图,每颗星宿都对应着守墨人地窖里羊皮地图上的朱砂点。
找到她了!门外传来皮鞋碾过积水的声响,三道光柱透过窗纸射进来,在槐木棺上投下交错的网格。晚晴本能地吹灭油灯,却在黑暗中看见玉简发出荧光,星图上的天枢星正沿着血丝轨迹移动,直指窗外槐树林最粗的那棵老槐。
她将玉简塞进暗袋,抓起槐木棺时听见轻响——棺底暗格弹出枚青铜钥匙,钥匙齿纹竟与铜匣上的三瓣花图案严丝合缝。脚步声已到廊下,为首那人的皮鞋尖踢翻了门槛的瓦罐,碎瓷片里滚出颗暗红珠子,与墨锭上的嵌珠 identical。
后窗的木闩被风雨侵蚀得朽坏,晚晴用槐木棺砸开窗户,跳落时听见衣襟撕裂声。她滚进院角的紫荆花丛,瞥见追来的三人都戴着鸦羽面具,腰间悬着刻有缠枝莲纹的匕首——和地窖里刺穿守墨人的那柄形制相同。
她往槐树林跑了!最矮的那人扯开面具,露出左眉骨上的刀疤。晚晴认出他是码头货栈的老疤,三天前曾在父亲遗物箱旁鬼鬼祟祟。此刻老疤手里晃着枚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时,盘面上渗出的荧光粉在雨幕中画出三瓣花轨迹。
槐树林的雾越来越浓,每棵树的树干都缠着红绸,绸子上写满梵文经咒,却在末端打了个死结——和守墨人马灯上的绳结如出一辙。晚晴踩着腐叶狂奔,听见身后传来铁链拖地的声响,回头时看见老疤腰间拴着的玄铁链上,竟串着三颗风干的人耳,耳垂处都有穿玉坠的孔。
玉简在暗袋里发烫,星图上的天枢星突然爆裂,化作无数荧光点钻进她掌心。她猛地停在老槐树下,看见树根处有个碗口大的树洞,洞口缠着九道红绸,每道绸子上都用血写着个星宿名。当她将青铜钥匙插入树洞时,整棵树突然剧烈震动,落下的槐花竟都是暗红血色,粘在肩头如灼烧的烙铁。
一声,老槐树根部裂开条缝,露出底下的玄铁梯。晚晴摸着黑往下爬,听见头顶传来老疤的咒骂声,还有罗盘碎裂的声响。梯级覆着层滑腻的苔藓,每踩一步都冒出白气,像是踩在千年不化的寒冰上。
梯井底部是间圆形石室,穹顶嵌着十二颗夜光石,组成完整的北斗七星与五星连珠。石室中央立着根槐木柱,柱身刻满虫豸啃噬的痕迹,却在顶端托着个玄铁盒——盒面的三瓣花图案正在渗出金液,滴在地面聚成微型星图。
终于等到你了。阴影里传来苍老的声音,守墨人竟坐在石室角落的石凳上,手里捧着本线装书。晚晴惊得后退半步,却看见老人胸口插着的断刃还在滴血,渗进石凳的凹槽里,与玄铁盒渗出的金液汇成一道溪流。
这是沈家先祖沈万三的埋骨地。老人翻开书,泛黄的纸页上画着郑和宝船的剖面图,当年他从西洋带回星渊之眼,用槐木棺镇在槐树根下,每三十年要用活人血祭才能压制诅咒。他指向玄铁盒,盒面的金液已组成完整星图,中心的天枢星正对着晚晴的眉心。
晚晴这才看清,老人手中的书竟是父亲失踪前寻找的《瀛涯胜览》孤本,扉页用指甲刻着血墨开匣,以魂为引八字。玄铁盒突然发出嗡鸣,三瓣花图案缓缓转动,露出里面躺着的东西——并非眼睛,而是枚跳动的心脏,心脏表面缠着银丝,每根丝上都刻着星宿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