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渤海残光
暮色漫过试验田时,陈景明指尖的莲花齿轮突然发烫。齿轮背面的坐标刻度在夕照中泛出银蓝微光,被磨掉的小数点后两位竟渗出淡红色液体,在泥土上晕开两个重叠的数字:47。
老杨举着铁环凑过来,环身刻着的庚戌年三字与齿轮边缘的火花纹路相触,瞬间溅起细小的硒粉——那些在土壤检测报告里被标注为未知金属的颗粒,此刻正顺着齿轮纹路聚成一道光轨,指向村西头废弃的砖窑。
沈工的加密文件里提过,硒矿共生金属能感应地磁异常。技术员小李举着平板跑来,屏幕上跳动的红点已从砖窑移至老油坊的地下管网,刚收到省厅回电,1977年盐业公司失踪的冷藏货车,最后登记的卸货点就在油坊地窖!
陈景明将铜扣按在齿轮中心,扣面二字突然裂开,弹出枚裹着蜡油的微型胶卷。胶卷展开后竟是张残缺的地质图,硒矿脉的走向被描成莲花茎秆,花心位置正是老油坊的地窖入口。图角用煤油写着行小字:地火之门,需以血莲为钥——他突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断页:沈工在台风夜堵管涌时,曾用随身带的银簪划破手掌,将血滴进齿轮锁孔。
小李,通知爆破组带磁暴探测器!陈景明撕开袖扣,用里面的定位芯片抵住齿轮凹槽,齿轮突然自转起来,表面的莲花纹路投射到油坊墙壁上,竟拼出完整的密码锁图案。老杨将铁环嵌入图案中心,墙缝里立刻渗出黑色油污——和七年前缉私码头集装箱里的煤油味如出一辙。
地窖铁门被液压钳剪开的瞬间,腐臭的机油味扑面而来。三十具被盐渍腌渍的人体模型立在蛛网深处,每个模型的手腕都烙着齿轮状疤痕,胸腔里塞满了写着境外公司编号的硒矿样本。陈景明用铜扣刮开模型底座的盐壳,露出沈工刻在水泥里的字迹:他们用工业盐伪造盐渍化,想把硒矿偷运出境......话音未落,模型群突然集体转动,胸腔的样本盒弹出,在地面拼出组新的坐标——正是莲花齿轮上被磨掉的北纬39°28,东经117°43。
坐标指向渤海湾的废弃钻井平台!小李的平板突然蓝屏,无数齿轮代码在屏幕上飞速滚动,是境外势力的防火墙!他们正在删除沈工的文件!
陈景明抓起模型手中的硒矿样本,样本表面的氧化层下竟刻着摩斯密码。当他用铜扣反射阳光破译密码时,整个地窖突然震动——模型群的齿轮疤痕同时发光,墙壁渗出的油污汇成溪流,顺着密码轨迹流向地窖深处的暗门。暗门后是间密封实验室,玻璃罐里泡着的水稻根须正发出幽蓝荧光,根须末端绑着的金属牌上写着:抗盐酶3号,可固化硒矿防止泄漏。
沈工早就发现了硒矿的危险!老杨指着实验台的日志,最后一页用鲜血画着朵燃烧的莲花,他培育抗盐水稻不是为了增产,是为了用根须酶固定硒矿,防止境外势力炸穿防渗层引发地火!
就在此时,实验室顶部的通风口传来齿轮转动声。陈景明抬头看见个穿防化服的人正吊装炸药,那人腰间甩出的假手指闪着银光——正是第十章里逃跑的黑西装男子。假手指按下引爆器的瞬间,陈景明将莲花齿轮掷向通风口,齿轮卡在钢架缝隙里,背面的硒粉被炸药火花点燃,竟形成道反向的电磁屏障。
快走!硒粉爆炸会引发地磁风暴!小李拽着陈景明冲出地窖,身后的实验室在蓝光中坍塌,无数水稻根须从瓦砾中钻出,像银色的网裹住了即将泄漏的硒矿。当他们跑到地面时,整片试验田的稻苗都在发光,根须渗出的抗盐酶顺着土壤缝隙向下蔓延,在地下形成道莲花状的防护层。
省厅的直升机降落在田埂时,技术员从废墟里捞出块未燃尽的胶卷。胶卷上沈工的字迹在硒光中显影:地火非灾,乃守土之盾。若硒矿遇明火,其共生金属会产生磁暴,可熔断一切电子引爆装置。吾以血莲为誓,此秘只传护土之人。
陈景明望着夜空中盘旋的直升机,突然明白沈工为何在钳口抹煤油——那不是习惯,是用煤油标记地磁异常点。而莲花齿轮上的血痕,正是当年沈工为堵住管涌留下的誓约。老杨带着村民用硒矿粉在田埂画出巨大的莲花,花心处嵌着那枚救了所有人的齿轮,齿轮缝隙里还卡着黑西装男子遗落的假手指,指肚里刻着境外公司的最终坐标。
小李,把抗盐酶3号的基因序列传给农科院。陈景明用铜扣碾碎假手指里的定位芯片,碎屑落在稻苗根部,立刻被根须分泌的酶液分解,告诉他们,沈工的稻子不是普通作物,是长在地里的护土密码
夜风裹着渤海湾的咸腥掠过试验田时,陈景明正蹲在第三号育种区。他指尖划过稻苗叶尖,那些泛着金属光泽的叶片立刻颤出细密的银纹,宛如无数微型齿轮在黑暗中咬合转动。远处的风车发电机发出老旧的吱呀声,与稻苗震颤的频率奇异地重合,让他想起十二星门开启时湖心岛传来的共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