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 第144章 学子振翅,技术传承

晨光斜切过医庐窗棂,将案上那张经络图一分为二。左半是密密麻麻的红线,描摹着眼部经脉走向;右半空白处,一个极小的符号静静浮现——蚕首吐丝,尾如鹰尾划空。陈墨指尖停在符号边缘,未动,也未言。他昨夜已查验三遍账目,今晨却仍在此处停留,指腹反复摩挲图纸接缝。

片刻后,他起身,将图卷起,用丝线缚紧。袖中银簪微凉,他未取出,只将图纳入怀中,步出医庐。守卫见他面容沉静,不敢出声。他径直走向技枢院密室,铁门开启时发出沉闷的响动。

名录摊开,七名学子姓名列于纸上。他们曾参与破译竹简密码,知晓“鹰尾符号”非饰纹,而是标记技术节点的暗记。陈墨提笔,朱砂点下,逐一圈定。随后,他取出一册空白簿册,封皮无字,内页已备好格栏。他提笔写下三字:传灯录。

门外传来脚步,七人列队而入,衣襟齐整,神色各异。有人目光落在那册簿上,眉头微动。

“昨夜,李青萝失明。”陈墨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她试药三剂,换得‘去附子,加蝉蜕,添冰蚕丝’九字方解。若她未试,此方永不可成。若她明日死去,此方亦将随她入土。”

学子中有人低头,有人握拳。

“我曾以为,只要守住核心之人,技术便不会断。”他顿了顿,“可楚红袖断臂,李青萝失明,你们告诉我,下一个是谁?你们之中,可有人敢说,自己不会倒下?”

无人应答。

“所以,从今日起,技术不再系于一人之身。”他翻开《传灯录》,将李青萝所绘经络图夹入首页,随后取出银簪,轻轻插入纸页,簪尖压住“目络最敏”四字。“此录将记下每一项技术的始创者、传承者、改进者。功不归私,名不隐匿。”

一名学子低声问:“若传至愚钝者,反被滥用,如何?”

“宁可误传十人,不可秘藏一人。”陈墨答,“技术若只藏于高阁,便成了死物。它必须流动,必须被质疑,必须被改进。否则,不过是一具标本。”

他抬手,命人抬上三具模型:曲辕犁、筒车齿轮组、硝石提纯釜。皆为昨夜李青萝口述,由学子通宵复原。

“拆它。”他对身旁学子道。

那人迟疑片刻,上前动手。曲辕犁的犁铧与犁壁分离,齿轮组逐个卸下,提纯釜的导管被抽出。每拆一处,陈墨便指向结构上的刻痕:“此处为林文远所改,加斜撑以抗压;此处为赵九章所调,齿轮齿比重设;此处为孙小乙所注,导管弯角易积垢,建议改直。”

他环视众人:“你们看见的,不是我的智慧,是你们自己的手笔。这些改动,过去藏于笔记、压于案底,无人知晓。但从今日起,每一条修改,都将记入《传灯录》。你们的名字,不会消失。”

老匠师王伯站在人群后方,眉头紧锁。他随陈墨多年,亲手打造第一台改良水车,向来认为技艺需慎传,非心腹不可授。他终于开口:“学子年少,心性未定,若将核心之术广传,一旦外泄,后果难料。”

陈墨未反驳,只问:“王伯,你那台水车,如今还在运转?”

“在。三年前装于西渠,至今未坏。”

“可你知道,上月是谁修的?”

王伯一怔。

“是林文远带人换的轴承。他没见过你当年图纸,只凭现场拆解,重绘了三套方案,最终选了最省料的一种。你若今日去看,那水车已非你所造之物,但它仍在转。”

他转向众人:“技术不是古董,它必须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变化。我不怕它被改,只怕它被锁死。”

王伯嘴唇动了动,终未再言。

陈墨取出火折子,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纸。纸上密布公式与结构图,封皮题着《核心配方总纲》。他当众点燃一角,火焰迅速吞噬纸页,灰烬飘落于地。

“原件已毁。副本将交由《传灯录》保管,双人共掌,三日轮阅。任何人查阅,须登记姓名、时辰、目的。若有人私抄外传,不罚其人,只将其所传之术,公之于众。”

众人震惊。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偷来的技术,毫无价值。因为真正的技术,永远在前进。你们偷走的,只是昨天的影子。”

他话音落下,场中寂静。片刻后,林文远出列,单膝跪地:“弟子愿立誓:师之所授,我辈必传之天下,不藏私,不畏险,不使一技断于我手。”

其余六人陆续跪下,齐声复诵。

陈墨未扶,只从怀中取出那张经络图,铺于案上,以朱笔圈出“冰蚕丝引毒”路径。“此方未成,正需你们共研。今日起,设七日轮值制。每七日,一组学子主导一项技术优化,失败不罚,成功记名。首题——目疾解毒方迭代。”

林文远起身,双手接过图纸。指尖触到“鹰尾符号”时,微微一顿。

“若终不可解?”他抬头。

陈墨望向医庐方向:“那就让一百个林文远继续试,直到光明重现。”

集会散去,学子陆续离场。林文远行至门边,忽觉袖中微沉。他未察觉,方才拆解模型时,一枚齿轮滚落,被他俯身拾起,无意识藏入袖袋。此刻,那齿轮紧贴手腕,带着体温。

另一人走过学堂神龛,停下。龛中无神像,只供着一只药杵,是李青萝常用之物。他默默将一盏油灯点亮,又取纸笔,写下八字:“技脉所系,如师在堂”,贴于龛侧。

陈墨立于密室窗前,见此一幕,未动。他手中握着一枚竹片,是早年农官司所用,上面刻着同样的“鹰尾符号”。他将竹片与经络图并置,光线穿透纸背,符号完全重合。

他取出《传灯录》,翻至首页,在“发明者”栏写下“李青萝”,在“传承者”栏写下七人姓名,最后,在“使命”一栏,添上一句:

“技术不亡,因有人愿传。”

他合上册子,银簪仍插于纸页。窗外,风拂过院中竹林,发出细碎声响。一名学子正低头快步走过,袖中齿轮微微滑动,抵住脉门。

喜欢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