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的人来了!带队的是崔家远亲,崔捕头!”
这声急报如同冷水浇头,让刚刚掌握关键证据的林凡心头一凛。崔家的反应速度太快了!快得反常!这绝不仅仅是监视周斌那么简单,更像是……得到了精准的报信!
“撤!快!”林凡当机立断,没有丝毫犹豫。
赵铁柱和钱老三如同拎小鸡一般,将瘫软的周斌和昏迷的郑四海架起。王伟手忙脚乱地将桌面上所有账册、信件一股脑扫进一个布袋。尉迟宝琳的亲卫训练有素地掩护断后,一行人如同鬼魅般从宅院后门悄无声息地撤离,融入深沉的夜色之中。
他们前脚刚离开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前门就被粗暴地撞开,崔捕头带着大批衙役冲了进来,看到的却只有空荡荡的房间和被打翻的灯台。
“搜!给我仔细搜!一定还有同党!”崔捕头气急败坏地吼道,脸色铁青。他得到的命令是“人赃并获”,如今却扑了个空,如何向上头交代?
林凡等人并未返回林府,而是在尉迟宝琳的安排下,直接进入了卢国公府的一处隐秘别院。这里守卫森严,绝对安全。
灯火通明的密室中,周斌被冷水泼醒,面对林凡、尉迟宝琳以及闻讯赶来的程咬金那杀人般的目光,他彻底崩溃,将他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
如何通过崔明结识郑四海,如何被王锴暗示“上面”需要特殊货物,如何利用市舶司的职务之便,为倭国“八幡”船队夹带、通关违禁物资(包括但不限于矿物、部分书籍、甚至是一些被限制出境的工匠信息),以及收取巨额贿赂,并帮助对方打点关系,其中多次提及借助“长孙家”的名头行事以降低阻力……
“八幡……果然是倭人!”程咬金须发皆张,一拳砸在桌子上,硬木桌面瞬间出现裂痕,“崔明!王锴!这两个数典忘祖的畜生!竟敢勾结倭寇!老子这就去宰了他们!”
“程伯伯息怒!”林凡连忙拦住他,“此刻冲动不得!我们虽有周斌口供和部分物证,但崔明和王锴完全可以矢口否认,将罪责全部推给周斌和郑四海。仅凭这些,恐怕难以将他们彻底扳倒,反而会打草惊蛇。”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两个卖国贼逍遥法外?”程咬金怒道。
林凡目光沉静,看向尉迟宝琳:“尉迟兄,此事牵涉甚广,已非寻常商业纠纷或官吏贪腐。勾结外邦,窃取国器,此乃叛国大罪!必须直达天听!”
尉迟宝琳重重点头:“林兄所言极是。我这就回去禀明家父,如此大事,需由家父亲自出面,密奏陛下!”
程咬金也冷静下来,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对!找尉迟老黑!他说话比俺老程管用!俺跟你一起去!咱们俩一起保奏,看谁敢包庇!”
深夜,鄂国公府。
尉迟恭(尉迟敬德)并未入睡,听完儿子尉迟宝琳和程咬金的禀报,看着面前摊开的账册、信件以及周斌画押的口供,这位以刚正勇猛着称的大唐军神,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虽然不参与朝堂党争,但对于危害大唐江山社稷之事,绝不容忍!
“证据确凿,其心可诛!”尉迟恭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崔仁师(崔明之父)教子无方,王珪(王弘族兄,王锴靠山)治家不严,竟纵容子弟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更可恨者,竟敢攀诬长孙司徒!”
他敏锐地指出,周斌口供中多次提及的“借长孙家名头”,很可能是崔明、王锴或倭人为了行事方便而故意拉虎皮扯大旗,长孙无忌未必知情,但此事一旦公开,必然对长孙无忌的声誉造成巨大打击,也会引发朝局动荡。
“陛下圣心独断,此事不宜声张,需即刻密奏。”尉迟恭做出了决断。他亲自书写密奏,将林凡等人收集到的证据、周斌的口供以及自己的分析,原原本本写入其中,然后与程咬金一起,连夜叩阙请见。
皇宫,两仪殿侧殿。
李世民深夜被唤醒,本有些不悦,但当他看完尉迟恭呈上的密奏后,脸上的睡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雷霆震怒!
“啪!”李世民将密奏狠狠摔在御案之上,胸膛剧烈起伏,“好!好一个崔明!好一个王锴!好一个‘八幡’!竟将手伸到朕的长安来了!窃矿、通倭、诬陷重臣……他们想干什么?嗯?!”
天子的怒火让殿内的空气几乎凝固。程咬金和尉迟恭垂首肃立,不敢多言。
良久,李世民才强行压下怒火,声音冰冷如铁:“此事,还有何人知晓?”
尉迟恭回道:“除臣与知节(程咬金),便是发现并收集证据的皇商林凡及其少数几个心腹。”
“林凡……又是他。”李世民目光闪烁,这个年轻人,每次出现,似乎都能搅动风云,但这次,他立下的功劳,太大了。“他倒是机警,没有贸然公开。”
李世民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此事牵连甚广,尤其是涉及长孙……不宜公开审理。崔明、王锴,朕自有处置。至于那个周斌、郑四海,以及涉案的倭人……知节,敬德,由你二人暗中处理,务必干净利落,所有相关物证,一律销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