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内鬼只是暂解燃眉之急,原料危机如同乌云罩顶,依旧沉重。漕帮凭借对水运的垄断,精准地扼住了林凡的咽喉。五千份军粮订单如同烫手山芋,完不成是抗命,若因原料问题导致质量出差错,更是万劫不复。
“不能再指望漕运了。”林凡斩钉截铁地对王伟和苏婉儿说道,“我们必须立刻开辟稳定的陆路供应链,而且要快!”
王伟挠着头:“陆路成本高,损耗大,时间也慢,关键是,大规模运输,同样需要车队和人手,这些现在从哪里变出来?”
林凡眼中闪烁着现代商业思维的光芒:“我们自己做不了全部,但可以整合资源。长安周边,乃至洛阳、陇右,有多少大小商队、车马行?他们往往单打独斗,资源闲置,信息不畅。如果我们能把他们联合起来呢?”
“联合?怎么联合?”苏婉儿不解。
“成立一个‘陆路货运联盟’!”林凡语速加快,“我们提供稳定的货源(尤其是未来的方便面和其他商品运输需求)、统一的标识、标准化的运费定价,甚至可以为加入联盟的成员提供一部分预付款,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而他们,则为我们提供稳定可靠的运力!”
王伟眼睛一亮:“我懂了!这不就是古代版的‘物流平台’和‘众包’吗?兄弟,你这脑子转得太快了!可是……怎么让他们相信我们?咱们现在可是被漕帮盯着呢。”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信用背书’,和一个能让所有参与者看到实实在在利益的‘爆点’。”林凡成竹在胸,“这五千份军粮订单,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爆点’!至于信用背书……”他目光投向院外,“得再麻烦一下程伯伯了。”
程咬金对于林凡的再次求助,非但没有不耐烦,反而因为林凡解决了内鬼、保住了军粮质量而对他更加欣赏。听闻漕帮竟敢暗中下绊子,影响军粮供应,老程勃然大怒。
“他娘的!一群水耗子反了天了!敢动军粮的主意!”程咬金拍案而起,“不就是找车队运货吗?包在俺身上!正好,有个小子最近也在为漕运的事儿憋着火,俺介绍你们认识!”
程咬金口中的“小子”,乃是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嫡次子,尉迟宝琳。与程处默等混世魔王不同,尉迟宝琳性格更显沉稳,好武亦喜经济,目前在兵部挂了个闲职,却暗中经营着几家规模不小的车马行,主要承接一些军方零散物资和贵重物品的陆路运输。近年来,他的生意没少被漕帮挤压,双方早有龃龉。
在程咬金的牵线下,林凡在一家僻静的酒楼见到了尉迟宝琳。此人年约二十,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锐利,颇有乃父之风。
“林东家,你的名字,近日在长安可是如雷贯耳。”尉迟宝琳说话直接,不绕弯子,“程叔说你有笔大生意要跟我谈,还与漕帮有关?”
林凡喜欢这种直接,便将陆路货运联盟的构想,以及当前面临的原料危机和盘托出。
尉迟宝琳听完,沉吟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联盟……整合零散运力,统一调度,标准化运作……想法很大胆,也很……新奇。你如何保证联盟成员的忠诚和效率?又如何应对漕帮必然的报复?”
林凡早已备好答案:“忠诚源于利益。联盟将设立共同基金,从每笔运费中抽取少量比例存入,用于成员意外赔偿、线路开拓,年底分红。效率源于标准和奖惩,我们会制定详细的运输时效、损耗标准,优奖劣罚。至于漕帮……”林凡冷笑一声,“他们垄断的是水路,陆路江湖,还轮不到他们一手遮天!况且,我们有军粮订单护身,他们敢明目张胆冲击军需物资运输吗?”
尉迟宝琳眼中闪过激赏之色:“林东家思虑周详,魄力不凡。不瞒你说,我早看那群盘剥商旅、欺行霸市的水耗子不顺眼了!你这联盟,我尉迟宝琳加入了!我名下三家车马行,百余辆大车,首批运力,我包了!”
有了尉迟宝琳这个拥有军方背景和实际运力的强援加入,“陆路货运联盟”的架子瞬间搭了起来。消息放出,那些苦漕帮久矣、或是生意不温不火的中小车马行、独立商队纷纷响应。林凡让王伟负责具体的加盟谈判和契约签订,自己则与尉迟宝琳一起,规划通往洛阳、陇右等地的几条紧急原料采购路线。
就在林凡紧锣密鼓地搭建陆路网络时,崔明与王锴的弹劾,果然如期而至。
这日朝会,王锴手持笏板,出列奏报:“陛下,臣弹劾皇商林凡,承制军粮,却以次充好,所用原料低劣不堪,更有坊间传言,其作坊所出面饼已有腐坏变质之象!此等行径,实乃欺君罔上,贻误军机,其心可诛!”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李世民端坐龙椅,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崔明趁机添油加醋:“陛下,林凡此人,惯会奇技淫巧,哗众取宠。其所制之物,看似新奇,实则根基不稳。军粮关乎将士性命,社稷安危,岂能儿戏?请陛下即刻下旨,停止采购,严查林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