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纹学院的早读铃刚响过,沈砚正拿着声纹哨在教室示范“低频引脉”,窗户外突然窜进来一道身影,差点撞翻走廊上的脉气风铃。林舟抓着门框喘粗气,白大褂上沾着几片嫩绿的稻叶,手里紧紧攥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声音里裹着跑出来的热气:“沈砚!青芜!快……快跟我去试验田!”
沈砚停下动作,看着他衣襟上沾着的淡绿色脉气光晕——那是天织界特有的“天脉气”,只有青木门的提炼机才能稳定导出。他朝台下学生们摆摆手:“这节课改成自习,青禾带大家复习脉气流转图。”话音刚落,就被林舟拽着往外跑,青芜抱着刚温好的槐花茶追出来,竹篮里的陶碗晃出细碎的声响。
试验田在厂区最东边,是上周刚辟出来的空地。远远望去,那片本该种着普通小麦的地里,立着一片齐腰高的稻禾,稻穗沉甸甸地垂着,阳光洒在稻芒上,泛着淡淡的金绿色光晕。风一吹,稻浪翻滚,竟带着声能站特有的轻微嗡鸣,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清甜的香气。
“你用天脉气改的水稻?”青芜快步走到田埂边,指尖刚触到稻叶,就感受到一股温和的脉气顺着指尖往上爬——这股脉气不像槐树枝里的那么烈,也不像山石里的那么沉,像清晨的露水,悄悄钻进人的毛孔里。
林舟用力点头,蹲下身拨开稻穗,露出饱满得快裂开的谷粒:“上周青岚送脉脂时,我多要了点天脉气残渣,试着往水稻秧苗里掺。你猜怎么着?这稻子不仅长得快,谷粒里还裹着声能!”他从布袋里掏出个小巧的声能检测仪,往稻穗上一贴,屏幕瞬间跳红,数值稳稳停在“60%”。
沈砚挑了挑眉——这数值快赶上声能灯的能量储备了。他摘下一粒谷粒,放在掌心轻轻一捻,谷壳裂开,雪白的米粒滚出来,竟带着点玉石般的温润光泽。“煮过没?”他抬头看向林舟,眼底藏着好奇。
“正要煮!”林舟拉着两人往田边的小木屋跑,屋里的土灶上坐着口陶锅,锅里已经放好了淘洗干净的新米和清水。林舟点燃柴火,青芜往灶膛里添了几根槐树枝——天织界的草木燃起来带着脉气,能让锅里的米更均匀地受热。
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的水渐渐冒起热气。没过多久,一股浓郁的米香就飘了出来,起初只是淡淡的甜,后来竟越来越烈,像被风吹开的花香,顺着门缝往试验田外钻。青禾带着几个学院的学生寻香而来,扒着门框往里看:“林舟哥,你煮什么呢?香得我们都没法背书了!”
“新种的水稻!”林舟掀开锅盖,一股白雾裹着更浓的香气涌出来,锅里的米饭颗颗分明,泛着淡淡的金绿色,表面还飘着一层像脉脂一样的乳白薄膜。他盛了一碗递给青芜,“你尝尝,比普通米饭香多了!”
青芜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牙齿刚碰到米粒,就感受到一股温和的声能顺着喉咙往下滑,像喝了口温热的脉气茶,浑身都暖洋洋的。“好吃!”她眼睛亮起来,“米香里带着点槐花香,还有点声能的清冽劲儿!”
学生们顿时炸开了锅,围着灶台争着要尝。沈砚也盛了一碗,慢慢嚼着——这米饭不仅口感软糯,还带着股说不出的“活气”,像把春天的草木和清晨的声纹都吃进了肚子里。他看向林舟:“这稻子亩产能有多少?声能会不会影响储存?”
“我测过了!”林舟拿出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普通水稻亩产一千二百斤,这个新种能到一千八百斤!而且声能藏在米粒里,只要不暴晒,能存半年以上。”他顿了顿,眼里闪着光,“最关键的是,它能在天织界种!青岚说天织界有大片荒地,就是缺高产的粮食,这稻子要是能过去,正好解他们的粮忧!”
沈砚心里一动。前几天青岚还在传讯里说,天织界的宗门弟子冬天总吃不饱,只能靠挖野菜和储存的干薯过日子。要是这新种水稻能在天织界扎根,不仅能解决粮食问题,还能让双界的联系更紧密——毕竟,没有什么比共同的粮食更能拉近距离的了。
“我现在就联系青岚。”沈砚掏出声纹传讯器,刚按下按键,就听见传讯器里传来青岚的声音,带着点急切:“沈砚!你们那边是不是在煮什么好东西?我在声纹通道这边都闻到香味了!”
几人都笑了。沈砚对着传讯器说:“你过来吧,给你带了个好东西——能在天织界种的高产水稻,还含声能,煮了香飘十里。”
不到半个时辰,青岚就带着青禾、青木赶来了,还特意背了个竹篓,说是要装新米回去给老执事们尝尝。他刚进小木屋,就被米饭的香气勾得直咽口水,抢过林舟手里的碗,一口气吃了大半碗:“这米也太好吃了!比我们天织界的灵谷还香!”
“灵谷一年只能种一季,这水稻一年能种两季。”林舟笑着说,“我已经留了稻种,你带点回去试试,要是能种活,以后天织界的弟子就不用冬天饿肚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