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袖裙化作的祥光在空中盘旋两圈,如流萤般缓缓落下,精准地注入桌上的五色残片之中。瞬间,青、赤、黄、黑、蓝五枚残片同时亮起,纹路交织成一张微光闪烁的网,最终凝结成半块巴掌大的玉佩——正是他们脖颈间挂着的那半幅山河社稷图。
新月抬手摸向胸前的玉佩,能清晰感受到残片融合后传来的温润触感,之前模糊的凹槽此刻竟隐约浮现出细微的坐标纹路:“这玉佩……好像有了指引!”
梓琪也凑近细看,发现玉佩边缘多了一道浅淡的箭头印记,指向舱外东南方,看来广袖裙的力量不仅融合了残片,还帮我们确定了第六颗山河社稷图的位置。”
刘杰望着两人眼中重新燃起的光,伸手将她们的玉佩轻轻碰在一起——两半玉佩相触的瞬间,微光交织,仿佛在呼应彼此的决心。“有了方向就好,明天我们就顺着玉佩的指引一探究竟。”
刘杰将包裹里的地图仔细折好,塞进怀中,眼神坚定:“大明的军事和科技确实超出预期,再留下去恐生变数,明天一早辞行最合适。”
新月轻轻摩挲着胸前的玉佩,点头附和:“朱棣和郑和虽礼遇我们,但毕竟立场不同,尽早离开才能专心找山河社稷图,免得节外生枝。”
梓琪也攥紧了衣角,语气里满是期待:“终于有明确的路了!明天辞行后,我们说不定很快就能找到第六颗社稷图残片。”
门轴“吱呀”一声轻响,朱棣身着常服,身后跟着神色沉静的郑和,缓步走了进来。他目光扫过桌上残留微光的玉佩,又落在三人略显错愕的脸上,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三位欲辞行,何必偷偷谋划?”
刘杰心头一紧,下意识将怀中的地图往深处按了按,刚要开口解释,却见朱棣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朕与郑和在门外听了片刻,知晓你们寻的是能安定时空之物,也明白你们不愿被朝堂之事牵绊。”
郑和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却带着分量:“陛下早已察觉三位身负要务,三位有恩我大明,但天下没有不散宴席。”
新月与梓琪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原以为辞行会费一番周折,却没想到朱棣早已洞悉一切。
新月望着朱棣,语气里满是恳切:“陛下,此去一别,我们或许再无相见之日,也可能就此离开大明。只愿大明能避开未来的悲剧,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梓琪也跟着点头,眼神坚定:“我们在未来见过太多遗憾,大明如今有陛下掌舵,有郑和大人辅佐,若能坚守初心,定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朱棣闻言,抬手按在腰间佩剑上,目光深邃而有力:“三位放心,朕定不负所托。大明的未来,朕会亲手守护,定让它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负你们今日的提醒。”
郑和也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会辅佐陛下,践行航海之志,让大明的荣光传遍四海。”
月光透过舷窗洒进来,落在几人身上,临别之言虽轻,却藏着跨越时空的期许。
刘杰攥紧手中的世界地图,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陛下,历史虽有规律,却也藏着变数。这张地图上的每一片海域、每一块陆地,都是大明未来的可能——您的眼光不该只停留在中原沃土,更该望向茫茫大海,那里藏着让大明真正强盛的机遇。”
朱棣接过地图,指尖抚过上面密密麻麻的航线,眼中燃起炽热的光:“朕明白!郑和的船队曾抵达西洋,却从未想过,大海的尽头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这张地图,朕会好好珍藏,定让大明的船帆,遍布图上每一片海域!”
郑和站在一旁,眼中满是认同:“刘公子所言极是!有了这张地图,水师的航向便有了目标,大明的商路与国威,定能借由大海传向更远的地方。”
新月与梓琪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他们不仅为自己找到了方向,也为大明埋下了走向强盛的种子,这份跨越时空的羁绊,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辞行。
五彩残片从山河社稷图中缓缓升起,在空中化作一道耀眼的光幕,随后一幅壮阔的图景由远及近铺展开来——大明境内,无数工厂烟囱林立,机械齿轮转动的声响仿佛穿透时空;沿海港口里,崭新的军舰接连下水,船帆如云般遮蔽海面;更远处,连接亚非拉欧美的商队络绎不绝,货物在码头堆积如山,一派繁盛景象。
刘杰望着这跨越时空的画面,眼中满是震撼:“这……是大明未来的样子?”
新月轻轻点头,指尖触碰光幕,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蓬勃生机:“是我们留下的地图与指引,让大明走上了不一样的路。”
梓琪看着光幕里繁忙的港口,笑着说道:“看来我们没白来这一趟,不仅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还真的帮大明避开了悲剧。”
光幕持续片刻后渐渐消散,五彩残片重新落回玉佩中,却在三人心中埋下了更强的信念——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更要守护这份由他们亲手点亮的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