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从闲散王爷开局 > 第98章 朝堂局势

从闲散王爷开局 第98章 朝堂局势

作者:月歌离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5:48:20

宁王周景昭南征的捷报,如同投入神京这潭深水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一浪高过一浪。普安大捷的军报尚在朝野间传颂,胜境关光复的六百里加急又已送达御前!消息传开,整个大夏朝堂为之震动。

这一日,大朝会。

大殿内,香烟缭绕,文武百官依班次肃立。端坐于九龙金銮宝座之上的隆裕帝,面色平静,不怒自威。然而,细心的大臣能察觉到,今日殿内的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暗流汹涌。

首先出列奏事的是兵部尚书孙靖节(字,守白),他手持象牙笏板,声音洪亮地禀报了前线最新战况,重点提及宁王殿下如何运筹帷幄,连克雄关,兵锋直指叛军腹地。

奏报完毕,殿内响起一片程式化的“陛下圣明”、“宁王殿下英武”之声。

但很快,真正的交锋开始了。

吏部尚书崔翊钧(鼎臣) 适时出班,朗声道:“陛下!普安州乃滇黔咽喉,新复之地,百废待兴,刺史殉国,州衙空虚。安抚地方、供应大军,均需干员坐镇。此职人选,关乎平叛大局,臣恳请陛下早作圣裁。”

他话语平稳,却精准地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事议题抛了出来。

话音刚落,御史大夫上官驰(致远) 便手持玉笏,迈步出列。他面色肃然,声音带着御史特有的清厉:“陛下!太子殿下虽因身体违和(指病重),未能临朝,然心系社稷,常忧心边事。臣闻普安新附,民心未稳,当选老成持重、熟知民情之良吏。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张蕴,历任州县,颇有清名,可当此任!”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官员微微颔首,显然,这是太子一系在太子无法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试图安插亲信,掌控要津。

然而,太子系官员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反驳。一位隶属刑部的官员出列道:“陛下!上官大夫所言虽有理,然普安更为大军后勤命脉所系!非仅安抚,更需保障粮秣军械畅通无阻!户部郎中李崇,精于筹算,督办粮草素有能名,若由其出任,必能确保前线无虞!” 此议意在争夺后勤控制权,符合某位皇子“知兵”的标签。

紧接着,礼部右侍郎宋景天(应辰)亦出班奏道:“陛下,普安毗邻苗疆,蛮情复杂。刺史当选一通达边务、善于怀柔之臣。鸿胪寺少卿赵文楷,曾多次奉命宣慰西南,熟知蛮情,或可胜任。”

一时间,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引经据典,各抒己见,看似为国举贤,实则暗藏机锋,争夺这战略要地的控制权。一些中立或骑墙的官员也纷纷附议,殿内议论之声渐起。

端坐龙椅的隆裕帝,目光深邃,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的扶手,并未急于表态。他将目光投向班列前排的几位宰相。

只见尚书令杜绍熙(光启) 眉头微蹙,似在权衡;门下侍中萧临渊(退之) 则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入定;而中书令苏治(佑宁) 则微微侧首,与身旁的户部尚书陆绍安(怀稷) 低语了一句什么。

这时,一向以持重稳妥示人的礼部尚书卢昭文(焕章) 缓缓出列。他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诸位同僚所荐,皆一时之选,各有其理。然臣窃以为,普安非常地可比。新附之州,直面兵锋,刺史人选,非但要能安抚地方、筹措粮秣,更需通军务、知兵事、能与宁王殿下麾下将士同心协力,方能如臂使指。此人选,或应……多听听宁王殿下前线之意。” 他巧妙地将焦点引向了周景昭,既避开了直接争夺,又显得顾全大局。

此言一出,先前争辩的几人顿时语塞。卢昭文的话,点中了要害——前线主帅的意见,至关重要。

隆裕帝的眼皮微微抬了一下,目光在卢昭文身上停留一瞬,依旧未发一言。但这种沉默,让熟悉皇帝秉性的重臣们心中凛然。

此时,尚书令杜绍熙(光启) 终于出列,他身为百官之首,声音沉稳有力:“陛下,卢尚书所言,老成谋国。普安事宜,关乎平叛全局,宁王殿下在前线,洞悉实际。老臣以为,陛下或可下旨,垂询宁王之意,或由其酌情荐举贤能,朝廷再行任命,似更为稳妥,亦可示陛下信重前线将帅之心。”

杜绍熙的表态,分量极重,几乎为争论定下了基调——尊重前线主帅。

隆裕帝这才微微颔首,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杜卿所言甚是。普安新复,确非常地。刺史人选,关乎平叛大局,不可不慎。”

他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特别是在上官驰、宋景天等人脸上略作停留,然后淡淡道:“此事,容朕再思。退朝。”

没有当场决定,也没有支持任何一方,只是将问题暂时搁置。但“容朕再思”四字,以及之前对杜绍熙提议的默认,已经让精明的大臣们嗅到了风向。皇帝心中,恐怕早已倾向采纳宁王周景昭的意见。

退朝后,隆裕帝回到养心殿。他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太监。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他的目光久久凝视着西南的“普安”二字。

他心中早已认可周景昭密折中所请——由在普安表现出色、熟悉当地且已赢得部分民心的韩文进暂摄刺史事。这不仅因韩文进之能,更深层在于,隆裕帝深知经略西南乃至未来安抚诸蛮,绝非派遣寻常京官可胜任。需韩文进这等既能配合军事行动,又能于当地建立威信、摸索蛮汉杂居治理模式的实干之才。此事关乎帝国西南百年稳定。

“昭儿……未负朕望。” 隆裕帝低语,嘴角有一丝极淡的笑意,旋即被更深沉的思虑取代,“然京中风雨,亦将因你而起。”

他深知,太子“病重”(实为中毒)虚悬东宫,二皇子虽贬犹存野心,三皇子表面持重内藏机心,四皇子贤名在外亦非安分,六皇子母族掌边军,七皇子母族与周景昭有粮草合作,八皇子年幼,九皇子亲近周景昭且母族为边将……

这普安刺史的人选之争,不过是诸皇子及其背后势力新一轮博弈的序幕。他必须利用这次任命,既支持周景昭的战略,又能巧妙平衡朝中诸子势力,将可能的动荡控于掌中。

喜欢从闲散王爷开局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从闲散王爷开局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