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清与守正二人下了终南山,脚步轻快,仿佛年轻了二十岁。他们各自背着的背包里,除了来时带的经卷罗盘,更是郑重其事地多了一摞“云隐宗真传秘籍”——主要是那几本打印的功法汇编和那本被翻得卷了边的《科学种植大棚菜》。
回到各自山门,两位掌教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龙虎山天师府内,张玄清召集全体弟子,面色肃穆地展示了那本《网络流行修真功法汇编》。
“此乃师叔祖所赐,内蕴无上大道,看似朴拙,实则返璞归真!”他朗声道,不顾底下弟子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自今日起,所有弟子需每日研读此汇编一个时辰,结合《道德经》、《黄庭经》等经典,撰写感悟心得!尤其这‘量子波动阅读法’、‘黑洞吞噬修炼法’,定要细细揣摩,悟其真意!”
有年轻弟子忍不住嘀咕:“掌教师尊,这……这好像是网上随便下载的……”
“放肆!”张玄清喝道,“师叔祖境界岂是你能揣度?大道至简,大巧不工!此乃考验你等悟性与诚心之时!悟不透,是尔等资质驽钝,心不诚!”
众弟子噤若寒蝉,虽满腹狐疑,却也不敢再质疑,只得领命而去。一时间,龙虎山上随处可见弟子们对着手机查资料、捧着打印册子苦思冥想的奇景,口中还念念有词“波动”、“频率”、“吞噬”……香火味里莫名混进了一股赛博修仙的气息。
茅山这边,景象则更为实在。
守正真人直接下令将道观后山的几亩菜地列为“修行试验田”。
他亲自手持《科学种植大棚菜》,如同捧着无上丹经,给一众懵懂的道士讲解:“此乃师叔祖亲传之灵植秘法!看,这氮肥,便是兑了水的先天一炁!这磷肥,乃是凝聚的日月精华!这钾肥,便是厚土载物之德!间苗除草,即是斩却心魔!控温保湿,乃是调节体内阴阳!”
道士们听得云里雾里,但见掌教如此笃定,也只能跟着点头。
“还有这嫁接之术!”守正越说越激动,“便是取他山之石,攻我之玉!若能寻得灵根,嫁接于凡木之上,何愁我茅山不兴?”
于是,茅山弟子们每日除了诵经做法,又多了一项任务:科学种菜,并试图从施肥浇水间感悟天地至理。香积厨的师兄看着长势确实旺了不少的青菜萝卜,挠头不解:“这‘灵肥’……咋闻着跟以前的粪肥一个味儿?”
数日后,两位掌教几乎同时想起了柳谨“带点特产点心”的随口一提。
这岂是随口一提?这分明是师叔祖的暗示!
张玄清立刻命人精挑细选了龙虎山特产的“天师府”牌枣糕、云雾茶,都是用了古法制作,味道极佳。
守正则准备了茅山着名的“仙人醉”米酒和几种秘制酱菜。
两人不约而同地都额外多加了一份“心意”。
张玄清让人抄录了几大本龙虎山珍藏的符箓图谱。
守正则打包了茅山各种法事仪轨的录像带和U盘。
两份厚重的“特产”被迅速送上终南山。
云隐宗内,柳谨看着清虚和赵铭搬进来的大包小盒,尤其是那几大本厚厚的符箓图谱和一箱子录像带U盘,哭笑不得。
“我就随口说说的……他们倒是实在。”他拆开一盒枣糕尝了尝,点头赞道,“嗯,这个味道确实不错。赵铭,拿去给师弟们都分分。清虚,这些茶叶和酒菜收好,日后待客用。”
至于那符箓图谱和仪轨资料,柳谨随手翻了两下便放到一旁:“先收着吧,或许玄尘能用得上。”他现在更头疼的是石娃的启蒙教育的问题。
然而,两位掌教的“虔诚进贡”却在无意间开启了一种新风尚。
此后,每月两位掌教前来修行的日子,便成了云隐宗事实上的“特产交流会”。
龙虎山的枣糕、茅山的酱菜、终南山的竹笋、赵铭弄来的进口零食……各式各样的吃食在广场边堆成一堆,早课后的休息时间,师徒几人便围坐分食,闲聊几句,气氛轻松融洽。
熊猛最爱茅山的酱菜,下饭能多吃三个大馒头;马老三喜欢小酌几杯“仙人醉”;罗经对龙虎山的符箓图谱很感兴趣;参小淼和石娃则专注于各种点心零食。
张玄清和守正也渐渐放松下来,不再总是绷着“求道”的弦,有时也会说起各自山门的趣事和烦恼。
柳谨发现,这种轻松的氛围,反而让这两个老道士感应灵气时更加顺畅了些。
消息不知怎的渐渐传开。
终南山其他寺观的主事们得知龙虎山和茅山掌教每月都去云隐宗“进修”,还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原来柳仙师喜欢各地特产?”
于是,云隐宗的山门外,开始时不时出现一些“偶然”放置的“心意”。
今天是一筐新鲜的山果,明天是几包自家晒的菌菇,后天甚至有人放了一罐土蜂蜜……
东西都不算贵重,但胜在心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