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城的暮色总带着淡淡的暖黄,灵脉塔的琉璃窗将最后一缕阳光折射成七色光带,落在阿禾正在整理的灵犀片上。那些薄如蝉翼的灵犀片上,记录着各境的近况:北境的冰融花已铺满雪原,南境的净灵花开始向沼泽深处蔓延,西境的灵矿洞新发现了能与暗灵脉共生的“玄铁晶”……最底下压着一张未发出的灵犀片,上面只画了半朵黑色的花,是影留下的记号——那是黑森林特有的灵脉花,据说只在月圆夜绽放。
“在想黑森林的事?”小宇抱着一摞新装订的灵脉图谱走进来,图谱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写着“灵脉共生卷”,是石磊先生特意为新发现的“灵脉共生态”编着的,“刚才去工坊,石先生说石碑孢子和冰心草的融合度已经达到七成,再过三天就能用于灵植园的灌溉了。”
阿禾拿起那片画着黑花的灵犀片,指尖轻轻拂过花瓣的纹路:“你说,影真的只是想让我们接受暗灵脉吗?他对石渊前辈的事知道得太多了,甚至比石先生还清楚祖父笔记里的细节。”
小宇翻到图谱里关于黑森林石碑的插画,插画旁标注着一行小字:“石碑材质含五灵矿与暗灵脉结晶,为天然共生体。”“管他呢,”他用笔尖点了点插画,“反正我们有‘共生液’在手,就算他耍花样,咱们也能应对。对了,明天月圆,要不要带点冰融花的花粉?说不定能让灵脉花开得更旺。”
阿禾看着窗外渐渐升起的月亮,月芽弯弯,像极了灵脉花未开时的花苞。她将灵犀片放进贴身的荷包里,荷包里还装着那块刻满土系符文的玉佩,玉佩上新增的灰黑色纹路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自黑森林回来后,这些纹路每天都会淡去一丝,却又在接触灵脉时重新清晰,仿佛在与她的灵力同步呼吸。
次日清晨,灵植园里一片忙碌。石磊先生带着工匠们在灵田边缘埋设新的灵脉管道,管道内壁涂着一层半透明的液体,正是用石碑孢子和冰心草提炼的“共生液”。液体接触到阳光,泛出七彩的光泽,顺着管道的纹路缓缓流动。
“这管道能同时输送纯净灵脉和暗灵脉能量,”石磊先生指着管道连接处的阀门,“阀门左侧走纯净灵脉,右侧走暗灵脉,中间的共生液能让两者在输送中自然融合,到达灵田时就是最适合灵植生长的‘平衡灵力’。”
灵溪先生正在指导学徒们收集冰融花的花粉,她用特制的银梳轻轻拂过花瓣,金色的花粉落在铺着丝绸的托盘上,立刻散发出淡淡的蓝光。“这些花粉混进共生液里,能中和暗灵脉的戾气,”她将一小袋花粉递给阿禾,“黑森林的灵脉花性子烈,带着这个或许能派上用场。”
风隼先生的飞行器停在灵植园上空,正在调试新安装的“灵脉监测仪”,仪器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周围灵力的流动状态,绿色代表纯净灵脉,灰色代表暗灵脉,当两种颜色交汇时,会自动变成代表平衡的白色。“航线已经规划好了,”他对着通讯符喊道,“从共生城西侧出发,穿过迷雾谷就能到黑森林石碑附近,全程灵力波动稳定,没有异常暗灵脉聚集点。”
出发前,石磊先生将一个巴掌大的铜制罗盘交给阿禾,罗盘中央镶嵌着一块微型五灵水晶,水晶周围刻着八个方向的刻度:“这是‘灵脉平衡罗盘’,指针偏向绿色代表纯净灵脉过盛,偏向灰色则是暗灵脉过强,保持在中央白色区域就是安全的。祖父的笔记里说,黑森林深处有一处‘灵脉漩涡’,罗盘能帮你避开那里。”
阿禾握紧罗盘,指尖的玉佩轻轻发烫。她回头望了一眼共生城,灵脉塔的尖顶在阳光下闪着光,与远处黑森林的轮廓隐隐形成一条直线——就像五灵阵图上,土位与暗灵脉节点的连接线。
飞行器穿过迷雾谷时,阿禾才明白风隼先生为何特意提醒这里。谷中的雾气是半透明的白色,里面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光粒,时而聚成绿色,时而散作灰色,罗盘的指针在中央区域轻微晃动,始终保持着平衡。
“这些雾气是天然的灵脉共生体,”小宇趴在舷窗上,看着光粒在雾中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石先生的图谱里记载过,迷雾谷是上古灵脉大战后形成的,纯净灵脉和暗灵脉在这里纠缠了上千年,反而形成了独特的平衡。”
飞行器突然轻微震颤,仪表盘上的灵力指数开始波动。阿禾低头看罗盘,指针突然偏向灰色,幅度不大,却带着明显的拉扯感。“前面有暗灵脉聚集。”她提醒风隼先生。
风隼立刻拉升高度,飞行器穿过一层厚厚的雾障,眼前豁然开朗——下方的山谷里,生长着一片从未见过的植物,它们的叶片一半是翠绿的,一半是墨黑的,根茎处缠绕着绿色与灰色交织的光丝,正随着雾气的流动轻轻摇曳。
“是‘阴阳草’!”小宇翻出图谱对照,“祖父笔记里说,这种草只生长在灵脉漩涡的边缘,是平衡之力的天然指示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