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72章 秋来稻熟满田金,剑鞘生温忆初心

剑起万里 第472章 秋来稻熟满田金,剑鞘生温忆初心

作者:海王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2:23

入秋后的青萍镇,像被谁撒了一把碎金,镇西的水稻田彻底黄透了,稻穗沉甸甸地垂着,风一吹,满田的金浪翻滚,裹着浓郁的稻香味,顺着田埂往镇里飘,连空气里都透着甜丝丝的暖意。

天刚亮,林惊尘就起了床,没去铁匠铺,而是换上了一身粗布短打,扛着镰刀,往水稻田走。路过柳轻烟的医馆时,门还没开,却见柳轻烟提着一个竹篮,从医馆后院走出来,篮子里装着刚采的艾草和金银花,见他扛着镰刀,忍不住笑:“今日不去打铁,去帮乡亲们收稻子?”

“是啊,张老丈说今日收稻子人手不够,我去搭把手。”林惊尘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竹篮上,“你这是去给田埂上的巡逻队员送草药?”

“嗯,入秋了,夜里凉,给他们送点艾草,挂在巡逻点,既能驱寒,又能防蛇。”柳轻烟把竹篮往他面前凑了凑,“你也带一把,收稻子的时候,放在田埂边,免得有蛇钻进田里。”

林惊尘接过艾草,揣在怀里,指尖碰到艾草的叶片,带着晨露的湿意,格外清爽。“等收完稻子,晚上我去铁匠铺给你打个药杵,你之前那个,不是有点松了吗?”

“好啊,那我等着。”柳轻烟笑着点头,看着他往田埂走,才转身往另一条路去,两人的身影在晨光里,渐渐往不同方向延伸,却都朝着青萍镇最热闹的烟火处去。

到了水稻田,张老丈已带着十几个乡亲,在田里忙开了。有人弯腰割稻,镰刀“唰唰”地划过稻秆,倒下的稻穗整齐地堆在一旁;有人推着脱粒机,将稻穗里的稻谷脱下来,金黄的稻谷落在竹筐里,堆得满满当当;还有人扛着竹筐,将脱好的稻谷往田埂上运,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林公子,你可来了!快,这边割!”张老丈看到他,立刻挥手,手里的镰刀还沾着稻秆的碎叶,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今年的稻子,比去年好太多了,多亏了护民诀里的法子,水浇得匀,肥施得对,你看这稻穗,每一颗都饱满!”

林惊尘走过去,蹲下身子,握住镰刀,学着乡亲们的样子,弯腰割稻。他虽常年握剑打铁,手上有劲儿,却没怎么干过农活,刚开始动作还略显生疏,割了几把,手上就磨出了淡淡的红痕。张老丈看在眼里,赶紧递来一副粗布手套:“戴上这个,别磨破了手,你这双手,还要打铁、握剑呢!”

“没事,这点小伤不算什么。”林惊尘笑着接过手套戴上,动作渐渐熟练起来,镰刀划过稻秆的声音,也变得“唰唰”利落,和乡亲们的节奏渐渐合上。

苏慕言也来了,没扛镰刀,却推着一辆空的木车,车斗里放着几个空竹筐,见林惊尘在田里割稻,忍不住喊:“惊尘,别光顾着割,等会儿帮我搬稻谷,我这木车,可是特意修好的,一次能装三筐!”

林惊尘抬头,见苏慕言穿着一身和他一样的粗布短打,头发用一根布带束着,少了几分江湖人的凌厉,多了几分乡野的踏实,忍不住笑:“好,等我割完这一垄,就帮你搬!”

田里的人越来越多,四堂的乡亲们都来了,男女老少齐上阵,有人割稻,有人脱粒,有人运粮,还有孩子们在田埂上跑,捡着掉落的稻穗,偶尔还会凑到大人身边,帮着递递东西,田里满是欢声笑语,热闹得像过年。

柳轻烟送完草药,也来了,没下田割稻,而是在田埂上支起了一个小摊子,烧了一壶热水,泡上金银花茶,给累了的乡亲们倒茶喝。见一个乡亲的手被稻秆划破,立刻上前,给他涂药包扎,动作轻柔,嘴里还叮嘱:“小心点,别再划到了,要是疼,就歇会儿,喝杯茶再干。”

“柳姑娘,你真是个好人!”乡亲们接过茶,喝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疲惫都消散了大半,纷纷夸赞道。

林惊尘割完一垄稻,直起身,伸了伸僵硬的腰,望着满田忙碌的乡亲,还有田埂上给人倒茶的柳轻烟、推着木车运粮的苏慕言,心里满是踏实。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手套上沾了稻秆的碎叶和泥土,却比握剑打铁时,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温度——这是烟火气的温度,是安稳日子的温度。

“歇会儿吧,喝杯茶!”柳轻烟见他起身,立刻递来一杯金银花茶。

林惊尘接过茶,喝了一口,坐在田埂上,看着不远处的土坡——土坡上的草籽早已发芽,绿油油的一片,与周围的金黄稻田形成鲜明对比,若不是他怀里的青铜令牌偶尔传来一丝暖意,没人能想到,这土坡下,曾藏着“青萍之心”的玉盒。

“在想什么?”柳轻烟坐在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里满是温柔。

“在想去年这个时候。”林惊尘放下茶杯,声音轻轻的,“去年这时候,我还在找父亲的线索,焚天门的人也时不时来捣乱,那时候,我从来没想过,今年能这样,安安稳稳地和乡亲们一起收稻子,喝着茶,聊着天。”

柳轻烟点头,想起去年的日子,也忍不住感慨:“去年这时候,我还在担心洪水,担心焚天门的人破坏堤坝,每天都提着心过日子。现在好了,有你在,有护世剑在,有乡亲们同心协力,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苏慕言也推着木车过来,坐在田埂上,擦了擦额头的汗,接过柳轻烟递来的茶,笑着说:“可不是嘛!去年我还在江湖上漂泊,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想到今年能在青萍镇,和你们一起收稻子,还有自己的武馆,教乡亲们练武。说真的,我现在觉得,这安稳日子,比在江湖上打打杀杀,好多了!”

张老丈也走过来,坐在田埂上,从怀里掏出一袋炒好的花生,分给三人,笑着说:“你们都是好孩子,心里装着青萍镇,装着乡亲们,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想当年,青萍镇也遭过洪水,也遇过恶人,哪一次都没像这次这样,挺得这么稳,靠的就是你们,靠的就是咱们同心协力!”

林惊尘接过花生,剥开一颗,放进嘴里,香脆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低头,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令牌,又看了看放在田埂边的护世剑——剑鞘上的乌木,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上面刻着的稻田与堤坝,竟似与眼前的景象重合在一起,让他心里格外触动。

他想起父亲留下的残页,想起“护民护田,同心同行”的字样,想起激活护世剑时,乡亲们齐声喊出的“护我青萍,守我家园”,心里突然明白,父亲当年隐居青萍镇,留下那些线索,从来都不是为了让他争夺什么江湖地位,而是为了让他守住这方水土,守住这方人的烟火气,守住这份安稳。

“张老丈,等收完稻子,咱们把《田间互助实操小册》再补充补充,加上收稻子、晒稻谷的法子,还有入秋后的防汛注意事项,让乡亲们以后种庄稼,更有章法。”林惊尘说道,眼里满是期待。

“好!”张老丈立刻点头,“我这就记着,等收完稻子,咱们就一起整理,还要把护世剑护堤坝的事,也写进去,让后辈们都知道,咱们青萍镇,有这么一把护民的好剑!”

“别光写护世剑,还要写乡亲们的‘民愿’。”苏慕言补充道,“没有乡亲们的心意,护世剑也醒不过来,这才是最该让后辈们记住的!”

柳轻烟也点头:“我也加一点,入秋后的养生法子,还有怎么预防风寒,让乡亲们不仅能种好庄稼,还能养好身体。”

四人坐在田埂上,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补充小册的事,阳光渐渐升高,满田的稻香味越来越浓,金黄的稻谷在竹筐里堆得越来越高,像一座座小小的金山,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格外耀眼。

傍晚时分,稻子终于收完了,田埂上堆着满满的竹筐,里面装满了金黄的稻谷,乡亲们扛着竹筐,往镇里的晒场走,准备把稻谷铺开晒干。林惊尘推着一辆木车,车上放着两筐稻谷,走在队伍中间,苏慕言和柳轻烟走在他身边,三人说说笑笑,偶尔还会帮身边的乡亲推一把车,场面格外温馨。

路过镇北的土地庙时,林惊尘特意停下脚步,走到老槐树下,将怀里的艾草,挂在老槐树的枝桠上。艾草在晚风里轻轻晃动,带着淡淡的香味,与老槐树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格外安心。他从腰间拔出护世剑,轻轻抽出一寸,一道淡青的光芒闪过,映着老槐树下的碎石圈——那里,曾是护世剑苏醒的地方,如今虽已长满青草,却依旧透着一股温暖的力量。

“父亲,您放心,青萍镇很好,乡亲们很好,我守住了您想守的一切。”林惊尘轻声说道,声音在晚风里,渐渐散开,像是在回应远方的牵挂。

他将护世剑归鞘,转身往晒场走,柳轻烟和苏慕言还在等他,见他过来,立刻迎上去:“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在想我父亲。”林惊尘笑着说,“在想他要是看到今年的稻子,看到现在的青萍镇,肯定会很高兴。”

“肯定会的。”柳轻烟点头,眼里满是温柔,“以后每年收稻子,咱们都来土地庙看看,告诉他,青萍镇很好,咱们都很好。”

“好!”林惊尘点头,握紧护世剑的剑柄,剑鞘传来温润的温度,像父亲的手掌,轻轻覆在他的手上,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晒场上,乡亲们已将稻谷铺开,金黄的稻谷在晒场上铺成一片,像一块巨大的金毯,在夕阳下泛着耀眼的光。孩子们在晒场上跑,踩在稻谷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乡亲们坐在晒场边的石凳上,聊着今年的收成,笑着规划着冬天的日子,满场的欢声笑语,在夕阳里,渐渐飘远,飘向青萍镇的每一个角落。

林惊尘站在晒场中央,望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满足。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江湖,没有打打杀杀,没有阴谋诡计,只有满田的稻谷、温暖的烟火,还有身边人的陪伴。护世剑归鞘,初心不改,往后的每一个秋天,他都会和乡亲们一起,收稻子、晒稻谷,守着这方水土,守着这份安稳,直到永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