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30章 春雨润田催新绿,四堂联动护苗忙

剑起万里 第430章 春雨润田催新绿,四堂联动护苗忙

作者:海王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2:23

正月末的一场春雨,淅淅沥沥洒在青萍镇,像给刚播下种子的示范田盖了层温润的纱。雨停后,泥土里冒出点点新绿——小麦芽顶着嫩黄的尖儿,从土里探出头;水稻芽裹着透明的鞘,在浅水里轻轻舒展;田埂上的耐旱草籽也吸足了水分,裂开细小的口子,露出白色的胚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日清晨,林惊尘带着民生堂成员和四堂的护苗代表,踩着湿润的田埂走进示范田。手里的竹篮里,装着小锄头、除草刀、稀释后的草木灰水,还有阿青提前画好的“苗情识别图”——图上清晰标注着小麦、水稻、玉米的正常苗和弱苗形态,方便大家区分管护。

“乡亲们,分堂的兄弟们!春雨过后是‘苗情定调期’,好苗要护,弱苗要补,杂草要除,半点不能马虎!”林惊尘蹲在小麦田边,手指轻轻拨开泥土,露出一株刚冒芽的小麦苗,“大家看,这株苗芽尖翠绿、根须发白,是正常苗;再看这株,芽尖发黄、根须发黑,是弱苗,要及时补施草木灰水,促进生长。咱们四堂联动护苗,按‘分田管护、互相指导’来:青萍镇管小麦区,定远镇管玉米区,苏州府管水稻区,风沙镇管田埂草苗,黄土镇负责巡查补苗,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一起解决!”

“好!”众人齐声应诺,立刻按分工行动。青萍镇的乡亲们拿着小锄头,在小麦田行间轻轻松土,避免土壤板结影响根须生长;遇到弱苗,就用小喷壶喷施稀释后的草木灰水,每株喷两到三滴,不多不少刚好滋养根系。“松土别太深,一寸就行,不然会伤到刚长出来的根须;草木灰水要稀释,浓度太高会烧苗。”张老丈一边松土,一边给身边的乡亲们提醒,经验十足。

定远镇的代表带着队员,在玉米区巡查——玉米种虽未发芽,却要提前清理行间的杂草,避免杂草抢养分。他们拿着小除草刀,贴着土面割除杂草,还在玉米种旁轻轻扒开一层土,检查种子是否霉变。“大家看,这颗玉米种外壳发白、没有霉味,是好种,很快就能发芽;这颗外壳发黑、有霉味,要赶紧换掉,补种新种,不然会影响出苗率。”定远镇的代表一边检查,一边教大家辨别种子好坏,阿青也跟着学,手里拿着“苗情识别图”,时不时对照着查看,生怕漏过一颗坏种。

苏州府的代表则在水稻田边,用水位监测桩检查水位。春雨过后,水位略高于“中”刻度,他们立刻打开灌溉渠的排水口,把多余的水排到“中”刻度线。“水稻芽怕淹,水位太高会闷坏芽鞘;也怕干,水位太低会缺水枯萎,保持在‘中’刻度最合适。”苏州府的代表一边调整水位,一边讲解,还教大家如何观察水稻芽的长势——芽鞘翠绿、没有发黄,说明长势良好;芽鞘发黄、有腐烂迹象,说明水位太高,要及时排水。

风沙镇的代表带着队员,在田埂上查看耐旱草籽的发芽情况。大部分草籽已裂开胚根,少数已冒出嫩黄的芽尖,他们轻轻拨开覆盖的碎稻秆,查看芽尖是否完好,遇到被泥土压住的芽苗,就用小铲子轻轻扒开泥土,让芽苗顺利生长。“大家别把碎稻秆全部拿掉,留一半继续盖着,既能防倒春寒,又能保墒,等草苗长到三寸高,再把剩下的稻秆拿掉。”风沙镇的代表说道,阿青则在一旁用小本子记录草苗的发芽率,每检查十行就记一次,数据详实。

黄土镇的代表则负责巡查补苗,拿着提前准备好的备用粮种,在各片区穿梭。看到小麦田有缺苗的地方,就用小锄头挖个浅坑,播下新种,盖上薄土,再浇上少量温水;看到水稻田有芽苗腐烂的地方,就及时拔除,补种新的稻种。“补苗要趁早,越早补,苗长得越整齐,秋收时产量差距越小。”黄土镇的代表一边补苗,一边说道,还帮着青萍镇的乡亲们一起补种,动作熟练。

柳轻烟则带着学徒,在田埂旁的临时棚子里,准备“护苗防护汤”。瓦罐里,金银花、甘草、生姜慢慢熬出温热的味道,她还特意加了些红糖,既能驱寒,又能补充体力。“春雨过后天气凉,大家在田里干活容易着凉,喝碗防护汤暖暖身子;我还准备了些冻疮膏,要是手脚冻红了,就涂一点,别冻坏了。”

柳轻烟提着汤桶,沿着田埂给大家送汤,阿青则跟在后面,给每个人递冻疮膏,还特意给负责松土的乡亲多带了几包:“张叔,您老在田里弯腰久,手脚容易沾泥受凉,记得多涂几次冻疮膏,别冻着。”

张老丈接过冻疮膏,笑着道:“多谢小先生惦记!有你和柳姑娘在,咱们干活也安心。”

接下来的十日,四堂联动护苗有条不紊地推进——小麦苗已长到三寸高,叶片翠绿挺拔;玉米种陆续发芽,顶着嫩黄的芽尖钻出泥土;水稻苗已舒展叶片,在浅水里亭亭玉立;田埂上的耐旱草苗也长到一寸高,嫩黄的芽尖迎着阳光生长;各片区的缺苗都已补种完毕,苗情整齐,长势良好。

期间,还遇到了一次轻微的倒春寒,夜间气温骤降,田埂上结了层薄霜。林惊尘立刻组织四堂代表,给小麦苗和草苗盖上碎稻秆,给水稻田加了一层薄水,形成“水膜”保温。次日清晨,霜化后,大家又及时拿掉稻秆,排掉多余的水,确保苗情不受影响。“幸好咱们联动及时,不然这倒春寒肯定会冻坏不少苗!”定远镇的代表看着完好的麦苗,感慨道。

“这就是四堂联动的好处,遇到问题能一起应对,比单打独斗强太多!”林惊尘笑着道,又组织大家召开“苗情总结会”,记录这次倒春寒的应对经验,准备纳入《民生堂年度联动手册》,供各分堂参考。

二月末,示范田的苗情已稳定——小麦苗叶片翠绿,根须发达;玉米苗茎秆粗壮,叶片舒展;水稻苗长势均匀,没有病虫害;田埂上的耐旱草苗已长到三寸高,开始扎根护埂。各分堂也传来苗情捷报——定远镇的玉米苗发芽率达九成五,没有霉变;苏州府的水稻苗长势良好,水位控制得当;风沙镇的耐旱草苗发芽率达九成,田埂防护效果初显;黄土镇的补苗已全部成活,苗情整齐。

武当山民生总堂也派人来巡查,宋远看到示范田的景象,又听了四堂联动护苗的经验,兴奋地说:“林副堂主,你们的四堂联动护苗太成功了!掌门让我跟你说,今年夏汛前,要把你们的‘四堂联动’模式推广到全堂,让更多分堂加入进来,一起护民生、守太平!”

林惊尘点头:“请掌门放心!咱们会整理这次联动护苗的经验,写成《四堂联动护苗手册》,印发给各分堂,还会派代表去各分堂指导,确保更多分堂能受益。”

阿青也立刻说道:“我来画手册的插图!把苗情识别、倒春寒应对、补苗技巧都画下来,让乡亲们一看就懂!”

众人都笑着夸赞阿青能干,阿青的脸一下子红了,却更坚定了整理手册的决心。

夕阳西下,春雨后的示范田格外清新,麦苗、稻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田埂上的耐旱草苗整齐排列,像给示范田镶了层绿边;四堂的旗帜在田埂旁飘扬,格外显眼。

林惊尘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生机盎然,又看了看身边并肩作战的四堂代表,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春雨润田催新绿,四堂联动护苗忙,这不仅护好了示范田的苗,更护好了四堂联动的根基。待夏日汛情来临,他们会一起联动防汛;待金秋时节到来,他们会一起联动秋收,共庆丰收。民生堂的四堂联动之路,会在一次次的护苗与收获中,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让“护民生,守太平”的薪火,永远照亮江湖的每一个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