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09章 春耕传经验,青萍成标杆

剑起万里 第409章 春耕传经验,青萍成标杆

作者:海王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2:23

春雨淅淅沥沥落下时,青萍镇外的麦田已泛出浓绿,田埂上的泥土湿润松软,踩上去带着淡淡的青草香。张老丈戴着斗笠,扛着锄头,领着十多名来自周边城镇的百姓代表,站在田埂上,听林惊尘讲解春耕的注意事项——这是年前与七宗掌门商议好的,开春后第一桩事,便是在青萍镇办“春耕学堂”,把种地经验手把手传给各地百姓。

“乡亲们看,这麦苗刚返青,不能浇太多水,不然根会烂;也不能锄太深,免得伤了苗根。”林惊尘蹲下身,手指轻轻拨开麦苗根部的泥土,露出白色的须根,“咱们锄地的时候,要贴着土面,轻轻把杂草锄掉,再把土培在苗根旁,这样既能保墒,又能防倒伏。”

百姓代表们都认真地蹲下来,学着林惊尘的样子拨土、锄草,偶尔有人动作不对,林惊尘和张老丈就上前纠正。一名来自江南的百姓代表,之前种惯了水稻,对种麦子一窍不通,锄草时差点把麦苗铲掉,张老丈赶紧按住他的锄头,笑着道:“兄弟,你这是把麦苗当杂草了!你看,麦苗的叶尖是尖的,杂草的叶尖是圆的,记准了就不会错。”

那名百姓代表不好意思地笑了,赶紧跟着张老丈学分辨麦苗和杂草,没过多久就熟练了。

田埂另一头,柳轻烟带着阿青,还有几名来自各城镇医馆的学徒,在麦田旁的空地上讲解“春耕防疫”——“春雨多,湿气重,乡亲们在田里干活,容易被泥水浸泡得皮肤开裂,回家后要用温水洗脚,再涂些药膏,防止感染;另外,春耕时容易累着,大家要记得按时吃饭,别空腹干活,要是觉得头晕乏力,就赶紧去医馆看看,别硬撑。”

阿青手里拿着小药瓶,给大家示范如何涂药膏,动作认真又熟练,活脱脱一个小大夫的模样。“这药膏是柳姑娘教我做的,用艾草和凡士林熬的,涂在开裂的皮肤上,很快就会好。”阿青一边说,一边给一名皮肤开裂的百姓代表涂药,手法轻柔。

百姓代表们都笑着夸赞阿青能干,阿青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却更认真地给大家涂药。

苏慕言则带着分舵的侠客,还有各城镇分舵的弟子,在镇外的水渠旁忙碌——他们要给水渠清淤、加宽,方便春耕灌溉。“去年咱们帮苏州府修堤坝,今年咱们把自家的水渠再弄好点,既能保证春耕用水,又能防夏汛。”苏慕言握着铁锹,用力铲着水渠里的淤泥,侠客们和分舵弟子也跟着一起干,水渠里的淤泥很快就被清理干净,水渠也加宽了不少。

林啸天则在铁匠铺里,给百姓代表们展示新打造的春耕农具——改良后的犁头更轻便,锄头像被磨得锃亮,还有用来播种的木耧。“这木耧是我和惊尘琢磨着改的,以前播种要一个人撒种、一个人盖土,现在用这木耧,一个人就能干,还能保证行距均匀,出苗整齐。”林啸天一边说,一边演示木耧的用法,木耧在空地上推过,种子均匀地落在土里,后面的覆土板顺势把土盖好,百姓代表们都看得眼睛发亮。

“林铁匠,这木耧太好用了!能不能教我们做?”一名来自北方的百姓代表激动地问道。

“当然能!”林啸天笑着道,“我把木耧的图纸画好了,等会儿发给大家,大家照着做就行,要是有不懂的,随时来铁匠铺问我和惊尘。”

春耕学堂办了半个月,百姓代表们不仅学会了春耕、锄草、灌溉的技巧,还学会了制作改良农具,辨识春耕常见的病症和防治方法。临走时,林惊尘给每人发了一份春耕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春耕的步骤、农具的制作方法,还有防疫的注意事项;柳轻烟给每人发了一小瓶药膏和一包草药种子;张老丈则给每人发了一袋青萍镇的麦种,“这麦种是咱们精心选的,产量高、抗病,你们回去种,肯定有好收成。”

百姓代表们都感动得不行,对着林惊尘、林啸天等人连连拱手:“多谢林盟主,多谢林副盟主,多谢青萍镇的乡亲们!我们回去后,一定把学到的经验教给乡亲们,跟着青萍镇好好种地,好好过日子!”

“乡亲们不用谢!”林惊尘笑着道,“以后你们要是有不懂的,就派人来问,或者写信来,我们肯定会帮你们。”

送走百姓代表后,青萍镇的乡亲们也开始了自家的春耕。林惊尘和林啸天带着乡亲们,用改良后的木耧播种、用加宽的水渠灌溉,效率比往年高了不少;柳轻烟则每天都去田里转一圈,给干活的乡亲们送水、送药膏,要是有人不舒服,就赶紧给治;苏慕言则带着侠客们,帮着镇里的孤寡老人春耕,确保他们的田也能按时种上庄稼;阿青则跟着张老丈,在田里查看麦苗的长势,偶尔帮着拔草、浇水,学得有模有样。

这日午后,林惊尘正在田里查看麦苗,突然看到远处的官道上,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武当派的宋远,身后跟着十名武当弟子,还有几名来自江南的百姓代表,手里提着一袋袋麦种,笑着道:“林副盟主!我们奉玄机子掌门之命,来给你们送好消息——江南的百姓们按你们教的方法春耕,麦种出苗整齐,长势很好,他们特意让我们送些新收的麦种来,跟你们交流交流!另外,掌门说,下个月要在武当山办‘江湖农会’,邀请你们去当讲师,给各城镇的百姓代表讲讲春耕经验。”

林惊尘大喜,赶紧迎上去:“太好了!江南的麦种能出苗好,咱们也替他们高兴。江湖农会我们肯定去,到时候把咱们的经验好好分享给大家,再学学其他城镇的好方法。”

宋远笑着道:“这就好!掌门还说,如今青萍镇已经成了江湖的标杆,不少城镇都学着青萍镇,修水渠、建医馆、办分舵,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林啸天也走了过来,握着宋远的手,说道:“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等江湖农会结束,咱们再商议着,把防治蝗灾、防汛的经验也整理出来,传给各城镇,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不再受灾害的苦。”

“好!”宋远点头,“我这就回去跟掌门说,让他提前准备江湖农会的事宜。”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惊尘和林啸天忙着整理春耕、防治蝗灾、防汛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写成手册,还画了农具的图纸,准备在江湖农会上发给大家;柳轻烟则整理医术手册,补充了春耕、夏汛、秋收、冬防的常见病症和防治方法;苏慕言则带着分舵的侠客,训练拳脚,守护青萍镇的治安,还跟周边城镇的分舵约定,春耕期间互相支援,要是有谁家里忙不过来,就派人去帮忙;阿青则跟着柳轻烟,给手册上的草药插图上色,还学着写毛笔字,准备在江湖农会上给小弟子们送自己写的“春耕顺利”四个字。

四月初,江湖农会如期在武当山举行。林惊尘和林啸天带着苏慕言、柳轻烟、阿青,还有张老丈,一起前往武当山。各城镇的百姓代表、七宗的弟子都来了,武当山演武场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个棚子,有的展示改良后的农具,有的展示新收的粮种,有的展示医术手册,热闹非凡。

林惊尘率先上台,给大家讲解春耕的经验,还现场演示了改良木耧的用法;张老丈则给大家讲解选种、泡种的技巧,还带来了青萍镇的麦种和玉米种,跟其他城镇的粮种交流;柳轻烟则给大家讲解春耕防疫的方法,还现场教大家制作防治皮肤开裂的药膏;阿青则给小弟子们送自己写的“春耕顺利”四个字,还教他们辨识常见的草药。

江湖农会办了五日,各城镇的百姓代表都收获满满,不仅学到了青萍镇的经验,还交流了各自的好方法。一名来自北方的百姓代表,带来了防治蝗灾的新方法——在田里养鸭子,鸭子吃蝗虫,既环保又有效,林惊尘立刻把这个方法记下来,准备回去后在青萍镇试试,再传给其他城镇。

江湖农会结束后,林惊尘和众人返回青萍镇。刚回到镇里,就看到镇外的麦田里,麦苗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水渠里的水清澈见底,顺着水渠流进田里;铁匠铺门口,几名来自周边城镇的木匠正在跟林啸天学习制作改良木耧,大家说说笑笑,学得认真。

张老丈看着长势喜人的麦田,笑着道:“今年的麦苗长得这么好,秋收时肯定是个好年景。到时候咱们再请戏班子,好好热闹热闹,再办个‘秋收交流会’,把秋收的经验也传给大家。”

“好!”众人齐声应和。林惊尘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副盟主府门口的“护世安邦”匾额,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青萍镇能成为江湖的标杆,不是因为有护世剑,也不是因为有盟主和副盟主,而是因为有一群心怀苍生、互相帮衬的乡亲,有一套脚踏实地、为民着想的方法。

往后的日子,青萍镇依旧是那个充满暖意的小镇。春耕时,他们教大家种地;夏汛时,他们帮大家防汛;秋收时,他们跟大家交流经验;冬防时,他们给大家送粮送衣。各城镇都学着青萍镇,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安稳,江湖也越来越太平。

护世剑依旧挂在副盟主府的墙上,剑鞘的蓝光温润如初。它不再需要经历刀光剑影,却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青萍镇,守护着江湖——它见证着一片片麦田丰收,见证着一条条水渠流淌,见证着一本本经验手册传遍江湖,见证着“护世安邦”的誓言,从青萍镇出发,变成了整个江湖的行动,变成了无数百姓的安稳日子。

夏日的风再次吹过青萍镇时,镇外的麦田已开始抽穗,淡淡的麦香随风飘散。林惊尘坐在铁匠铺门口,看着乡亲们在田里忙碌,看着柳轻烟和阿青在医馆旁晾晒草药,看着苏慕言带着侠客们在水渠旁巡逻,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只要他们一直坚守着“为民”的初心,青萍镇的烟火就会永远温暖,江湖的太平就会永远延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