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 第42章 拜师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第42章 拜师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14:40:54

或许是善有善报,宋少轩这宅院卖得出奇顺利。牙行没几日便寻来个阔绰主顾——但见这位爷身着锦缎长衫,腰间玉佩叮当,背着手在院里踱步时,下巴抬得比房檐还高。

“凑合吧,就这儿了。”那人用鼻音哼道,“三千五百两是吧?”说着从袖中排出四张银票,随手甩给牙行伙计,“爷今儿个得闲,麻利点儿把手续办了。”

伙计笑得见牙不见眼,弓着身子连声应道:“李老爷痛快!您且用茶,小的这就给您办得妥妥当当!”当即请来保人作证,双方签字画押,房契交割。一桩买卖,竟比街口卖个糖葫芦的还利索。

宋少轩了却一桩心事,当即准备修书寄往津门告知齐二爷:宅院已售,可派人来取银钱。依二人约定,只需再付他二千两,这笔买卖便算两清。

谁知提笔之际,他却犯了难……满腹文墨在胸,竟落不到纸上。莫说是挥毫泼墨,便是硬笔书写也力有不逮。这时代的文字尽是竖排繁体,他虽识得七八分,真要提笔书写,倒有大半不会......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茶馆里正有位专替人代笔的范先生。宋少轩整了整衣冠,上前拱手道明来意,又取出一块碎银推了过去。

谁知范先生将银子一推,满脸狐疑地打量他:“宋掌柜,您往日对老朽多有照拂,这等举手之劳岂能收钱?这不是折煞老朽吗!按理说这事老朽义不容辞,只是......”

他捻着胡须,眼中透着困惑,“您明明是个识文断字的,算学也颇为了得,怎的连封家书都要老朽代笔?”

宋少轩讪讪一笑,提笔蘸墨,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自己名讳。搁笔叹道:“范先生且看,这般字迹可还见得人?”

范先生定睛一看,连连摆手:便是蒙童习字也不至如此!七八岁的娃娃若写成这样,早该挨戒尺了!”

“所以才要劳烦先生代笔。”宋少轩面红耳赤,只得躬身作揖,“还望先生不吝赐墨。”

范先生正欲落笔,忽又想起什么,将狼毫轻轻搁在砚台上,抬眼道:“宋掌柜,老朽有个拙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少轩连忙欠身:“先生但说无妨,宋某洗耳恭听。”

范先生环顾茶馆,压低声音道:“您瞧这满堂茶客,十之七八都是旗人老爷。这些人最重体面,出门从不带现银,一律挂账。偏生要到年节才肯结账。若您有勤行二柜那等本事,就当老朽多嘴。若是没有......”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何不趁此机会练练字?免得年底账册见不得人。”

宋少轩闻言恍然,这确实马虎不得。况且那勤行二柜的手段,他是真学不来。这年头在酒楼,除了掌柜就数二柜最是风光,那可都是练就的硬功夫。

别看只是个跑堂的,里头的门道可深了。就拿收账来说,得亲自登门讨要。那些旗人老爷表面光鲜,内里多半是打肿脸充胖子。一听数目保准要扯皮推诿。这时候全凭二柜的本事周旋。

“爷,上月初七您同奉恩将军府上的三爷光临小店,小的还特意推荐时令的糟溜鱼片,您老可还记得?再想想初十那天,府上老太太赏光,点名要的鸽子肉卷春饼......”

得这般半拉家常半报账目,连细枝末节都要说得分毫不差——尤其是大馆子的账,更要滴水不漏。

这等过人的记性,宋少轩自愧弗如。他若去收账,只能捧着账本对账。如此一来,自己这笔字......想到此处,他不禁汗颜。

范先生见他一点就透,捋着胡须笑道:“宋掌柜若是不嫌,老朽每日一盏清茶足矣。不知老朽这笔字,可还入得法眼?”

这简直是天上掉银子的美事!请个西席先生教习,月钱少说也得十两雪花银。如今只需管几杯茶水,宋少轩哪有不应的道理?他当即长揖到地:“先生大德,学生定当勤学苦练,不负教诲。”

一封信的代笔,竟换来一位书法师傅。自那日起,每当茶馆打烊,后院厢房总亮着盏昏黄的煤油灯。宋少轩伏案临帖,时而蹙眉细辨纸上密匝匝的繁体字,时而悬腕运笔,照着范先生教授的笔法一丝不苟地描摹。

这般挑灯夜读,一来是因长夜漫漫无所消遣,二来更是要争分夺秒补上这课。他日若在账目文书上露了怯,那才真是贻笑大方。

范先生是正经科举出身的读书人,一手馆阁体写得方正规矩,最是实用不过。这笔字不求如兰花小篆般飘逸灵动,但求横平竖直、工整划一,正是科场应试的标准书体。

不过这位老先生骨子里却藏着几分叛逆。他虽能将馆阁体写得一丝不苟,私下却极厌弃这般匠气十足的字体。

这些年受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宁丑勿媚”主张的影响,笔下渐渐生出几分洒脱气韵。如今他的小楷,乍看端庄工整,细品却笔走游龙,渐生出几分洒脱气韵。既有科场应试的功底,又透着文人特有的狷介之气。

能得这般良师指点,每日无需束修,只需一盏茶即可。宋少轩暗自庆幸这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作为穿越而来的现代人,他更笃信这是善有善报的因果循环。

他知恩图报,每日奉上的茶水点心从不曾怠慢,执弟子礼更是恭谨有加。这般晨钟暮鼓、习字读书的日子,倒让宋少轩过得颇为惬意。

然而天不遂人愿,京中忽起波澜。不知是何方神圣,竟将官府与东瀛人暗通款曲的密约公之于众。这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一经披露,顿时激起民愤。

条约言明:朝廷财政拮据,由东瀛正金银行提供贷款修建北方铁路。东瀛出资三百八十万日元,分三十年偿还,年息八厘。

乍看条款公允,细究却暗藏祸心。东瀛实际仅支付三百二十万,却要朝廷以铁路收益作抵,更享有沿线驻军、采矿等特权。三十年后若要赎回,还需折价支付。这般算计,比那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还要狠毒三分!

就在群情鼎沸之际,宋少轩却嗅到一丝异样——能窥破此等机密者,岂是寻常人物?思来想去,怕只有常载明那般的革命党人,方有此等胆识与手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