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 第185章 教育的发展

“疗效如何?”英吉利领事探身问道,目光里满是急切。

“不可思议……这简直是医学界的奇迹!”几位西医连连点头,语气里满是惊叹,看向宋少轩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

“密斯特宋,我想我们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威尔森领事瞬间换上一副热络的笑脸,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东西的产量,目前能有多少?”

“很抱歉,产量非常有限。”宋少轩靠在椅背上,语气坦然,“至今我们仍未掌握它的合成方法,它只是生产中偶然得到的副产品,月产量大约只有五公斤。”

宋少轩话锋微转,“如今欧罗巴战事吃紧,我希望这些药能救更多人的命。当然,也盼着能为自己带来些可观的利润。”

“可以理解。”威尔森双手一摊,语气带着几分试探,“那么……一公斤十英镑如何?毕竟它的疗效,还没经过大规模临床验证。”

宋少轩心里顿时窜起一股火,恨不得当场给他两巴掌。他再清楚不过,日后磺胺要卖到四个大洋一包,这帮人自己卖货时往死里抬价,轮到华夏的药,就当廉价咖啡豆般压价,简直欺人太甚!

“噢,您说得对。”宋少轩扯了扯嘴角,站起身作势要走,“既然如此,这笔生意倒不如不做了。国内的市场需求,已经足够支撑它的价值。”

他扫了眼桌上未动的文件,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况且,我猜您连我的计划书都没看过吧?打扰了,威尔森领事。”

“请留步!”威尔森急忙起身拦在他身前,脸上堆起歉意的笑,“我现在就看,非常抱歉,我们再谈谈,好吗?”

他慌忙打开桌上的牛皮纸文件袋,抽出计划书仔细翻看。手指无意间碰到袋中那对闪烁着冷光的钻石耳环时,眼底的笑意瞬间深了几分,连语气都热络了不少:“两先令一克,这个价格很合理!这可是难得的救命药,前线的军官们一定会抢着要。我们现在就签协议,怎么样?”

宋少轩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似的。对方哪是松了口,分明是算清了其中的暴利。这份协议里,不仅给了威尔森自由定价的权利,还刻意隐瞒了药品来源,足够他赚得盆满钵满。更何况,还有那对“珍贵”的钻石耳环,早把对方哄的急于签约。

宋少轩依样画葫芦,紧接着又会见了毛熊、法兰西与普鲁士三国领事。摆在他们面前的,依旧是那批兽用磺胺粉——这东西本是农村给猪群治病的廉价药剂,此刻却成了他趁乱牟利的绝佳商品。

除了这些官方渠道的谈判,宋少轩还暗中吩咐张广,去联络那些在各地游荡的西洋落魄商人。他要以远高于市价的价格,将磺胺粉拆成零星份额卖给他们。欧战正酣,人命如草芥,救命药便是最硬的通货,此刻不赚,更待何时?

此外,他还与北方的毛熊谈成了一笔大宗生意。将四千万发6.5毫米子弹售予对方。此时他们正急缺军火弹药,虽大量从东瀛进口三零式步枪,却始终苦于弹药不足。

宋少轩看准时机,迅速联系上德州军械局,安排其日夜赶工,加紧生产友坂弹药。他则负责对外销售并从中抽成,既盘活了这家濒临停滞的兵工厂,也借此机会积累资金,为现在的更多布局储备资本。

而在另一条线上,林公子文章所掀起的影响也正悄然发酵。各地富户纷纷出资兴办私塾,采购新式小学课本,不仅教孩童识字,也传授基础算学。他们既赢得了乡里声誉,也在无声中播下了文明的火种。

事实上,这正是那些有财力、有见识的家族能够不断积累财富、延续影响力的关键。正如当年袁大帅家族所流传的轶事:任何走投无路之人,只要去袁家祖坟前烧一张纸、磕一个头,便可留下做工吃饭。

这一做法,使袁家常年拥有数百名零散劳力,成本比雇佣长工更低廉。田地越种越广,家业越滚越大。既赢得仁义之名,又获得实利。这恰恰是那些有文化、有远见之人所擅长的经营之道。

私塾的兴起,悄然扩大了识字群体的规模。宋少轩敏锐地把握住这一趋势,趁机广设技术类学堂。他利用杨安华送来的那批初级教材,亲自组织人手整理、勘校,而后大量刊印发行。

紧接着,一所所专科学校相继成立:电工职业学校、机修职业学校、建筑职业学校、机床操作职业学校、化工实业学校……他致力于为各行各业快速输送具备基础知识的职业工人,为实业发展夯实根基。

尽管他全力推动,当初政府承诺的拨款却连一半也未能到位。然而宋少轩心里清楚,此时即便略贴钱财,也仍是值得的。

这些投入换来的,不仅是民间口碑,更是深远人脉。善名传扬越广,他的根基便越稳固,也越有机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林公子因为亲眼见证宋少轩将利国利民的蓝图变为现实。这份实干精神让他深感敬佩,也让他下定了决心。他开始动用昔日的关系网络,悄然召集散落各地的旧部。

渐渐地,那些隐于市井、远在江湖的人们,如同溪流汇入大江一般,向着京城聚拢。林公子不动声色地将他们一一安顿,各自操持着老本行,表面看去与寻常百姓并无二致。

但他在宋少轩面前始终留了一手。他只说“人已聚集”,关于这些人的身份、背景却一字未提,也没有介绍双方认识。他只让宋少轩放宽心,“今后若有事务,只需吩咐一声即可”。这样的安排藏着两层心思:一是护住那些追随之人,二是担心宋少轩哪天因身份地位改变,就丢了当初的那份坚持。

也正是在这个暗流涌动的时期,一纸令人失望的政令从北洋政府颁布。那便是《教育宗旨》。其内容赫然写着“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这无疑是对民初革新教育方针的全面推翻,是一次封建文化教育的公然回潮。其目的,无非是要将新学萌芽的生机彻底扭转,为那龙椅宝座铺路。他在一步步试探民意的底线,也在精心测算着自己复辟帝位的可能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