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 第167章 终得善果

此事一出,大帅只觉神清气爽。此事内情句句属实,他本就没胆子在协议上落笔,正愁着如何体面拒绝,没承想竟有人暗中造势,替他解了燃眉之急。

心底有了拒绝的底气,大帅心情轻快了不少。晚饭时,他特意问起大公子对这事的看法。大公子滔滔不绝说满了一通话,却句句没碰着要害。

见父亲脸色沉了下来,他忙话锋一转,怪腔怪调地冲二公子道:“老二,你脑子最活络,说说看,这事你怎么想?”

二公子早看穿这是又一轮试探,他轻轻叹了口气:“大哥,我向来不沾政治,连府里的事都懒得管。你没看报上那三篇文章?里头说的恶吏,前些日子刚欺负了我的朋友,逼得人家连官都辞了。不信你去庆云楼问问,谁不知道这事。连朋友受了委屈我都懒得出头,这些朝堂大事,我怎会掺和?”

这话一出口,大公子顿时噎得说不出话。可大帅却猛地皱紧眉头,沉声道:“外头的人胆子这么大?连你的朋友都敢动?”

“父亲,我算什么人物,不过是个混日子的闲人罢了。”二公子喝完碗里的汤,随口丢下两句,起身就往外走,“不说了,我听戏去了。对了,等会儿我让管家支点银子。”

看着二公子的背影,大帅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底寒光乍现。显然已是动了杀心!

当天夜里,他立刻传召心腹段帅,将事情一一交代清楚:既要狠狠打压那些作威作福的贪官,还蒙冤者一个公道,平息民间的怒火;同时,必须让外交部的顾主任连夜联系英、藏两方,明确表态,我国绝不可能接受那份分割主权的协议。

此时的京官,若逐一彻查,怕是难有几人清白。北洋政府本是革命妥协之产物,官吏多沿袭前清旧制,而当年投身革命者,又多是前朝既得利益之辈。虽陋习略改,实则换汤不换药。

曹巡长身中三弹,竟侥幸留得一命。西医剖开皮肉取出弹头,才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可这份“幸运”,不过是为菜市口的公审多添了一场戏。

他浑身血污,精神萎靡得像株被霜打蔫的草,开口的瞬间,却字字如淬了冰的刀子,直戳人心。

“共和?哈哈哈……到头来不还是换汤不换药!”他咳着血笑,声音嘶哑却带着股狠劲,“只要还想做官,就得守这套规矩!朝中没靠山,就只能靠孝敬铺路,我曹某人哪点错了?你们倒说说,我错在哪儿!”

他跪在地上往前踉跄移动着,目光扫过台下鸦雀无声的人群,突然拔高了声调:“是你们错了!是你们自欺欺人,看不清这世道!”

“住口!”主审官猛地拍案,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哪是恼曹巡长嚣张,分明是怕这疯子再说下去,连最后一层遮羞布都要被撕得粉碎。“来人!快封住他的嘴,即刻问斩!”

侍卫的脚步急促响起,曹巡长被按在断头台上时,还在嗬嗬地笑,那笑声混着风声,落在每个人耳中,比即将落下的屠刀更叫人发寒。

此案一发,恰似锦缎包裹的破败棉絮,外表光鲜,内里不堪。大帅所谓“禁烟”,不过表面文章;禁烟署上下贪腐成风,与烟贩流瀣一气。巡警纪律败坏,欺压百姓,风气日下。

若换作他人查办,或可敷衍了事。偏偏主审官是段帅,此人虽风评不佳,毛病不少,却以清廉刚正闻名,他最恨的便是一个“贪”字。

见此情状,他当即下令:凡涉案银元超过五千者,一律枪决;不足者,按数额轻重判刑。

段帅更责令警察总监吴大人公开向民间招募新员,不得再沿用前朝旧吏,一切须依新颁《警察条例》严格执行。

吴总监奉令后,认真选拔各部巡警,擢升得力人员,并从部队抽调优秀基层军官充任巡长。同时,他将禁烟署署长的候选名单呈报大帅定夺。

大帅对部下向来关切,即便基层军官亦多有印象。他目光扫过名单,最终停留在一个名字上,不由会心一笑,提笔画了个圈:“就让他来当。告诉他,放手去干,北洋就是他后盾!也转告镜潭,务必全力支持他工作。”

于是,常灏南被任命为新任禁烟署署长。大帅深知他此前苦熬戒烟,了解鸦片之害,且曾留洋东瀛,既有学识又具决心,实为禁烟署长的不二人选。

与此同时,大帅亦未忘记辞职的宋少轩,将他安排至交通部,督办工科小学的创办。

这其中另有一番渊源:早年山海关铁路学堂毁于八国联军战火,几经周折在唐山复校,后被邮传部接收,更名为邮传部唐山矿学堂。

随着盛家势力瓦解,今年大帅政府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决心彻底改革以往邮传部仅由交通部兼管的局面。新设邮政部门急需人才,而宋少轩既有文凭,通英语、略晓日语,又是二公子的好友。此番安排,既是对他前番受屈的补偿,也全了二公子的情面。

宋少轩对此结果深感满意。其一,终是打破了此地官商匪勾结的僵局,由两位铁面无私的军人执掌大局;其二,借此机会揭露了约翰牛企图分裂华夏的险恶用心,令一众崇洋者看清真相;其三,自己也总算出了胸中恶气,既得了心仪的差事,也警示了那些暗中觊觎之人。他宋少轩,绝非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工科小学共设四所分校,分别为飞轮、测绘、勘探与冶金。其中以飞轮与测绘两校最为热门。

飞轮小学毕业生,或可升入铁路学校继续深造,或能被铁路部门直接录用。入学即等同捧上“铁饭碗”,自然备受追捧。

测绘则是工科文职中的上选,差事相对轻松,收入却颇为可观,成为不少殷实人家送子读书的理想出路。

而最无人问津的,便是勘探一科。这行当不仅艰苦,更有性命之虞:山野险峻,稍有不慎便可能丧命。薪水不算优厚,风险却无处不在,哪个家庭愿将儿子送入这等学校?

然而宋少轩依旧接下了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只因他深知,勘探与冶金之学,于国家未来至关重要。殷实之家不愿来,民间却不乏有志贫寒子弟。他们缺的,正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读书进学的出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