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 第162章 七哥带来的机遇

“唉……娘的,早知路上不喊你了!”牌局散场,那朋友一边掏钱一边懊恼嘟囔,“明儿上午接着来?”

“上午可不成,可不是赢你点钱就躲,”七哥慢悠悠把银票收好,“我兄弟的顺天商业银行明早开业,我得去站场。下午奉陪。”

“顺天商业银行…是你兄弟开的?”牌桌对面一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中年人忽然抬头,眼里掠过一丝兴趣。

“是啊,我这兄弟做事踏实,我准备存一万大洋,给他撑个场面。”七哥说得恳切。

中年人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叩,若有所思道:“要真是这样……明天我也去瞧瞧。说不定,也存一笔捧个场。”

他身旁另一男子也微微颔首,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些未说破的意味。

宋少轩开办这商业银行,本意是为扶助私营企业周转发展。十万大洋的本金,他原想着能再吸储十万大洋便属不易,虽不足以彻底支撑京畿一带的商户,总算尽了一份心力。

谁知开业当日,情形竟大出所料。先是禁烟署署长亲自带队登门,商议入股,当即出资五万大洋。紧接着,几位烟馆老板也联手投来十万。银行股本瞬间翻至二十五万,已堪称奇迹。

而这还只是开始。开业当天,储蓄柜台前人流不断,寻常百姓散户竟也存进七万多块。七哥自己存了一万,带来的两位朋友也二话不说各存一笔。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多时,东瀛正金银行竟转来六万八千大洋的存款。后来才知,正是那两位朋友的手笔。

待那二人离去,银行真正迎来存银热潮。宋少轩正自不解,却听见旁人的贺喜声中透出端倪:

“宋掌柜真是手眼通天,连梁次长和孙总理都亲临捧场,贵行前途不可限量啊!”

他这才恍然,方才七哥那两位“朋友”,竟是这般人物。如此看来七哥也快飞黄腾达了。

果不其然,自那以后,七哥的运道顺风顺水。沪上电影公司主动寻他合作拍片,新戏尚在拍摄,因女主角前作爆红,各地影院已纷纷预付定金预约,眼看就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赌桌上更是势如破竹,麻将桌上互有输赢倒也寻常,可推牌九竟能连赢十几天,真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然而,转过新年,却有人没这般好运。津门码头上,张广已扛了整整一个礼拜的麻包。歇下来时,两腿止不住地颤抖,只能哆嗦着啃手里的干粮。

“小张,你小子爆发力还行,耐力可差得远!得多练,这才能挣上大钱。”一旁的老伙计早已习惯,随口说道。

“他够可以了,壮得跟牛犊子似的。刚来的都这样。”

“最近生意是好,“正帆纺织厂”的货量大,天天有得忙。”

“那还是“大喜顺”的桐油卖得俏,每回来船都是一大批。”

张广默默将这些话记在心里,一一核实潜在的贷款客户。这是他头一回独当一面,心里只求稳妥。机会来之不易,他输不起,必须亲力亲为,辨明真伪。

两天后,商业银行放出第一笔贷款:“大喜顺”油庄借款十二万大洋,用于购置新式榨油机与扩建厂房仓库,年息八厘,分三年还清。

不久,“正帆纺织厂”也贷款十五万大洋添置机器,条件相同。这两笔款项虽经张广仔细斟酌,并征询了宋少轩的意见,宋少轩却只回他一句:“你自己看着办。”

宋少轩自己则通过银行,先在津门置下十七亩地,又入股“正阳建筑公司”,着手修建二层洋楼。随后,他批了一万大洋贷款给李丙生农科学堂旗下的农业公司,又放款三万助傅五爷的火柴厂扩建。

尽管放贷迅速,储蓄数额却不见回落,资金源源涌入。宋少轩至此才真切体会到,为何当年开银行皆能暴富,而一旦风潮转向,倒闭亦如潮水:根基太薄,全赖储户本金,市场稍有波动,便难逃崩塌命运。

就在宋少轩苦于资金无处投放之际,一位旧识登门拜访——德州军械局的管事陈富裕。

陈富裕满面愁容,恳请商业银行批一笔贷款,以助军械局渡过眼下难关。宋少轩翻阅着他递来的材料,心下只觉得荒唐。

德州军械局作为晚清所建全国最大的弹药生产基地,能自产无烟火药,制造6.5毫米、7.92毫米子弹及空包弹,年产量逾四千万发。在这战火连天的年代,竟会濒临倒闭……晚清民初这些所谓军备官员,倒也真是“人才辈出”。

“三十万大洋,可以贷给你,”宋少轩面无表情地开口,“但须以库存弹药为抵押。若价值不足,生产设备也一并押上。”

他心里清楚,这生意稳赚不赔。欧陆战云密布,一战将至。届时老毛子必将大肆采购日制三零式、三八式步枪,弹药需求必然激增。这批抵押品不愁销路,收回成本绝非难事。

若有可能,他甚至想趁机收下几套设备,日后或可借“直播间”之力加以改造。总好过留待军阀混战时遭人劫掠,使好好一座兵工厂,最终沦为废墟。

陈富裕心中万般不愿,却知道自己早已没了犹豫的资格。厂里已欠了四个月的饷,再拖下去,这百年厂子只怕真要垮在自己手里。

他不是没有奔走求救过。此前向六地衙门联名申请拨款,竟无一理会。各地领子弹时理直气壮,要他们掏钱时却推三阻四。如此境遇,厂子又如何撑得下去?

虽知是饮鸩止渴,陈富裕最终还是一咬牙,点头应了下来。他以库存两千万发6.5毫米友坂弹药及整条生产线作抵押,向宋少轩申请三十万大洋贷款,期限两年。

宋少轩果断批了贷款,却另提了一个条件:放款当日,抵押的弹药必须全部拉走。他并非信不过陈富裕,而是信不过那些军阀。

谁晓得他们哪天心血来潮,就会强行征走这批货?反正这批弹药不愁出路,早日入库,方能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