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 第117章 杨安华的提醒

袁平头也不回,径直朝老裕丰茶馆赶去。出来这么久,也只有这家的宋掌柜曾给出过十分合理的价钱。如今山穷水尽,唯有再去试一试。

踏进茶馆,他一眼就瞧见宋少轩正与人商谈开店事宜。袁平不便打扰,只要了杯茶,在角落静静等候。直至宋少轩忙完,他才缓步上前,拱手一礼:“掌柜的,可还认得我?”

宋少轩抬头一见来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莫非是来赎回那对瓷碗的?天叔可是再三嘱咐,那东西品相极好,千万得留住,转手定能卖个好价钱。这下恐怕要飞了。

他正暗自嘀咕,却听袁平先开了口:“掌柜的,这次还得麻烦您。您瞧,我这儿又带了两件东西,不知能否请您代为出手?”

宋少轩一听,不是赎碗,顿时松了口气,连忙笑道:“好说,好说。”他一边应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打开手机,迅速进入直播间联系天叔,请他帮忙掌眼。

他陪着袁平闲聊,仔细问清来意,确认对方确实急于出手、并无赎回之意。待一切问明,那边天叔也已上线,宋少轩这才将两件物品取出,小心翼翼地展开,凝神端详起来。

天叔端详片刻,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没问题。帝师的墨宝,开门的老件儿,五十万可以收。这玉佩也不错,正阳绿,起冰了,雕工是一流的。”

他想了想,叮嘱道,“你先别急着报价,探探他的心理价位。要是谈不拢,就说放这儿寄卖。”

宋少轩心里有了底,便知如何应对。他与袁平一番商议,很快达成一致:两件东西暂且寄卖,定好底价,成交后抽一成。袁平这才满意地告辞离去。

宋少轩刚转身,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也随即起身。竟是王财!只见他压低帽檐,快步跟了出去。

“这小子尾随而来,绝非巧合……”宋少轩心头一凛,顿时明白过来,“定是刚从蓝一贵那儿出来。这老奸商,果然又憋着一肚子坏水!”

正要关闭直播间,一条私信倏然弹出,正是知心好友杨安华发来的:“若蓝一贵真要买,不妨加点价让给他。这两件并非稀世之珍,别光想着赚多少。这种小人,得罪了只怕日后遭他暗算。略加一点,只要金子,你既不亏,也免结怨。”

宋少轩读罢,心头蓦地一暖。有这样一位朋友在旁出谋划策,实在难得,省得自己左思右想,有时身在局中,反而看不真切。他回了一句“谢谢,明白了”,这才关闭直播。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蓝一贵就踱进门来。客套寒暄了好一阵,他才婉转绕到正题。

宋少轩也不与他虚与委蛇,微微一笑,直接点破:“王财方才来过吧?底价您应当早已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我不多要,只赚个中人辛苦钱,您看如何?唯独有一桩……我只收金条。”

他语气自然,笑着解释,“您也瞧见了,我这院里一群丫头,总得打几件首饰,将来体体面面嫁人不是?”

蓝一贵闻言哈哈大笑:“成,怎会不成!宋掌柜好福气呀,这么多姑娘,将来就是这么多份人情。只要有一个姑爷出息,您这些年的心血就都回来了。”他爽快应下,“既然如此,这玉佩,我要了。”

“那这件……”宋少轩轻敲手边的木盒。

“呵,”蓝一贵一摆手,“不值钱喽。翁师留下的东西太多,没意思。”竟是婉拒了。

宋少轩这时才想起天叔说过的话:不少老物件,都是在那十年动荡中毁的毁、失的失,所余无几,才显得珍贵。若完好存世,东西成堆,反倒不稀罕了。他心中顿时释然,痛快达成交易,彼此皆大欢喜。

打那以后,袁平就成了店中的常客,隔三差五便捎来些老物件托宋少轩寄售。宋少轩有时转手卖给琉璃厂其他铺子,有时则交由小钊和天叔代为出手。眼看着手中银钱越积越多,袁平的日子也肉眼可见地宽裕起来。

宋少轩自己赚来的银两,多半都拿去买了债券。杨安华早已替他细细查过:这批债券非但日后能够足本足利、全额返还,甚至收益还高出预期。

这实在是一招极为高明的敛财手段:先予人甜头、建立信任,待下次再度发行,众人自会趋之若鹜。等盘子做得足够大了,才露出真正的意图。

宋少轩不禁暗暗感叹:原来后世那些层出不穷的“金融妙招”,这个时候,便早已粉墨登场了。

当前局动荡之际,这笔债券资金恰好派上用场。大人将其充作军资,正是为抵御各地反对势力,稳固局面。

只是,这场风波虽推翻了腐朽的旧朝,却也让无数家庭陷入悲剧,不知破碎了多少寻常人家的安宁。范先生近来便常为此唉声叹气,总念着胡同里有个孩子的遭遇,言语间满是惋惜,直说那孩子实在可惜了。

他说的是个名叫钱礼邦的少年,今年才一十三岁,天资聪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本是外放的京官。不料起义爆发,上司竟逼他父亲**以表忠心,好好一个家就这么垮了。

钱父为官清廉,除了用养廉银置办下一处院子,并没留下多少积蓄。如今家里艰难,眼看就要揭不开锅,钱礼邦之后的学业,恐怕也不得不中断。这孩子一心向学,得知母亲的决定后,终日在家中以泪洗面。

范先生提起这事,不由得连连叹息。却让一旁的宋少轩心中一动。

他回头就对梦玲说道:“这孩子家世清白,人也端正,年纪跟以雯相当。我们若资助他继续读书,只要他日后学有所成,肯娶以雯、好好待她,岂不是一举两得?既成全一个读书人,也给了以雯一个好归宿。”

梦玲听了频频点头:“这主意好。一年不过二十两银子的学费,就当是提前给以雯备嫁妆了。只要那孩子心地好、肯上进,咱们也算对得起以晴离开前的托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