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远的证词和阿强转为污点证人的决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经侦支队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针对“327”事件中涉嫌操纵市场的地下黑庄的调查,终于得以更深入、更迅速地展开。
然而,对于风暴眼中的梅小丽和她的电子配件厂而言,司法程序的推进远水难救近火,眼前的危机已如同燎原之火,烧到了眉毛。
阿强被正式逮捕的消息,像最后一道丧钟,彻底击碎了工厂内部残存的侥幸心理。虽然大部分工人都对阿强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齿,但随之而来的现实问题却冰冷而残酷地摆在每个人面前:那被挪用的三百万流动资金,是工厂的生命线。如今,这笔钱随着期货市场的爆仓和庄家的隐匿,几乎可以确定血本无归。
供应链最先显示出断裂的迹象。之前还只是语气强硬的催款电话,开始变成了供应商负责人亲自上门,面色凝重地坐在小丽尚未完全从伤痛中恢复的办公室里,摆出最后通牒。
“梅厂长,不是我们不讲情面。”一位合作多年的元器件供应商老板搓着手,面露难色,“我们也是小本经营,下面几十号人等着发工资。您这笔货款拖了又拖,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您看,如果三天内再无法支付上一批货的款项,我们……我们真的只能停止供货了,而且,后续可能要走法律程序。”
另一个塑料外壳厂的老板娘说得更直接:“小丽妹子,我们知道你不容易,但谁容易呢?现在外面风言风语,都说你们厂资金链断了,要垮了。我们不敢再冒险了,万一你们真的……我们的货款找谁要去?今天必须给个准话,否则那车货,我现在就让人拉回去。”
办公室里,这样的场景接连上演。小丽忍着双臂的疼痛和内心的焦灼,一遍遍地解释、保证、恳求宽限时日。她试图用工厂的固定资产、未来的订单预期来换取信任,但在真金白银的损失面前,这些承诺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她甚至不敢看那些昔日合作伙伴眼中流露出的怀疑和怜悯。
仓库里的原材料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生产线因为关键部件的断供,开始出现停线待料的情况。机器低沉的嗡鸣声似乎都变得有气无力,车间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工人们虽然还在岗位上,但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操作时也难免出错,废品率悄然上升。休息时,人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内容再也离不开“工资”、“失业”、“未来”这些沉重的话题。
“听说了吗?老王家的供应商今天又来堵门了?” “这月的工资还能准时发吗?” “要是厂子真的垮了,我们可怎么办?再去人才市场?都这把年纪了……” “唉,阿强真是害死人啊!”
恐慌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在厂区内蔓延。甚至开始有隔壁厂的老板或者一些陌生面孔,假装无意地在厂区外围转悠,打量着这里的设备、厂房,像是在评估着什么。小丽知道,那是闻风而来的秃鹫,等待着可能出现的廉价收购机会。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小丽焦头烂额地应对供应商和内部人心浮动时,又一个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银行信贷部的经理打来电话,语气礼貌却疏离:
“梅厂长,关于贵厂下一季度的贷款续期申请……我们这边评估了一下,鉴于贵厂近期出现的重大财务风险事件和目前紧张的现金流状况,风控部门没有通过。非常抱歉,我们需要贵厂在规定期限内归还上一笔贷款的本金,否则……”
后面的话,小丽已经听不太清了。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一阵发黑。银行贷款是她计划中用于缓解眼下危机、支付货款、维持生产的最重要一环,如今这条路也被堵死了。雪上加霜,莫过于此。
工厂似乎真的走到了悬崖边缘,四面楚歌,看不到任何转机。巨大的无力感如同冰冷的海水,几乎要将小丽淹没。她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仿佛也映照着她此刻的心情。
肩膀的伤处还在隐隐作痛,提醒着不久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而眼前的困境,却比那一刻更加漫长而折磨。
难道陈志远那句“不狠就活不下去”真的是这个时代的铁律?难道像她这样坚持合规、用心做产品、想要对得起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人,最终真的无法生存?一丝绝望的念头,如同毒蛇,悄然钻入她的脑海。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小丽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说了声:“请进。”
进来的是老王——厂里的老工友,也是最初跟着小丽从深圳电子厂流水线一起打拼出来的元老之一,现在是车间的生产组长。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各工序的代表,脸上都带着凝重而坚定的表情。
“老板娘……”老王开口,声音有些干涩,却异常沉稳,“大家…大家都知道了厂里现在的难处。供应商逼债,银行催款……我们……我们都商量了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