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63章 新疆罗布泊——死亡之海的谜团(2)

三、彭家木的失踪

1980年6月,彭家木带着科考队进了罗布泊。

彭家木是中科院的科学家,研究植物的。那年他已经55岁了,头发有点白了,戴着副黑框眼镜,看着像个教书先生,可走戈壁的本事比向导还强。

他带队进罗布泊,是想找水源,找矿产,给以后的科考打个基础。

那会儿核试验刚暂停没多久,国家想搞清楚,这片被“核云”笼罩过的土地,到底还能不能用。

队里一共10个人,开着三辆越野车,带着帐篷、罐头、还有电台。开头挺顺,他们发现了钾盐矿,还找到了几处古代遗址,队员们都挺高兴,说这次没白来。

就在返程的时候,麻烦来了。

6月16号,车队走到库木库都克附近,水和汽油快见底了。队员们都急了,彭家木镇定地说:“别慌,我来发报求援。”

那会儿的电台信号弱,想要发信,得等到有信号才行。

当天晚上,彭家木在帐篷里翻地图,突然跟队员们说:“我记得这附近有个沙井,以前听牧民说过,那里说不定有水,我去找找。”

队员们觉得不靠谱,沙井早干了几十年了,再说天这么黑,出去太危险了。

彭家木说那等明天一早他自己去看看,能找到水就省得麻烦部队了。

那会儿的求援得让直升机送水送油,花钱不少,那时候的人都那样,只要能节约都希望能多给国家节约。

第二天一早,队员们醒来,发现彭家木不在帐篷里。

帐篷桌上留了张纸条,是彭家木的字迹,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6月17日10:30。”

队员们赶紧开车往东找,顺着脚印追了10公里,脚印在一片盐壳地断了。

周围除了白茫茫的盐壳,啥都没有,太阳晒得人头晕眼花,喊他的名字,声音在戈壁上飘出去老远,连个回音都没有。

这下队里慌了,赶紧发报求援。部队派了直升机,在天上搜了一个多月,把周围几百平方公里都翻遍了,连彭家木的影子都没找着。

后来这事越传越邪乎。

有人说,彭家木找到了外星人基地,被接走了。

有人说,他掉进了盐壳下的暗河,被水冲走了。

还有人说,他被罗布泊的“湖怪”拖走了。那湖怪长得像条大蜥蜴,专吃迷路的人。

更夸张的是,有人说彭加木是穿越了。连穿越后的历史人物都说的有模有样,说历史上的王莽就是彭加木穿的。

离奇的是2005年,有个探险家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干尸,穿着蓝布褂子,戴着眼镜,跟彭家木的样子有点像。消息一出来,全国都轰动了,结果dNA比对完,不是他。

直到现在,彭家木的下落还是个谜。他留下的那张纸条,成了罗布泊最有名的“邀请函”。

后来好多人进罗布泊,都带着那张纸条的照片,说要完成彭先生的遗愿。

四、余纯顺:徒步“死亡之海”

16年后,也就是1996年,探险家余纯顺也栽在了罗布泊。

余纯顺跟彭家木不一样,他是个职业探险家。42岁,身材高大,留着络腮胡,看着就是个野外生存能力强的。

他从1988年开始徒步中国,到1996年已经走了8万多里,去过西藏,闯过戈壁,名气很大。

他这次进罗布泊,是想创个纪录——独自一人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全程107公里,计划用7天时间。

出发前,他在敦煌住了几天,天天跟向导打听罗布泊的路况,还买了一大堆矿泉水、压缩饼干,甚至还买了本《金刚经》带着,说求个平安。

6月11号,余纯顺从米兰农场出发,背着30公斤的背包,里面有水、食物、帐篷,还有台卫星电话。

开头两天还挺顺利,他每天用卫星电话报平安,说自己状态不错,还发了些拍的照片,照片里他站在盐壳上,笑得挺开心。

到了第三天,出事了。

那天刮起了沙尘暴,黄沙漫天,能见度不到10米。余纯顺迷了路,本来该往西北走,结果走到了东北方向,离预定路线偏了15公里。

更要命的是,水快喝完了。他带的水够喝7天,没想到迷路绕路,消耗掉的水比预想的多。

6月17号,也就是彭家木失踪16周年的那天,余纯顺的卫星电话没响起。

救援队赶紧进去找,在一个废弃的土台旁边发现了他的帐篷。帐篷是打开的,里面有他的睡袋、《金刚经》,还有半瓶矿泉水。

余纯顺趴在帐篷外的沙地上,脸朝着东方,像是还在往前走。

他的嘴唇干裂出血,皮肤被晒得黝黑,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法医说,他是脱水而死,去世时离最近的水源只有3公里。

后来有人说,余纯顺是太自信了,不该在6月进罗布泊,那是“死亡之海”最凶的时候。也有人说,他是被彭家木“请”去作伴了,俩人在戈壁深处接着聊科考呢。

五、核爆区的“僵尸”传说

比彭家木、余纯顺的故事更吓人的,是罗布泊的“僵尸”传说。这故事跟核试验脱不了干系,听得人头皮发麻。

最流行的版本是说,上世纪50年代末,核试验刚开始那会儿,有支勘探队在罗布泊深处发现了一群“怪人”。这些人个子不高,皮肤是青灰色的,眼睛发直,见了人就扑,咬一口就像被烙铁烫过,伤口会慢慢变黑。

勘探队跑回来报信,部队派了一个连的人去搜,最后只带回几个“怪人”的尸体,还有个战士被咬了胳膊,没多久就发起高烧,皮肤也变成了青灰色。据说后来,那战士被秘密送走,再也没人见过。

有人说,这些“怪人”是核辐射的受害者。那会儿的核试验是大气试验,辐射尘飘到了远处的戈壁,让一些迷路的牧民变了样。

也有人说,他们是古代遗址里的“守墓人”,被核爆惊醒了,成了不死不活的怪物。

1983年的“牧民失踪案”更是传的沸沸扬扬。那年有个叫买买提的牧民,赶着羊群进罗布泊找水草,结果再也没回来。

半个月后,部队在一个核试验废弃掩体附近发现了他的羊群,可买买提不见了,只在掩体门口找到一只他的靴子,里面塞着半截带血的布条。

有战士说,夜里在掩体周围巡逻时,见过一个青灰色的人影在晃,见了手电光就往掩体里钻,速度快得像阵风。

部队封锁了那片区域,挖地三尺也没找到买买提。

后来有个老兵偷偷说,他们在掩体里发现了一些啃剩的骨头,还有件破烂的羊皮袄,上面全是黑褐色的斑点——跟传说中“僵尸”的脚印颜色一样。

这些传说越传越玄,有人说“僵尸”怕光,只在夜里出来。有人说他们刀枪不入,只有用火烧才能制服。还有人说,部队专门成立了一支“除僵队”,装备着喷火器,常年在罗布泊巡逻。

老向导说,这都是核试验那会儿传出来的谣言,是为了不让老百姓靠近试验区编的瞎话。“哪有什么僵尸?”他吐着烟圈说,“真有的话,我这把老骨头早被啃没了。”

但去过核试验区的探险者说,有些地方的沙子是暗红色的,踩上去会留下黑印,半天都散不去。

还有些废弃的掩体门口,能看见抓挠的痕迹,深得能嵌进指甲。

这些痕迹,到底是辐射让石头变了形,还是真有什么“东西”在挣扎?没人说得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