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39章 重庆丰都鬼城(1)

丰都是中国神话传说里人死后到的地方。在距离重庆一百多公里,紧邻长江的一个小县城也叫丰都。不过民间更喜欢叫它“丰都鬼城”,当地人也有叫它“幽都”的。

传说这里是阴阳两界的界碑,活着的人踏进去,脚边就踩着黄泉路的边缘。因为传说里人死后第一站就是到丰都报到。在丰都景区里鬼门关、奈何桥、望乡台、十八层地狱,全都按《玉历宝钞》里的描述原样建在山坡上。

这个丰都鬼城现在可是是着名的旅游景点。如今除了自行前往的游客,三峡游轮无论豪华的还是普通的,都会在丰都码头停上个半天,让游客上岸体验“一日游冥府”。

白天看热闹的哼哈祠、天子殿、血河池、孟婆汤,扫码捐功德的电子功德箱等。

不过所有来体验鬼城的游客都是白天的一日游。为啥呢?你去跟本地人打听夜游鬼城攻略。本地人会翻你一个白眼:“夜游鬼城?你神经病嗦。莫拿阳寿开玩笑。”

一、鬼城的根

根据《丰都县志》里的记载,丰都这地方的“鬼气”是自打汉朝就有了,据说还是两个道士给带来的。

相传西汉有两个道士,一个叫王方平,一个叫阴长生。

他俩在平都山住了几十年。平都山就是如今玉皇殿后头那片竹林子里。

这俩人待这儿,是在修炼长生术,后来白日飞升上天做神仙去了。

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往山顶爬,采晨露炼药。晚上在崖边打坐,调息吐纳。

据说他们修炼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是几块青石板拼成的台子,上面有烧火的痕迹。石头缝里还能看到暗红色的粉末,老辈人说是那些粉末就是他们炼丹剩下的药渣。

他俩这事儿传着传着就变了味。起初是村民觉得他们俩都是老神仙,逢年过节往山上送供品,求个平安。

不知哪年,有个大聪明就盯着“阴”“王”俩字琢磨。

“阴”不就是阴间?“王”不就是大王?俩字凑一块儿,那不就是“阴间的王”?

这个说法一出来,就飞快的被传开了。再有人上山,就不再来拜神仙,求平安了。大家都觉得那片竹林子里藏着的是管生死的阴间之王。

到了唐宋,丰都的传说一波又一波的,越积越厚。

先是道士们背着黄布包袱,在平都山半山腰盖了道观。他们说十殿阎罗就住在山里,还指着一块崖壁说那是“阎罗殿的照壁”,上头天然的纹路是判官手里的笔。每逢初一十五,观里都要敲响铜钟,钟声沉闷像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村民们听见了,就赶紧往家跑,说这是“阎罗王要升堂了”。

后来和尚也来了。穿灰布僧袍,手里捻着念珠,在山脚下建了寺。他们不讲阎罗王,讲十八层地狱,说平都山的溶洞就是地狱的入口,洞里的石笋是小鬼的手,钟乳石滴下的水是罪人的眼泪。

有个云游的老和尚,他说他能通阴阳。他在寺门口立了块碑,碑上刻着“奈何桥”三个大字,说人死后过了这桥,就再也回不了阳间了。

道士画的符、和尚念的经全混在了一起。

反正咱中国人讲究的是“谁灵信谁”。多是图个心安,谁都拜拜总不会出错。

所以,当地人那是初一跑道观求签,十五进寺庙烧香,怕阎罗王勾魂,还不忘专门给阎罗王进上三炷香。平都山上的石阶都被踩得发亮,青苔都长不起来。

更奇的是丰都的城郭布局。老辈人说,丰都的城郭布局,都是照着阴间仿的,现在也不知道是根据哪位能人给的阴间城郭图纸仿造的了。

现在县城背后的平都山,山顶是玉皇殿,管着三界秩序。往下走半里路是天子殿。十殿阎罗和判官在此断案。再往下,过了“鬼门关”,路就窄了,那里就是真正的“阴间地界”。

这一路黄泉路、奈何桥、望乡台、十八层地狱,一处挨着一处,连路边的石头都刻着“生死簿”上的句子。

二、奈何桥的规矩

过了鬼门关,最先到的地儿是传说中的奈何桥。奈何桥是左中右三座并列的单孔石拱桥,桥面青石板被踩得溜光,两侧石栏上刻着狮头,狮子嘴里衔着铁链,据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锁魂链。铁链上锈迹斑斑,就像是真锁过无数的魂魄。

当地有个说法。活人过奈何桥,一定得走中间那个桥。因为只有中间那座才是真正的奈何桥,左右两边的一个叫“金桥”,一个叫“银桥”反正都是假的。

就连走中间那座真正的奈何桥,也有走的规矩。不能踩桥上第七块石板,走的时候脚步一定要稳,而且不能回头,更不能在桥上停留。

如果你走两边的桥,或是踩了真桥上的第七块石板,就会被“勾魂”。

据说民国时,有个外地来的货郎,不信邪,非要在桥上走着数石板。他数到第七块时,突然腿一软掉到桥下的水里去了,救上来时已经没气了,脸上还带着笑,像是看见什么好事。

桥头的东侧有块石碑,上面刻着“奈何桥”三个字。奈何桥下就是血河池,传说桥下的水是“忘川河”的支流,水里还有很多硬币。都是来景区的游客扔的,自己已经过世的亲人在阴间可以过的好些,忘了生前苦。

可当地老人说,那水看着清,其实底下脏的很,全都是没喝孟婆汤的魂魄。以前有人在晚上,亲眼见到水里有手伸出来,抓那些沉底的铜钱。

三、天子殿的铁算盘

天子殿是鬼城的核心,殿前有块空地,立着个铁铸的算盘, 每个算盘珠沉甸甸的比拳头还大。

算盘上还刻着“不由人算”四个大字透着股威严。这可不是普通的算盘,当地人说,这是阎罗王算生死的算盘,阳间人一辈子的善恶。不管你生前多会精打细算,到这儿都得认这笔“天算”。

殿里的阎罗王像有三米多高,青面獠牙,手里捏着生死簿。旁边站着黑白无常两位冥府大将。

只见黑无常一身皂衣,红舌头耷拉老长,手里铁链子看着就沉甸甸。而白无常则是白衣白帽,哭丧棒一拄,那股子阴森劲儿瞬间就上来了。

当地还流传着民国县长来这儿求雨的趣闻。那是民国二十三年,丰都大旱。县长带着乡绅到天子殿求雨。所有人刚跪下,就见阎罗王像的眼珠动了动,殿里突然刮起冷风,黑白无常像上的铁链“哗啦”响。吓得这位县长当场就尿了裤子,第二天就带着家眷外逃了。

殿外还有块黑黢黢的“考罪石”。这块黑色石头,半人高,光滑得像抹了油。传说亡魂到这儿,都得站上去,石头会显露出他生前的罪孽。偷过东西的人,石头上会显出手印。害过人命的,石头会渗血。

现在这里成了丰都景区,游客最爱打卡的地方之一。大家踩着石头嘻嘻哈哈的拍照打卡。但老一辈人总说这石头得敬着,不能随便乱踩。说那石头阴气重,活人踩的多了,夜里会被鬼托梦,问你。“你这辈子,干净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