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260章 成都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楼(4)

“脚步声的事,不止一个人遇到过。” 周明放下咖啡杯,表情比刚才严肃了些,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去年有个临床的学姐,因为要准备考研,经常在三楼的 308 自习室学到很晚。有天晚上她学到十一点,收拾东西准备回宿舍,刚拉开自习室的门,就听到走廊里传来脚步声。”

“也是拖着脚的那种,‘咚、咚、咚’,走得很慢,像是有人腿受了伤,走不动路,每一步都重重砸在地板上。” 他顿了顿,看着窗外飘了飘,像是在回忆当时学姐描述的场景。

“学姐一开始以为是其他同学,就朝着走廊那头喊了声‘谁啊’,没人答应。可脚步声还在继续,从走廊东边往西边走,她走一步,声控灯就亮一块,灯灭的时候,脚步声还在响,黑黢黢的走廊里,就只剩那‘咚咚’声,特别清楚。”

“学姐吓得赶紧退回到自习室,把门关上,从门缝里往外看。灯亮的时候,走廊里空荡荡的,连个影子都没有,可脚步声还是往这边来,一直走到自习室门口才停下。她在里面躲了快二十分钟,直到听到脚步声慢慢往回走,消失在走廊尽头,才抱着书往楼下跑,连电梯都不敢坐,硬生生从三楼跑回了宿舍。”

“后来呢?学姐再去自习室吗?” 我感觉自己嗓子有点发干。

“后来她再也不敢在解剖楼待到晚上了,连下午的课结束,都要拉着同学一起走。” 周明说,“至于标本异动,我也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我们上解剖课的时候,三楼标本室的玻璃柜里,摆着一个成人头颅标本,固定在塑料支架上,眼皮是闭合的。有天下午做实验,我去标本室拿工具,路过那个柜子的时候,无意间瞥了一眼,发现那头颅的眼皮好像掀开了一条缝,能看到里面的眼窝。”

“我当时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看,眼皮又合上了。后来跟同组的同学说,他们还笑我眼花,结果第二天上课,有个女生去标本室取标本,回来跟我们说,她也看到那个头颅的眼皮动了一下,像是要睁开似的。”

“那老师知道吗?”

“知道,后来好几个同学都跟老师提了,老师没说什么,就是当天下午把那个头颅标本从玻璃柜里拿了出来,放进了储藏室最里面的柜子,之后再也没摆出来过。”

“还有你们说的骷髅标本侧身,我也听学长说过,说是用铁丝固定的支架,铁丝没松,骷髅却自己转了方向,没人能说清是怎么回事。”

我听得心里发毛,只觉得后背阵阵发寒:“那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是老楼的问题,还是…… 真的有什么别的东西?”

周明叹了口气:“谁知道呢。学校里传得最多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心理作用 和楼梯结构问题。你想啊,解剖楼里常年摆着标本,空气里都是福尔马林味,加上楼又老,走哪儿都静悄悄的,人在这儿待久了,容易胡思乱想,把风吹管道的声音当成脚步声,把标本支架的轻微晃动当成‘异动’。”

他听了下,又补充道:“至于这栋楼的结构问题。毕竟快一百年了,木地板受潮会变形,走上去‘咯吱’响。通风管道老化,风一吹就会发出‘咚咚’的回声;就连标本固定用的铁丝,时间长了也会松,可能被空调风吹得转个方向。这些都能解释所谓的‘怪事’。”

我点了点头,心里堵的更厉害了,“那…… 你刚才说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

周明往咖啡馆门口看了一眼,确认没人注意我们,才压低声音,声音比刚才轻了不少:“是关于‘人’的。有人说,这栋楼以前死过很多人,怨气没散,才会有这些动静。”

“死过很多人?” 我心里一紧,“怎么死的?”

“最有名的是两桩事,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 周明的声音压得更低了,“我听系里的老教授闲聊时说过,1982 年的时候,有个叫刘敏的女学生,在三楼的电学实验室做动物实验。那时候的设备没现在这么安全,电线都是裸露的,她不小心碰倒了装满生理盐水的烧杯,水洒在插线板上,当场就触电了。等同学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气了。”

“从那以后,就总有人在晚上看到三楼实验室门口有个穿白大褂的影子,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有次一个老师加班到十点,路过那个实验室,看到门虚掩着,以为是学生忘了关,推开门一看,里面空无一人,可实验台上的烧杯却自己晃了晃,像是有人碰过。”

我听得后背发麻,下意识往身后看了看,咖啡馆里人不多,我总觉得有点凉飕飕的。

“还有 1985 年的事,更邪乎。” 周明抿了口咖啡,“那年冬天,有个叫于婷婷的大二女生,在解剖楼帮老师整理标本时突然晕倒了。当时老师以为她是低血糖,又急着赶去医院开会,就让两个学生先把她抬到地下一层的临时休息室。结果那两个学生记错了,把她抬进了地下一层的冷库,还锁了门。”

“冷库?” 我愣了一下,“就是存大体老师的那个?”

“对。” 周明点头,“那时候冷库的温度是零下二十度,于婷婷晕在里面,等第二天早上老师发现不对劲,打开冷库门的时候,人已经冻僵了,抢救了三个小时都没救回来。更怪的是,当年参与抢救的五个医护人员,十年内全都陆续死于心脏骤停,而且都是在冬天,发病时间跟于婷婷去世的日子差不多。”

“这么巧?” 我忍不住问,心里的疑惑更重了。

“谁也说不准是不是巧合。” 周明说,“还有守尸房的老杨头,以前负责看管地下一层的标本和大体老师,住在解剖楼旁边的小隔间里。他爱喝酒,有次喝多了,半夜趴在冷库门口睡着了,嘴里一直嘟囔‘女娃娃的手指还在动’‘别拉我进去’。”

“第二天早上清洁工发现他的时候,他蜷缩在冷库门口的角落,手里攥着一枚银戒指,上面还刻着个‘婷’字。后来才知道,那是于婷婷生前戴的戒指,之前一直找不到,不知道怎么会落在老杨头手里。”

“那老杨头呢?”

“从那以后,他就辞职了,收拾东西回了老家,再也没回过华西。有人说他是吓破了胆,也有人说他是被‘缠’上了,不敢再待在这儿。” 周明说完,咖啡馆里静了几秒,只有窗外的风吹得树叶 “沙沙” 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