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233章 贵州都匀——杀人坡(1)

都匀是贵州南部的一个小地方,在都匀城西十来里有条连接滇黔古道的重要坡道。当地人都叫这里杀人坡。

这条坡道远看就像是 “挂” 在山上一样。全长大概有三里路,坡陡得很,路面窄到挑着担子得侧着身过。左侧是悬崖峭壁,右侧是深不见底的沟壑,雨季还经常有落石和滑坡,走这儿的人,得时刻盯着头顶和脚底下,半点都不敢走神。

坡顶的海拔比较高,常年风都很大。坡中段有一块巨大平整的岩石,大伙都叫它 “行刑台。站在上面能把整个坡看得清清楚楚。历史上,这里是控制滇黔古道的咽喉要地,无论是军事行动还是商旅往来,,都得从这儿过,谁都别想绕开。

因此,这坡的凶名由来已久。杀人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清代乃至民国时期,不是军队在这儿打仗,就是土匪在这儿盘踞。

解放后,政府在旁边修条汽车都能开的盘山公路。老古道慢慢就没人走了,但这坡道,杀人坡的名字和相关传说,却一直在附近的四里八乡间流传着。

最早的传说,是在民国二十六年深秋。那年的秋天都匀连日阴雨绵绵,这条路也变得特别难走。

当时坡下有个茶寮专门做来往客商的生意。茶寮老板王老汉给每位客人倒茶的时候,都会跟客人说一句,“天擦黑前必须翻过去,夜里的杀人坡,不是活人该走的路。”

这天傍晚,有三位挑着重担的挑夫,和两名赶马人,前后脚地进了王老汉的茶寮。王老汉赶紧招呼客人围坐在唯一的炭盆边。

“不行,今晚说啥也得翻过这坡去,”一个年纪稍轻的挑夫搓着手,“主家催得紧,明儿个一早必须把货送到城里,今晚不能耽误。”

王老汉听着这话,走过来往炭盆里添了块柴,劝道:“后生崽,老汉大半辈子都待在这坡下,托大,劝诸位一句,晚上别走这杀人坡。货耽误了,顶多是赔钱。命要是搁在那儿了,可就啥都没了。”

听到这话,年纪最大的那个赶马人,咧开嘴笑了。他走南闯北多年,见识多,胆子也壮。“老伯,你说得也太玄乎了。我们这儿,五条汉子,加上这两匹识途的老马,人多势众,阳气旺,就算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也得绕着我们走不是?”

王老汉摇了摇头不再说话,走回去低下头,默默地收拾着茶碗。

几人歇够了脚,结伴上了杀人坡。一路能听到风从岩缝中穿过,发出的低沉声响。他们手的马灯,在风中只能勉强照亮脚前几步远的距离。

一个走在队伍最后的挑夫猛地停下脚步,“等等……”他说话的声音很低,“你们听,后面,是不是有脚步声?”

众人齐刷刷停下下来,凝神细听。除了风声,似乎……真的有个脚步声!脚步声不紧不慢,保持着固定的节奏,就响在他们身后几步远的地方。

五个人猛地回头,将马灯往前送。背后空荡荡的山路上,什么也没有。

“别自己吓自己了,”另一个挑夫强装镇定,“是风声,要不就是石头滚落,快走吧!”

五个人继续前行,但是那的脚步声并未消失,依旧嗒,嗒,嗒,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们。他们都不说话了,假装自己没听到脚步声,可自己和同伴粗重的呼吸却是清晰可闻。

好不容易捱到地名最瘆人的“行刑台”,一路跟着他们的风声和脚步声,竟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我……我看,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先前那个最胆大的赶马人此刻也脸色发白。

他这提议的话音还没落,只听“呜——嗷——”一声凄厉悲惨、似人非人、似哭非哭的长嚎,猛地从远处深邃的黑暗里传来,刺的每个人耳朵生疼,头皮发麻。

立刻,什么货物、什么期限,全被这帮人抛到了九霄云外。几个人一声惊叫,连滚带爬,手脚并用地朝着来路狂奔,只想尽快逃离这片鬼气森森的山坡。

当他们一行人脸色煞白、带着狼狈不堪地回到茶寮时。王老汉在昏黄的油灯下,他抬起浑浊的双眼,静静地看着这几个失魂落魄的汉子,从牙缝里慢慢挤出两个字:“命大。”

打那以后,这五个曾经不信邪的汉子,都成了夜晚上“杀人坡”最坚定的反对者。每当听到有人议论,说要在天黑前赶路翻越杀人坡时,他们总会凑上去,心有余悸的劝,“兄弟,听我一句劝。晚上,千万,千万别走杀人坡!”

如果方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他们便会激动起来。“我们当初也不信!五个人,两匹马,怎么样?差点全折在里头!”

“那脚步声,甩不掉的!还有那叫声……根本不是活人能发出的动静!”

“货再急,有命急?命只有一条,那坡……那坡夜里真不是给人走的!”

这五个人带着亲身经历的话,比乡野间模糊的传闻更让人胆寒。但如果要追溯 “杀人坡” 传说的根源,就得从几百年前的那场惨烈战事说起。

在明万历年时期,播州土司杨应龙起兵叛乱,消息传到朝廷后,朝廷立刻派大军去征剿。

当时都匀一带是双方交战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杀人坡因为地势又陡又险,成为了叛军和明军必争的战略要地。

最厉害的一次,明军和土司军在杀人坡摆开大阵。白天,两边的箭不停往对方阵里射,密密麻麻的箭在空中飞。士兵刚探出身子,就被箭逼得缩回去。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谁也不肯退,杀人坡被双方反复争夺,土地都被士兵的脚给夯实了。

晚上,两军点起篝火,士兵们借着火光继续厮杀,到后半夜都没歇。这样的激战足足持续了三天三夜,最后明军才把土司军打退。

战事结束后,杀人坡的战场上留下了太多的尸体。当时军情紧急,大军还要继续往前推进,没时间处理这些尸体,士兵们只能把尸体直接推到旁边的沟壑里。

没过多久,下了一场大雨,山洪顺着山坡往下冲。沟壑里原本堆着的尸体,被洪水裹着翻来滚去,顺着水流往低处漂。

水流最后汇进了都匀城边的河,那些尸骨也跟着漂到了城根下。早起去河边挑水的百姓,看见了,吓得手里的水桶都掉在地上。消息传得快,没半天全城都知道了,都不敢再去河边挑水了。

打这开始,杀人坡上的风声就变得不对劲了。有人在夜间路过时,听到类似人的哭声或脚步声,回头看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当地老人说,这是战死者的魂魄,想找回家的路,却找不着。后来每逢阴雨天,或是刮大风的夜里,坡上的怪声就更清楚。有时是断断续续的哭声,有时是成群的脚步声,路过的人哪怕隔着老远,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