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221章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的传说(1)

云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地标之一,本地人嘴里的故事能不重样的从早讲到晚。

这三塔立在大理古城西北的苍山脚下、洱海边上。一千多年来三塔都以 “品” 字形站着。中间最高的千寻塔有 69 米多,是唐代建的 16 层砖塔。两侧稍矮的南塔、北塔是宋代补建的 10 层塔。

早年三塔和崇圣寺是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哪怕后来寺毁了,三塔也稳稳守着这片地。而本地人讲的故事,都是些带着烟火气的奇事儿。

比如谁家老人夜里去塔下散步,听见塔顶有细碎的脚步声。游客拍的照片里,塔影旁多了个穿白裙子的模糊身影。听着让人觉得像是编的,可总有人能说出 “我二舅姥爷 1987 年修塔时亲眼见的”“我表姐去年国庆拍照,回家才发现照片里有塔神” 这种细节。让人心里发毛又忍不住好奇。

这三塔的故事是要从七百年前的南诏时期讲起。

那时候大理没有现在那么太平。尤其是苍山脚下的几个村子,一到夜里就提心吊胆。因为这块儿一到夜里就起妖风,那风邪乎得很,刮起来 “呜呜” 响,跟哭似的,能把屋顶的瓦片卷上天,再 “哗啦” 一下砸在地上摔得粉碎。

有回村里张二婶忘了关窗户,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屋里的蓝布衫、花头巾全没了,后来在隔壁李大爷家的院子里找着了,挂在梨树上,还滴着露水呢。

比丢衣裳更吓人的事是丢鸡,当时有个农户,刮风还数着自家有十二只鸡,刮风的时候,他见到一个黑影在风里晃了下,自家的鸡就一瞬间全没了,只留了几根带血的鸡毛在地上。后来又有几户人家丢了鸭、丢了羊,大伙夜里都不敢开门,连灯都不敢多开,生怕引来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那会儿崇圣寺还不是现在气派的样子,就几间土坯房,院里种着两棵老槐树,住持是个白胡子老头,没人知道他叫啥,大伙都喊他 “老住持”。老住持不爱说话,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敲木鱼。

一天清晨天刚亮,一个樵夫背着木柴往家走,他突然看见天上掉下来三道金光,“轰隆”砸在崇圣寺空地上。

那樵夫当时吓得背上的木柴掉到地上也顾不得见,赶紧往旁边的大树后面偷看。只见金光散去后,地上立着三根一人粗的白柱子,莹白如玉,他偷偷摸了两下还是温的。

更让人称奇的是,柱子落地的瞬间,刮了半个月的妖风突然停了。樵夫跑着回村喊人,大伙扛着锄头赶过去时,白胡子住持正围着柱子转圈,嘴里还念叨着:“这是天上派来的镇妖柱,以后总算能睡安稳觉了。”

村里几个胆大的年轻人想把柱子挪到自己村口,主要给自己村“镇宅”。被住持拦下了:“不能动,动了可就不灵了。”

老住持让人在每根柱子脚下各挖了个浅坑,放了一盏油进去,并且吩咐小和尚轮班守着,无论昼夜都不能让油灯熄了。

有个新来的小和尚,半夜犯困,又怕被师兄发现挨骂。他想了个好主意,索性把自己守的那盏灯给吹灭了。

结果没过半个时辰,妖风又起来了,庙门被挂的“吱呀”作响,窗纸也被吹得“啪啪”响个不停。小和尚知道自己闯祸了,吓得缩在墙角,不敢出声。

第二天一早,住持知道是小和尚的守的油灯灭了,没多责骂他,只让小和尚跪在柱子前,守灯七天七夜。

小和尚这次实打实的按住持说的做了。前几夜风里总有人在他耳边说话,叫他名字,他想起住持的叮嘱,没回声,只是添油、挡风。

到了第七夜,风里有哭声,像小孩又像老人,他还是不回答。风越刮越急,灯焰却始终稳稳的。

天亮后,小和尚发现柱子表面多了细细的纹路,就像被人用手抚过留下的纹路。

从那以后,妖风彻底停了。苍山脚下又恢复了平静。住持把当地村民召集到庙前,跟大家说:“灯是护塔之心。人心不灭,妖风自散。”

老住持还立了个规矩:任何人不得在柱脚嬉笑打闹,不得随意许愿不还,不得对塔不敬。

后来,天长日久的柱子慢慢被泥土灰尘给裹住了、越长越高,成了现在的三塔。所以就有人说,崇圣寺的三塔是“长”出来的,不是“盖”出来的。

神柱降临时,大理县官听说了神柱的事,非要亲眼看看。他带人浩浩荡荡来到寺前,围着柱子看了半天说,“不过是几根石头柱子,哪来什么神。”

他还让人找来铁锤,要敲下一小块回去做“纪念”。

住持带着人拦在前面,合掌道:“大人,此物镇一方安宁,不可轻动。”新官不耐烦的让人拉开和尚。铁锤重重落下,只听“当”的一声,火星四溅,柱子上却连个白印都没留下。抡锤的人虎口发麻,铁锤“哐当”掉在地上。

新官不信邪,亲自拿起铁锤再砸。还是一样,火星四溅,柱子无损。

就在这时,天色忽然暗了下来,又刮起了妖风,吹得人睁不开眼。新官心里发怵,这才丢下铁锤,灰溜溜地走了。

这事传开后,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来寺里烧香,给灯添油。住持把规矩写在木牌上,挂在庙门口:“护塔者安,扰塔者戒。”有人问:“塔能护我们,我们该怎么护塔?”住持笑了笑:“心存敬畏,手行善事,足矣。”

又过了许多年,寺里来了一位游方僧。他围着三塔转了一圈,说:“塔已成,妖气敛。但人心若散,妖风仍可起。”

游方僧人在寺里住了一个月,教大家如何修补破损的瓦,如何疏通沟渠,如何在夜里巡塔。临走前,他留下一句话:“塔在,灯在;灯在,人在。”

从此,巡塔成了这里的规矩。每到夜里,巡塔人会沿着塔脚走一圈,看看灯是否还亮,听听风里是否有异常。

有人问:“巡塔真能听见什么?”老巡塔人笑而不答,只说:“你若心不静,听什么都像风声;你若心静,风声里也能辨出是非。”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的成了大理的象征,静静地站在苍山洱海之间,游客络绎不绝,拍照留念。

有游客说,自己在月圆之夜,看到塔顶有微光流动。也有人说,在塔影下许愿特别灵。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还是那句老话:“塔护我们,我们护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