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146章 北京灰峪村——石炭纪岩层下的未解之谜(1)

灰峪村位于北京门头沟区西北侧,算是太行山余脉分支,距门头沟城区约25公里。

从城区出发,沿永定河支流的盘山公路行驶,需穿过6个隧道、翻越3道山梁最终到达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平缓地带,就是灰峪村的旧址了。

村子坐北朝南,背靠一片绵延2.1公里的缓坡,当地人称这个坡为“化石坡”,村前有一条季节性溪流,干涸期河床裸露,里面全是棱角分明的岩石碎块。

灰峪村在当地山民口中,始终与“诡异”“危险”挂钩。

周边村镇流传着诸多关于灰峪村的传说。有人在深夜路过化石坡时,听见岩层里传来“沙沙”声,像有人在翻动树叶。有人曾在废弃村屋的窗台上,看见过带叶脉纹路的石块,天亮后石头便消失了。

据说说在上世纪80年代,有村民在化石坡挖煤时离奇失踪,搜救队最终只找到一块嵌着头发的页岩。

这些传说,让灰峪村多了一层神秘色彩,刻进了村子脚下的岩层里。这里每一块裸露的岩石,都藏着比村子历史久远千万倍的秘密。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1987年发布的《北京西山地质调查报告》,灰峪村及周边区域的岩层形成于约2.9亿-2.7亿年前。那时的古生物生物死亡后,遗体被泥沙迅速掩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高压、高温作用,有机质逐渐碳化,形成化石,最终与岩层融为一体。

1998年,灰峪村“化石坡”被正式列为北京自然博物馆“野外地质教学基地”,2005年纳入北京市市级地质遗迹保护点,每年接待地质专业学生、科研人员约3000人次,主要开展古植物化石采集、地层年代测定等研究工作。

这个村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年轻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村子逐渐走向沉寂。

2005年夏季,村后里最后一座煤窑因暴雨引发了坍塌。3名矿工被困井下,经72小时搜救,仅找到1具遗体,另外2人下落不明。

这次事故成了压垮灰峪村的最后一根稻草,剩余村民陆续搬离,等到2008年冬季,最后一位村民78岁的张老汉在自家炕头病逝后,灰峪村彻底成了废弃的村落。

翻阅门头沟区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门头沟民间故事集》,以及对周边村镇老人的访谈记录,可梳理出灰峪村历史上多起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件,最早是从清代光绪年间开始的。

在《门头沟民间故事集》里,记着灰峪村光绪二十一年秋天的一件怪事。那年下了场特别大的暴雨。大雨一下就是 12 天,村中间周氏宗祠的围墙都被冲塌了,宗祠门口的石狮子也被冲倒了,顺便还把祠堂里一块记着周氏家族迁徙历史的石碑给压碎了。

暴雨停了之后,村民们去清理废墟。搬碎石碑的时候,发现碎碑的断面上嵌着几片树叶的拓印 。

拓印特别清楚,不光树叶形状,甚至连叶脉的纹路都能看见。可村里当时能找到的树,叶子都不是这个样的。

更怪的是,当天晚上,有个村民路过宗祠,老远就看见祠堂里有淡淡的蓝光在闪。

他好奇的过去看,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 “哗哗” 的树叶被风吹响的声音。等他刚一推开门,蓝光一下子就没了,中间的地上留着一小撮灰褐色的粉末,看着跟化石坡上那些岩石碎末一模一样。

当时的村长认定这是 “老祖宗显灵”,不敢怠慢,赶紧组织村民把碎碑一块一块拼好,埋到了宗祠后院,还在上面盖了个小庙。打那之后好几年,灰峪村都没再出过什么怪事。

1972年,为响应“备战备荒”号召,灰峪村组织村民在村后化石坡下开凿应急避难所洞。

参与凿洞的村民一共8人,带队的是村里的老石匠56岁的周栓柱。据周栓柱后来对子女的讲述,当年9月17日傍晚,洞已经凿到地下12米了,老周正用钢钎凿击岩层时,看见岩壁的侧前方上出现一个模糊的人影。

人影约1.6米高,头发垂到腰间,穿着件蓝色布衫,背对着老周,一动不动。

老周以为是其他村民,喊了一声“谁在那儿”,人影还是一动不动。老周举着煤油灯走了过去,人影突然消失,人影前面的岩壁上是一片新鲜的凿痕,而凿痕周围的岩层中,露出一小块带叶脉的化石,形状与常见的石炭纪栉羊齿化石不同,更接近现代的杨树叶。

这事在村里传开后,有老人说“是周玉娘回来了”。

周玉娘是明万历年间迁徙至灰峪村的周氏家族成员,相传她因难产去世后,葬于化石坡,墓在清代中期因采石被破坏。

村民们认为是开凿备战洞惊扰了周玉娘的魂魄,都拒绝继续施工。备战洞最终还是停工了,村民拿碎石封堵住了洞口,这个洞口至今仍保留在化石坡下。

1983年12月,灰峪村42岁的刘老根为给生病的母亲筹集医药费,趁夜潜入村后废弃的3号煤窑,想偷点煤卖钱。

村民们在凌晨1点左右,听见煤窑方向传来一声惨叫,随后就没动静了。

第二天早上,村民发现煤窑入口处的积雪上,有一串前半部分清晰,后半部分突然消失的脚印,旁边满地散落着刘老根的棉袄碎片,最大的一块碎片里还裹着一块黑色的岩石。

村长立刻组织了15名村民下窑洞搜救。在井下50米处的煤层中,发现了一块破碎的石碑,碑体呈青灰色,上面用很细还时断时续的线条刻着“万历二十三年,周氏葬此”8个小字,字的边缘有暗红色痕迹。后来经过公社卫生院的医生检测,确认是人血。

搜救队在周边区域找了3天,始终没找到刘老根,只能把残碑带出,埋在村前的溪流边。

从此以后,每当下雪,这个煤窑入口处的积雪上,都会出现半截脚印。村民们都觉得,这是刘老根的魂魄被“周氏”困在这了。久而久之,没人敢在靠近这儿,也没人再敢提及这件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