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46章 北京菜市口旧刑场

北京的菜市口刑场是明朝和清朝两代,京城里的法定刑场。每年到冬至前夕,就会把那些判为“秋后问斩”的囚犯带到这里,执行死刑。

囚犯们到达法场后,由东往西依次跪好。等时辰一到,监斩官大笔一挥,刽子手就从东到西依次砍掉犯人的脑袋。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菜市口被处决的。

而菜市口的这个传说就是从这之后开始的。

光绪二十六年,北京城王记裁缝铺里,老板王顺才正坐在工作台前,仔细的缝着件马褂,油灯泛着昏黄的光。

王顺才这铺子开了三十年了。这铺子就挨着当年的刑场,按理说挺忌讳的。可他总说:死人怕啥?活人才难缠。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他每天收摊前,总会往门轴上抹点猪油,说是滑溜,免得有东西卡着。

那天夜里,他被一阵“沙沙”声吵醒,像有人在拿指甲挠布。万顺才嘟囔了两句,刚翻了个身,心想可能是风刮的声音。蒙上脑袋就准备继续睡觉。

忽然,咔哒。一声轻响,像是顶针掉在了地上。

王顺才猛地坐了起来。

他点上油灯,前屋后屋一查看。裁衣案上的剪刀、尺子、堆着的布料,都安分地待在原地。可当他的目光扫过针线笸箩时,后脖颈子倏地窜起了一股凉意。

笸箩里,少了一根针,还有一小卷藏青色的线。

他记得清清楚楚,自己睡前刚把针线归置好。那卷藏青线是今早刚开封的,针也是新磨的钢针,尖得能轻易扎透三层布。

王顺才觉得可能是进小偷了。他悄悄抄起墙角的擀面杖,踮着脚摸到前屋。做好一切准备后,他地一声把油灯吹的更亮。灯光下,到处干干净净的,连点灰尘都没有。

邪门了。他嘟囔着,正要转身,眼角却瞥见门板底下的缝隙。

缝隙里塞着点东西,是布料的边角料,藏青色的,跟他丢的线一个色。王顺才心里一紧,猛地拉开门。

胡同里空荡荡的,青石板路上全是,映着对面墙根的月光。就在他铺子门口的台阶下,躺着个东西。

是具尸体。

准确说,是具刚被处决的犯人的尸体,穿着囚服,脖子那里不自然地歪着,伤口还在往外渗血。王顺才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

他认得这囚服,是昨天午后被押赴刑场的那个江洋大盗,姓刘,听说已经被砍头了,怎么会被扔到这儿了?

更让他恐惧的是,那具尸体的脖颈处,赫然缝着一道线。

藏青色的线,针脚细密,绕着伤口缝了整整一圈。那颗掉下来了的头颅,牢牢地被缝在了脖子上。最后一针的线头还翘着。

王顺才直直地盯着那针脚,浑身的血都像是冻住了。

那是他的针法。是他花了三十年练成的锁边针。针都斜着走,每针间距分毫不差。这是他爹传给他的手艺,全北京城找不出第二个会的人。

他猛地回头看铺子里的针线笸箩。脑子里似乎能看见一双粗糙的手,在油灯下穿针引线,把断掉的头,缝回了脖子上,那双手指尖上沾着的不是顶针的铜锈,是温热的血。

谢...谢了...

一个含混的声音从地上传来,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似乎还能听出声音里血沫子的噗噗声。

王顺顺着声音低头看,正跟那具尸体的眼睛来了个对视。这个人明明已经死了,眼珠却转了转,然后直勾勾地盯着他,嘴角还慢慢咧开了个诡异的弧度。

王顺才再也撑不住了,尖叫一声晕了过去。

等街坊们发现他时,太阳已经升到了胡同口。王顺才躺在自家门槛上,浑身滚烫,嘴里胡话不断。而那具尸体,连同脖子上的线,都不见了踪影,只有台阶下的血迹里,混着一小截断针。

从那以后,王记裁缝铺每天酉时就关了门。

有人说,王顺才疯了,总在夜里对着空笸箩说话。也有人说,他后来收了个徒弟,那徒弟缝东西时,总爱用藏青色的线,针脚跟王顺才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更邪乎的是,每逢秋后处决犯人,胡同里的人家总会在天亮前听见的缝纫声。

有胆大的扒着自己门缝往外看。只见菜市口的刑场上,一青灰色的影子蹲在血泊里,手里捏着针线,一针一线地缝着什么,月光照在他身上,露出手上沾着血的顶针。

那年冬天,胡同里来了个哭哭啼啼的老妇人,提着个布包找到王顺才,说她儿子是被冤判了斩立决,求王顺才给缝件合身的寿衣,让他走得体面些。

王顺才看着老妇人冻裂的手,突然想起那夜的藏青线,喉头动了动,接过了布包。

老妇人的儿子处决那天,王顺才没关门。后半夜,他坐在裁衣案前,听着前屋传来熟悉的声,手里摩挲着那卷新开封的藏青线,忽然红了眼眶。

第二天一早,他去刑场附近转了转,没见着那具尸体,只在墙角的雪堆里,捡到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寿衣布料,边角处绣着朵小小的梅花。是那个老妇人布包里带的花样,他昨晚还没来得及做完。

王顺才临死前,攥着徒弟的手说:当年那姓刘的盗匪...是被冤的...他娘托人来求我...给缝件寿衣...我没应...他咳了两声,从枕头底下摸出个锈迹斑斑的顶针,后来我才懂,有些针线...不是给活人缝的...是给心里的坎儿缝的...

徒弟这才明白,为什么师父总在笸箩里备着藏青色的线——那是寿衣常用的颜色,针脚要密,才能让走的人,体面些。让活着的人,安心些。

多年后,王记裁缝铺改成了杂货铺,可每到秋后,铺子的新主人总会在货架的角落里,发现一卷藏青色的线,和一根磨得发亮的钢针。

有人说,那是王顺才的魂还在守着,等着给那些没来得及体面离开的人,补一件完整的寿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