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124章 台北万华猛鬼公寓——西宁国宅(3)

12楼夫妻情杀死亡的当年3月,住在15楼的李女士,早起后打理好头发,换上了件枣红色的灯芯绒外套像往常一样乘电梯下楼买早餐。

李女士五十六岁,老伴走得早,女儿在高雄工作,她平常就一个人住。

每天早上都乘电梯,去巷口的豆浆店买份热豆浆和油条。

李女士性子温和,见谁都笑眯眯的,手里总拎着个藤编的菜篮子,篮子上挂着块她自己绣的蓝布帕子。

3月12号那天早上七点,豆浆店的老板娘左等右等,也没见李女士来。往常这个点,她早该坐在靠窗的位置,边吃油条边看报纸了。

老板娘念叨着“是不是生病了”,也没多想。

直到上午十点,西宁国宅的保安室接到住户投诉:“15楼的电梯怎么卡在半中间了?”

维修队赶来时,发现电梯确实卡在3楼和4楼之间,轿厢顶部的应急灯闪着微弱的光。

维修师傅老张扒着门缝喊了几声,没人应,只能用撬棍一点点把电梯门撬开。门刚开一条缝,一股寒气就涌了出来,比楼道里的风还冷。

老张探头一看,倒吸了口凉气。

李女士蜷缩在轿厢角落,身体已经僵硬,双手死死抠进电梯壁的缝隙里,指甲盖全都被掀的翻了起来。

她的枣红色外套被扯得歪歪斜斜,领口敞着,露出里面的白衬衫,上面沾着几点深色的痕迹。

法医检查后说,李女士是“机械性窒息合并惊吓过度死亡”,可能是电梯下坠时的剧烈晃动导致她心脏骤停。

电梯公司的人拆开轿厢顶部的钢丝绳,指着断口说:“你看,这是老化断裂,钢丝都起毛了。”

但跟来的老电工王师傅却悄悄拉着老张说:“不对,你看这断口,齐得像用钢锯锯的,哪有自然断裂这么整齐的?而且这钢丝绳是去年才换的,不可能老化得这么快。”

警察在电梯里搜查时,发现了件奇怪的东西。

在李女士坐过的轿厢地板上,有半支口红,外壳是磨砂的白色,颜色是那种惨白惨白的,不像市面上能买到的色号。更诡异的是,口红盖里刻着个歪歪扭扭的“7”字,像是用指甲盖划的,还划的很深。

李女士的女儿得到消息后,立刻从高雄赶了回来。

她看见口红就哭了:“这不是我妈妈的!她从来不涂这种颜色的口红,她说太吓人了。”

她还说,妈妈今早出门前给她打了个电话,语气特别高兴的跟她说,“今天要去见个老朋友,是很多年前认识的,住在7楼”。

她女儿翻遍了妈妈的通讯录,也没有找到妈妈住在7楼的朋友,“她在台北的朋友我都认识,都是老太太,哪有什么‘很多年前认识的’?”

这话传到楼里,邻居们又炸开了锅。

住在7楼的刘老太突然想起,3月11号那天,她看见李女士在7楼电梯口站了很久,对着空气说话,手里还拿着个用蓝布帕子包的东西,像是点心。

“我问她等谁,她说‘等个老朋友,以前住这儿的’,”刘老太拍着大腿,“现在想想,不就是那个王老兵吗?他不就住7楼?!”

有人去翻老兵的卷宗,发现王老兵1981年坠楼时,身上也揣着块蓝布帕子,和李女士篮子上的那块一模一样。

“难道李女士认识王老兵?”

“她是不是被老兵的‘老朋友’叫去的?”

“那口红上的‘7’字,不就是7楼吗?”

电梯后来修好了,但再也没人敢在早上七点乘那部电梯。

有人说,在阴雨天乘电梯到7楼,会听见轿厢里有女人的叹息声,像李女士的声音。

还有人说,看见电梯壁上有淡淡的指甲印,和李女士抠的痕迹一模一样。

而那半支惨白的口红,被警察当作“无关物品”存进了证物室,后来据说不翼而飞,有人说这是被“被7楼的‘老朋友’取走了”。

这桩命案之后,西宁国宅的“凶宅”才算是真真正正缠上了这栋楼,在万华区传得人尽皆知。

以前只是楼里的住户私下嘀咕,这下连西门町的摊贩都知道“西宁南路那栋楼不能去”。出租车司机路过西宁南路路口,都会下意识踩一脚油门,快速通过“怕里面的‘东西’跟上”。

楼里能搬走的住户,几乎是连夜打包。15楼李女士隔壁的那家人,第二天一早就请了搬家公司,家具都来不及仔细打包,逃命似的跑了。

有户人家为了尽快脱手房子,把价格压到市价的一半,还是没人敢接手,最后只能空着。

没条件搬走的住户,就开始想尽办法“自救”。

7楼的刘老太带头在电梯里挂上她特意从妈祖庙求来的桃木挂件。结果没过三天,桃木挂件就不见了,电梯里多了根女人的长发,缠在按钮上,和李女士头发的发质一模一样。

有人按风水先生的话,在7楼电梯口撒糯米,说“糯米能挡煞,让阴魂出不了7楼”。可到了中午,糯米就会莫名其妙地消失,只在墙角留下几粒,被踩得发黑。

更邪门的是,撒糯米的住户说,半夜总能听见7楼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像有人在嚼东西,“难不成‘它们’在吃糯米?”这话一出,也没人敢再撒糯米了。

还有人在自家门口贴符咒,用朱砂画的,据说能“镇宅”。

4楼的老木匠张老头,在自家门口钉了道桃木门槛,又在门后挂了把桃木剑,剑穗上系着七枚铜钱,说“桃木剑斩邪,铜钱挡煞”。

可惜各种办法,好像都没什么用,楼里还是各种怪现象频繁发生。

整栋楼就这样被恐慌裹着,白天还好,住户们隔着防盗门互相打探消息。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早早关灯,楼道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还有电梯在半夜自动运行的“叮”声,在空荡的楼里响得格外清楚。

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意外会落在谁头上,只能抱着“或许倒霉的不会是我”的念头,在的恐惧里,一天天地挨着。

可该来的还是会来。

死亡的阴影,已经从7楼爬到了15楼,像楼外的藤蔓般悄无声息地蔓延,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出事的会是谁。

到1984年底,这栋楼已经积攒了7桩死亡事件,每桩都像红砖墙上的霉斑,擦不掉,洗不净,越积越厚。

除了1981年7楼王老兵坠楼、1982年12楼夫妻情杀、1983年15楼李女士电梯猝死,第四桩出事的是10楼的陈太太。1983年深秋,她在16楼天台晒被子,被人发现时已经躺在楼下的水泥地上,怀里还抱着床没晾完的蓝格子被单。警方在她口袋里找到张精神病院的复诊单,结论是“精神恍惚导致意外坠楼”。

但她女儿哭着说,妈妈前一天还在念叨“天台上有个穿白衣服的姑娘,帮她扶着被单”,“她说那姑娘手很凉,说话像从水里捞出来的”。

更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是,那床蓝格子被单,后来被发现晾在16楼天台的铁丝上,叠得整整齐齐,像是有人替她完成了她的心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