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116章 吉林公主岭——鬼楼传说(1)

吉林的公主岭属于吉林长春市下的县级市,按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按当地人的话来说,公主岭就是“不大不小、刚好住得惯的城”。

说它小吧,走路从东头到西头,慢悠悠俩钟头也就到了。在街上随意闲逛,说不定都能碰着小学同学他二舅。

菜市场里卖菜的阿姨能记住你爱吃哪样的土豆,公交司机见你跑两步都能多等半分钟。

说它不小吧,商场、医院、学校样样不缺,火车站每天来往的火车也很多。

当地老人们常说:“咱这城,没大城市的慌慌张张,也不似小镇子那般冷清,不烫也不凉,刚好让咱窝着过日子。”

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还跟一段历史传说有关。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的女儿和敬公主下嫁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

公主去世后,其衣冠冢葬在现在公主岭区域内,又因为墓冢所在的山岭地势较高,就被当地人称为“公主陵”。

后来“陵”字逐渐演变为“岭”,“公主岭”之名由此而来,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印记。

而城里最出名的,不是公园不是广场,而是一栋楼———当地人管它叫。

具体位置挺好找的,就在火车站北边,东振华街汇融花园小区东边那个十字路口。

这个十字路口的三面都很热闹,唯有北侧那片空地,十七层的混凝土骨架孤零零地立着。

这座楼的官方名称“富贵大厦”,早就被当地人给忘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人都只叫它鬼楼。

鬼楼的楼体底座是方正的裙楼,往上收窄成圆筒状,原本设计的玻璃幕墙只装了不到三层,剩下的窗洞像黑洞洞的眼,蒙着灰网。

裙楼入口处的旋转门框架扭曲着,钢筋从锈蚀的铁皮里戳出来,像断掉的骨头。

至于楼周边的环境,那就更别提了。

草长得比人高,夏天能藏野猫野狗,冬天就剩下枯枝子杵在那儿。

楼门口堆着破砖头烂木头,窗户框子歪歪扭扭挂着,晚上风刮过,吱呀吱呀直响。

有回我打车经过,司机师傅特意降了车窗,撇着嘴说:就这楼,大白天都阴气重,手机到这儿就没信号。

1995年奠基时,这里曾插满彩旗。开发商在奠基仪式上说,要让这栋楼成为“公主岭的灯塔”。

现在灯塔没亮,倒成了附近居民夜里绕着走的地标。

有老人说,月亮圆的时候,十三楼的窗洞里会透出光,不是电灯的白,是蜡烛那样的黄,光还颤巍巍的,像有人在里头举着蜡烛走动。

鬼楼的传说,就是从1996年那个冬天开始的。

第一个传说是“红墙”。据说96年挖地基时,工人在地下三米处挖出过一层红土,土里头掺着碎骨,腥气冲天。

工头让往红土里掺石灰接着挖,结果第二天,新砌的地基墙渗出血水,擦了又渗,直到第七个工人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红水才慢慢变黑、干涸。

后来有拾荒的老人进去,说十三楼的墙面总像没干,摸上去黏糊糊的,凑近了能闻见铁锈味。

第二个传说是“脚步声”。2003年,附近开修车铺的老陈,半夜去给车换零件,听见楼里有“咚、咚”的响,像有人穿着胶鞋上楼。

他数着数,脚步声从一楼一直到十七楼,然后突然停下了。等他壮着胆拿手电筒照,楼梯上只有积灰,连个脚印都没有。

这之后,不少人说在楼外听过脚步声,有时快有时慢,下雨天才最清楚,像踩在积水里,“啪嗒、啪嗒”地绕着楼转。

第三个传说是“穿工装的人”。2010年前后,有几个小孩在楼附近放风筝,看见裙楼门口蹲着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背对着他们抽烟。

小孩喊他,他没回头,烟圈却一直飘。等小孩跑过去,人没了,地上只剩个没烧完的烟蒂,是“红梅”牌香烟。1990年代工人常抽的那种,现在早停产了。

这些传说让这栋楼在人们心里越来越恐怖。但真正让鬼楼成了“禁区”的,是从工地传出来的秦哲的记工本。

秦哲第一次进富贵大厦工地,是1997年3月。

那年他二十三岁,刚从农村来公主岭,跟着老乡在工地当搬运工,负责给十三楼的泥瓦匠递砖头。

那时候楼刚盖到十三层。工程队按规定将脚手架搭得密密麻麻的,钢管上缠着安全网。

秦哲住的工棚在楼后面,十个人挤一张大通铺,夜里能听见隔壁屋瓦工老李的呼噜,还有远处火车进站的鸣笛。

他用来记工的这个本子是从废品站捡的,硬壳封面,里面写着“1996年班组考勤”。

秦哲在后面接着用,除了记工时,还偶尔写几句:“3月15日,十三楼东南角缺砖,王师傅骂了句娘”

“3月20日,下雨停工,吃了两瓣蒜”。

前面的还算正常。

问题出在4月。

4月12日那天,秦哲上十三楼递砖,看见泥瓦匠老赵蹲在墙角抹水泥。

老赵五十多了平时话少,这天却突然跟秦哲说:“这墙不对劲。”

秦哲凑过去看了半天,没看出啥不对劲的,墙是新砌的,灰缝打得也很匀。

老赵指了指墙根:“你看,总返潮。”秦哲蹲下去摸了下,果然湿乎乎的。可这天没下雨,楼里也没漏水。

“昨天我抹到这儿,”老赵用抹子敲了敲墙面,“夜里来瞅,墙根就湿了。”

他压低声音,“我总觉得,有人在墙后面泼水。”

秦哲没当回事,工地上的老人大多爱说些怪话,他听过也就算了。

但第二天,老赵没上工。工头说他夜里起夜,从工棚门口的坡上摔下去了,头磕在石头上,送医院时已经没气了。

老赵的铺位空了,秦哲夜里总觉得冷。他翻出账本,在4月13日那页写着,“老赵没了。墙还在返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