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靠近你多一点 > 第8章 光影之间

靠近你多一点 第8章 光影之间

作者:琚久半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1 14:28:34

第二周,通告单上排了夜戏,外景。

宋玖提前两小时就开始检查装备。三块电池满电,内存卡清空备了备份,镜头擦了又擦。她反复回忆着前几天拍棚内戏时傅诗淇和涛哥提过的要求,心里默默过了几遍夜拍可能要注意的事项——感光度、快门速度、闪光灯的使用禁忌。她把能想到的都记在了手机备忘录里。

外景地在横店周边一处山林里,天黑得早,剧组大巴到时,山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寒意。灯光组忙着布光,现场一片忙碌。宋玖裹紧了羽绒服,相机揣在怀里捂着,怕低温影响性能。

傅诗淇今天戏份重,一到现场就被拉去走位对词。他穿着单薄的戏服,呵出的气在灯光下凝成白雾,但神色如常,专注地和导演交流着。

开拍后,宋玖立刻进入状态。她谨记涛哥的提醒,找了个相对不碍事但视角还不错的位置。夜戏光线复杂,主光、辅光、背景光交织,还有工作人员不时走动遮挡。她需要不断调整参数,寻找角度。

第一个难点很快出现。一场傅诗淇和对手演员关键的情绪对峙戏,两人有一个细微但重要的眼神交汇。宋玖为了不干扰现场收音,不敢靠太近,用的长焦镜头。她屏息凝神,捕捉到了傅诗淇的特写,表情眼神都到位,心里刚松一口气,回放时却发现,因为角度偏了一点,对手演员的关键反应脸只拍到了一小半,构图失去了平衡,故事感弱了很多。

她抿了抿唇,没吭声,默默记下:下次这种双人互动戏,要么提前找好能兼顾两人的角度,要么就得冒险稍微靠近点,或者考虑换更广的焦段。

紧接着又是一个移动镜头。傅诗淇需要从阴影处快步走入强光区,情绪有一个爆发。宋玖预判了位置,但对焦速度没完全跟上,加上高感光度带来的噪点,导致动态瞬间的捕捉有点虚,画质也不够理想。

夜戏拍得慢,一个镜头反复磨。山风越来越冷,工作人员都穿着厚大衣,演员却只能穿着单薄戏服反复表演。宋玖看着傅诗淇一次次在冷风里酝酿情绪、爆发、然后因为各种细节调整重来,鼻尖冻得通红,但眼神里的专注和投入丝毫未减,甚至比在温暖的棚内更显灼热。

她甩甩冻得有些发僵的手,继续尝试。她开始更仔细地观察灯光师的布光规律,预判演员的走位路线,尝试在开拍前就找好更理想的位置。有几次,她甚至大着胆子,在不影响拍摄的前提下,轻微移动寻找角度。

收工回到酒店,已是凌晨三点。宋玖顾不上疲惫,立刻导照片。挑挑拣拣,能用的比预想的少。她坐在电脑前,一张张仔细看,分析问题:这张构图不好,那张瞬间没抓准,另一张因为光线复杂白平衡有点飘。她把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自己想到的改进方法都记在了备忘录里。

修图修到天色蒙蒙亮。她最终挑出几张自己觉得最能体现当晚拍摄状态、技术瑕疵也相对最少的照片,忐忑地发给了涛哥,并附了条简短消息:“涛哥,这是昨晚外景的部分照片,您看看有没有能用的。”

第二天下午,她才收到涛哥回复:“过来一下。”

宋玖心里咯噔一下,深吸一口气,去了涛哥和傅诗淇共用的临时工作间。

傅诗淇也在,正低头看剧本,听到动静抬起头。他脸上带着妆,看样子一会儿还有戏。涛哥把电脑屏幕转向她,上面正是她发来的几张照片。

“毅哥看了,说有几张感觉还不错。”涛哥先肯定了一句,然后点开其中一张傅诗淇的特写,“这张,眼神抓得挺好,但是小宋,你看这里,边缘有点虚了,是不是手抖了?或者对焦没对实?”

宋玖凑近看,点头:“嗯,当时有点冷,手可能没稳住。下次我注意,或者靠一下固定物。”

傅诗淇也放下剧本走了过来,他指着另一张半身照,语气很平常,就像讨论天气:“小宋,这张这个角度拍过来,我好像显得脸有点圆哦?”他甚至还带点调侃的笑意,“下次试试稍微侧一点拍,可能好点。”

宋玖脸有点热,但不是因为批评,而是觉得这种细节自己确实没考虑到。“好的,毅哥。”她认真记下。

他又点开一张两人同框但构图失衡的:“这个互动瞬间其实情绪挺好的,就是位置没卡好,可惜了。下次这种戏,你可以稍微提前一点往右边挪两步,应该就能都框进来了,也不会穿帮。”

“好的,我下次注意机位预判。”宋玖立刻回应。

傅诗淇说完,又对涛哥说:“整体挺好的,辛苦小宋了,昨晚那么冷。”

涛哥点点头,对宋玖说:“修图色调还可以,继续保持。这些意见记下,下次类似场景注意。去吧,晚上还有一场,提前准备。”

“嗯。”宋玖应道,心里没有沮丧,反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指点很具体,直接点到要害,但语气没有任何责备,就是纯粹的工作交流,让她能立刻明白问题所在和改进方向。

接下来的日子,宋玖更拼了。她不仅拍,还花大量时间看各种摄影论坛的剧照师心得,研究优秀影视剧照的构图和光线运用。她甚至自己偷偷模拟各种光线环境练习。剧组休息时,别人刷手机聊天,她常常是在反复查看自己拍的照片,或者观察现场的光线变化。

再次跟夜戏时,她提前吃了点东西暖身,带了暖宝宝贴在手肘和手腕内侧保暖,增加稳定性。开拍前,她更主动地观察走位和布光,提前试探好几个备选机位。拍摄时,她更大胆了一些,在确保绝对不干扰拍摄的前提下,快速移动,寻找最佳角度。

这次回来的照片,涛哥看完,只简单说了句:“嗯,这次好多了。”

有一次,拍一场情绪激烈的雨戏,傅诗淇浑身湿透,在人工雨中反复挣扎表演。环境极其混乱,光线也被雨丝干扰。宋玖把自己缩在雨衣里,死死护住相机,不断擦拭镜头上的水汽,捕捉到了几个极其富有张力的瞬间——水珠从他下颌线滴落的眼神特写、雨中踉跄却不肯倒下的全身剪影。

她把照片处理好后,照例先发给涛哥。过了一会儿,涛哥直接转发了一条消息过来,是傅诗淇的回复:“这几张雨戏的,很好。谢谢小宋,辛苦了。”

很简单的一句话。宋玖看着屏幕,没说什么,只是把那张雨中的剪影设置成了自己手机锁屏的背景,然后又继续埋头整理接下来一天的通告单,检查相机电池的电量。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要学的还有很多。但那种被认可的感觉,像一道微小的光,照进了她默默前行的路上,让她更加坚定。她端起相机,透过取景器,继续安静地凝视着那个在光影间穿梭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