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98章 新的可能

科技入侵现代 第398章 新的可能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9:18

第398章 新的可能

“难以置信!我小时候看科幻电影,以为这种技术要几百年后才能实现,华国把未来带到了现在。”

“作为一名物理学博土生,我可以告诉你,这个超导线圈的设计是革命性的,利用永久阴影区简直是天才的想法,但散热是个大问题,希望能看到更多技术细节。”

“阿美莉卡在干什么?我们在月球上建个旗子,华国却在建高速公路,这还叫太空竞赛吗?感觉我们已经被甩在后面了。”

“太棒了!这才是真正的太空探索!希望能看到更多国家加入进来,而不是只在地球上打嘴仗“技术是双刃剑。我既为人类的进步感到骄傲,又为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感到担忧。”

“我感觉看到了未来的样子,以后去月球旅行,是不是就像坐高铁一样?”

“厉害了我的国!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但我想说的是,未来的太空探索,印度不会缺席!

“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我们必须要想办法遏制华国,他们的进度有点太快了。”

下面有非常多的评论,

霓虹和高丽普遍不敢哈气。

华国和阿美莉卡联手杀鸡做猴是一方面,华国夸张的技术进展则是另外一方面。

过去大家一直在强调陆基核威、海基核威,华国在后者上其实是不足的。

因为华国在核潜艇领域的技术还是相对薄弱,很容易就暴露位置,加上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卫星,海基威相当乏力。

但月球电磁轨道让世界意识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太空核威镊。

虽然华国没有这么做,但华国的列表里首次出现了这样的选项。

他们至少能选啊,其他国家想选都不能。

只是林燃还真会选,也真把这个当成一个常规考虑。

“大家好,我后台一直有人让我开直播,开直播讲讲。

包括我身边同事都和我说,教授,你很久没开直播了,这次正式测试的大日子,还是得直播讲讲。

你来直播,观看人数就会暴涨一大截。

我说好吧,我想著还是来直播和大家好好聊聊,顺便正好带大家看看,我们发射前的控制中心。”

测试时间,阿波罗科技早早就公布了,是在8月29日的下午五点,作为提前的献礼。

林燃则提前两个小时悄无声息的开直播。

没发通知,確实是悄无声息,但实际上,他开直播,词条马上被安排在了微博、抖音和b站热搜榜的榜首,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悄无声息。

这次,其实最重要的是测试,

正式的轨道得有足足20公里,我们这次才5公里,发射的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宇宙飞船,

它是一个缩小版的样机。

主要是测试,月球电磁轨道,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要不要进行调整。

大家知道发射瞬间会有巨大热量,这巨大热量要散发。

毕竟月球是真空,热量只能通过辐射散发。

虽然你们看不到,但实际上我们在轨道两侧,构建了巨大的黑色翅膀,那些黑色翅膀都是精心设计角度的辐射散热器!

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將热量散发到太空中。

包括热管在下面插入到月壤中。

但我们不能確定,从理论上可行的方案,实际上是不是真的可行。

同时我们也不能確定,这样的发射,对於轨道的低温超导材料,能不能按照预想的那样顺利运行。

总之这次是测试,

我知道大家很激动,我也同样激动,毕竟这次意义重大。

有很多自媒体都给大家解读了意义,我就一个搓火箭的,我懂个屁的意义啊。

我就不在这里做过多赘述。

我今天主打一个閒聊。

本来也是无人测试,阿波罗科技的官方直播间,会给太空人们画面。

失败成功都问题不大,失败就收集数据,看看有哪些地方要调整,成功的话,我们就会在今年剩下时间,把轨道给铺完,加快基建,在明年上半年完成新宇宙飞船的测试。

新宇宙飞船叫什么?能不能別那么土,每次都没有名字,能不能好好让华为的营销团队来给你们取名,虽然大家再怎么吐槽一辆华为车,半部山海经,但也比阿波罗科技没有名字或者直接什么燃烧一號燃烧二號的取名要好。”

林燃念完弹幕后有些尷尬:“我们做的不是toc的业务,所以名字不重要啦。

好,我以后好好让市场部门的同事负责这块工作,肯定想个响亮的名字好吧。

我们新的宇宙飞船,採用了非常非常激进的设计方案,它没有传统的化石燃料发动机,只有霍尔推进器。

它从地球发射靠燃烧一號改,靠霍尔推进器进行变轨,在月球发射则靠电磁轨道提供初始推力然后是它的热盾,大家都知道,宇宙飞行器在返回地球的时候,因为速度太快会和大气层產生剧烈的摩擦,摩擦生热,这是就需要有热盾来避免飞行器燃烧。

任何飞行器,都需要有隔热的设计,因为飞行速度快和空气產生摩擦,你的表面温度就会开始飆升。

尤其对於需要离开再返回地球的太空飞行器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因此太空飞行器往往是专门有个热保护系统,组成热保护系统的不仅仅是隔热层,还包括內部同样需要良好的隔热效果,因为你內部是有大量化石燃料的,如果热从表面传递到了內部,那就会boom的一下炸开。

我们在月球上会通过自动化装置和月球南极的超低温环境,给新型宇宙飞船重新涂隔热层。”

通过自动化装置给宇宙飞行器表面涂隔热层这件事很容易想到,之前阿美利肯和大毛都做过尝试。

nasa还成功了。

他们设计了一款名为parsystems的自动喷涂系统,不过他们喷涂不是在表面喷涂隔热层,而是给火箭的燃料箱喷涂隔热层。

(刚刚通过parsystem完成喷涂的液氢罐)

nasa利用这套自动喷涂系统將过去需要数月的过程显著缩短到几天。

更准確地说是,他们將12周时间缩短到了1周但nasa的自动喷涂系统它去喷涂的是燃料箱,大部分燃料箱都是圆柱体。

从几何学的角度来说,结构单一。

哪怕体积再庞大,它的结构也是很单一的。

像par过去主要用於的火箭液氢罐,它是一个直径超过27英尺,长度超过200英尺的巨大圆柱。

他们用於喷涂的是特殊的泡沫材料,里面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泡沫材料,然后par內部的自动化系统精確计量这些成分,以便將热保护材料混合到精確的比例。

而阿波罗科技要喷涂的是不规则结构的宇宙飞船,喷涂装置能够適应一切体积的飞行器,也就原理一样。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在於隔热材料的选择,我们对隔热材料选择是选的复合材料。

主要是採用耐高温的树脂结合像二氧化硅、云母粉这些无机填料,以及一些氧化硒和硫化汞的升华物质,共同去做隔热涂料。

但这些涂料在发射过程中,升华物质就会受到热而挥发,然后留下的树脂会形成微孔的碳化层。

也就是说新型宇宙飞船在返回地球后,表面会有一层难看的黑色物质,那就是隔热层消耗掉之后留下的痕跡。

这些都是能清洗掉的。

之所以採用这样的设计,是因为里面很多物质我们都可以在月球上获取。

也就是说,宇宙飞船的隔热材料不用从地球上获取,直接从月球表面来进行採矿和原料加工,

加工后直接应用在新型宇宙飞船上作为隔热涂料。

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把单次成本进一步降低,降低到百万rmb的级別。

这里最关键的突破是我们的新型霍尔推进器。

传统的霍尔推进器,推力小,效率高,但通常只用於卫星变轨。

我们的新型推进器,在技术上实现了两个重大突破,

首先是推力增幅。我们通过优化阳极结构和磁场布局,將离子束的加速效率提升了近一倍,这意味著同等电能下,我们的推力是传统霍尔推进器的两倍。

其次是寿命延长。霍尔推进器的关键损耗在於陶瓷通道的侵蚀。

我们採用了全新的耐侵蚀陶瓷材料,並优化了离子束的聚焦,大幅减少了对通道的衝击。这使得我们的推进器能在更长时间內维持高推力输出。

那么,由化石燃料的火箭提供初始速度,靠霍尔推进器进行变轨,从地球去月球需要多久?

传统的霍尔推进器,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时间。

但我们的新型推进器,可以將这个时间缩短到10到14天。

听起来很长,对吧?但別忘了,它消耗的燃料极少,几乎都是氙气。这使得我们能够携带更多的有效载荷。

从月球返回地球,时间会更短。

因为月球的逃逸速度只有2.4公里每秒,电磁轨道提供了初始推力。

然后,只需要霍尔推进器进行微调,就能进入返回地球的轨道。

这个过程,我们预计在3-5天內完成,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技术难点。首先是变轨的精確性。

霍尔推进器的推力虽然比传统化学火箭稳定,但它推力小。

这要求我们的变轨计算必须异常精准,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宇宙飞船偏离轨道。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