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54章 福兮祸兮(6k)

科技入侵现代 第154章 福兮祸兮(6k)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9:18

第154章 福兮祸兮(6k)

收到信的不止束星北。

“启铿,华所长给你的信,来,麻烦签收一下。”

陆启铿艰难起身,从送信同志的手上接过信件。

尽管此时华罗庚、苏步青陆续调离了数学所,数学所的所长是吴文俊,但这里的工作人员们仍称华罗庚为华所长。

“启铿亲启

华国即将举办招生考试,招收顶级理工科人才从事最前沿科学研究,建议可以认真考虑备考。

敬礼。

华罗庚

五月十七日”

陆启铿双腿残疾,从小被父母送给别人当养子,但颇具天赋,自学成才。

其从小就没上过学,凭借借书自学顺利考入高中,后续考入中山大学。

1950年的时候,华罗庚从阿美莉卡返回华国,途中在香江中转,曾在羊城作短暂停留,其间被盛邀到中山大学作学术演讲,而陆启铿参加这次学术讲座后给华罗庚写信,后成为其在华国的第一个学生。

之所以华罗庚会想起陆启铿,既是因为对方天赋异禀,尤其擅长自学。

这种擅长,不仅仅是自学高中内容,这对天才来说不算什么,还包括了自学量子力学。

59年的时候学生们问陆启铿,多复变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应用。

因为他教多复变函数。

陆启铿回答不上来有什么实际应用,这导致学生们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因为真正的理论是从实际中来的,可以反过来指导实际。学生们说他这是伪科学。

这让陆启铿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回到数学所,他听到张宗燧说,多复变函数正在应用于量子场论色散关系的证明。

这让陆启铿大喜过望,自己的理论有了应用的场景,但他压根不懂量子场论是什么。

于是陆启铿向戴元本求助,请他帮忙,为他们这些搞多复变函数的同志讲量子场论的基本知识。

凭借着从戴元本这学来的量子力学基础知识,结合自己的自学,陆启铿在70年代完成了论文《规范场与主纤维丛上的联络》,率先明确给出规范场与纤维丛联络之间的对应关系,做了一点量子力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大佬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陆启铿看到华罗庚的来信后,陷入了沉思。显然陈省身的学生吴文俊在成为数学所的所长之后,他们这些华罗庚的学生普遍日子都不好过。

这种压力是无形的。

而华罗庚的来信给了他一个全新的选择。

很快全国的报纸上都刊登了华国科学院通过考试联合招生的消息,任何年龄在30岁以下的民众都能参加考试,择优录取。

此时还有高考,和高考比起来,这则通知里的择优录取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伯驹,你准备一下,去参加这个考试。”姜立夫走到儿子边上说道。

此时回羊城过暑假的姜伯驹愕然道:“为什么?”

他二十岁就从燕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了,并且留校任教了。

姜伯驹在燕京大学从事尼尔森数的相关研究,作为研究员,他完全不能理解父亲的话。

“没有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姜立夫生硬道。

姜伯驹大声道:“这才不是什么机会呢。

全国还能有比燕京大学更好的地方吗?”

姜立夫说:“我最开始在南开任教,后来去了西南联大,然后又到金陵担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的所长,现在又回到羊城。

没有什么事务是一成不变的。

你想一直呆在燕京的想法固然是好的,可和做学问比起来,华国科学院的联合培养也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姜立夫经历的太多了,虽然没人和他写信,也没人告诉他华国科学院的联合培养到底是什么。

但他光是从择优录取四个字就能读出不一样的信息。

他从这则公告里读出来的是三个字:避风港。

正是因为这样的判断,所以他才会希望自己的长子去参加这次的联合考试。

至于对方能不能考上,这点他从未担心过。

能20岁从燕京大学数学系毕业,接受了自己的教育和培养,考不过才是怪事。

“你在燕京,应该知道数学所的所长换了一茬又一茬吧。

从华罗庚到苏步青再到现在的吴文俊。”姜立夫说道。

姜伯驹想了想:“好像还真是。”

姜立夫问:“你就不好奇他们去了哪里吗?”

姜伯驹摇头:“是诶,之前华所长还时不时来燕大搞学术交流,包括燕大数学系毕业,他也会来见一些学生。

我好像已经很久没听到关于他的消息了。

我上次去了趟数学所,不仅华所长不见了,还有一些我之前认识的研究员也不见了。”

他这才察觉到不对劲,惊出一身冷汗。

姜立夫接着问:“你没问他们去哪了吗?”

姜伯驹说:“问了,但是他们也不知道。”

姜立夫问:“那数学研究所还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姜伯驹思索片刻后说道:“他们那现在最热闹的地方是计算中心。

说是算遍天下无敌手。

我去的时候那里排了很长的队。

我听那的工作人员说,每天都这样,很多人来排队希望计算中心帮他们把他们要算的东西给算出来,想插队的有,来拿结果的也有。”

在羊城信息传递的就是要更慢。

像这些消息,如果不是姜伯驹告诉他,姜立夫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计算中心这玩意。

这更让他感受到了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计算中心?”

“没错,就是帮忙解方程的地方,据说算的又快又好,精度比他们自己算要高得多。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听他们猜测是用到了从苏俄那边进口来的最先进的计算机。”姜伯驹解释道。

姜立夫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接着说:“华罗庚和苏步青尚且无法确保自己一直在华国科学院工作,你凭什么觉得你一直能呆在燕京大学?

当自己能够主动选择的时候,自己主动选择要比等被动安排更好。

你可以好好想想,周围围绕着数学家发生了这么多变化。

与其等待着变化降临在你头上,不如自己去把握能够寻找的机会。”

姜立夫苦口婆心。

姜伯驹听完陷入沉思,因为还真是这个道理没错。

事物变化才是常态。

考试分两场,由华国科学院统一出试卷,初试由各个省的省会城市举办。

报名后到所在省的省会参加考试。

这个就是纯自费。

自己得出来回路费。

最后还有一轮终试需要去燕京。

这一轮就包来回路费了,给你寄的信除了终试的准考证外还包括了一张火车票。

只是去程。

因为你要是考上了,后续的人生全部由国家给你承包了。

考试内容很难,明显难于高考。

姜伯驹走出考场的时候,看见很多穿着朴素的年轻人都已经眼含泪水了。

站在他的角度,这些复杂微积分要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完成计算,计算量都称得上庞大。

一些设计巧妙的试题,对于他这样听过很多次华罗庚讲课的人来说,能明显感受到来自华罗庚教授的风格。

不仅仅是华罗庚,对方是做数论的,还有苏步青的风格。

总之从这份试题,他就能嗅到不简单的味道。

“爹,你说的没错,估计考试过了就能见到华罗庚和苏步青了。

里面的数列题,条件特别复杂,很难找到规律,我最后解出来之后,这就是华罗庚所长在一次讲座上讲过的习题的变种。

另外还有一道微分几何题,要求证明一个我从没想过的结论,步骤多得让人头晕。

我记得苏步青教授曾经讲过这个结论,不过当时只是作为一个引理,结果这次让我们证明这个引理。”

姜立夫听完后:“虽然我和华罗庚有嫌隙,但毫无疑问他是数学大师,苏步青也是。

你能跟着他们学习,我相信要比你在燕大更有前景。

另外数学研究所肯定能接触到比在燕大更多的西方学术期刊。”

说完后,姜立夫脸上浮现出神秘的笑容:“说起这个,给你一个好东西,算是提前祝贺你考试通过的礼物。”

姜立夫的话让姜伯驹一下好奇心上来:“什么?熊猫牌收音机?你买到了?

我在燕京都没抢到。”

姜立夫摇头:“不是,是《数学新展望》的创刊号,还有林燃教授的亲笔签名。”

这对姜伯驹来说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惊喜。

作为当下华人数学界大师级人物,数学界最耀眼的明星,林燃无疑是无数华国数学家心目中的偶像。

其中自然也包括姜伯驹。

姜伯驹听说后整个人就差跳起来了,雀跃表情溢于言表:“爹,快给我看看!”

从姜立夫手中接过杂志,翻开扉页,姜伯驹就看到了一段话:

“给伯驹: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