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88章 议事记:朱墙内的民生票

均平二十二年夏至,全国议事会的铜铃在辰时三刻准时响起,五十四声震颤撞在朱漆大门上,像五十四个沉甸甸的民生问号。铜铃的余音在穹顶盘旋三匝,才被代表们的脚步声打散——靴底的铁钉、布鞋的软底、草鞋的草绳,在青石板上敲出高低错落的响,像支未谱的民生曲。

我踩着晨光走进议事厅,袍角扫过门槛时,带起片从关街村带来的黄土。怀里的保温箱垫着三层蓝布,最里层是林晓送的那块印着风雨兼程的布,里面躺着她的《关于保护外卖骑手议案》,还有我那120单的送餐单据——纸页边缘卷得像波浪,沾着柏油、油渍和关街村的黄土,某张单据上还留着冰淇淋融化后的浅黄印记,像滴凝固的泪。

三百名代表列坐两侧,全息屏上投射着议案全文,楷体字透着林晓娟秀的笔意。最下方用红笔标着附:骑手朱韵澜120单记录,旁边小字注着含扣款明细73项。郑铁山站在我身后,机械义手捧着个紫檀木锦盒,里面是小张车祸现场的照片(白米粥混着血珠,车把歪成九十度)、老马的医疗账单(左膝扭伤,自费三两二钱)、林晓被泪水洇湿的笔记本复印件(6月12日,暴雨,超时扣款50文,今日无饭)——这些,都是比奏折更重的民心证物。

陛下,议事长颤巍巍地举起木槌,他的白胡子上还沾着晨露,去年巡视江南时,我曾在他的茶摊上喝过雨前龙井,今日审议《关于保护外卖骑手议案》,按例,先由提案方陈述,再请各方代表质询。按规矩,您虽为女帝,此刻也只是提案方代表。

我起身时,怀里的单据发出细碎的响动,像春蚕啃桑叶。诸位,我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撞在雕梁上落下些微尘,这份议案,不是朱笔写就的,是关街村的月光、柏油路上的热浪、摔碎的粥碗熬出来的。我展开最皱的那张单据,纸页薄得透光,120单,总收入680文,扣款700文,净收入-20文,评级降60%——这是朕当骑手的账。

全息屏切换成动态数据:红色柱状图代表收入,蓝色代表扣款,两条线在第三单时交叉,之后蓝色线一路高过红色,像座越砌越高的债台。而小张,我顿了顿,锦盒里的照片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为了不被扣那50文,在关街村路口闯红灯,撞断了腿;老马,雨天摔车,平台说个人操作不当,自费三两银子疗伤;林晓,暴雨天超时,扣款等同当日收入,抱着保温箱在雨里哭,说弟弟的药钱没了

全息屏突然切到小张车祸的照片,白米粥混着血珠的画面刺得人眼疼。有个穿绸衫的代表猛地别过脸,打翻了案上的茶碗,茶水在奏章上洇出片湿痕,像滩没擦净的泪。

陛下,工人代表巴特尔猛地站起,他的工装袖口还沾着机油,是刚从机床旁赶来的——议事会特意准了他的假,让他带着机床的温度来发言。他的拳头砸在案几上,震得茶杯叮当响:您不用多说!俺下班后也送过三个月外卖,知道那滋味——平台给的时间,够飞不够骑!从城东铁匠铺到城西纺织厂,三公里路,规定二十五分钟,闯红灯都得骑出火星子!

他扯开衬衫,露出左胳膊上的疤痕,像条扭曲的蜈蚣:这就是闯红灯摔的,缝了七针,平台说个人操作不当,一分没赔。上个月夏宁省就有个骑手,叫王二柱,为了赶时间撞了马车,腿断了,平台一分没赔,还倒扣了他延误费——说他耽误了客户用餐!

巴特尔的声音发颤,工装兜里的怀表掉在地上,表盖弹开,露出里面的照片:个穿校服的姑娘,是他女儿。俺闺女总问爹,你为啥下班后还要去送外卖,俺说给你攒学费。可俺怕啊,怕哪天就像王二柱那样,连学费都给不了她!他指着议案里的安全基金这条俺举双手赞成!但俺还要加一条——平台必须给骑手算工钱,按小时算!不能让他们像驴一样被鞭子抽着跑!

台下响起片附和声,二十多个工人代表举起算筹,竹制的算筹在晨光里泛着青,像片刚破土的竹苗。

农民代表刘老四拄着枣木拐杖,慢悠悠地站起来,杖头的铜箍磨得发亮——那是去年秋收时,我帮他收玉米,他用拐杖给我指田埂时磨的。他的布鞋上还沾着北河省的泥,议事会前特意擦了擦,却没擦净纹路里的土。

巴特尔代表说的是城里的事,他的声音带着乡音,像北河省的春风拂过麦田,可咱乡村呢?别说外卖,连瓶酱油都得跑十里地去买。俺村的张寡妇,男人没了,带着俩娃,想买袋盐得走两小时山路,回来时盐袋磨破了,撒了半袋,抱着娃哭。

刘老四从袖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边缘用浆糊补过三次,是村里三十户老农的联名信,墨迹深浅不一,有的是用毛笔写的,有的是用炭笔:俺们不要山珍海味,就想让腿脚不便的老人,能吃上热乎的;让带娃的媳妇,不用跑远路买盐。议事会事务院下属的大明邮送社集团,能送信,能送包裹,为啥不能送菜送药?

他顿了顿,拐杖在青石板上点出声,像敲在每个人心上:至于那民生问题,不如成立个大明民生集社配送集团,专管基层配送,城里乡下都顾着。俺们老农也想尝尝,热乎饭送到家门口是啥滋味。

刘代表这是要让朝廷抢生意!商家代表周明远立刻反驳,他的绸缎袍角扫过地面,带起阵檀香——那是他刚从香料铺赶来,身上还沾着龙涎香的味。他的案几上摆着个掐丝珐琅的茶杯,杯沿连个指纹都没有。

大明邮送社是送快递的,懂什么外卖?周明远的手指点着全息屏,菜要鲜,汤要热,饭要香,他们送封信要三天,送碗热汤不得成凉粥?再说,朝廷干预市场,今天管外卖,明天是不是要管茶馆、酒楼?俺叔在津天府开的包子铺,就因为衙门要统一馅料,差点关门——商家没了自主权,迟早成死水!

他指着平台抽成不得超两成的条款,声音拔高了三度:抽成低了,平台怎么维护系统?怎么雇人分拣?怎么应对突发情况?去年暴雨,俺们商家自发给骑手送姜汤,平台也减免了部分抽成,这才是市场规律!要是强行压抽成,平台垮了,骑手去哪讨生活?百姓去哪订热饭?

台下的商家代表纷纷点头,有个卖绸缎的代表喊道:周代表说得对!朝廷该管的是不守规矩的骑手,不是守规矩的平台!

守规矩?我拿起那张-20文的结算单,举过头顶,阳光透过纸页,把扣款700文的字样映在穹顶的藻井上,像幅用血写的账。周代表说的,是西直门胡同老太太布鞋上的肘子汤,还是关街村小张腿上的血?

我打开紫檀木锦盒,取出小张的病历:张建军,男,二十一岁,左胫骨骨折,医疗费五两六钱,平台拒赔理由:未遵守交通规则,属个人过失又取出老马的罚款单:马德才,男,五十一岁,暴雨天超时,扣款30文,当日收入28文,净收入-2文。最后是林晓的笔记本:6月3日,送药超时,被骂黑心肝,扣款10文,弟弟的退烧药钱......

这些,我的声音在寂静的议事厅里回荡,就是周代表说的市场规律?规律不该是弱肉强食,该是让劳者有其得!骑手守规矩,平台更该守规矩——规矩若只压弱者,那不是规矩,是枷锁!

陛下说得对!角落里的林晓突然站起来,她的蓝布校服洗得发白,领口还别着朵关街村的野菊——今早出发时,她在路边摘的,说带着家乡的花,说话有底气。她手里紧紧攥着笔记本,指节发白:俺们不是要砸平台的饭碗,是要让饭碗里有米粒!上个月俺送单,看到个老奶奶给卧病的儿子订粥,等了一个小时,粥凉了,她哭着说还不如自己走三里地去买——如果邮送社能送,是不是能慢点,但稳点?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像颗石子投进湖心:俺们骑手也想守规矩,可平台的时间表,是拿鞭子抽出来的!俺们要的不是施舍,是能抬头挺胸挣钱的规矩!

议事长敲了敲木槌,黄铜的槌头撞在木砧上,发出的一声,像口警钟。各方观点已明,按例投票。他的声音带着颤,赞成设立大明邮送社集团外卖业务、成立大明民生集社配送集团,并按议案规范平台者,请举算筹。

三百根算筹在晨光里举起,竹制的、木制的、骨制的,高高低低,像片晃动的森林。工人代表的算筹举得最直,农民代表的算筹晃着乡音,商家代表的算筹有疏有密——有二十多个商家代表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举起了算筹,其中就有周明远旁边的绸缎商,他小声说:俺儿子也总点外卖,俺怕他遇到小张那样的事。

郑铁山在我耳边低声报数,机械义手的齿轮转得轻响:工人代表57人,全票赞成;农民代表63人,全票赞成;商家代表89人,23人赞成,66人反对;其他代表91人,17人弃权,74人赞成......总计赞成217票,反对73票,弃权10票。

议事长站起身,白胡子在胸前颤,他举起木槌,停顿了三次才落下:经全国议事会审议,投票结果已出。现宣布:

一、同意设立大明邮送社集团外卖业务,首批在京北府、津天府、闽省平延府、州泉府、藏西自治省开展设立工作——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地图上的标记,京北府、津天府试点城乡结合部配送,闽省二府试点海鲜生鲜配送,藏西自治省试点药品冷链配送,重点覆盖偏远村落及行动不便群体。

二、成立大明民生集社配送集团,在京北府(都城)、津天府、闽省平延府、州泉府、古蒙自治省、藏西自治省、夏宁自治省、西广自治省开展设立工作——木槌再落,古蒙试点牛羊肉保鲜配送,夏宁试点瓜果速运,西广试点香料配送,统筹城乡配送资源,骑手纳入民生保障编制,享受医疗、养老双保险。

三、责成刑部、民生都察院联合制定《外卖平台管理规范》,明确抽成上限(不得超过两成五)、安全保障(平台需按单缴纳安全基金)、赔偿标准(意外医疗平台承担七成),三日内报议事会备案。

木槌落下的瞬间,厅外传来雷声——夏至的雨终于来了,打在议事会的琉璃瓦上,沙沙作响,像无数双鼓掌的手。雨水顺着瓦当流下,在台阶上汇成小溪,带着关街村的黄土,流向京北市的千家万户。

我走出议事厅时,林晓捧着她的笔记本跑过来,雨水打湿了她的刘海,野菊在领口颤巍巍的。陛下,这......这是真的?她的手指抚过全息屏上的决议,像在触摸个不敢想的梦。

你看,我指着远处的雨幕,那里,邮送社的汽车正冒着雨出发,车身上新刷的民生配送四个字,在雨里闪着光。赶车的老邮差披着蓑衣,车斗里装着刚从关街村订的药,很快,你娘的药能送上门,小张的医药费有着落,老马雨天跑单,不用再揣着止痛片。

郑铁山把保温箱递给我,里面的玉米面窝头还温着,是李大姐今早塞的,说议事会的人也得吃饭陛下,回吧?

我跨上那辆银灰色摩托,车把上的大明综合准驾证被雨水洗得发亮,去关街村,告诉老马他们,议事会的铜铃,为他们响了。

摩托驶进雨里,水花溅起,像撒了把碎银。后视镜里,议事会的朱墙越来越远,但那些算筹举起的声响,那些骑手的引擎声,那些粥碗的碰撞声,正顺着雨丝,流向三十三省的每个角落——

北河省的山坳里,张寡妇正望着山路,等着邮送社的马车送盐;夏宁省的麦田边,王二柱拄着拐杖,看着民生集社的骑手培训通知;关街村的老槐树下,老马正给小张读议事会的决议,雨滴打在他们的平安符上,像滴落在民心的暖。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那217张赞成票,不是终点,是起点——从朱墙内的算筹,到街巷里的车轮,再到千万人碗里的热饭,这条路还很长,但只要每一步都踩着民心,就不怕远。

雨越下越大,摩托的引擎声混着雨声,像支正在谱写的新歌,歌名叫《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