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79章 新生记:算筹刻度里的民心新芽

均平二十一年惊蛰,议事会大厦的铜铃在蒙蒙雨雾中轻响,第一声铃音未落,主阵的民生改善指数已跳至91%——这是巡访整改三个月来的最高值。我摩挲着案头那架赵铁锤送的铁风车,扇叶上还沾着北冰洋省的煤屑,风从窗缝钻进来,带起一串声,像在数着账本上的新数据。风车的铁轴是用平府公共交通集团换下来的旧马车轴改的,赵铁锤说废铁也能转出新意思,此刻倒真像个不知疲倦的账房先生,替民心算着一笔笔明白账。

全息屏上,三十三省的整改进度条次第亮起,像春雨洗过的田埂,透着润润的绿。花省学司的新生录取名单公示第三日,寒门学子占比从17%升至63%,公示栏前挤满了带干粮的家长,有个瞎眼老汉让儿子逐字念名单,听到自家孙子的名字时,枯瘦的手在算筹串上摸了三遍,说这串算筹,总算没白攥。闽省宁建府阳建县的议事会新增十二张木椅,椅腿上还留着木匠的凿痕,坐上去的是挑夫陈三、织工林嫂和菜农王老汉,陈三的扁担就靠在墙角,林嫂的围裙还沾着棉絮,王老汉的草鞋上带着菜泥,他们说这椅子沉,坐上去踏实。皇家建设集团的钢筋检测合格率,终于从62%爬回98%,检测员小李把最新报告贴在工地门口,旁边用红漆画了把算筹,说这数要是再降,我就把自己绑在钢筋上晒太阳。

最醒目的是海府的民心热图,红色的暖流漫过每个曾被巡访过的村寨,像惊蛰后的春潮,漫过冻土,催出绿芽。热图上最烫的点,是花省花府花县衙前乡里文村,那里的议事会灶台刚蒸出第一笼新麦馒头,二十三个代表围着木桌分馒头,谁也不多拿,说民心就像这笼馒头,得匀着吃才香。

陛下,花省学司的整改折子到了。朱静雯的全息投影捧着卷宗,机械义眼映着密密麻麻的批注,金属指节在二字上停顿片刻。新上任的学司郎中李默是个左撇子,账本上的字都向左歪,却一笔一画透着实在:追讨挪用银七千三百两,修缮教室十二间,更换漏雨瓦片三百二十七片,辞退收受贿赂的学官三人,补录寒门学子四十二名。最有意思的是附页的算筹选课制细则,学子们用竹制算筹投票,每根算筹代表一票,投给最受欢迎的算术先生周夫子的算筹,在竹筒里堆得像座小山,而总爱说读书是为做官的张夫子,竹筒里只躺着三根,如今正戴着草帽在藏经阁扫落叶,据说他扫得格外仔细,说这叶子比我的老脸干净。

我翻开卷宗,夹着张泛黄的纸,是花县寒门学子王二丫的选课票,算筹画得歪歪扭扭,却在算术先生栏下画了三个圈。票根背面用铅笔写着我要算清地主的账,字迹被眼泪晕开了一小块。这姑娘去年被顶替名额时,在学司门口跪了三天。朱静雯调出她的学籍卡,最新评语是算术课上能用算筹算出十三种分粮法,旁边贴着张她的作业本,最后一页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科学院徽章,下面写着用算筹给穷人算账。

正说着,王二丫的课间影像跳了出来,她正蹲在学堂后的槐树下,教几个更小的娃用石子算收成。一亩地打两石麦,十亩就是二十石,地主拿走一半,咱还剩十石,够吃八个月,她捡起颗白石子,这是咱的,又捡起颗黑石子,这是地主的,等将来,咱要让黑石子越来越少,白石子越来越多。阳光透过槐树叶,在她的算筹课本上洒下光斑,课本的封皮补着块蓝布,是她娘的旧头巾改的。

赵铁锤的加密通讯突然跳进来,背景是平府公共交通集团的车库,机油味隔着屏幕都能闻见。陛下您瞧!他举着扳手敲了敲辆刚修好的马车,新换的轴承,俺们工人自己监工,保准跑三年不松垮。扳手敲在轴承上,发出的脆响,像在数算筹。车库墙上贴满新账本,每笔油钱、维修费都用红笔标着职工代表共审,旁边是七八个摁在一起的指印,有老茧磨出的坑,有新疤结的痂,像朵挤着开的花。

老张师傅今早蒸了糖包,赵铁锤转身拍了拍个穿蓝布衫的老汉,说要给陛下捎两个,尝尝甜不甜。老张师傅的手在方向盘上磨出了厚茧,捏糖包时却格外轻,以前油钱被扣,我半夜跑车都得揣块咸菜,现在补了钱,能给孙子买糖葫芦了。他掀开驾驶座下的木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七个糖包,这是给每个司机的,说吃了糖包,跑车不慌,剩下两个,您可得尝尝。

王春燕的消息紧随其后,附的是张北河省麦田的航拍图,图上的水渠像条银带,绕着绿油油的麦田打了个结。藁城县的水渠通了,她的声音带着麦香,背景里有青蛙叫,今年的冬小麦比去年早返青七天,老农们说,这是巡访带来的春信她蹲在渠边,掬起一捧水,水里映着她的布头巾,您看这水,清得能照见算筹纹,以前堵的时候,水浑得像泥汤,浇地都嫌硌得慌。

对了,理前乡贤达村的那三百斤赈灾棉,她突然压低声音,像怕惊着什么,俺们给缝成了棉裤,七户人家,每户五条,裤腰上都绣了朵小麦穗。镜头转向村口的老槐树,七个老人正坐在石碾上晒太阳,棉裤的蓝布面在阳光下发亮,最老的李奶奶摸着裤腰,这针脚密得像算筹,穿在身上,比抱着火炉还暖。有个瘸腿老汉站起来,跺了跺脚,以前冻得直哆嗦,现在能去地头看麦子了,这棉裤里啊,像揣着太阳。

全息屏突然弹出魏民望的紧急传讯,画面晃得厉害,像是在颠簸的马车上,老会长的胡子上沾着雨珠。陛下,藏西自治省的科学院支院出事了!他的声音带着喘息,怀里抱着个木箱,新拨的仪器被人换了包,送来的全是些掉漆的旧家伙,研究员们急得直拍桌子。他翻转镜头,实验室的墙角堆着十几个木箱,拆开的一个里露出台布满锈迹的望远镜,镜筒上的大明科学院字样被磨得只剩个字,旁边扔着个破算盘,算珠缺了三颗,是老研究员们临时凑合用的。

查物资调拨单。我指尖在屏上一点,藏西自治省的工部账册立刻展开,泛黄的纸页上,全新光谱仪三台几个字被红笔圈着,签收人的签名龙飞凤舞,像条歪歪扭扭的蛇。朱静雯的机械义手快速滑动,调出达瓦的小舅子——西域商队老板巴图的货运记录,惊蛰前五日,他的商队确实运了十二箱科研仪器,但卸货单上的签收人,是个查无此人的。

又是这种把戏。朱静雯调出达瓦的通讯记录,加密信息像串发霉的葡萄,透着酸腐气。惊蛰前三日,他与景王府长史有过七次加密通话,最后一条是货已换,银照收,观星楼的砖快砌完了。观星楼?我想起巡访时在藏西见过的土坡,老研究员说那里的星星最亮,可惜连块像样的观测台都没有,如今倒成了藏污纳垢的窝点。

雨越下越大,打在算筹纹窗棂上噼啪响,像无数根算筹在敲打民心的账本。我想起巡访时在藏西见到的老研究员,他叫次仁,头发白得像雪山,用算盘算星图时,指节磨得发亮,算珠被摸得包浆温润。仪器旧点不怕,他当时指着窗外的星星,就怕心也旧了,心要是锈了,再新的仪器也照不见星星。如今看来,达瓦的心不仅锈了,还生了蛀虫,把科研经费啃成了私盐和军械。

传全国议事会监察局,即刻赴藏西。我的声音透过雨幕,格外清晰,像敲在冰面上的算筹,查达瓦的贪腐链,查西域商队的后台,查景王府是不是又在伸手——告诉郑铁山,要是查不清,就把观星楼的砖一块块拆下来,看看每块砖里藏着多少猫腻。

三日后的寅时,郑铁山从藏西发来密报,画面里的雪还没化,他的眉毛上结着冰碴。陛下,这观星楼就是个幌子!他推开地下室的门,霉味混着盐味扑面而来,角落里堆着麻袋,拆开的一袋里露出雪白的私盐,达瓦挪用科研经费八万两,给小舅子盖了这座楼,地下三层全是私盐和军械,账本上记着景王用度,落款是长史的私章。账本是用藏汉双语写的,三月初五,送盐十担至景王府粮仓四月初二,运枪二十支至西域商队,墨迹还没干透,像刚流的血。

议事会的紧急会议上,三百七十二位代表的怒火几乎要掀翻穹顶,青铜灯的火苗被震得突突跳,像民心在颤。来自藏西的藏族代表卓玛拍着案头的青稞粉袋,粉沫子飞得像雪:俺们的娃在漏风的学堂里念书,冻得握不住笔,他们却拿科研经费盖据点!这不是贪腐,是挖大明的根!她掏出张照片,是个穿破棉袄的娃,在雪地里用树枝画星星,这是次仁研究员的孙子,说长大了要造望远镜,现在呢?他们连爷爷的旧算盘都要抢!

来自东广省的代表林秀琴站起来,手里举着支算筹:《大明国宪典》第41条写着科研经费专款专用,挪用者斩,达瓦敢顶风作案,背后肯定有景王府撑腰!她的声音像铜锣,去年花省的花钱长,今年藏西的达瓦,都是景王府的爪牙,再不管,这棵毒藤就要缠满大明的梁柱了!

代表们的发言像冰雹砸在青石板上,严惩达瓦彻查景王府修订科研经费法的喊声浪涛般起伏。最后投票时,全息屏上的二字亮得刺眼:100%赞成罢免达瓦,100%支持彻查景王府与西域商队的勾结,100%通过《科研经费监察条例》,规定每笔拨款须经三名研究员、两名工农代表共签,实时接入主阵,谁要是敢改一个数,主阵就自动报警,让全国百姓都听见警笛声。

整改令传到藏西时,次仁研究员正带着学生用新换的光谱仪观测星象。全息屏上,他的白胡子上沾着雪粒,笑纹里却盛着光:陛下您看,这颗星的轨迹,比算盘算得准十倍!他身后的墙上,新贴了张纸,是用藏汉双语写的科研为民,底下压着二十七个指印,有研究员的,有牧民的,还有个小小的孩童指印,是常来实验室看星星的放羊娃扎西。扎西举着自己磨的木算筹,说次仁爷爷,我算出来了,这颗星绕着太阳转,就像咱藏西绕着大明转,离不了。

春分那日,我微服去了花省花府花县。里文村村议事会的土坯房里,二十三个代表围着新做的木桌算账,桌上摊着文旅收入的账本:修灌溉渠用了三成,给私塾买课本用了两成,剩下的买了三十只母羊,分给出嫁的姑娘做嫁妆。穿蓝布衫的村代表叫王老实,他往竹凳上挪了挪,凳腿上还缠着新劈的柴火,陛下尝尝俺们的新茶,去年巡访后种的,比老茶树甜。茶是用粗瓷碗泡的,叶子在水里舒展,像刚返青的麦苗。

茶碗里的热气腾起来,映出墙上的新标语:议事会不是戏台,是咱家的灶台。这是王春燕教他们写的,字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碑刻都扎实。王老实说以前议事会就像搭戏台,乡绅们唱独角戏,咱百姓只能在台下看,现在不一样了,这灶台得大家一起烧,谁要是添柴不添力,就把他的锅碗瓢盆扔出去。正说着,卖豆腐的李婶推门进来,手里捧着块新做的豆腐,俺算着账上还剩点钱,要不买头奶牛吧,娃们能喝上热牛奶,代表们立刻用算筹投票,十七根算筹赞成,六根反对,王老实说那就买头小母牛,既能产奶,将来还能生小牛,这叫算长远账。

离开花县时,路边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黄澄澄的花海铺到天边,田埂上蹲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是花省学司新招的算术先生。他正教几个娃用算筹算收成,算到今年亩产比去年多两石时,娃们的欢呼惊飞了菜花丛里的黄蝶。俺是去年被顶替名额的学生,他抬头朝我笑,眼里有光,眼镜片反射着阳光,李郎中说,受过的委屈,要变成照亮别人的光他的课本里夹着张皱巴巴的纸,是去年的落榜通知书,上面用红笔写着今年我要让更多人上榜。

全息屏突然震动,是洪冥洲总督省的急报,画面里的太阳正烈,土着部落的长老举着橡胶苗,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大明的官老爷说要,他的汉话说得磕磕绊绊,却透着真诚,俺们不懂啥叫开发,只知道这橡胶树能做轮胎,能换粮食。长老身后的雨林里,刚种的橡胶苗排得整整齐齐,每个苗坑边都插着木牌,写着汉名:希望苗,土着名:大明亲皇家建设集团派来的技术员说,长老摸着橡胶苗,这树要长五年才能割胶,就像咱和大明的情分,得慢慢养。

技术员小张在旁边补充,他的胳膊上被蚊子咬了一串包:我们帮他们建了学堂,娃们学算筹,也学汉文,昨天有个娃用算筹算出洪冥洲 大明=一家人,还画了个大大的算筹天平,说两边一样重。

暮色漫进议事会大厦时,赵铁锤扛着个新工具箱进来,铁皮箱子上用红漆画了颗五角星,里面除了扳手,还多了个红布包。陛下您看,他打开布包,是枚用废钢筋熔铸的算筹,上面刻着98%这是皇家建设集团的合格率,俺们工人敲着钢花铸的,比金子实在。小李说,这数要是再降,他就把这算筹吞下去。

王春燕也来了,竹篮里装着新蒸的青稞馒头,是藏西的研究员托她带来的。他们说,这面里掺了西域的新麦,比单独的青稞香。她掰了半个给我,热气混着麦香漫开来,就像咱大明,各族人凑在一起,才更有嚼头。次仁研究员还让捎句话,说星星不会骗咱,只要心齐,藏西的科研院明年就能出成果。

我望着窗外的星空,北斗七星的轨迹在全息屏上流转,像串移动的算筹,丈量着民心的坐标。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此刻在这片土地上有了最鲜活的模样——是花省学司里寒门学子的课本,纸页上的算筹画得密密麻麻;是藏西实验室里的光谱仪,镜头对准星空,也对准民心;是洪冥洲雨林里的橡胶苗,根扎在土着的土地,叶向着大明的阳光;是每个村寨议事会上,那把为工农代表添的木椅,椅腿稳稳地扎在泥土里,像生长的树。

风车还在转,扇叶上的煤屑被雨水冲净,露出铁的本色,转得越来越欢,像在数着民心的新账本。主阵的民心指数稳稳停在93%,旁边跳出条新消息,是里文村的娃们发来的:俺们算出来了,今年的收成,够给学堂买五十本新课本!消息下面附着张画,五十本课本堆成小山,山顶插着根算筹,算筹上写着二字。

雨停了,惊蛰后的第一缕月光穿过穹顶,照在全息屏上的算筹纹上,像撒了层银粉。我知道,这些算筹刻度里的新芽,终会长成参天大树,根系扎在民心的土壤里,汲取着马克思主义的养分;枝叶伸向马克思主义大明的天空,那里没有特权的乌云,只有公平的阳光——每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舒展,每个梦想都能被算筹丈量,每个春天,都有新的希望,从冻土深处,破土而出。

铜铃的余音在雨雾里荡开,远至北冰洋省的煤矿,近至议事会的青砖地,像在数着那些新生的芽:一颗,两颗,三颗……数到第三百七十二颗时,天刚好亮透,东方的霞光里,新的账本正等着被翻开,而笔,握在每个大明人的手里。次仁研究员在藏西观测到的那颗晨星,此刻正照亮账册的空白页,像在说写吧,写得实在些,让每个字都长出民心的根。

我拿起案头的算筹,在巡访日志的最后一页写下:民心如星,算筹如尺,丈量之间,方见新生。写完才发现,字迹也像李默那样向左歪,却透着一股子踏实——这大概就是马克思主义大明的笔迹,不追求笔走龙蛇的华丽,只在乎笔笔落在民心的实处。窗外的油菜花田,此刻正被晨光染成金色,像无数根算筹,在民心的土地上,算出了最光明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