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88章 亲执监尺守公义 考场清风育新民

均平三十四年暮春,京北第一考点的晨光比昨日更显清亮,金色的光线穿透考点的朱红大门,洒在平整的青石板路上,映出两侧整齐排列的“禁止喧哗”“保持秩序”的木牌。考点封闭区外,考生们已排起了长龙,他们身着各色衣物,有穿粗布短褂的工农子弟,有穿素色衣裙的乡村妇女,有佩戴民族头饰的少数民族考生,还有挺着孕肚的孕妇考生,每个人手中都紧紧攥着准考证和身份证,脸上带着些许紧张,却又难掩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期盼。

我和朱静雯身着统一的藏青色监考制服,胸前的“大明自考监考”铜章在晨光下泛着冷光,与其他监考员一同提前四十分钟抵达考点。朱悦薇则已在京北第二考点履行监考职责,出发前她特意发来消息,说一切准备就绪,让我们放心。走进考点封闭区,智能安检门早已开启,发出轻微的嗡鸣,几名安检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引导考生排队,考点内的监控摄像头无声运转,全方位覆盖着每一个角落,确保考场上的每一个瞬间都有据可查。

“姑母,我们负责的是第一考场,共三十名考生,涵盖六大专业大类,其中有两名少数民族考生,一名孕妇考生,还有一名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考生,这些特殊考生的信息昨晚已经核对过了。”朱静雯递给我一份《考场考生信息表》,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位考生的姓名、性别、专业、证件号及特殊情况备注,字迹清晰工整。

我接过表格,仔细翻阅着,轻声回应:“好,特殊考生要多留意,既要按规定执行,也要照顾到他们的实际情况,不能让他们因为身体原因影响考试发挥。”说话间,我们已走到第一考场门口,与另一名监考员——来自花省的工农代表老王汇合。老王黝黑的脸上满是认真,看到我们便主动上前:“前议事长、议事长,考场已经检查完毕,桌椅摆放整齐,监控设备正常运行,时钟也已校准,和礼部学司的统一时间分秒不差。”

朱静雯点头示意,三人一同走进考场。考场内,三十张桌椅按“行列式”摆放,间距均保持在一米以上,桌面上只放着统一发放的草稿纸和中性笔,黑板上用白粉笔清晰写着“《大明民主主义哲学概论》”“考试时间:9:00-11:30”“严禁作弊,违者必究”三行大字,角落的监控摄像头正对着考场中央,无死角记录着场内情况。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透气,清新的空气涌入,带着院外老槐树的清香,稍稍驱散了考场内的紧张氛围。

此时,封闭区入口的智能安检门开始有序放行考生,考生们逐一通过安检,再沿着指引牌走向各自的考场。我们三人站在考场门口,按照分工开始执行第二道安检:朱静雯负责核对考生证件信息,我负责检查随身物品,老王则引导考生签到并签署《考试诚信承诺书》。

“考生您好,请出示您的准考证和身份证。”朱静雯的声音清晰而温和,对着第一位走进考场的考生说道。这位考生是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身着蓝色粗布褂子,双手有些局促地递上证件,他是农林生态类专业的考生,来自京北周边的乡村,准考证照片上的他面带青涩,与本人别无二致。朱静雯仔细比对了证件上的姓名、照片、专业信息,又让考生报出自己的身份证号后六位,确认无误后,示意他到我面前接受随身物品检查。

我接过考生递来的透明文件袋,里面只有准考证、身份证和一块普通的橡皮,没有任何禁带物品。“麻烦您抬起双臂,配合一下安检。”我手持安检仪,轻轻扫过他的全身,安检仪没有发出警报。“可以了,请到老王同志那里签到签署承诺书,然后按照准考证上的座位号就座。”我微笑着示意他进入考场,青年考生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放松的笑容,快步走到签到桌前。

老王将《考试诚信承诺书》递给他,耐心讲解:“同志,请您仔细阅读上面的内容,确认无误后,在指定位置签下您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签完后把承诺书交给我,然后找到您的座位,把文件袋放在桌角,等待发放试卷。”青年考生认真阅读着承诺书,逐字逐句,生怕遗漏,然后一笔一划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虽不算工整,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随着考生陆续入场,考场门口的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名少数民族女考生走到跟前,她身着带有民族纹样的服饰,头上戴着精致的银饰,手中拿着双语准考证。朱静雯看到她,特意放慢了语速:“您好,请问您需要双语指引吗?我们考场有配备翻译人员。”女考生摇了摇头,用略带生硬的汉语说道:“谢谢,我可以听懂,不用麻烦。”朱静雯依旧仔细核对了她的证件,发现她的身份证照片是几年前拍的,发型有了变化,便温和地问道:“这是您本人的身份证吗?麻烦您再报一下身份证号。”女考生流畅地报出号码,与证件信息完全一致,朱静雯随即点头放行。

轮到我检查她的随身物品时,她的银饰触发了安检仪的警报。“同志,您的银饰属于金属装饰品,按规定不能带入考场,您看是暂时交给我们保管,还是放入考点的物品寄存处?”我轻声解释道。女考生有些为难,抚摸着头上的银饰说:“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头饰,对我很重要。”朱静雯见状补充道:“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门的密封袋,将银饰封存后放在考场指定的保管处,考试结束后凭准考证领取,绝对保证物品安全,您看可以吗?”女考生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好,谢谢你们,这样我就放心了。”我拿出密封袋,小心翼翼地帮她取下银饰封存,在袋子上标注了她的姓名和座位号,然后交给老王妥善保管。

一名孕妇考生入场时,主动向我们声明了身份。朱静雯立即示意我暂停使用安检仪,改为人工检查。“您不用紧张,我们轻轻检查一下,不会影响到您。”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拍打她的衣物口袋,确认没有携带禁带物品。朱静雯则核对完她的证件后,特意引导她到靠近门口、通风较好的座位就座,并轻声说道:“考试期间如果有任何不适,或者需要起身活动,随时向我们示意,不用客气。”孕妇考生感激地点点头:“谢谢你们,考虑得太周到了。”

就在这时,一名考生匆匆跑来,脸色焦急,额头上满是汗水:“监考员同志,对不起,我路上堵车来晚了,还差五分钟就九点了,我还能入场吗?”朱静雯看了一眼考场内的时钟,时针正指向八点五十五分,她严肃地说道:“同志,按规定开考后十五分钟禁止入场,您现在还有时间,但请尽快配合检查,不要耽误考试。”我和老王立即加快速度,朱静雯核对证件,我检查随身物品,发现他的口袋里有一块智能手表,连忙提醒:“同志,智能手表属于禁带物品,考点门口有手机柜,您赶紧去寄存,我们等您回来再补签承诺书。”考生一听,连忙摘下手表,快步冲向考点门口,几分钟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顺利完成了安检和签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脸上满是庆幸。

最让人揪心的是一名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老年考生,他头发花白,行动有些迟缓,由家人搀扶着走到考场门口。他提前准备好了医疗机构的证明和教育考试机构的审核材料,朱静雯接过材料仔细查验,确认无误后,示意我进行人工检查。“大爷,您慢点,不用着急,我们慢慢检查。”我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扫描他的身体,避开心脏部位,确保检查既规范又不影响他的身体。老王则耐心地帮他填写承诺书上的部分信息,只让他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引导他到座位上,并帮他调整好桌椅高度,方便他答题。

八点五十九分,最后一名考生完成安检入场,朱静雯关闭了考场门,在门内挂上“考试进行中,请勿打扰”的牌子。此时,考场内的三十名考生全部就座,每个人都挺直了腰背,双手放在桌面上,目光注视着前方的黑板,紧张的氛围在考场内悄然弥漫。

九点整,考试正式开始。朱静雯按照规定,先向全体考生宣读《考场规则》:“各位考生,现在开始《大明民主主义哲学概论》考试,考试时间为9:00至11:30,请大家认真聆听答题要求:本次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所有答案均需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字迹清晰,不得涂改,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的答卷视为无效;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得传递任何物品,不得擅自离开考场,如需如厕,需举手示意,由监考员陪同前往……”她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条规则都宣读得清晰明确,确保每位考生都能听清。

宣读完毕后,老王开始发放试卷和答题卡,我则在考场内巡查,确保每位考生都领到相应的考试材料,并提醒他们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信息。“各位考生请注意,答题卡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要用黑色中性笔填写,准考证号下方的涂点要用2b铅笔填涂,务必准确无误,避免因填写错误影响成绩。”我轻声提醒着,目光扫过每一位考生的答题卡,看到有考生填涂涂点不规范,便上前轻声指导:“同志,涂点要涂满、涂黑,不要超出方框,也不要涂得太轻,否则机器无法识别。”

试卷发放完毕,考生们纷纷拿起笔开始答题,考场内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传来翻动试卷的轻微声响。我和朱静雯、老王按照预定路线,开始在考场内巡回监考,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打扰到考生答题。朱静雯目光锐利,扫视着每一位考生的答题状态,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老王则重点关注着特殊考生,时不时看向孕妇考生和老年考生,观察他们是否有不适;我则留意着考生的桌面和周围环境,确保没有考生携带禁带物品,没有作弊行为。

巡到一名工农子弟考生身边时,我看到他正低头认真作答,试卷上的字迹密密麻麻,虽然不算美观,却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他的桌面上除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和笔,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左手边放着一块普通的机械表,表盘上的指针清晰地显示着时间,显然是严格遵守了禁带规定。我轻轻放慢脚步,不忍打扰他,心中不禁想起林织娘昨日说的话,这些工农子弟求学不易,每一分成绩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坚持。

走到少数民族女考生身边,她正专注地做着名词解释题,眉头微蹙,手中的笔停顿了一下,似乎遇到了难题,片刻后又继续书写。她的答题卡填写得十分工整,涂点规范,显然是提前了解了答题要求。我注意到她的草稿纸上画着简单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梳理得条理清晰,看得出来她为了这次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

孕妇考生答题时显得有些吃力,她时不时会抬手揉一揉腰,脸上露出些许疲惫,但很快又打起精神,继续答题。朱静雯看到后,悄悄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同志,要不要起身活动一下?或者喝点水?”孕妇考生摇了摇头,微笑着说:“谢谢监考员同志,我没事,还能坚持。”朱静雯点点头,没有再多打扰,只是在后续的巡查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留意她的状态。

老年考生的答题速度相对较慢,他戴着老花镜,一边看着试卷,一边在草稿纸上演算,偶尔会停顿下来思考片刻。我注意到他的手有些微微颤抖,写出来的字也有些歪斜,但每一个字都写得十分认真,没有丝毫敷衍。他的答题卡上,即使是简单的判断选择题,也在草稿纸上标注了思考过程,看得出来他对这次考试的重视。

考试进行到一半时,一名考生突然举手示意,朱静雯快步走了过去,轻声问道:“同志,有什么问题吗?”考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监考员同志,我的笔没水了,能不能借一支笔?”朱静雯点了点头:“没问题,你稍等。”她回到讲台,从备用文具袋里拿出一支中性笔,递给考生:“这支笔你先用着,考试结束后还回来就行。”考生连忙道谢,接过笔继续答题。

没过多久,又有一名考生举手,说自己的答题卡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我走过去查看,发现答题卡的边缘有一小块墨水污渍,并没有影响到答题区域。“同志,这个污渍不影响阅卷,你继续答题就好,如果实在担心,我们可以给你更换一张答题卡,但需要你重新填写个人信息和已答内容,会耽误一些时间,你看需要吗?”考生犹豫了一下,说道:“不用了,谢谢监考员同志,不影响就好。”我点点头,提醒他:“以后答题时注意一下,尽量不要让墨水弄脏答题卡。”

巡查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没有丝毫松懈。朱静雯发现一名考生总是频繁地低头看向桌下,便不动声色地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桌下,发现并没有任何禁带物品,只是考生过于紧张,习惯性地低头缓解压力。朱静雯没有打扰他,只是在旁边站了片刻,看到他恢复正常答题后,才继续巡查。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生们陆续开始答论述题,这道题分值最高,也是最能考察考生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的题目。我看到不少考生都在草稿纸上认真构思,列出答题提纲,然后再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上。一名文史类汉文学专业的考生,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提纲,从《大明民主主义哲学概论》的核心观点,到结合现实案例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看得出来他对这门课程有着深刻的理解。

临近考试结束前三十分钟,朱静雯按照规定,提醒考生:“各位考生请注意,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三十分钟,请大家加快答题速度,已经答完的考生请仔细检查答题卡,确保个人信息填写完整,答案填写在指定位置,不要遗漏题目。”考生们听到提醒后,纷纷加快了答题速度,有的考生开始检查试卷,有的则在补充论述题的内容。

老年考生此时已经答完了所有题目,他正戴着老花镜,逐题检查着答题卡,时不时用橡皮擦去错误的涂点,重新填涂,动作缓慢却十分认真。孕妇考生也加快了速度,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朱静雯看到后,从讲台拿起一张纸巾,轻轻递给她:“同志,擦擦汗,别着急,还有时间。”孕妇考生接过纸巾,感激地笑了笑。

十一点三十分,考试时间到,朱静雯大声宣布:“各位考生,考试结束,请大家立即停止答题,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整理好,放在桌面上,不要擅自离开座位,等待监考员收取。”考生们纷纷放下笔,按照要求整理好考试材料,坐在座位上等待收卷。

我们三人分工合作,朱静雯负责收取答题卡,我负责收取试卷,老王负责收取草稿纸,按照座位号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收取,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份材料。收取过程中,我们仔细核对了每份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确保三者一致,然后将答题卡按顺序整理好,装入答题卡袋密封,试卷和草稿纸也分别整理好,做好标记。

收完所有材料后,朱静雯再次提醒考生:“请大家检查一下自己的座位,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个人物品,然后依次有序离开考场,离开时不要喧哗,不要在考点内逗留。”考生们纷纷起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有序地走出考场,脸上带着不同的神情,有的面带笑容,显然对自己的答题情况很有信心;有的则略显沮丧,可能是有些题目没有答好;还有的在小声交流着考试内容,讨论着论述题的答题思路。

少数民族女考生离开前,特意走到我们面前,取回了自己的银饰,再次向我们道谢:“谢谢各位监考员同志,你们既严格又贴心,让我感受到了大明自考的公平与温暖。”老年考生的家人早已在考场外等候,看到他出来,连忙上前搀扶,老年考生回头看了一眼考场,对我们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考生们全部离开后,我们三人回到考场,再次核对了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的数量,确认无误后,在答题卡袋和试卷袋上签字密封,然后将所有考试材料交给考点的考务办公室,由专人送往阅卷中心。

此时已近中午,考点为监考员和考生准备了统一的午餐,我们三人与其他监考员一同前往考点的食堂就餐。食堂内,考生们有序排队领取餐食,餐食虽然简单,却十分实惠,有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还有一碗汤,足够满足考生和监考员的饮食需求。

我和朱静雯、老王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边吃饭一边交流着上午的监考情况。老王感慨道:“这些考生真不容易,尤其是那些工农子弟和少数民族考生,为了求学付出了太多,我们一定要守住公平底线,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朱静雯点点头:“是啊,上午的监考很顺利,没有出现作弊行为,特殊考生也都得到了妥善安排,这离不开大家的认真负责。”我补充道:“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他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也说明大明自考确实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升的平台,我们作为监考员,能亲身参与其中,守护这份公平,也是一种责任和荣幸。”

就餐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守监考纪律,没有谈论任何与试题相关的内容,也没有离开食堂。看到考生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带着放松的笑容,我心中满是欣慰。一名孕妇考生端着餐盘走过我们身边,特意停下脚步,再次向我们道谢:“谢谢你们上午的照顾,让我能安心答题,这顿饭也很合胃口。”我笑着回应:“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祝你取得好成绩。”

午餐过后,距离下午的考试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三人回到考点的休息室稍作休息,同时整理上午的监考记录,填写《考场情况记录表》,详细记录下上午的监考情况、特殊考生的处理情况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置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

休息室里,其他监考员也在交流着各自考场的情况,大家纷纷表示,上午的考试整体顺利,考生们都能遵守考场规则,没有出现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来自西北的监考员阿米娜说道:“我们考场的少数民族考生都很认真,双语指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没有出现因语言障碍影响答题的情况。”来自江南的李老师则说:“我们考场有一名考生因为过度紧张,答题时手一直在抖,我给她递了杯水,安抚了一下她的情绪,后来她慢慢平静下来,顺利完成了考试。”

朱静雯听着大家的交流,说道:“上午的顺利离不开各位的认真负责,下午还有一场《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概论》考试,题型同样多样,大家一定要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坚守公平底线,同时也要继续关注特殊考生的情况,确保下午的考试也能圆满完成。”大家纷纷点头,表示会严格遵守监考规定,绝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想着上午考场上考生们奋笔疾书的身影,心中不禁感慨:这场自考,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考核,更是一场对大明纲纪的检验,对“民生为本”理念的践行。我们三人亲自执监,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向百姓证明,大明的教育公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制度保障,是每一位监考员手中的监尺,是考场上的每一个规范流程,是对每一位考生的尊重与守护。

下午的考试即将开始,考生们已陆续返回考点,封闭区外再次排起了队伍,脸上依旧带着紧张与期盼。我和朱静雯、老王整理好监考制服,拿起监考工作证,再次走进考场,准备迎接下午的监考任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考场的桌椅上,映出一片明亮,仿佛预示着这场自考的圆满成功,也预示着大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预示着无数百姓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美好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