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80章 巡督查歪风 纲纪立四方

均平三十三年三月十五,京北的春风已吹绿了护城河的柳丝,全国议事会的议事大厅内却弥漫着比寒冬更凝重的气息。朱静雯端坐于议事长席,面前摊开的《高校理论课违规情况调查报告》上,红笔圈注的几行字格外刺眼——“川省熊猫养护学院、东广省粤菜技术学院、疆新自治省民生大学、英格兰自治省爱莉娜大学、法兰西加盟省巴黎公社大学,均存在思想品德与大明民主主义理论课开设严重不足问题;罗马加盟省大学违规开设神学课程,违反《大明国宪典》‘国家推行唯物主义教育’之规定。”

“诸位代表,”朱静雯的声音透过扩音木盒传遍大厅,指尖轻轻叩击桌面,“二月督查刚见成效,三月就查出六所高校触碰红线,这不是疏忽,是对大明民主主义根基的漠视!全国议事会经表决,一致同意组建高级别巡视组,由皇帝赵麦围陛下任组长,副皇帝朱悦薇、陈纺娘两位陛下任副组长,即刻分赴各地,既要查问题,更要立规矩!”

话音未落,大厅右侧的工农代表席上,张大叔已攥紧了手里的“理论案例手册”,粗粝的指节泛白:“俺跟着二月督查组跑了四省,知道理论课缺了啥后果——学生不会用理论帮百姓解难题,高校就白办了!这次罗马的大学还敢开神学,这是要让唯心主义钻空子,俺们工农代表必须跟去盯着!”

当天午后,巡视组在京北议事院召开动员会议。赵麦围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棉布中山装,桌角摆着一小袋黄村新收的麦种,他拿起麦种掂了掂,语气平实却掷地有声:“俺们这次去,不是摆架子,是要把‘理论的种子’重新种回这些高校的地里。川省的熊猫养护、东广的粤菜、疆新的牧民、英格兰的工厂、法兰西的公社、罗马的庄园,不管啥地方、啥专业,都得懂大明民主主义——因为这是帮百姓过日子的理儿,不是空架子。”

朱悦薇将六所高校的资料分发给各组组员,指尖在罗马加盟省大学的名字上停顿:“罗马的问题最特殊,神学课程已开设半学期,涉及三名神职人员授课,必须当场叫停,还要追查学院议事会的责任。其他五所高校,重点查‘两个缺’:缺课时、缺落实,尤其是学院议事会有没有把全国议事会的精神传到课堂里。”

陈纺娘则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工农代表联络表,上面记着川省的彝族代表马淑贤、东广的粤菜作坊主林阿婆、疆新的牧民代表哈力克、英格兰的工厂主代表陈阿福、法兰西的纺织工人代表玛丽、罗马的庄园农工代表卡洛——这些都是二月督查中表现突出的基层代表,此次将全程参与巡视。“俺们工农代表最懂‘理论用不用得上’,查课的时候不用听校长说啥,就问学生‘能不能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算自家乡亲的补贴’,一问就知道真章。”

三月十八清晨,巡视组兵分三路:赵麦围率队赴川省、疆新自治省;朱悦薇奔赴东广省、法兰西加盟省;陈纺娘则带队前往英格兰自治省,罗马加盟省的专项核查由朱静雯直接统筹,从监察局抽调十名骨干组成专项组,随赵麦围一路先抵川省,再转道罗马。

赵麦围一行抵达川省熊猫养护学院时,正是三月下旬,卧龙山区的樱花开得正盛。学院门口挂着“熊猫养护特色教学示范基地”的木牌,可巡视组没进办公楼,直接按“四不两直”的规矩,往教学楼走去。“先查《大明民主主义原理》的课时表。”赵麦围对身旁的礼部学司周主事说,后者立刻掏出标准条文,“按要求,每学期总课时48节,理论课至少29节,且需结合养护专业设计案例。”刚走到二楼教室,就听见里面传来熊猫叫声的录音——这是《熊猫行为学》的实操课,可课程表上标注的却是“《朱静雯的百姓思想》:如何用‘听百姓说’理论收集村民保护需求”。赵麦围驻足窗边,看见讲台上的老师正拿着熊猫玩偶演示“幼崽喂养技巧”,黑板上连“百姓需求”四个字都没提。

“这课上得不对啊!”随行的马淑贤急了,她掏出二月在熊猫职业学院拍的课堂照片,“你看人家熊猫职业学院,讲‘听百姓说’时,会带学生去山寨记村民的需求,还画理论逻辑图,你们这倒好,全讲熊猫,不提百姓?”督查组推门而入时,老师手里的玩偶差点掉在地上。赵麦围拿起讲台上的教案,只见“理论课内容”一栏只写了“简述百姓思想”四个字,后面全是空白。“你们学院议事会是怎么贯彻全国议事会精神的?”赵麦围的声音不高,却让老师头冒冷汗,“全国议事会去年就要求‘每节理论课必须有民生案例’,你们议事会开过专题会吗?”

学院议事会主任匆匆赶来,辩解道:“熊猫养护是特色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去保护区工作,跟百姓接触少,理论课少点也……”“接触少?”张大叔突然插话,掏出兜里的护童岗记录,“俺们黄村离保护区近,去年保护区要修观测站,占了三户村民的麦田,要是学生懂‘帮百姓算’的理论,就能算出村民的误工补贴该多少,也不会闹到护童岗来调解!特色不能当借口,理论是帮熊猫,更是帮护熊猫的百姓!”

随后查课时表,更触目惊心:《大明民主主义原理》每学期仅开设16节,其中8节还被改成了“熊猫疾病防治”实操课;《品德与法典》的理论课只上了10节,全是“背动物保护条款”,没讲过“条款背后的民生逻辑”。学生随机抽查时,10个学生里有7个说“不知道《常静徽思想》的‘因地制宜’怎么用在熊猫保护里”,还有2个把“大明民主主义”说成“保护熊猫的政策”。

赵麦围当场列出整改清单:学院议事会三日内召开专题会,重新制定理论课实施方案,必须明确“每节理论课配1个村民保护案例”,比如“用‘民生整体观’分析保护区与山寨的利益平衡”;一周内补足专职理论教师,从川省熊猫职业学院调2名优秀教师支援,马淑贤负责编写“彝族山寨熊猫保护的理论案例”;考核加入60%的理论应用题,比如“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算保护区雇佣村民巡护的合理薪资”。“两周后复查,要是还不合格,全国议事会将暂停你们的特色专业经费审批。”

朱悦薇抵达东广省粤菜技术学院时,正赶上学院的“粤菜技能大赛”,校园里飘着烧腊、煲仔饭的香气,可教学楼的理论课教室却门可罗雀。“先查‘大明民主主义学院’的设置情况。”朱悦薇对礼部思论司陈主事说,按《高等学府建设标准》,凡在校生超千人的高校,必须设立大明民主主义学院(或韵澜学院),统筹理论课教学。可学院教务处主任支支吾吾:“我们……我们觉得粤菜专业重实操,没必要单独设学院,理论课由思论教研室代管就行。”

“代管?”朱悦薇翻开教研室的授课记录,发现《大明民主主义原理》的授课教师全是烹饪专业的兼职老师,其中有3名老师连《秀英思想》的“工时保障”理论都讲错——把“后厨超时工资计算”说成“老板说了算,不用算理论”。“你们连专业的理论教学机构都没有,怎么保证课程质量?”随行的林阿婆掏出账本,指着上面的工时记录:“俺们作坊的后厨,每天超时1小时,就按‘超时工资=时薪x1.5’算,这是《秀英思想》的理儿,学生要是学不会,将来当厨师长,怎么帮伙计算工资?你们的老师连这个都不懂,还教啥理论?”

更严重的是课时不足。督查组查得,《品德与法典》每学期仅开设12节理论课,其中8节还被用来“讲食品安全卫生规范”,没提“食品安全条款的宪典理论依据”;《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更是只上了6节,全是“背定义”,没教学生“怎么用理论算粤菜作坊帮村民代销农产品的收益”。“俺们村有户人家种荔枝,去年让粤菜作坊代销,作坊说‘卖多少算多少’,没按‘收益=销售额-成本-合理利润’的理论算,最后少给了200明币,要是学生懂这个,就能帮村民维权!”林阿婆的话让学院负责人涨红了脸。

朱悦薇当场下达整改令:一周内成立“大明民主主义学院”,从京北理论学院调2名专职教师任院长、副院长;立即补足理论课时,《大明民主主义原理》加开“后厨工时的理论计算”“农产品代销的收益分析”章节,《品德与法典》必须讲“粤菜食材采购的宪典理论依据”;考核加入“用理论算作坊收益”的应用题,由林阿婆担任兼职教师,带学生去作坊实操。“整改情况三周后由东广省议事会复核,再不合格,学院院长要向全国议事会作检讨。”

赵麦围在川省完成督查后,即刻奔赴疆新自治省民生大学。这所高校以“民生”为名,开设了农业技术、畜牧业管理、边疆医疗等专业,可巡视组刚进校门,就发现了问题——校园里的理论宣传栏,还贴着去年的“理论课大纲”,新的全国议事会精神压根没更新。“先查畜牧业管理专业的《大明民主主义原理》授课记录。”赵麦围对随行的哈力克说,后者是疆新西牧场的老牧民,去年刚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帮牧场算出了“冬季草料补贴的合理标准”。

督查组直奔畜牧业教学楼,正好赶上一节《大明民主主义原理》课,老师正讲“民生整体观”,可翻遍教案,只有“全国民生概况”,没提半个疆新牧民的案例。“你们怎么不讲‘牧场草料分配的民生整体观’?”哈力克忍不住举手,“去年俺们牧场缺草料,要是按‘整体观’算,就能先保产羔母羊的草料,再分其他羊,可学生要是没学过,将来当牧场技术员,怎么帮牧民解决实际问题?”老师愣住了,支支吾吾:“教材里没疆新的案例,我们就……就按全国案例讲。”

“教材没案例,你们不会自己编?”赵麦围翻出《高等学府理论课建设标准》,指着其中一条,“标准明确要求‘地方高校必须结合本地民生编案例’,你们学院议事会没落实这个要求?”随后查课时表,更让人揪心:《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每学期仅14节理论课,其中10节还被改成了“草原病虫害防治”;《品德与法典》的理论课只上了9节,没讲“牧场土地分配的宪典条款”。学生随机抽查时,10个农业专业的学生,有8个不会“用《常静徽思想》的‘因地制宜’分析疆新不同地区的种植方案”,还有1个说“种地靠经验,不用理论”。

“靠经验不行!”哈力克掏出牧场的草料分配记录,“去年俺们牧场按经验分草料,母羊饿死了5只,后来用‘因地制宜’理论,按不同牧场的草料产量分,母羊一只没少!民生大学是为疆新民生办的,要是学生不懂‘民生理’,怎么帮牧民过日子?”赵麦围当场列出整改清单:学院议事会三日内召开“理论与本地民生融合”专题会,由哈力克牵头,编写《疆新牧民民生理论案例集》,加入“草料补贴计算”“牧场土地分配”“边疆医疗资源调配”等案例;一周内补足专职理论教师,从疆新省理论学院调3名教师,重点教“理论在本地民生的应用”;开设“理论补课班”,由哈力克带学生去牧场实操,教他们“用理论算草料补贴”。“整改情况两周后复查,合格后才能恢复今年的招生计划。”

陈纺娘带队抵达英格兰自治省爱莉娜大学时,正赶上学校的“大明文化周”,可巡视组在文化周的活动列表里,没找到任何“大明民主主义理论”的相关活动——倒是有“西方古典哲学讲座”,还邀请了当地的学者。“先查工厂管理专业的理论课。”陈纺娘对随行的陈阿福说,后者是英格兰伦敦大明工厂的车间主任,去年用《秀英思想》帮工人算出了“超时工资的合理标准”。

督查组直奔工厂管理教学楼,随机找了10个学生,问“怎么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分析工厂的工人需求”,有7个学生答不上来,还有2个说“英格兰的工厂有自己的规矩,不用大明的理论”。“啥叫不用大明的理论?”陈阿福急了,掏出工厂的工时记录,“去年俺们工厂老板想少给超时工资,俺们用《秀英思想》的‘工时保障’理论,算出了该给多少,最后老板不得不补了工资!学生要是不懂这个,将来在大明工厂工作,怎么帮同胞维权?”

随后查授课记录,发现《大明民主主义原理》的授课教师,有3名是当地的学者,他们在课上只讲“古典哲学与民生”,没提“大明民主主义在远域的实践”;《朱静雯的百姓思想》更是只上了8节理论课,全是“背条文”,没教学生“怎么用理论解决工厂的工人问题”。“你们是大明的自治省高校,不是西方私塾!”陈纺娘严肃地说,“必须把大明民主主义的核心理论讲透,还要结合大明工厂的实际案例。”她当场要求学院:一周内更换3名理论课授课教师,从大明本土调2名有远域工作经验的理论教师;《大明民主主义原理》加开“工厂工时的理论计算”“工人需求的理论分析”章节,《朱静雯的百姓思想》由陈阿福担任兼职教师,带学生去工厂实操;校园理论宣传栏必须贴“大明民主主义在远域的实践案例”,每月更新一次。“整改情况由英格兰自治省工农协会监督,每月上报一次,直到达标为止。”

朱悦薇在东广完成督查后,转道法兰西加盟省巴黎公社大学。这所高校以“巴黎公社”命名,本应与大明民主主义有着天然的契合,可巡视组刚进课堂,就发现了问题——老师讲“公社历史”时,只讲“巴黎公社的斗争经历”,没提“公社精神与大明民主主义的联系”。“你们怎么不讲‘公社的群众史观与大明的百姓思想’?”随行的玛丽举手,她是巴黎公社旧址附近大明纺织厂的工人,去年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帮工厂工人选出了“车间管理委员会”。“巴黎公社就是要让工人当家作主,这和大明的‘让百姓选’是一个理儿,学生要是没学过,将来当工人代表,怎么帮工友维权?”

老师沉默了,学院负责人连忙解释:“我们怕讲大明的理论会和当地文化冲突,就……就先讲公社历史。”“公社历史和大明理论不冲突,是相通的!”朱悦薇翻出《大明国宪典》,“宪典里写着‘继承和发展先进思想理论’,巴黎公社是先进思想的实践,你们更该把它和大明民主主义结合起来讲!”查课时表发现,《大明民主主义原理》每学期仅18节理论课,其中12节被改成了“公社历史课”;《品德与法典》的理论课只上了10节,没讲“工人权益的宪典理论依据”。学生随机抽查时,8个学生不会“用理论分析巴黎纺织厂的工人需求”,还有3个说“公社历史比大明理论有用”。

朱悦薇当场下达整改令:学院议事会三日内召开“公社精神与大明民主主义融合”专题会,由玛丽牵头,编写《巴黎公社与大明民主主义案例集》;一周内补足专职理论教师,从法兰西加盟省理论学院调2名教师,重点讲“公社精神与百姓思想的联系”;开设“工人权益理论实操课”,由玛丽带学生去纺织厂,教他们“用理论算工人超时工资”“用‘让百姓选’理论选车间管委会”。“整改情况由法兰西加盟省议事会复核,合格后才能恢复‘公社大学’的命名资格。”

朱静雯统筹的罗马加盟省大学专项核查组,在赵麦围完成川省、疆新督查后,即刻穿越地中海商道抵达罗马。彼时罗马刚入春,校园里的橄榄树抽着新叶,可专项组刚靠近人文教学楼,就听见二楼传来诵经声——正是违规开设的“神学与文化”课,这与《大明国宪典》“禁止高校传播宗教唯心主义”的条款直接相悖。“直接去二楼教室,按‘四不两直’规矩查现场。”专项组组长、监察局副局长李刚示意组员亮明《大明国宪典》与巡视令,脚步放轻却毫不迟疑。推开门时,讲台后的神职人员正拿着皮质典籍,讲“神意与民生的关系”,台下三十余名学生手里还捧着校方印制的“神学讲义”,封面上竟印着“罗马加盟省大学选修课教材”的字样,油墨未干的页码间还夹着宗教符号贴纸。

“立刻停止授课!”李刚上前一步,将《大明国宪典》摊开在讲台上,指尖落在“第二章·教育纲领”第三条,声音掷地有声,“宪典明确规定‘大明境内所有高校须推行唯物主义教育,严禁开设宗教课程、传播唯心主义思想’,你们这是公然违宪!”神职人员脸色煞白,捏着典籍的指节泛青,却还想辩解:“罗马有千年信仰传统,我们开这门课是为了……”“传统不能凌驾于宪典之上!”随行的卡洛抢过话头,他手里攥着去年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算出的“庄园农工冬季补贴清单”,纸页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毛,“俺们庄户人只信能帮过日子的理儿——去年庄园主想少给补贴,俺们用‘帮百姓算’的理论算出该补多少,最后才拿到足额钱。这神学课能帮俺们算补贴吗?能帮学生解决农工的生计问题吗?”

学生们面面相觑,有个穿粗布校服的学生小声说:“这课学了半学期,确实不知道怎么用它帮家里解决橄榄种植的难题,上次问老师‘怎么算护林岗薪资’,老师只说‘听神的安排’。”专项组当场查封了所有“神学讲义”,清点出的授课记录显示:这门课自去年九月开设,每周2节,由3名神职人员授课,学院议事会不仅审批通过,还从“文化建设经费”里拨付了两百明币印制教材。“你们学院议事会的责任跑不了!”李刚翻出学院议事会的审批文件,文件上还留着议事会成员的签字,“全国议事会去年十二月就下文强调‘严防宗教渗透高校’,你们不仅没执行,还纵容开课,必须追究所有议事会成员的责任!”

学院院长涨红了脸,额角渗着汗,辩解道:“我们以为‘神学与文化’算历史课,没意识到是宗教传播……”“历史课该讲‘宗教的历史演变’,不是教诵经、传教义!”朱静雯的声音通过通讯水晶传来,语气严肃却平和,“罗马是大明的加盟省,高校必须守大明的规矩——理论课要教能帮百姓解难题的大明民主主义,不是让唯心主义占课堂!”

专项组当场下达三条整改令:即日起辞退3名神职人员,永久取消其在大明境内高校的授课资格,查封校园内所有宗教书籍与标识,将教学楼走廊的宗教画像换成“大明民主主义理论案例宣传栏”,比如“用理论算庄园农工补贴”“橄榄园资源分配的民生整体观”;一周内从京北理论学院调4名专职教师,重新制定理论课大纲:《大明民主主义原理》加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罗马庄园的民生理论应用”章节,《品德与法典》重点讲“农工权益的宪典依据”,由卡洛牵头编写《罗马农工民生理论案例集》,收录“橄榄采收期的工时计算”“庄园水利分配的百姓投票案例”等本地素材;开设“理论补课班”,每周3节,由卡洛带学生去橄榄园实操,教他们“用《常静徽思想》的‘因地制宜’分析罗马不同地区的种植方案”“用《朱静雯的百姓思想》算农工护林岗的合理薪资”,考核需加入70%的理论应用题,不合格者需重学。“整改情况每月上报全国议事会,连续三次达标才能解除‘办学警示’;要是再违规,直接暂停你们的办学经费审批。”李刚收起整改清单时,卡洛正给学生们递自己的补贴计算记录,指着上面的数字说:“你们看,这才是有用的理论——能帮俺们庄户人把日子过踏实的理儿,才是大明的好理论!”

三月二十九,三路巡视组陆续返回京北,在全国议事会提交了《六省高校理论课巡视整改报告》。报告里的字迹透着扎实:川省熊猫养护学院已补足理论课时,新增“熊猫保护与村民补贴”案例12个,学生能独立用理论算巡护员薪资的比例从20%提升至75%;东广省粤菜技术学院已成立大明民主主义学院,林阿婆带学生去作坊实操12次,80%的学生能算清农产品代销收益;疆新民生大学的《疆新牧民民生理论案例集》已编印完成,哈力克带学生去牧场实操后,学生用“因地制宜”分析种植方案的正确率达82%;英格兰爱莉娜大学更换了3名理论教师,新增“工厂工时计算”“工人需求分析”课程,学生对大明民主主义的认知达标率从30%涨到68%;法兰西巴黎公社大学召开“公社精神与理论融合”专题会8次,玛丽带学生去纺织厂选出2个车间管委会,学生用“让百姓选”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着提升;罗马加盟省大学已查封所有宗教资料,理论补课班报名率达95%,卡洛的“橄榄园理论案例”成了学生最爱的课程内容,有个学生在作业里写“用‘民生整体观’算橄榄园水利分配,先保灌溉需求,再分发电用水,比之前的方案公平多了”。

四月初一的全国议事会总结会上,赵麦围手里的麦种已抽了嫩绿的芽,他举着芽苗笑道:“俺们这次巡视,就像给庄稼除杂草——把神学这种‘歪草’拔了,把理论的‘好苗’扶正。现在看,川省的熊猫、东广的粤菜、疆新的牧场、远域的工厂,到处都有理论新芽冒出来,这才是大明高校该有的样子。”

朱静雯补充道:“下一步要建‘高校理论课动态监测网’,让工农代表当‘常驻监督员’,每月反馈课堂情况;礼部每季度更新‘全国理论案例库’,把罗马的橄榄园、法兰西的纺织厂案例都加进去,让各地高校都有贴合本地民生的教材,不用再守着旧教材讲空理。”

陈纺娘则掏出新的工农代表联络表,上面多了卡洛、玛丽等远域代表的名字,墨迹新鲜:“将来不管是本土还是远域,工农代表都能去高校讲课——让学生们知道,理论不是书本上的字,是帮百姓割麦、织布、种橄榄的好工具,是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理儿。”

散会时,京北的麦田已一片青绿,风一吹,麦浪里裹着新苗的清香。张大叔、卡洛、哈力克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工农代表,正围着一张木桌讨论怎么编新的“理论案例手册”——手册里,川省的熊猫巡护记录、东广的粤菜账本、罗马的橄榄园补贴清单,都整整齐齐贴在一起,像一本厚厚的“大明民生经”,纸页间还夹着黄村的麦种、罗马的橄榄叶。

督查组的成员们站在麦田边,看着远处学生们跟着工农代表学算补贴、分析种植方案,都松了口气。他们知道,理论课的建设永远没有终点,但只要守住“帮百姓过日子”的初心,大明的每一所高校,都会成为“理论新芽”生长的好地方——这些新芽终将长成大树,撑起大明百姓踏实红火的日子,撑起马克思主义在大明的深厚根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