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53章 月训砺得筋骨硬 同心护民初心明

均平三十年二月十八辰时,京北兵营的号角比往日亮了几分——黄铜号角声裹着晨雾,飘向远方,连营外桑树林里的露珠都被震得“嘀嗒”坠落,落在刚抽芽的桑叶上,像给这片全球大明的“护民训练基地”撒了层碎银。这是“月训复盘”的信号,训练场上早已站满了人,灰布训练服在晨光里连成一片,袖口绣的“护民”二字被一个月的汗水浸得发深,边角磨出的毛边却透着股韧劲,衣服下摆还别着枚小小的“全球公社协作章”,是上月去南美桑蚕公社护民时,当地百姓送的。

我站在队伍第三排,指尖无意识地触到腰间的铜制护民牌——这不是普通的牌子,牌面刻着的不只是青稞穗,还有玉米、水稻、桑蚕的纹样,是上月安北牧民联合全球五大草原公社共同打造的,背面刻着“全域同心”四个字,如今被体温焐得发烫,磨得能映出人影,贴在粗布腰带里,像块跟着心跳的暖玉。旁边的朱静雯正帮朱悦薇理着训练服的领口,小姑娘的辫子扎得紧紧的,发梢还沾着点从江南公社带来的桑花粉,眼睛亮得像刚升起的太阳,手里攥着个小本子,封皮上画着全球地图的简笔轮廓。

“全体都有!米跑,预备——跑!”周磊的口令刚落,手里的马鞭往地上轻轻一磕,队伍就像潮水般动了起来。碎石子跑道被晨露浸得有些湿滑,踩在脚下“沙沙”响,我跟着队伍的节奏迈腿,呼吸早已稳了——一个月前刚跑两圈就发沉的腿,现在像生了劲,膝盖也不酸了,连胸口的闷胀感都没了,只觉得风从耳边吹过,带着桑树叶的清香,还混着远处全球通讯塔传来的微弱电波声,那是北极公社在播报今日的转场天气。

“韵澜姑母,你看悦薇!”朱静雯朝前方抬了抬下巴,声音里带着笑意。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朱悦薇跑在队伍中后段,小身子挺得笔直,双臂前后摆动的幅度正好,小辫子随着脚步晃得像面小旗子,再也不是上月那个跑三圈就喘得要扶着树、还得人陪着的小姑娘。她旁边的年轻官员小李有些跟不上,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脚步渐渐慢了,悦薇竟主动放慢速度,凑到他身边小声说:“李大哥,你别盯着脚看,看前面的人后背,调整呼吸,两步一吸、两步一呼,跟我学——上次去欧洲牧场帮牧民赶牛羊,我就是这么跟张叔学的,肯定能跟上!”

小李是上月队列训练时总顺拐的那个官员,当时被周磊罚练了一下午,脸涨得通红,连头都不敢抬。这一个月他没闲着,每天早起半个时辰练队列,现在走正步比谁都齐,就是体能还差些——他以前是江南桑农公社的账房先生,一辈子没怎么跑过远路。他听了悦薇的话,慢慢调整节奏,胸口的起伏渐渐平缓,竟真的跟上了队伍,还朝悦薇感激地笑了笑:“多谢悦薇姑娘,上次去南美帮收玉米,我就看你体力好,现在总算知道秘诀了。”我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这一个月的训练,哪里只是筋骨在变,人心也在一点点靠得更近,像全球各地的桑树枝条,慢慢缠成了一团。

跑过第五圈时,朱高煦从后面追了上来,他手里攥着个陶制水壶,壶盖没拧紧,晃出点水来,却小心翼翼地护着——这水壶是西亚公社的陶匠做的,上次去中东帮石油公社护输油管,当地百姓送的。他跑到队伍外侧,递给旁边喘得厉害的老兵张叔:“张叔,您喝点水,别着急,我陪您跑,咱们慢慢跑,肯定能到终点。”张叔是百姓卫队的老兵,左腿上有旧伤——去年去南美帮牧民转场时,为了救一只陷在泥里的小羊羔,摔在坡上弄的,每逢阴雨天就疼,上月跑米总落在最后,每次冲线都要扶着栏杆喘半天。朱高煦以前练体能时总想着自己跑,连别人掉了水壶都懒得捡,现在竟主动放慢速度陪人,连周磊都看在眼里,朝他悄悄点了点头,眼神里少了几分严厉,多了些认可。

张叔接过水壶,手抖着拧开盖子,喝了两口,声音有些哑:“多谢你了,高煦。俺这腿不争气,总拖队伍后腿——上次去北极帮因纽特百姓建暖棚,俺就没帮上多少忙。”朱高煦摆了摆手,故意放慢脚步,跟张叔并排跑:“张叔您说啥呢,您以前护百姓的时候,腿上受着伤还跟野猪斗,俺这点算啥?再说了,咱们是一起护全球百姓的,哪有什么拖后腿的说法——上次去非洲帮孩子学识字,您还教他们编草绳呢,比俺有用多了。”

半个时辰后,队伍冲过终点线。朱悦薇第一个扑到我身边,小脸通红,额头上的汗沾着碎发,却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伸手给我看:“姑母!俺今天跑了第二十三名!周班长记了时,比上月快了整整十分钟!”她摊开小手,掌心有层淡淡的薄茧,是这一个月练俯卧撑磨出来的,边缘还带着点脱皮的痕迹,“周班长说,俺再练半个月,要是能再快两分钟,就能进前十了——下月去澳洲帮牧民转场,就能跟得上队伍了!”

朱静雯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块粗布手帕,帮悦薇擦了擦汗——这手帕是江南桑蚕公社的织女织的,上面绣着全球公社的分布图,她手里还拿着份叠得整齐的《月训体能报表》,纸上的字是用炭笔写的,工工整整:“不光悦薇有进步,咱们所有人都有长进。上月米跑,咱们的平均用时是四十六分钟,这月降到了三十八分钟;俯卧撑及格率从六成涨到了九成,朱高煦现在一次能做八十个,比不少二十来岁的年轻士兵还多;还有单杠引体向上,上月只有三成的人能及格,这月已经过半了——上次去南亚帮水稻公社防洪涝,要是有这体能,咱们就能多扛几袋种子了。”

朱高煦刚喝完水,听见这话,挠了挠头,耳朵有点红:“都是周班长教得好,他怕俺练得太急伤着,还特意教俺怎么拉伸;还有上次俺练深蹲时腿抽筋,李青姑娘帮俺按了半宿,用的是南美公社制的草药油,第二天就不疼了,不然俺哪能进步这么快。”站在旁边的李青听见这话,赶紧摆手,脸上带着笑:“都是应该的,咱们是一起训练、一起护全球百姓的,互相帮衬是本分,哪用说谢——上次去北极帮百姓处理冻伤,还是你帮俺背的药箱呢。”

上午的第二项复盘是600米障碍翻越。训练场的障碍道早就准备好了,每一段都对应着全球不同的地形:土坡堆得有一人高,上面铺着层细沙,模拟的是安北草原的缓坡;矮墙是用青砖砌的,高约一米二,边缘磨得光滑,像江南桑田的田埂;独木桥长约五米,宽只有两掌,下面垫着稻草,模拟的是欧洲牧场的木栈道;最后是个水坑,水深到膝盖,里面放了些假的“石块”,是模仿赢州渔场的浅滩。这些东西上月还让不少人犯怵——朱高炽过独木桥时总晃,差点摔下来;悦薇爬土坡时滑了两次,膝盖都磨红了;小李过水坑时踩进深地方,裤子全湿了。可现在再看,大家眼里没了怯意,反而透着股期待,像是要去全球各地执行护民任务。

周磊走到障碍道前,手里拿着面小红旗,朝大家喊:“都记好了!过土坡要抓稳草根,别慌——这像极了上次去安北帮牧民转场时的坡;过矮墙要屈膝蹬腿,借力往上翻——就像咱们在江南桑田跨田埂;过独木桥要看准前方,别盯着脚——跟在欧洲牧场走栈道一个道理;过水坑要踩准石块,别踩空——就像在赢州帮渔民捡贝壳!咱们练这个,不是为了比谁快,是为了将来护全球百姓时,能快速翻过山沟、跨过水坑,不让他们等太久!现在,朱高炽,你先来!”

朱高炽应了声,深吸一口气,快步冲了出去。他跑到土坡前,双手抓住坡上的草根,脚蹬着土坡的缝隙,动作利落得像只兔子,没像上月那样打滑——上次去南美帮玉米公社防野猪,他就是这么爬坡的;过矮墙时,他屈膝、蹬腿,双手撑着墙顶,轻轻一跃就翻了过去,落地时还稳稳地站着;过独木桥时,他双臂展开保持平衡,目光盯着对面的“护民”旗,脚步不快却稳,再也没晃过,还朝后面的人喊:“大家别慌,重心放低,跟着我的节奏来——就像在欧洲牧场帮牧民赶牛时那样!”

轮到朱悦薇时,她没像上次那样犹豫,先对着土坡深吸了口气,然后快步跑过去,小手紧紧抓着草根,脚蹬得又稳又快,爬到坡顶时还朝下面的人挥了挥手;过矮墙时,她学着朱高炽的样子,屈膝、蹬腿,虽然力气小,却也稳稳地翻了过去,落地时差点摔着,旁边的士兵赶紧伸手扶了她一把,悦薇笑着说了声“谢谢”,又往前冲——她想起上次去非洲帮孩子摘果子,就是这么爬树的;最后过独木桥,她盯着对面的小红旗,小步快走,竟没晃一下,冲过终点时,训练场上响起了掌声,连周磊都忍不住喊了声“好!”

“小姑娘,好样的!”次仁旺堆老人从食堂方向慢慢走过来,手里端着个木桶,桶里是刚熬好的青稞粥,热气裹着香味飘过来,老远就能闻见——这粥里的青稞来自古蒙自治省,红枣来自西域公社,白糖来自南美甘蔗园,是真正的“全球粥”。老人这一个月没闲着,每天天不亮就去食堂帮王福师傅熬粥,还总跟士兵们说:“你们练得苦,得吃好,肚子里有劲儿,才能护好全球的百姓。”他走到悦薇身边,把木桶递过去:“快喝点粥,补补劲儿。俺今早特意多放了西域的红枣,甜得很,喝了暖和——上次去北极帮百姓熬粥,他们就说这红枣甜。”

悦薇接过木桶,用勺子舀了一口,眼睛亮了:“爷爷熬的粥最好喝!比江南公社食堂的还香!上月俺过障碍摔了,您还帮俺揉膝盖,说‘护百姓就像爬土坡,摔了再爬起来,就不疼了’,俺一直记着呢!”老人笑了,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伸手摸了摸悦薇的头:“傻孩子,俺说的是实话,你看现在,不是爬得又快又稳了?护全球百姓也是这样,遇到难事儿别怕,熬过去就好了——上次去南亚帮水稻公社抗洪,咱们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

下午的复盘是基础技能——武器操作和卫生救护。武器库前的空地上,摆着一排排步枪,都是全球兵工厂联合制造的,枪身擦得发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枪托上还刻着“全域护民”四个字。士兵们分成几组,每组围着一张木桌,桌上放着拆解好的步枪零件,木桌是北美木材公社送来的,桌面打磨得光滑。朱高煦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步枪,动作熟练地拆解着,还教旁边的新士兵:“你看,先拆枪管,再卸枪栓,记住顺序,别慌,就像俺们在中东帮石油公社修输油管那样,慢慢来,别急着快,先把每一步做对。”

那新士兵是上月刚从江南桑农公社招来的,叫王小二,以前是种桑农,手里握了十几年桑剪,还是第一次摸步枪,紧张得手抖,刚拆枪管就掉在了地上。朱高煦赶紧帮他捡起来,还笑着说:“你别慌,俺上月第一次拆枪时,零件掉了一地,周班长没骂俺,还蹲下来教俺,说‘谁都有第一次,做对了比做快了重要’。你看,先把枪管对准卡槽,轻轻一拧,就能拆下来了——就像你以前在桑田剪桑叶,得找对角度才行。”他一边说,一边握着王小二的手,教他怎么拆枪管、卸枪栓,动作慢却耐心。王小二跟着学,没多久竟也能顺利地把步枪拆解再结合,他激动得直点头,眼里闪着光:“谢谢朱高煦大人!俺现在也会拆枪了,下月去非洲帮牧民护桑田,要是遇到狮子,俺也能开枪威慑了!”

实弹射击环节在兵营西侧的靶场,靶场周围用木栅栏围着,栅栏是澳洲木材公社的,远处立着十个靶子,每个靶子上都画着全球不同的民生场景:有的画着非洲的桑田,有的画着欧洲的牧场,有的画着南美的玉米地,靶纸是江南造纸公社生产的。周磊先给大家讲要领:“三点一线,瞄准靶心,扣扳机时别慌,手指轻轻用力,别猛扣,不然子弹会偏。咱们练射击,不是为了打靶好看,是为了将来护全球百姓时,能一枪把危险挡在外面——上次去北美帮玉米公社防野猪,就是这么开枪威慑的!”

大家排成一列,依次射击。我端着步枪,肩膀抵着枪托,瞄准靶心——靶心上画的是江南的桑田,想起上月第一次射击时,我紧张得手都抖了,子弹打在了八环,还吓得差点把枪扔了。现在指尖稳了,呼吸也沉了,眼睛盯着靶心,轻轻扣下扳机——“砰”的一声,枪声在靶场里回荡,弹壳“叮”的一声落在地上,滚了几圈,弹壳是西亚金属公社制造的。我放下枪,朝靶子看去,子弹正中十环!

“好!议事长这枪打得准!”周磊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里带着赞许,“这就是练出来的,上月你还说‘怕打不准伤着人’,现在却成了咱们的‘神枪手’——下月去北极帮百姓护暖棚,有你在,大家更放心了。”朱静雯也走了过来,笑着说:“韵澜姑母,你这成绩,明天就能当示范了。你看悦薇,也进步不少。”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悦薇正举着步枪,小身子挺得笔直,枪托抵着肩膀,虽然有点晃,却没像上月那样歪。她深吸一口气,扣下扳机,“砰”的一声,子弹打在了九环——她的靶心上画的是非洲的儿童。她回头朝我们笑,手里还攥着刚落地的弹壳,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说:“姑母!陛下!俺打了九环!周班长说,俺再练练,就能打十环了!俺要把这弹壳带回非洲,给那里的孩子看,让他们知道,俺们练好了,能护着他们的桑田不被野兽糟蹋!”

卫生救护复盘在靶场旁边的空地上,李青站在中间,手里拿着绷带、纱布和一瓶草药水——绷带是江南纺织公社织的,纱布是北美棉纺公社的,草药水是全球草药公社联合配制的,止血消炎很管用。她先给大家演示怎么止血、包扎:“大家记好了,要是遇到百姓受伤,先看伤口有没有异物,有异物别硬拔,先止血;止血要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别用脏东西擦;包扎时要松紧适度,太紧了血流不畅,太松了止不住血——上次去北极帮百姓处理冻伤,就是这么包扎的,效果很好。”

正说着,旁边的王小二不小心踩空了,摔在地上,膝盖擦破了一大块皮,渗出血来,他疼得龇牙咧嘴,却强忍着没喊。李青赶紧走过去,从背囊里拿出草药水和纱布,蹲下来轻声说:“你别慌,俺帮你处理一下,很快就好。”她先用药药水浸湿纱布,轻轻擦在王小二的伤口上,动作轻得像怕碰疼他:“有点凉,你忍忍,这药水是全球草药公社制的,消炎快,不会留疤——上次去南亚帮水稻公社的百姓处理划伤,用的就是这个。”然后她又拿了块干净的纱布垫在伤口上,再用绷带一圈圈缠好,还特意留了点松紧,“你试试,会不会太紧?下月去澳洲帮牧民处理牛羊的伤口,也得这么包扎。”

王小二活动了一下膝盖,摇摇头,脸上露出笑:“不紧!李青姑娘包扎得真好,一点都不疼了!俺现在还能去练射击!”周围的士兵都笑了,小李还凑过来说:“李青姑娘,你这手艺真好,以后俺要是在欧洲牧场受伤了,也找你包扎!”李青笑着点头:“行,只要大家需要,俺随时都在。咱们练这个,不光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护全球百姓——要是他们在山里干活受伤了,咱们也能及时救他们。”

傍晚的复盘是思想教育,李默拿着本卷边的《军志三字经》,坐在训练场的桑树下,周围围满了人,连次仁旺堆老人都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桑树苗是从江南公社移栽来的,小凳子是北美木工公社做的。夕阳透过桑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像在听大家说全球护民的故事。

李默翻到“护民”那一页,声音不高却清晰:“这一个月,大家不光练了筋骨,更该懂‘护民’这两个字的意思。上月咱们去京北公社帮百姓收青稞,大家还记得吗?那天下午,突然来了三只狼,想偷公社的羊,当时老桑农王大爷都快急哭了,他手里攥着桑剪,却不敢往前冲。是咱们的士兵冲上去,开枪把狼赶跑了,王大爷握着朱高炽大人的手,手都在抖,说‘要是没有你们,俺们的羊就没了,这半年的活就白干了’——这只是全球护民的一件小事,还有更多百姓等着咱们去帮。”

朱高炽听到这话,从人群里站起来,手里拿着本《训练笔记》,本子上记满了字,还有几处画着全球地图的标记:“李老师,以前我总觉得,管好全球公社的账、核好军需的钱,就是护百姓。可那天看着王大爷的样子,我才明白,光有钱有粮不行,还得有能力护着这些好东西——上次去南美帮玉米公社防野猪,要是没练过射击,咱们哪能赶跑野猪?要是有人敢破坏百姓的庄稼,咱们就算有账,也护不住百姓的辛苦。这就是大明民主主义说的‘民为邦本,护民为先’,不是纸上的字,是要真真切切护着全球百姓的日子。”

“说得对!”周磊接过话头,手里拿着块弹壳,是上月实弹射击时的,弹壳上还留着点枪油的痕迹,“俺们练米,不是为了比谁跑得快,是为了将来全球百姓遇着危险,咱们能快点赶到——上次去南亚帮水稻公社抗洪,要是跑得慢,种子就被冲走了;俺们练射击,不是为了打靶好看,是为了能一枪把危险挡在外面;俺们练障碍,是为了能翻过山沟、跨过水坑,不让百姓等太久。这就是训练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让全球的百姓都能睡个安稳觉。”

朱悦薇坐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小本子,用铅笔认真地记着,字歪歪扭扭却整齐,本子上还画着小小的桑树苗、牛羊、玉米:“李老师,俺这月去江南公社帮桑农摘桑叶,张婶给俺送了块桑蚕丝手帕,上面绣着朵小桑花,说‘谢谢你们护着俺们,俺们才能安心种桑’。俺以后要更努力训练,练得更厉害,不让野兽欺负非洲的孩子,不让洪水冲了南亚的稻田,不让野猪毁了北美的玉米——俺要护好全球的百姓!”

李默点点头,声音里带着暖意:“悦薇说得好!大明民主主义、韵澜思想、秀英思想、常静徽思想、朱静雯百姓思想,核心都是‘护民’。这一个月,你们从‘怕苦’到‘能扛’,从‘不懂怎么护’到‘会护’,就是把这些思想融进了行动里。往后,咱们还要练,不光练技能,更要练心,让‘护民’的初心,比咱们练硬的筋骨还结实——全球的百姓,还等着咱们去帮呢。”

晚饭时,食堂里格外热闹。王福师傅把饭菜摆了满满一桌子:红烧肉炖得烂烂的,用的是欧洲牧场养了一年的猪肉,加了江南的酱油,油汁亮晶晶的,闻着就香;清蒸鱼是太平洋渔场刚送的,上面撒着葱丝姜丝,还浇了点赢州的海盐,鲜得能掉眉毛;炒青菜是南美菜园下午刚割的,绿油油的,还带着露水的味道;还有悦薇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饺子,韭菜是京北农场的,鸡蛋是全球养鸡公社联合供应的,馅料调得咸淡正好。

大家围着桌子坐,没有谁搞特殊,都自己盛饭、自己夹菜,筷子是东亚竹编公社做的,碗是西亚陶窑烧的。王福师傅端着锅刚炖好的豆腐汤,汤里飘着葱花,热气腾腾的,他笑着说:“这月大家练得苦,俺特意多做了几道菜,都是全球百姓公社送来的新鲜食材,汝吉村的青稞、赢州的鱼、江南的新麦、南美的青菜,你们吃好,肚子里有劲儿,才能护好全球的百姓——上次去非洲,俺就是用这些食材给孩子做过饭,他们都说香。”

次仁旺堆老人给悦薇夹了个饺子,还帮她吹了吹:“小姑娘,多吃点,下午练了那么久,肯定饿了。俺今早去江南公社,见着桑农们在织新的训练服,说‘士兵们的衣服磨破了,俺们得赶紧织好,让他们穿得暖和,好去护全球的百姓’。你们看,全球的百姓都记着你们的苦,你们也记着他们的盼,这就是同心,比啥都重要。”

朱高煦舀了勺红烧肉,放在张叔碗里:“张叔,您多吃点,补补身子,下月咱们还要去澳洲帮牧民转场呢,您的腿还得好好养着。”张叔笑着接过,又把肉夹给旁边的王小二:“俺老了,吃不了多少,小二年轻,得多吃点,练本事护非洲的孩子,护南亚的百姓,护全球的庄稼。”

朱静雯手里拿着份《下月训练计划》,放在桌上给大家看,计划是用全球统一的纸张打印的,上面还贴着小小的全球地图贴纸:“下月咱们要练战术协同,还要去安北帮牧民转场——他们的牛羊要去春牧场,咱们去护着,不让狼群袭扰;之后还要去非洲帮桑农建围栏,去北美帮玉米公社搭仓库。这月的进步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咱们得接着练,把筋骨练得更硬,把护民的本事练得更强,让全球的百姓都能安心过日子。”

夜色渐深,兵营的灯还亮着,灯泡是欧洲电器公社生产的,光线柔和。我和朱静雯、悦薇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月光洒在训练场上,像铺了层银霜,踩在上面软软的。远处的全球通讯塔闪着微弱的灯光,能联系到任何一个公社,百姓综合体工地的灯火通明,建材来自全球各地:钢材是澳洲的,水泥是非洲的,木材是北美的,工人们还在忙碌着,要建一个能容纳全球百姓交流的大广场。

悦薇手里攥着白天实弹射击的弹壳,弹壳被她摸得发亮,她小声跟我说:“姑母,俺今天梦见去非洲了,那里的孩子给俺递了个熟玉米,张婶还给俺看她新织的桑蚕丝手帕,说‘谢谢你们护着俺们’。”

我摸了摸她的头,帮她把被风吹乱的辫子理好:“那不是梦,等下月咱们去非洲帮桑农护田,百姓们肯定也会这样跟你说,还会给你送他们种的玉米、织的草绳。”朱静雯走在旁边,看着远处的全球通讯塔,轻声说:“你看,全球的百姓都在建设好日子,咱们在练本事护好日子,一个建、一个护,这就是最好的同心,也是咱们全球大明能越来越好的根。”

夜风送来桑树林的清香,还有远处士兵们背《军志三字经》的声音,声音整齐又坚定:“护百姓,胜亲人;守民主,为家国;抗灾害,护民生……”这声音比上月更响,飘得更远,像一股暖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里,也淌在这片全球大明的土地上,淌在每一个百姓的身边。

我知道,这一个月的训练,磨硬的不只是筋骨,更是那颗向着全球百姓的初心。往后的一个月,还有更多的训练等着我们——战术协同、野外驻训、护民实战,或许会更苦、更累,可只要我们抱着“护民”的初心,一起练、一起扛、一起帮衬,就没有跨不过的障碍,没有护不了的百姓。

月光下,训练场上的“护民”旗被风吹得飘了起来,旗面映着月光,格外鲜艳,旗面上还绣着小小的全球地图轮廓。我想起议事会墙上的“民为邦本”,想起江南公社里桑农们的笑脸,想起安北牧民的牛羊,想起非洲孩子的笑脸,想起北美玉米地的金黄,心里格外踏实——这月训的成果,从来不是纸上的报表、数字,是能扛枪护全球百姓的筋骨,是能帮他们解难题的本事,是一颗永远向着百姓、永远愿意为他们吃苦的初心。

往后的日子,我们会带着这颗初心,接着练、接着护,让全球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在公社里吃饱饭、穿暖衣,在百姓综合体里过安稳日子,让每一片桑田、每一群牛羊、每一片玉米地、每一块稻田,都能安稳生长、兴旺起来——这就是我们兵训的意义,也是我们作为全球大明人,护民的本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