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51章 盟省同心商协同 大明统筹谋共富

均平三十年正月十六,京北全国议事会大厅的年味比昨日更浓了些——檐角的红灯笼下挂着各加盟省的特色挂饰:法兰西的鸢尾花织带、琉球的贝壳串、苏格兰的羊毛流苏、安北的兽皮挂坠,连厅内的长桌都按加盟省地域划分,桌上摆着各地的吃食:法兰西的麦香面包、琉球的烤鱼干、北天竺的咖喱豆、中亚的葡萄干,热气腾腾的汝吉村青稞粥放在中央,瓷碗里的粥面泛着油花,像一碗凝聚人心的暖汤。

我穿着藏青色议事服,领口别着枚由各加盟省宝石拼缀的“同心”徽章——这是昨日法兰西代表皮埃尔特意送来的,说“每颗宝石代表一个盟省,拼在一起就是大明,缺了谁都不行”。站在厅前的台阶上,看着代表们陆续入场:法兰西代表穿着绣着鸢尾花的大明工装,袖口还沾着麦芒;琉球代表戴着传统的龙纹斗笠,斗笠边缘垂着渔民织的渔线;安北代表裹着厚实的兽皮袄,袄角绣着大明的“民生”字样;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议事会提前发的《民生政策汇编》,上面用各加盟省的文字标注了重点,连不识字的代表都配有图文手册,手册上画着百姓综合体、公社的样子,一目了然。

朱静雯陪着次仁旺堆老人走在后面,老人怀里揣着袋新磨的青稞粉,布袋上用汉、藏两种文字绣着“汝吉村赠”。“韵澜姑母,盟省代表都到齐了,共十五个加盟省,一百零八位代表,符合议事会定下的‘加盟省协商会议’参会标准。”静雯帮老人理了理布衫,声音里带着暖意,“次仁旺堆老人说,要让盟省的百姓也尝尝汝吉村的青稞,知道大明和他们是一家人,吃的是同一片土地上的粮。”

我点点头,敲响了桌上的铜铃——这铜铃还是去年百姓建设集团的工人亲手铸的,铃身上刻着“民为邦本”四个篆字,声音穿过大厅,像流水般漫过每个角落,瞬间安静下来。“各位加盟省代表,正月十六召开‘加盟省协商会议’,不是要给大家定规矩,是要跟大家一起商量:怎么让大明议事会定的民生计,落到每个盟省的百姓身上;怎么让‘百姓综合体’‘公社扩大’这些事,不仅惠及京北,也能让法兰西的农民多卖粮、琉球的渔民多赚钱、安北的牧民能穿暖衣、北天竺的佃户能吃饱饭。”

我拿起桌上的《大明国宪典》,翻到“盟省协同”章节,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宪典》里写得清楚,各加盟省是大明不可分割的部分,坚持大明领导,不是让大家‘听令行事’,是要咱们拧成一股绳,一起解决百姓的难题。比如去年议事会定的‘百姓公社扩大’,大明本土已经建了两百三十个,今年要在每个加盟省至少建一个示范点——大明出资金、派技术员,你们出土地、听百姓意见,咱们一起把公社建成盟省百姓的‘家’,让每个百姓都能在公社里吃饭、看病、学手艺。”

话音刚落,法兰西加盟省代表皮埃尔就站了起来。他手里拿着本《公社建设手册》,上面画满了批注,有的地方还用红笔圈出“食堂”“托儿所”的字样,都是他在大明考察时记的。“议事长,去年我去京北民生公社考察,看到农民通过公社卖小麦,比卖给粮贩子多赚三成,心里很受触动。法兰西的农民也有同样的难题——咱们种的小麦好,颗粒饱满,可粮商压价压得厉害,去年一亩地收的小麦,卖的钱还不够买种子和肥料。”

皮埃尔说着举起手里的小麦样本,麦粒在烛火下泛着金黄的光:“这是去年的新麦,要是能通过公社卖,农民每亩能多赚五十明币——家里有孩子的,就能送他们去读大明的实务学堂,不用再跟着下地;老人也能在公社食堂吃热饭,不用再自己生火。我们愿意坚持大明领导,落实议事会的公社政策,想在巴黎周边建个‘法兰西小麦公社’,请大明派技术员教我们怎么搞‘统种统销’,怎么对接大明的供销社,让我们的小麦能卖到京北的百姓综合体,也能卖到其他盟省。”

次仁旺堆老人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怀里的青稞粉袋晃了晃,洒出几粒青稞:“皮埃尔代表,俺给你提个醒!公社不是光卖粮,还得设托儿所、食堂,还有手工区!俺们汝吉村的公社,老人能在食堂吃热粥,孩子能在托儿所跟着先生识字,妇女能在手工区织羊毛毯,多赚点钱。你们建小麦公社,可得把这些都加上,大明的技术员会帮你们的,俺们村的老农民也能去教你们种青稞,两种粮一起种,百姓的日子更稳当!”

皮埃尔立刻点头,掏出笔在手册上记,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格外清晰:“次仁旺堆老人说得对!俺们已经跟大明的公社专员商量了,食堂要做小麦粥,还要掺点青稞,像汝吉村那样;托儿所要教孩子认小麦和青稞的品种,让他们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手工区就教百姓编麦秆画,能卖给百姓综合体当装饰,多份收入。”

琉球加盟省代表尚泰接着站起来,他的斗笠上系着水卫军送的“护渔”布条,布条上还绣着海浪纹。“议事长,陛下,琉球是海岛,百姓靠捕鱼为生。去年大明水卫军帮我们打跑了倭寇,渔民终于能安心出海了,可新的难题又来了——鱼卖不出去,鱼贩子压价,有时候捕的鱼太多,卖不掉就只能烂在海边。”

尚泰从怀里掏出张渔网,渔网的线有些磨损,显然用了很久:“这是琉球渔民织的渔网,比大明的粗些,捕的鱼少,还容易破。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水产品供应链’政策,请大明派渔民去琉球,教我们织新渔网,再帮我们建‘琉球渔业公社’,把渔民的鱼统一收、统一卖,对接赢州的渔村,一起把鱼运到京北的百姓综合体。这样渔民就不用怕鱼卖不出去,也不用被鱼贩子欺负了。”

“尚泰代表,这事包在俺们身上!”赢州渔民代表马大海突然站起来,他穿着沾满鱼鳞的工装,手里拿着本《渔网改进手册》,手册上画着新渔网的样式,“俺们赢州的渔民已经研究出了新渔网,用的是江南的桑蚕丝混着麻线,又结实又轻便,能多捕三成鱼,还不捞小鱼苗。俺们可以派十个老渔民去琉球,教你们织新网,再帮你们建鱼仓,用大明的‘盐渍法’存鱼,就算卖得慢,鱼也不会烂。”

尚泰激动地握住马大海的手,渔网的线缠在了一起,像拧成一股的民心。“太好了!”尚泰的声音有些发颤,“要是能成,琉球的渔民就能多赚钱,能给孩子买实务学堂的课本,能给老人买棉袄,不用再冻着了。我们坚决听大明的话,议事会怎么定,我们就怎么干!”

苏格兰加盟省代表威廉穿着件羊毛外套,外套上绣着大明的“民生”字样,他手里拿着把羊毛剪,剪刃上还沾着羊毛。“议事长,苏格兰的羊毛好,又软又暖和,可之前只能卖给本地的作坊,作坊给的钱少,织出来的羊毛毯也卖不出好价钱。去年听大明的商人说,百姓综合体要卖手工羊毛毯,我们就动了心思。”

威廉把羊毛剪放在桌上,指着剪刃说:“这把羊毛剪是俺们祖上传下来的,剪羊毛慢,还容易伤着羊。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手工培训’政策,请大明派织毯师傅去苏格兰,教百姓织有大明花纹的羊毛毯——比如‘民生为本’的字样,还有江南的桑花纹、琉球的海浪纹,再通过大明的供销社卖到各地。这样牧民剪羊毛、织毯子,都能赚钱,日子就能好起来。”

爱尔兰加盟省代表帕特里克紧接着发言,他手里拿着袋燕麦,燕麦的颗粒饱满,散发着淡淡的麦香。“爱尔兰的燕麦产量高,可储存技术差,每年要坏三成,遇到雨天,坏的更多。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请大明的农科院派技术员,教我们建粮库,用大明的‘风干法’存燕麦。”

帕特里克倒出几粒燕麦在桌上:“要是能学会存燕麦,我们的燕麦就能运到大明本土,给公社食堂做燕麦粥,也能卖给其他盟省。去年冬天,爱尔兰有很多百姓没粮吃,要是粮库能存粮,灾年的时候百姓就不用饿肚子了。我们愿意跟着大明走,一起把燕麦种好、存好、卖好。”

罗马加盟省代表马可穿着件传统的亚麻长袍,却别着大明的议事会徽章,他手里拿着本《罗马古迹保护手册》,手册上画着罗马的古建筑。“议事长,罗马有很多古迹,百姓也爱自己的文化,可之前没人管,很多古迹都坏了。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文化与民生结合’政策——在古迹旁边建百姓公社,公社的食堂做罗马风味的面包,手工区教百姓修古迹,既保护了文化,又让百姓有活干。”

马可翻到手册的某一页,上面画着公社的设计图:“我们还想按议事会的要求,把罗马的旧学堂改成实务学堂,教孩子种葡萄、修水渠、做面包,不是光读古书。去年有个孩子跟我说,他想学会修水渠,这样家里的田就不会旱了——实务学堂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也能帮更多罗马的孩子实现愿望。”

朱悦薇突然跑到马可身边,手里拿着张广场设计图,图纸上画着罗马柱和大明的桑花:“马可叔叔,罗马的小朋友喜欢什么呀?我们在百姓综合体的广场上画了罗马的柱子,要是你们建公社,儿童游乐区可以加个小喷泉,像罗马的喷泉一样,再种上江南的桑树,这样小朋友既能玩,又能摘桑葚吃!”

马可蹲下来,摸了摸悦薇的头,指着图纸上的喷泉:“悦薇姑娘想得真好!罗马的小朋友喜欢喂鸽子,我们可以在喷泉旁边设个喂鸽子的地方,再教小朋友用罗马的方式画画——画完了能挂在公社的墙上,让大家都能看见。这样既有罗马的味道,又有大明的心意,百姓肯定喜欢。”

安南加盟省代表黎文、安北代表巴特尔、柬埔寨代表占婆,三人一起站了起来,手里都拿着作物样本:黎文拿的是水稻,巴特尔拿的是牧草,占婆拿的是香蕉。“议事长,我们三个省的百姓日子都不好过——安南的水稻遭了水灾就减产,安北的牧草不够喂牛羊,柬埔寨的香蕉熟了卖不掉。”

黎文把水稻样本递过来,稻粒上还沾着泥土:“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抗灾互助’政策,请大明派水利技术员,帮我们修水渠、建水坝;安北想请大明派畜牧技术员,教我们种牧草、养牛羊;柬埔寨想请大明派水果商,帮我们把香蕉运到大明的百姓综合体。我们听大明的,议事会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干,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都愿意。”

我接过黎文手里的水稻样本,放在鼻尖闻了闻,有淡淡的稻香味:“三位代表放心,大明的农科院已经组建了‘南方水利队’‘北方畜牧队’,明天就会派技术员去安南、安北、柬埔寨,帮你们勘察地形,修适合当地的水渠、种适合当地的牧草;香蕉运输的事,议事会已经跟大明的物流商打好招呼,会派专门的马车,保证香蕉运到百姓综合体还是新鲜的。”

巴特尔激动地拍了拍胸口,兽皮袄发出“哗啦”的声响:“俺们安北的牧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去年冬天,很多牛羊因为没牧草饿死了,要是能种上大明的牧草,今年冬天牛羊就能活下来,牧民也能多卖肉,给孩子买新衣服!俺们听大明的,一定把牧草种好,不辜负议事会的心意!”

东度加盟省代表拉吉、北天竺代表沙克、巴度代表卡里姆、南天竺代表阿米尔,四人穿着相似的棉袍,手里拿着不同的作物样本:拉吉拿的是棉花,沙克拿的是水稻,卡里姆拿的是小麦,阿米尔拿的是甘蔗。“议事长,我们四个省的百姓大多是佃户,地主压价,日子苦得很——去年有个佃户,因为交不起地租,把孩子卖了,俺们看着心疼,却没办法。”

沙克说着红了眼,把水稻样本紧紧攥在手里:“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土地互助’政策,请大明帮我们建‘佃户公社’——把零散的土地连起来,一起种棉花、水稻、小麦、甘蔗,用大明的农具,再通过大明的供销社卖。这样佃户能多赚点,不用再看地主的脸色,也不用再卖孩子了。”

次仁旺堆老人走过去,把青稞粉袋递给沙克:“沙克代表,俺们汝吉村以前也是佃户,后来建了公社,土地归大家,一起种青稞,一起卖,现在老人孩子都能吃饱饭。你们建佃户公社,俺们可以派老农民去教你们种青稞,也能种你们的水稻,互相学,日子就能好起来。大明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议事会定的政策,都是为了百姓。”

沙克接过青稞粉袋,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希望。拉吉、卡里姆、阿米尔也跟着点头,四人一起说:“我们听大明的,跟着议事会走,一定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东欧加盟省代表伊万穿着件织满花纹的马甲,手里拿着块地毯,地毯上织着东欧的传统花纹。“议事长,东欧的百姓会织地毯,可样式老,卖不出去,很多织地毯的妇女只能在家里待着,没收入。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手工业升级’政策,请大明的设计师教我们设计新样式——把大明的桑花纹、琉球的海浪纹、苏格兰的羊毛纹织进去,再通过大明的百姓综合体卖,让织地毯的妇女能多赚点钱,给家里买新家具。”

伊万把地毯铺在桌上,指着花纹说:“这是俺们织的地毯,要是能加上大明的花纹,肯定更好看,也更值钱。去年俺们村有个妇女,织了块地毯,卖的钱够给孩子交半年的学费,她跟我说,想多织几块,让孩子能读完实务学堂——大明的设计师能帮她实现这个愿望,也能帮更多东欧的妇女实现愿望。”

中亚加盟省代表帖木儿拿着张丝绸之路的地图,地图上画着大明的物流路线,路线旁用红笔标着“驿站”的位置。“议事长,中亚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以前商人带货,要过很多关卡,收费高,还不安全。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物流畅通’政策,请大明帮我们建‘丝路驿站’,每个驿站设公社,商人能在公社吃饭、休息,关卡只收成本费,不额外要钱。”

帖木儿指着地图上的驿站:“这样商人愿意来,中亚的葡萄干、羊毛就能运到大明,大明的丝绸、农具也能运到中亚,大家都能赚钱。去年有个商人跟我说,要是驿站能建好,他就能多带点货,多赚点钱,给家里的老人治病——大明的政策能帮他,也能帮更多中亚的商人。”

西亚加盟省代表穆罕默德拿着个装着石油的小瓶,瓶子上贴着大明的标签,标签上写着“西亚石油”。“议事长,西亚有石油,可我们不会开采,也不会用,只能看着石油埋在地下。我们想落实议事会的‘工业协同’政策,请大明的工程师教我们开采石油,再帮我们建小型炼油厂,石油既能供大明的工厂用,也能供我们自己的百姓取暖。”

穆罕默德把石油瓶放在桌上,对着烛火看了看:“我们听大明的,利润按议事会定的‘三七分’,大明拿三,我们拿七,保证百姓能分到好处。去年冬天,西亚有很多百姓因为没柴烧,冻得生病,要是石油能用来取暖,百姓就不用再冻着了——大明的工程师能帮我们,我们也会好好学,不浪费石油。”

我拿起穆罕默德手里的石油瓶,放在耳边轻轻晃了晃,能听见石油流动的声音:“穆罕默德代表,大明的工业需要石油,你们的百姓需要取暖,这是双赢。议事会已经安排了‘西亚石油协同小组’,下个月就会派工程师去,帮你们勘察油田,建炼油厂;还会在西亚建个‘石油公社’,开采石油的百姓都能入社,按月领工资,年底还能分红利,不会让你们吃亏。”

穆罕默德点点头,把石油瓶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我们相信大明,相信议事会,一定能让西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以后西亚的石油,会帮大明的工厂开工,也会帮西亚的百姓取暖,咱们一起好。”

讨论了近四个时辰,代表们提出的需求都有了回应,厅内的气氛越来越热烈,连一开始有些顾虑的代表都放下了心。我敲了敲铜铃,拿出《加盟省协同发展决议》草案,草案上的字是用毛笔写的,透着股庄重:“各位代表,刚才我们商量了公社建设、农业合作、工业协同、民生保障,现在要表决这份决议——决议里明确了三点:第一,各加盟省坚持大明领导,贯彻议事会的每一项民生政策,不打折扣;第二,大明会向每个加盟省派技术员、提供资金,帮大家建公社、搞生产,有困难随时提,大明会帮着解决;第三,今年每个加盟省至少建一个百姓公社示范点,年底议事会会派人去考察,看百姓是不是真的受益;第四,加盟省的驻军要配合大明的肃伍卫,落实纪律,保护百姓,不许欺压百姓、违抗命令。同意这份决议的,请举手!”

代表们纷纷举手,一百零八位代表,全票通过。皮埃尔举起手时,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面包,他赶紧捡起来,吹了吹,笑着说:“这面包要带回家,让法兰西的百姓知道,我们跟大明一起,定能让日子像面包一样香甜,像青稞粥一样暖和。”

表决结束后,代表们围在一起,分享桌上的吃食:皮埃尔尝了口青稞粥,说“比法兰西的小麦粥更暖,有家人的味道”;尚泰吃了块桑叶馒头,说“有江南的味道,也有琉球的海风,好吃”;沙克喝了碗咖喱粥,说“有北天竺的辣味,也有大明的暖意,喝着心里踏实”。次仁旺堆老人忙着给代表们分青稞粉,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小袋,青稞粉在烛火下泛着淡淡的黄色,像握着一把希望的种子。

朱静雯走到我身边,手里拿着份《盟省政策落实时间表》,时间表上用红笔标着每个盟省的开工日期:“韵澜姑母,时间表已经拟好了,法兰西小麦公社下个月开工,琉球渔业公社下下周开工,每个盟省的技术员、资金都会按时到位,不会拖延。”

我点点头,看着厅内热闹的场景——法兰西代表和赢州渔民代表在讨论渔网改进的细节,罗马代表和朱悦薇在修改广场设计图,北天竺代表和次仁旺堆老人在交流种粮的经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像一家人围在一起商量家事,没有隔阂,没有生疏,只有同心协力的暖意。“静雯,你看,这就是我们要的协同——不是大明管着盟省,是大明和盟省一起,为百姓做事。议事会的决定,不是纸上的字,是要落到每个盟省的土地上,落到每个百姓的饭碗里,落到每个孩子的课本上。”

静雯看着手里的时间表,又看了看厅内的代表们,眼底带着暖意:“是啊,只要我们坚持大明领导,贯彻议事会的决定,不偏不倚,不藏私心,盟省的百姓和大明的百姓,就能一起过上好日子。以后,法兰西的小麦会运到京北的百姓综合体,琉球的鱼会端上安北牧民的饭桌,北天竺的水稻会喂饱东欧的孩子,咱们就是一家人,吃的是同一片土地的粮,过的是同一种踏实的日子。”

夜色渐深,议事会大厅的灯还亮着,代表们还在讨论着未来的计划:法兰西的小麦公社要在春天播种,秋天就能收粮;琉球的渔业公社要在夏天捕鱼,冬天就能存满鱼仓;北天竺的佃户公社要在秋天收稻,年底就能让佃户分到钱......这些计划像星星一样,缀在大明的版图上,连在一起,就是一片光明的未来。

走出大厅时,正月十六的月亮正圆,像个银盘挂在天上,照在各加盟省的挂饰上,泛着柔和的光。我想起议事会墙上的“民为邦本”,心里格外踏实——坚持大明领导,不是为了权力,是为了让每个加盟省的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有学上、有活干;贯彻议事会决定,不是为了统一,是为了让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对抗灾荒、一起发展生产、一起过上好日子。

夜风送来远处百姓综合体工地的叮当声,和厅内代表们的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同心协力的歌。我知道,从今天起,大明和加盟省的手会握得更紧,心会贴得更近,用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百姓,都能拥有踏实的幸福——像汝吉村的青稞粥一样暖,像琉球的烤鱼一样香,像法兰西的小麦一样饱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