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38章 自考模拟验学识,哲理解析明初心

均平二十九年七月初二,京北的夏雨刚歇,百姓大学的校园里满是草木清香。我陪着静雯和悦薇走进学校西侧的自习楼——这里刚被设为“大明高等学府百姓自学考试模拟考点”,今日特意开放,供想提前熟悉考题的考生体验。静雯说,自考云平台下周就要上线,她想亲自做一套《大明哲学概论》模拟卷,看看考题是否贴合工农民众的认知水平;悦薇则抱着“提前感受考试难度”的心思,非要跟着一起考,还特意带了她那本记满自考重点的笔记本。

自习室里已经坐了几位考生,有穿着工装的工人,有背着竹篮的农民,还有手里攥着文旅宣传册的从业者。大家见静雯进来,都笑着打招呼,一位来自龙江的工人代表还递来一张自己整理的哲学笔记:“陛下,俺这笔记记了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大白话解释,您要是做题时卡壳,说不定能用上!”

静雯接过笔记,连声道谢,又把笔记递给悦薇:“你先看看,这位师傅的笔记肯定比课本好懂,等会儿做题别慌,按自己的理解答就行。”

百姓大学的李教授是这次模拟考的主考官,他抱着一摞《大明哲学概论》模拟卷走进来,笑着对我们说:“朱议事长,陛下,悦薇姑娘,这套卷子是按自考真题难度出的,专业基础课满分100分,60分合格,跟正式考试标准一样。《大明哲学概论》对应咱们常说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重点考‘概念理解’和‘实际应用’,工农民众考生答这套题,要是能联系自己的干活经历,反而更容易得分。”

他把卷子分发给我们,又补充道:“陛下您平时接触基层事务多,对‘社会存在’‘矛盾分析’这些概念肯定有体会;悦薇姑娘年纪小,要是遇到不懂的,别着急,先把会的答了,考完咱们再逐题分析。”

悦薇接过卷子,立刻掏出笔,在卷首写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在“朱悦薇”三个字上顿了顿,又抬头看了眼静雯——见静雯已经开始翻卷子,她也赶紧低下头,认真读起题来。

我坐在她们旁边,看着静雯的答题状态:她先把整套卷子浏览了一遍,然后从选择题开始答,遇到涉及“物质与意识”的题目,就低头翻看“民心札记”里的记录——那上面记着汝吉村治沙时“先摸清沙质(物质)再定治沙方案(意识)”的例子;答到“矛盾的普遍性”时,她笔尖停顿,想起龙江工厂里“机器效率(矛盾一方)与维修成本(矛盾另一方)”的平衡问题,很快就选出了答案。

再看悦薇,她答选择题时还挺顺利,可翻到名词解释题,眉头就皱了起来。她咬着笔杆,盯着“客观实在性”三个字看了半天,又偷偷瞄了眼旁边的静雯,见静雯正埋头写“社会存在”的解释,只好低下头,在答题卡上慢慢写起来。

一个时辰后,两人陆续交卷。李教授接过卷子,坐在窗边的桌前批改,我们围在旁边,悦薇紧张得攥着衣角,眼睛紧紧盯着李教授手里的红笔。

“先看陛下的卷子,”李教授先翻开静雯的答题卡,“选择题错了3道,主要是‘辩证否定观’的细节题;名词解释‘矛盾的同一性’‘社会存在’都答到了核心点,但‘客观实在性’漏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一特征;简答题‘大明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答出了‘改造世界’和‘唯物史观’两个要点,但没提‘研究对象不同’;论述题‘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工农生产中的问题’,结合了汝吉村三文鱼养殖‘产量与水质’的矛盾,分析得很到位。总分算下来,60分,刚好合格。”

静雯接过卷子,笑着说:“果然还是有疏漏,比如‘辩证否定观’,我只想到‘批判继承’,没答‘扬弃’的内涵,看来还是得再把教材啃一遍。不过能合格,也多亏了平时在基层遇到的那些实际问题,比如答‘社会存在’时,我就想到汝吉村的土地、养殖池这些物质条件,不然光背概念肯定答不好。”

“再看悦薇姑娘的卷子,”李教授翻开悦薇的答题卡,语气温和却带着严肃,“选择题错了1道,还算不错;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失分严重,总分只有30分。咱们逐题分析,你也好知道问题在哪。”

悦薇点点头,凑到卷子前,眼睛瞪得圆圆的。

李教授先指着“客观实在性”的名词解释,念出悦薇的答案:“‘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内本质分析问题,又叫客观实在性。’悦薇姑娘,你这答案有三个问题:第一,核心对象错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是‘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比如汝吉村的青稞地,不管人有没有分析它,它都客观存在,这才是物质的属性;第二,循环定义——‘又叫客观实在性’等于没解释,就像问‘什么是苹果’,你说‘苹果又叫苹果’,别人还是不懂;第三,关键特征漏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两个点没提,等于没抓住概念的根本。”

他顿了顿,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修正后的答案应该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且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属性。比如汝吉村的三文鱼养殖池,不管咱们有没有关注它,池子里的水、鱼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咱们能通过观察鱼的生长情况,知道水质好不好,这就是‘能被意识反映’。’你记住,哲学概念不是瞎编的,得扣住‘物质’‘客观’这些关键词。”

悦薇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下,笔尖飞快地动着:“我之前以为‘客观实在性’是人的想法,没想到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以后再也不乱套概念了。”

接着,李教授翻到“矛盾的同一性”的名词解释,悦薇的答案是:“‘矛盾的统一性,是物质与意识矛盾在社会普遍存在。矛盾的统一性是同个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这个答案偏差就更大了,”李教授耐心解释,“首先,概念主体错了——矛盾的同一性是‘同一对矛盾内部双方的属性’,不是‘物质与意识这对特定矛盾’,也不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比如汝吉村种青稞,‘青稞的产量’和‘土地的肥力’是一对矛盾,同一性就是‘产量依赖肥力(相互依存)’‘肥力够了产量能提高(相互贯通)’;其次,本质内涵漏了——‘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这两个核心点没提,等于没说清‘同一性是什么’。”

他又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图:“修正后应该是:‘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指同一矛盾内部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与趋势。比如汝吉村治沙时,‘沙害’和‘治沙措施’是一对矛盾——没有沙害,就不需要治沙措施(相互依存);要是治沙措施得当,沙害能变成可利用的土地(相互转化),这就是同一性。’你得记住,‘同一性’是‘一对矛盾内部’的关系,不是‘不同矛盾’的关系。”

悦薇点点头,脸上有点发红:“我之前把‘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普遍性’搞混了,以为是‘到处都有矛盾’,以后会分清的。”

然后是“社会存在”的名词解释,悦薇写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人与社会交往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关系之间的总和。’”

李教授叹了口气:“悦薇姑娘,你这是把‘概念定义’和‘相关原理’搞混了。题目问‘社会存在是什么’,你回答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就像问‘馒头是什么’,你说‘馒头能吃饱’,没说清馒头本身是什么。而且你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属性界定也错了——‘社会存在是人与社会交往的产物’不对,比如京北的地理环境、汝吉村的人口数量,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交往’产生的;‘社会发展关系之间的总和’也错,社会存在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比如土地、资源、生产方式,这些才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只是其中一部分。”

他拿起静雯的卷子,指着静雯的答案:“你看陛下的答案——‘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汝吉村的土地、三文鱼养殖池(地理环境与生产资料)、村里的人口数量(人口因素),还有村民种青稞、养三文鱼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就把‘社会存在是什么’说清楚了,还结合了实际例子。修正后的答案应该是:‘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比如汝吉村的土地资源(地理环境)、村里的劳动力数量(人口因素)、村民种植青稞的方式(生产方式),这些都是社会存在,是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悦薇把静雯的答案抄在笔记本上,小声说:“原来社会存在是‘物质的东西’,不是‘关系’或‘想法’,我以后答名词解释,先想‘这个概念到底指什么’,再组织语言。”

最后是简答题“简述大明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悦薇的答案是:“1大明哲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来分析世界的;2大明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是吸收旧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天下继承并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李教授指着答案,慢慢分析:“这道题10分,你大概只能得2分。首先,你混淆了‘理论特征’和‘根本区别’——第一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分析世界’,只是大明哲学的特征,没说旧哲学的缺陷,比如旧哲学要么‘唯物不辩证’(像有些人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两面),要么‘辩证不唯物’(像有些人光想不做,不考虑实际情况),没有对比就不算‘区别’;其次,你混淆了‘理论来源’和‘根本区别’——第二点讲的是大明哲学从哪来,不是它和旧哲学不一样在哪,而且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不是大明哲学的来源,这点也错了;最后,你漏了所有核心要点,比如‘研究对象不同’(旧哲学想囊括所有知识,大明哲学只研究普遍规律)、‘阶级属性不同’(旧哲学为剥削阶级服务,大明哲学为工农服务)、‘目的不同’(旧哲学只解释世界,大明哲学要改造世界)。”

他又翻到静雯的答案,接着说:“陛下答出了‘目的不同’和‘有唯物史观’,但也漏了‘研究对象’。正确的答题思路应该是分三点:第一,研究对象不同——旧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大明哲学研究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第二,内容不同——大明哲学实现了唯物与辩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旧哲学没有;第三,目的不同——旧哲学解释世界,大明哲学改造世界,比如工人们用矛盾分析法改良机器,农民们用生产方式理论提高产量,这都是‘改造世界’的体现。”

悦薇听完,趴在桌子上,有点沮丧:“原来我不仅概念没懂,连答题思路都错了,看来我得从头学起,不然以后帮百姓辅导都不行。”

静雯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别灰心,我第一次学哲学时,也把‘物质’和‘意识’搞混过。你看这位龙江工人师傅的笔记,他把‘矛盾’说成‘干活时遇到的两难事’,把‘实践’说成‘动手干活’,多好懂。咱们学哲学不是为了背概念,是为了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你帮洛桑补习时,能用‘辩证否定观’告诉他‘既要学老方法,也要创新’,这才是真学会了。”

李教授也点点头:“陛下说得对,自考考哲学,就是想让工农民众能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比如农民考生答‘社会存在’,能想到自己种的地、用的农具;工人考生答‘矛盾’,能想到机器的效率和维修成本,这就够了。悦薇姑娘,你以后做题时,多联系汝吉村的事,比如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想‘卓玛大姐种青稞,试过好几种肥料,最后才找到最适合的,这就是实践检验真理’,慢慢就会了。”

悦薇抬起头,眼睛又亮了起来,她把李教授的修正答案和静雯的答题思路都抄在笔记本上,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太阳:“我知道了!以后我每天学一个哲学概念,都用汝吉村的例子编个小故事,这样肯定能记住。等自考开始,我还要帮村里的老人们整理‘哲学大白话笔记’,让他们也能轻松答题。”

离开百姓大学时,夕阳正洒在校园的梧桐树上,把叶子染成金色。静雯手里拿着那份60分的模拟卷,说要把错题整理成“自考备考指南”,放在云平台上;悦薇则抱着笔记本,一路都在念叨“明天要学‘实践论’,用洛桑修拖拉机的例子来记”。

我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自考不是为了考倒谁,是为了让百姓能用知识武装自己——老木匠能用“客观实在性”理解木料的属性,工人能用“矛盾分析法”改良机器,农民能用“社会存在”规划种植,这些才是自考的真正意义。

晚风里,远处传来百姓大学的下课铃,我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无数工农民众拿着《大明哲学概论》的合格证书,用哲学思维解决身边的问题:在田里,他们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浇水和施肥;在车间,他们用“发展的观点”改进生产技术;在村里,他们用“矛盾分析法”调解邻里纠纷——那时候,哲学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百姓手里的“干活工具”,是大明民生路上最坚实的思想根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