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90章 民选记:朱墙外的民心票

均平二十三年春,京北府的柳絮飘成了雪,纷纷扬扬地落在全国议事会的朱漆大门上,像给这庄严肃穆的建筑裹了层温柔的纱。议事厅穹顶下,三百根算筹在晨光里泛着青辉,竹制的刻着田埂纹,木制的雕着齿轮印,象牙的嵌着细碎的螺钿——每一根都被代表的掌心焐得温热,边角的磨损处透着经年累月的摩挲痕迹,那是三百五十省民心反复掂量的温度,是从均平二十年民选制度确立以来,无数双眼睛、无数双手共同打磨的印记。

我站在发言台上,脚下的青石板被历代代表踩得发亮,缝隙里嵌着北河省的黄土(去年刘老四代表带的新麦种,不小心撒了几粒)、藏西的沙砾(卓玛大姐的商队捎来的,说“让京北知道草原的模样”)、闽省的海盐(州泉府代表用棉纸包着的,说“这是渔民的汗珠子”)。手里捏着那本磨破了边角的“大明综合准驾证”,证面上的“民本”二字被摩挲得发亮,右下角有块浅褐的印记,是均平二十二年芒种送外卖时蹭的辣椒油,如今那油渍已和纸纤维长在一起,成了最鲜活的注脚——这是三年来,从驾考场的倒车入库线到关街村的老槐树,从暴雨天的摔车泥痕到保温箱里的热粥余温,最贴身的信物。

“诸位代表,”我的声音撞在雕梁上,落下细碎的尘,像在细数这三年的民生辙:考驾照时老秦考官说“方向盘里有民心”,送第一单时福满楼的孙掌柜说“热乎饭是百姓的天”,暴雨天老马摔车时说“平台的规矩该长点人情”,小张躺在病床上还念叨“别扣我弟弟的学费”……“今日,我朱韵澜,请求辞去大明国皇帝之位。”

台下响起倒抽气声,像春风突然灌进麦田的浪。郑铁山的机械义手猛地攥紧,指节撞在腰间的佩刀上,发出“当”的轻响——那把刀是三年前他陪我考m1b驾照时,怕我在城郊练车遇袭特意打的,刀鞘上“护民”二字是他用机械指一点点刻的,如今笔画已被磨得只剩浅痕,倒像民心在上面烙下的印。议事长颤巍巍地举起木槌,黄杨木的槌头悬在半空又缓缓落下,他花白的胡子抖得像风中的芦苇:“陛下,您是天启元年以来第一位民选皇帝,依《大明国宪法典》,任期尚有五年,且上月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率仍在八成三……”

“正因为是民选,”我打断他,展开退位奏折,桑皮纸的边缘卷得像浪花,那是我昨夜反复摩挲的结果,墨迹是今早用松烟墨研的,研墨的水是关街村的井水,带着点甜,“三年前,你们把票投给我,是信‘民本’二字能走出朱墙,能落到田埂上、机床旁、保温箱里;这三年我骑着摩托跑遍三十三省,从京北府的胡同到藏西的草原,才真正懂了——治理江山,不只需要龙椅上的决断,更需要议事厅里的共情。”

我侧身指向台下第三排的赵麦围,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袖口还沾着点机油(今早还在纺织厂看新机器试运转),裤脚卷着,露出脚踝上道浅疤——那是他二十三岁从纺织厂回村种麦子时,被镰刀划的,如今疤上还沾着点北河省的黄土。“麦围代表上个月在铁矿调研时说,‘工人的手磨出茧,农民的脚踩出坑,才是江山的秤’。我想离这秤更近些,离那些机床旁的汗珠(巴特尔左手的老茧比核桃还硬)、田埂上的脚印(刘老四的草鞋底磨穿了三双)、保温箱里的热粥(张奶奶总说‘比宫里的燕窝暖’),更近些。”

“因此,”我深吸一口气,晨光从穹顶的窗棂漏下来,在奏折上投下金线,像民心在上面织网,“我要参选本届全国议事会议事长。”

话音未落,骑手席位的林晓“腾”地站起,蓝布工装的左胸别着枚“民生之星”徽章,边角被汗水浸得发暗——那是她上个月送单满百单得的,当时她抱着徽章在关街村的老槐树下哭了半宿,说“俺也能为百姓做点事了”。她手里还攥着个配送终端,屏幕上还亮着昨夜的最后一单:“张奶奶,小米粥两碗,糖包两个”。“朱代表!”她的声音带着跑单后的沙哑,却比铜钟还亮,震得檐下的风铃都响了,“三年前您在驾考场练绕桩,说‘车轮不认龙袍’;这三年您送外卖,摔过车(去年秋雨摔在翠花胡同,膝盖青了半月)、赔过钱(送冰淇淋化了赔了二十文,当晚没吃饭),却总说‘民心比政绩重’——骑手的票,永远跟您走!”

她举起竹制算筹,算筹上缠着根红绸带,是去年小张车祸后,他娘用救护车的绷带改的,绸带上还留着点药味。三百根算筹随之举起,像片在春风里挺立的竹林:铁匠王师傅的算筹沾着铁屑(刚从铁砧上取的,还带着点火星),刘老四的算筹系着串麦穗(北河省新收的,穗粒饱满得能挤出白浆),藏西商队的卓玛大姐托邮送社捎来的象牙算筹上刻着藏文“共生”(牙纹里还嵌着草原的沙,摸起来糙糙的,像牧民的手掌),连去年总跟我呛声的商家代表周明远,也举起了他那根雕着缠枝莲的紫檀算筹——他的算筹顶端包着层铜皮,是去年他儿子骑摩托摔伤后,他亲手包的,说“铜皮硬,能护着点”。

赵麦围站起身时,工装口袋里的搪瓷缸“当啷”作响——那缸子是他十八岁进纺织厂当挡车工领的,后来回村种麦子,又用它装过麦种、盛过井水,缸沿磕了个豁口,却被他用铜片补得结实。“俺是工人也是农民,”他的声音带着豫北口音,像碾麦的石磙般厚重,压得议事厅的空气都沉了沉,“三年前看陛下在北河省帮俺们抢收麦子,跪在泥里割麦,龙袍沾着土,比俺们农民还像农民,就知您不是只站在朱墙里的人。您参选议事长,工农代表的票,全给您!”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是北河省五十个工农联名的信,墨迹深浅不一,有的是用毛笔写的,有的是用炭笔描的,末尾的红手印个个都带着土。

选举日定在清明,细雨洗过的议事厅里,空气里飘着艾草的清香(张奶奶托人捎来的,说“清明驱虫,也驱人心的晦”)。全息屏实时刷新着票数,红色的数字跳得像骑手们的心跳:100票时,林晓在骑手席攥紧了拳头;200票时,刘老四用旱烟杆敲了敲案几;297票时,屏幕突然定住,像时间被民心按住了。

连三位弃权的代表都站了起来,其中一位是古蒙自治省的老王爷,他穿着藏青色的朝服,腰间挂着银腰带,说“草原人信‘能共饮一壶奶茶的才是亲人’,您陪俺们在草原住了半月,喝砖茶喝得胃里暖,睡毡房睡得踏实,这票虽没投,心认了!”商家代表周明远突然鼓掌,绸缎袍的袖子扫过案几,带起片茶叶末:“服!三年前俺骂您‘不懂商道要砸饭碗’,去年看您冒雪给山坳里的猎户送药,药箱裹着您的龙袍,才知您懂的是‘人道’——这议事长,您坐得!”

全国议事会的铜铃在午后再次响起,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给议事厅镀了层金。这一次,是为“第二届民选皇帝”投票。全息屏上滚动着三位候选人的名字,朱静雯的头像旁缀着行小字:“均平二十一年起,参与民生调研七十三次,主导‘骑手安全基金’立法草案,跟进‘工农互助法案’落地”。她站在候选席上,穿着件改良的玄色常服,袖口绣着细小的算筹纹——那是她跟着我跑外卖时,林晓在关街村的油灯下教她绣的,林晓说“算筹是民心的刻度,一针一线都得实”。她的竞选纲领摊在案上,最上头用红笔写着:“让每个轮子都碾着民心,让每份热饭都连着政令”。

“三年前,”她的声音清润却有力,像关街村清晨的井水,落在青石板上能砸出响,“我看着姑母在驾考场练绕桩,她的车总压线,老秦考官说‘别慌,轮子下的线是规矩,心里的线是民心’;后来跟着她送外卖,看见张奶奶接过热粥时,眼里的光比宫里的夜明珠还亮,才懂‘皇帝’两个字,不是龙袍上的金线,是百姓碗里的热乎气,是骑手保温箱里的余温,是工人机床旁的茶缸,是农民田埂上的水壶。”

她举起一份厚厚的调研报告,封面贴着七十三张照片:有老马雨天摔车后补丁摞补丁的雨衣(他总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小张轮椅上绑着的配送终端(屏幕裂了道缝,他用胶布粘了,说“还能接单”),有藏西商队卓玛大姐托她转交的青稞种(用羊皮袋裹着,说“种在京北,就像草原在这儿扎了根”),还有北河省赵麦围种的麦子(穗子比普通品种长半寸,他说“这是工农互助的果”)。“这三年,我跟着骑手们跑了十五万公里,记了七十八本民生账:知道骑手怕雨天超时(去年暴雨,有个小哥为了不被扣钱,摔断了腿),知道工人怕工钱拖欠(纺织厂的李大姐说‘娃等着学费,拖一天心揪一天’),知道农民怕种子不发芽(刘老四的邻居张大爷,去年买了假种子,蹲在地头哭了整宿)。”

“若当选,”她的目光扫过台下,像春风拂过麦田,“我要做三件事:一、把‘骑手安全基金’扩至全国,让摔车的老马不愁药钱,让暴雨天的小哥敢慢点骑;二、让大明邮送社的马车开进每个山坳,让张寡妇买盐不用走两小时山路,让山里头的猎户也能订到城里的药;三、让《劳工保障法》长出牙齿,给工人的工钱上把锁,给农民的种子盖个章,让巴特尔这样的工人流血流汗不流泪,让刘老四这样的农民春种秋收有盼头。”

台下的掌声像春雷滚过,郑铁山的机械手拍得通红,他想起均平二十二年那个雨夜,朱静雯抱着藤编头盔站在关街村的路口,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在头盔上,她说“姑母,百姓送的这头盔,比宫里的玉冠暖”——那时的她,就已把民心揣进了怀里。投票结果在黄昏揭晓,全息屏上“朱静雯”后的数字一路攀升,最终定格在289票。古蒙王爷举起银酒杯,酒液晃得像月光:“这姑娘跟着俺们在草原学套马,缰绳勒得手心红,却说‘套马得顺着马性,治国得顺着民心’,她当皇帝,草原认!”

副皇帝选举紧随其后,赵麦围的名字一被念到,台下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比刚才的雷声还响。他的履历在全息屏上滚动得慢了些,像怕人看不清:十八岁进纺织厂当挡车工,练就“听声辨机器故障”的本事;二十三岁回村种麦子,带着乡亲试种改良品种,亩产提了三成;均平二十二年作为工农代表入选议事会,提出的“工农互助法案”让三成农户与工厂签订粮食直供协议,纺织厂的下脚料成了麦田的肥料,麦田的新麦成了工厂的口粮。

“俺没啥大道理,”赵麦围站在发言台上,把搪瓷缸放在案边,缸沿的豁口对着众人,像在展示枚勋章,“就知工人要工钱准时发,手心的茧才不白长;农民要种子能出芽,地里的汗才不白流;骑手要雨天不被扣钱,路上的险才不白冒。若当选副皇帝,俺的办公室就设在工厂车间和麦田边——纺织厂的机器响了,俺去听听;麦田的麦子黄了,俺去看看;骑手的车坏了,俺找铁匠王师傅修修。哪有民生事,哪就有俺赵麦围。”

最终他以291票当选,得票比第二名多了整整八十票。刘老四用旱烟杆敲着案几笑:“这票投的不是赵代表,是投给‘工人农民一条心’的盼头!”周明远也点头:“以前总觉得工农和商家是两头,现在才懂,都是锅里的菜,得一起热乎才香。”

就职大典那日,京北市的柳絮又飘起来,像千万只白蝴蝶落在议事厅的琉璃瓦上。我穿着最普通的蓝布袍,领口别着枚铜制算筹徽章——那是林晓娘用旧铜勺熔铸的,说“议事长的徽章,得沾点烟火气”。接过议事长木槌时,指腹触到槌头的温度,像握着当年送外卖的车把,那车把被无数骑手攥过,包浆温润,带着人间烟火的暖。

朱静雯站在龙椅前,玄色皇袍的领口别着枚同样的算筹徽章,那是我亲手给她别上的。当议事长将玉玺递到她手里时,她没有立刻接过,而是转身向台下深深鞠躬——先是对着骑手席位的林晓和坐在轮椅上的小张(他今天特意穿了件新衣裳,是朱静雯让人做的),再是对着工人席的巴特尔(他左胳膊的疤痕在阳光下若隐若现),最后对着农民席的刘老四(他草鞋上还沾着北河省的泥)。“这玉玺,”她说,声音里带着点颤,却比磐石稳,“先沾沾民生的温度。”

赵麦围站在她身侧,工装外罩了件新做的朝服,却特意把领口往下扯了扯,露出工装的补丁:“俺穿不惯绸子,这补丁是纺织厂的李大姐给缝的,提醒俺根在车间和田埂。”他从工装口袋掏出个布包,粗棉布是他媳妇织的,打开里面是两穗麦子和一枚齿轮——麦子是北河省新收的,颗粒饱满;齿轮是纺织厂换下来的旧件,带着点机油香。“这是俺给朝廷的见面礼——麦子代表农民,齿轮代表工人,合在一处,才是完整的江山。”

宣誓仪式在正午举行,阳光透过穹顶,在《大明国宪法典》上投下金斑,法典的羊皮封面被历代代表摸得发亮,正文里“民为邦本”四个字,墨迹深得像刻进去的。朱静雯领着我们,右手按在法典上,声音朗朗,震得檐下的风铃又响了:“吾等宣誓,谨守《大明国宪法典》,奉行《大明民主主义》,以《韵澜思想》为基——民生为天,民心为秤;以《秀英思想》为纲——基层为本,务实为要;以《常静徽思想》为领——通达四海,协和万邦。吾等承诺,皇帝是民选的皇帝,议事长是民选的议事长,副皇帝是工农共举的代表,所有权力,来自民心,归于民心。吾等立誓,让朱墙内的政令,顺着骑手的轮辙走到关街村;让法典里的条文,像铁匠铺的火星溅进百姓日子——使工人有尊严,农民有盼头,商有诚信,骑有保障,千万生计皆能安稳,亿兆民心皆能温暖。”

宣誓毕,朱静雯握住赵麦围的手,又握住我的手,三双手叠在《大明国宪法典》上。她的指尖带着调研时磨的茧(跟着林晓爬过三次山坳),我的掌心有送外卖的老茧(摔车时撑地磨的),赵麦围的指腹沾着机油和泥土(今早还在麦田和车间)——三双手,像三块不同的基石,粗粝却坚实,共同托着这本写满民心的法典。“姑母,麦围叔,”她说,眼里的光像关街村的星星,“江山不是龙椅,是这千千万万双手一起托着的热饭,是这千千万万双脚一起踩出的路。”

台下,巴特尔正给新骑手讲《劳工保障法》,他左胳膊的疤痕在阳光下闪着,像枚勋章;刘老四在教农技员辨麦种,捏着麦粒说“饱满的才是好种,就像民心得实”;林晓的终端上,“民生配送”的订单已覆盖三十三省,最新一单是“藏西草原,卓玛大姐,酥油茶十碗”,备注写着“让骑手慢点,安全第一”。

散场时,郑铁山递来个蓝布包,打开是那辆银灰色二轮摩托的钥匙,钥匙链缠着根牵牛花绳——是张奶奶今早从院里摘的,说“拴着吉利,跑哪都顺”。“议事长,”他眼里的光比春阳还亮,“技术科给车换了新引擎,说能跑遍三十三省的山山水水——您说过,民心的路,得亲自走。”

我发动摩托,引擎声混着《民生谣》的调子,那调子是林晓编的,骑手们都爱哼:“一轮轮,一程程,热饭热汤暖人心;一双脚,两个轮,民心碾出康庄道……”路过关街村的老槐树,朱静雯正和赵麦围蹲在麦田边,给林晓和小张讲“新民生计划”:“明年,咱们给骑手的保温箱装个小暖气,冬天也能送热粥;给山坳里的人家安个呼叫铃,订东西不用跑老远……”

张奶奶的院门挂着红灯笼,灯笼穗子上系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我的“大明综合准驾证”,边角磨破了;一张是朱静雯的竞选纲领,上面有她和骑手们的合影。那是张奶奶央求邮送社的小伙子贴的,她说“看着这两张纸,心里就踏实,日子就亮堂”。

柳絮又飘起来,落在摩托的挡风板上,融成小小的水洼,映着远处朱静雯的身影:她正帮张奶奶扶着新栽的牵牛花,玄色常服的衣角沾着黄土,像株扎在田埂上的麦子, 深扎在民心的土里。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三年前的民选是起点,今日的交接是新程——朱墙内外的民心,终将在千万个轮辙里、千万双手心里,汇成奔涌的河。摩托驶向前方,轮辙里盛着春光,也盛着明天的太阳,那太阳照着骑手的保温箱,照着工人的机床,照着农民的麦田,照着每一个百姓的热乎饭,照着这用民心铺就的江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