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67章 田垄传灯:指导思想里的民生根基

均平十九年暮秋的晨雾还没散尽,我已牵着朱静雯的手站在望稼村的田埂上。露水打湿了我的青布裙裾,也打湿了她刚换上的粗布裤脚,两人的鞋面上都沾着同一片黑泥——这是我特意带她来的原因,要让皇家的绸缎先尝尝土坷垃的滋味,才能读懂那些写在《大明民主主义》里的\"四民平等\"。义肢掌心贴着刚翻过的土壤,量子传感器正解析着三层声纹:最底层是洪武爷讨饭时踩过这片土地的脚步声,中间层是母亲马秀英三十年前教孤儿插秧的低语,最上层是此刻玉米根系生长的生物电波动,这三重声纹在地下以432赫兹共振,像极了母亲常说的\"民心如地脉,得一层一层往下扎\"。

\"姑母,这土好凉。\"朱静雯的机械义手刚碰到麦叶,就被我用手指轻轻打了下,\"用这只手,\"我指着她没装义肢的左手,\"庄稼认汗味儿,不认铁片子。你太祖爷当年在皇觉寺当和尚,揣怀里给流民的半块麦饼,就是靠这双手一点点掰碎的。\"远处传来木犁划过土地的\"吱呀\"声,母亲马秀英正蹲在地里薅草,银白的发丝被晨风吹得贴在脸颊上,手里那把木柄薅锄还是三十年前母亲亲手给她打的,锄头上的\"恤民\"二字被摩挲得发亮。\"丫头们倒早,\"母亲抬头时,眼角的皱纹里还嵌着麦糠,却笑得比田埂上的野菊还精神,\"昨儿洪安主阵说你们要来,我特意留了半亩地没薅,让静雯这皇家闺女也尝尝土坷垃的滋味。\"

朱静雯立刻蹲下身,左手刚碰到麦叶就\"呀\"了一声——麦叶边缘的细毛蹭得她手心发痒。母亲用薅锄轻轻敲了敲她的手背:\"痒就对了,这是庄稼在跟你打招呼。当年你太祖爷讨饭,路过凤阳的麦田,就是被这麦叶蹭得手心发痒,才想起要让天下人都有麦饼吃。\"母亲突然往朱静雯手心里塞了把刚摘的绿豆,豆子带着晨露的凉意,\"这豆种是洪武爷当年从皇觉寺带来的,他说'当官的要是敢糟践粮食,就该让他尝尝嚼观音土的滋味'。你当这副元首,天天要面对的算筹、数据,说到底都得围着这豆种转——它要是长不好,啥思想都是空的。\"我看着朱静雯掌心沁出的细汗,那汗珠正顺着绿豆的纹路往下淌,在泥土里晕开小小的湿痕,这痕迹让洪安主阵的农业模块自动调出全国墒情图,图上每个绿点都对应着一块农田,绿点的亮度正与母亲掌心的绿豆产生共振。

\"静雯你记着,\"母亲薅起一把杂草,草根上的泥土簌簌落在她鞋面上,\"咱大明的指导思想,根就扎在这土里头。《大明民主主义》说'四民平等',最先就得让农民腰杆直;《韵澜思想》讲'革新',也得先看新法子能不能让地里多打粮。\"她突然指向远处的量子灌溉渠,渠水正顺着算筹纹路流淌,在田垄间画出\"均平\"二字,\"你看那渠水,为啥能流到每块地?因为它顺着地势走,懂迁就。指导思想也一样,得顺着民心走,不能当摆设。你太祖爷从乞丐到皇帝,不是靠啥天命,是靠他知道饿肚子的滋味,知道农民盼的是啥。\"我补充道:\"洪武爷在《大诰》里写'民之饥,国之耻',这不是口号,是他真见过易子而食的惨状。去年南阳闹旱灾,主阵的民生预警比洪安殿的早朝钟还灵,就是因为我们把农民的旱情传感器接入了《韵澜思想》的'危机响应模块',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大明化的真意思——让思想长眼睛,能看见农民的难处。\"

朱静雯的机械义眼突然放大,瞳孔中显影出洪武爷讨饭时的全息影像:破碗里装着半块麦饼,他正小心翼翼地分给几个孩子,自己舔着干裂的嘴唇。\"姑母,我明白,\"她把绿豆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荷包,荷包上绣着的\"农本\"二字还是母亲去年教她绣的,\"昨儿赵麦囤大叔说,南阳有个乡官想把灌溉渠改道浇自家的果树,农民的生物电投诉刚到主阵,祖母的'恤民锄'就自动发出警报了。\"母亲闻言直起腰,薅锄往地上一顿,发出\"咚\"的闷响,这声响让三里外的量子农站都震颤了一下:\"那混小子后来咋样了?\"朱静雯调出全息记录,画面里乡官正扛着锄头在修复灌溉渠,背后跟着农民监督队,\"主阵按《秀英思想》里的'民规'处置的,罚他种三个月公田,饭得自己挣,还得天天听洪武爷的《大诰》录音。\"母亲这才笑了,眼角的皱纹更深了:\"洪武爷当年杀贪官,刀快;如今咱有这算筹网,让他在太阳底下挣饭吃,比杀了他还让他长记性——这才是'均平'的真意思。\"

晌午的日头晒得麦叶打蔫时,我们跟着母亲回了她在村头的小院。院墙上爬满了豆角藤,藤下晾着刚收的棉花,竹筐里的棉籽正被母亲用手分拣,饱满的堆成一堆,瘪的堆成一堆。\"饱满的留种,瘪的榨油,\"她拈起一粒瘪籽给朱静雯看,\"就像这指导思想,得有实在内容,能让农民得着好处,才算饱满。你常静徽母亲研发的'量子选种机'再好,最后还得靠人一颗一颗挑——科技是拐棍,不能替人走路。\"朱静雯学着她的样子分拣棉籽,机械义手虽然精准,却总把半饱的籽归错堆,母亲用粗糙的手指把错的捡回来:\"你看,这籽看着瘪,里头有仁,种在沃土里能长好;看着饱满的,要是芯是空的,撒下去也是白瞎。《常静徽思想》讲'科技为民',就是让这拐棍帮着挑籽,不是让它替人拿主意。\"我接过话头:\"你母亲常说,她研发的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再快,也算不出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去年望稼村搞'农科试验田',年轻技术员想全用机器耕种,结果产量还不如王铁蛋老两口的半手工——因为机器读不懂'惊蛰播种、白露收割'的农谚,这就是《韵澜思想》说的'革新要扎根传统'。\"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突突\"的马达声,赵麦囤开着量子播种机来了,车斗里装着新收的粟米。\"太皇太后,陛下,静雯姑娘,\"他跳下车时,机械裤腿上的泥点溅了一地,\"这是按《韵澜思想》里的'密植法'种的,亩产比去年多了三成!我给您留了最好的一斗,磨成面蒸馍,比城里的点心还香。\"母亲接过粟米,抓一把放在手心搓了搓,粟米壳簌簌落下,露出金黄的米粒:\"麦囤你这孩子实诚,知道把好粮食给我这老婆子。\"她突然转向朱静雯,把米粒凑到她眼前,\"你看这米粒上的纹路,多像算筹?每道纹都记着它喝了多少水、晒了多少太阳。你当副元首,心里也得有这么本账,知道农民的汗珠子砸在地里,能换多少米粒。\"赵麦囤补充道:\"俺们工农代表在算筹会上常说,评价指导思想好不好,就看三条:粮仓满不满、裤腰带松不松、孩子笑得多不多。洪武爷当年就是靠这三条赢了天下,如今咱也得靠这三条守住天下。\"

午后,我们去了龙江港的造船厂。巨大的量子船坞里,工人们正在组装新型远洋货轮,船身的龙骨上用火山岩粉写着\"工人脊梁\"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由铆钉排列而成,这些铆钉的材质与母亲当年督造的\"恤民号\"战船完全相同。\"陛下,这船的动力核心用的是常静徽大人研发的'工农共振引擎',\"总工程师王钢蛋指着船尾的算筹矩阵,\"农民提供的生物柴油、工人锻造的合金、商人引进的量子导航,三者频率必须完全同步,船才能达到最大航速。上次试航时,就因为有个铆钉的材质不达标,引擎立刻发出警报,这就是《常静徽思想》里说的'科技要为工农服务'。\"朱静雯爬上脚手架,机械靴踩在龙骨上,传来细微的震动——这是工人在焊接时特意留下的\"反馈波\",能让决策者实时感受到施工的力度。\"姑母你听,\"她把耳朵贴在龙骨上,\"这震动频率和望稼村的田垄完全一致,都是432赫兹。太祖爷当年造战船抗元,靠的不就是工人的手艺和农民的粮食吗?\"

我点点头,指着墙上的《工人权益保障条例》:\"你看这条例,每一条都对应着《大明民主主义》的'劳动光荣'条款。洪武爷说'凡匠户,皆国家栋梁',他在位时给铁匠铺减税,给窑工发棉衣,就是知道工人的锤子能敲出江山。去年有个包工头拖欠工资,主阵的'清浊'纹立刻显红,不是因为我们有千里眼,是因为《韵澜思想》的'权益追踪系统'和工人的考勤手环连在了一起。\"母亲摸着龙骨上的铆钉,突然说:\"静雯你知道吗?这船板的厚度,是按'能抗十二级风浪'设计的,可要是少了一颗铆钉,就可能在十级风浪里散架。工人就是国家的铆钉,少了他们,再漂亮的指导思想都是空架子。\"她的话让朱静雯的机械义手调出工人的生物电档案:王钢蛋的父亲是造船厂老工人,在一次事故中伤了腿,如今靠着主阵的\"工伤互助基金\"安了机械腿,还在教徒弟;焊接工李大姐的儿子在量子海事大学读书,学费全靠\"工农奖学金\",这都是《秀英思想》里\"互助共济\"的实践。

傍晚的龙江港商业区灯火初上,我们走进李稻花开的\"工农商合作社\"。货架上的商品都贴着三色标签:绿色(农民生产)、蓝色(工人制造)、金色(商人流通),标签上的算筹码能实时显示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陛下,静雯姑娘,\"李稻花用算筹笔在全息屏上一点,屏上立刻显影出南阳的绿豆从播种到上架的全过程,\"这绿豆的收购价是农民、工人、商人一起定的,用的是洪安主阵的'均平算法',保证农民有的赚、工人有的拿、商人不亏本。\"母亲拿起一包绿豆,指着标签上的\"流通成本\"一项:\"你看这数字,比三年前降了两成,就是因为《常静徽思想》的'量子物流系统'帮商人省了运费。但咱得盯着,商人可以赚钱,不能赚黑心钱——洪武爷当年杀囤积居奇的粮商,就是怕他们把'流通'变成'盘剥'。\"

朱静雯拿起一包绿豆,包装上的生物电标签与她的机械指产生76%共振,显示这包绿豆的种植户是望稼村的张大爷,加工工人是龙江港的王大嫂,流通商人是疆新的买买提。\"姑父常说,商人就像这合作社的传送带,把农民的收成、工人的产品送到需要的地方,要是只顾着自己赚钱,传送带就会生锈。\"她的机械腕弹出商人流通数据,数据在空气中化作金色的河流,河流里游动着各族商人的生物电签名,\"《大明民主主义》说'商为流通之桥',这桥得结实,还得平坦,不能让农民、工人过不去。\"我补充道:\"上个月有个盐商想哄抬价格,主阵的'市场监管模块'立刻启动,不是靠官府打压,是让其他商人的'诚信指数'与他的'违规数据'共振,让他在商帮里抬不起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明化的'市场调节',用思想当规矩,比刀枪管用。\"

深夜的洪安主阵核心机房里,我铺开全国的民生数据图。图上的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都泛着432赫兹的健康光纹,这些光纹在中央汇成\"指导思想共振核\",核内的《大明民主主义》《韵澜思想》《秀英思想》《常静徽思想》四色光纹不断交织,像极了母亲织的\"四民锦\"。\"静雯你看,\"我指着农业区边缘的一处暗斑,\"这里上个月有个乡官想克扣种子补贴,主阵立刻显影出太祖爷的'剥皮实草'警示光纹,还没等我们派人去,农民就用生物电投票把他罢免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明化的关键——指导思想不能挂在墙上,要像粟米酶一样渗进每个角落,让农民能算清自己的收成,工人能掌控自己的劳动,商人能守住自己的本分。\"

母亲突然从袖中掏出洪武爷的《皇明祖训》,书页间渗出的酶雾在数据图上显影出\"民为邦本\"四个大字:\"静雯你记住,这四个大字,是咱朱家的传家宝。你太祖爷写它的时候,想着的是凤阳老家的乡亲;你姑母把它编进指导思想,想着的是全国的农民、工人、商人;到了你这儿,就得想着让这思想长出新根,能适应量子时代的土。\"朱静雯的机械眼突然湿润了,这是她安装情感模块后第一次流泪。泪水落在主阵的控制台上,化作三滴酶液:第一滴渗入农业数据库,让望稼村的粟米产量数据跳了跳;第二滴融入工业系统,让龙江港的船坞发出一声欢鸣;第三滴汇入商业网络,让李稻花合作社的全息屏亮了亮。

\"姑母,祖母,我不会忘的,\"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异常坚定,\"我会带着副元首班子,让农业区的酶光更绿,工业区的钢花更蓝,商业区的河流更金,让太祖爷的龙纹永远闪耀着四民的光。\"母亲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与朱静雯的机械义手产生89%共振:\"好孩子,记住,指导思想不是用来念的,是用来干的。明天天不亮,跟我去薅草,你太祖爷说过,'官再大,也得沾沾土气,不然心就飘了'。\"我看着她们紧握的手,义肢上的\"三极\"纹突然发烫,与主阵的核心水晶产生最后一次强共振,将这一夜的教诲化作永恒的算筹图腾,铭刻在国家的量子记忆中——图腾的中心是一株粟米,根须扎在农田里,茎秆连着工厂的齿轮,穗子托着流通的算筹,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洪武爷的破碗、母亲的薅锄、工人的铆钉、商人的算盘,以及亿万大明子民的心跳,它们共同奏响432赫兹的共鸣,那是马克思主义在大明土地上最动听的旋律。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我们走出主阵机房。晨雾中的望稼村传来第一声鸡鸣,这鸡鸣的频率与洪安主阵的核心频率完全一致,仿佛在为新的一天校准共振。朱静雯的机械靴踩在机房外的石板上,石板上的算筹纹突然亮起,显影出她昨夜写下的誓言:\"余朱静雯,誓以《大明民主主义》为纲,承《韵澜思想》之革新、《秀英思想》之恤民、《常静徽思想》之科创,护农民之田、工人之厂、商人之市,若有偏私,愿受四民共弃。\"誓言的每个字都由农业、工业、商业的数据流组成,与太祖爷的《皇明祖训》产生92%共振,共振波让远处的量子灯塔突然发出强光,照亮了通往\"均平之世\"的路——这条路,从洪武爷的讨饭碗延伸到量子时代的算筹网,从母亲的薅锄连接到朱静雯的机械义手,永远向前,永远向着民心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