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85章 校跑酿殇逝 纲纪护民生

均平三十三年九月十日,京北的初秋已有了凉意,晨雾还未散尽,透过窗棂落在案头那本泛黄的《大明教育律》上,扉页“均平二十年修订”的钢笔字被雾汽浸得有些温润,却依旧锐利如昨。那是我任第四届皇帝(均平十~均平二十)、兼全国议事会议事长(均平二十~三十)的最后一个冬夜,和刚接过第五届皇帝印玺(均平二十~均平三十)的静雯一起逐字逐句改的。彼时她刚处理完黄淮流域的粮荒,眼底的红血丝还未褪去,却固执地在“不得以学分强制学生参与超出体质活动”的条款下画了道粗重的红圈,笔尖几乎要戳破纸页:“姑母,当年咱跟朱高煦斗,就是怕他毁了‘民生为本’的根。教育是育民的地方,要是成了官员捞政绩的工具,要是连学生的命都不当回事,咱对不起那些护着议事会、护着大明的百姓。”

这话像一根细密的刺,扎在我心里快三年了。后来朱高煦(均平三十任第六届皇帝)果然背弃民望,妄图恢复旧制,罢免了静雯的帝位,还强行废除了全国议事会。还好咱议事会的老同志们硬气,联合工农代表和飞军骨干,硬是把他从龙椅上拽了下来,扶持赵麦围(均平三十一~第七届皇帝)登基,才保住了“民生为本”的纲纪——可现在看来,那股漠视民生的余毒,终究还是没清干净,连教书育人的象牙塔,都敢拿学生的命当垫脚石。

府里负责舆情收集的小周推门进来时,额头上还沾着晨露,手里攥着一叠刚打印好的明网截图,纸页被他捏得发皱:“老议事长,您快看,花省樱花大学的事,热搜都爆了!#运园跑死人# 已经冲到榜首,后面还挂着‘爆’字,全国百姓都在讨论!”

我接过截图,指尖触到纸页上的红底黑字,像被烧红的烙铁烫了一下,刺得人眼睛生疼。点进那条置顶的视频帖子,发布者Id是“孙浩爸爸”,标题字字泣血:“花省樱花大学强制运园跑,害死我儿子,还想篡改病历瞒天过海!求全国百姓给个公道!”

视频不长,只有一分多钟,画面因为拍摄者的颤抖而晃动得厉害,却把操场的乱象看得一清二楚:清晨六点多的樱花大学操场,天刚蒙蒙亮,路灯还没完全熄灭,三百多个穿着蓝白相间校服的学生,被分成十队,沿着塑胶跑道站得笔直。跑道旁挂着一条刺眼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每日运园跑,健康伴你行”,可视频里的学生们,没一个有“健康”的模样——有人手里攥着没拆封的葡萄糖注射液,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有人脚踝上贴着厚厚的创可贴,裤脚被风吹得掀起,能看到里面红肿的皮肤;还有个女生脸色惨白,靠在同伴身上,像是随时要倒下。

一个穿灰色运动服的男人站在队伍前面,手里举着哨子,嗓门洪亮得刺耳(后来才知道是体育老师张磊):“快点!都站整齐了!磨蹭什么!告诉你们,这运园跑是体育中心定的规矩,每天三公里,缺一次记旷,三次就取消期末考资格,毕不了业自己负责!”他的目光扫过队伍,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别想着装病请假,就算有哮喘也得跑,实在跑不动,找人代跑也行,反正不能缺课!”

镜头突然转向跑道内侧,一个女生猛地捂住胸口,身体晃了晃,直挺挺地往前倒了下去。周围的学生下意识地想扶,张磊却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抬起脚就踢了踢她的鞋跟,语气里满是讥讽:“别装了!昨天还见你在篮球场蹦得挺欢,今天跑两步就不行了?想混学分也找个像样的理由!”

小周在一旁急促地补充:“我们已经联系了花省的工农代表老黄,他刚从樱花大学周边赶回来,发来的卷宗里有新闻系学生陈阳的实名证词,还有校医院的急救记录复印件。老黄说,现在樱花大学门口已经围了不少百姓和学生家长,都在要求学校给说法,可校方还在遮遮掩掩!”

我翻开卷宗,最上面是陈阳的证词,字迹工整却带着明显的颤抖,纸页边缘还有被眼泪浸湿的痕迹,一字一句都在诉说着那个清晨的悲剧:

“均平三十三年九月十日,清晨五点五十,我就被宿舍楼下的集合哨吵醒了。按照樱花大学体育中心刘刚的规定,每天清晨六点必须到操场集合,跑三公里运园跑,迟到、缺席都算旷,三次旷就没学分,毕不了业。我是新闻系的学生,早就想拍一拍这强制运园跑的乱象,那天特意揣了相机,想把学生们的无奈记录下来。

到了操场我才发现,不止我一个人反感这规矩。计算机系的林晓站在我旁边,脸色白得像纸,手里攥着一袋葡萄糖,低声跟我说‘昨晚复习到凌晨两点,现在头有点晕,感觉跑不动’。我劝她跟张磊请假,她却摇了摇头,眼里满是害怕:‘上次我感冒发烧,想请假,张磊说我装病,还记了我半旷,再缺一次就没学分了,我不能毕不了业。’

我在镜头里拍了不少画面:有个女生跑了不到一公里就吐了,蹲在跑道边干呕,张磊却走过去催她‘快点起来继续跑,别耽误大家时间’;有个男生脚磨破了,贴着好几张创可贴,每跑一步都皱眉,可还是硬撑着跟在队伍后面;还有几个有哮喘的学生,兜里揣着急救喷雾,一边跑一边咳嗽,脸色憋得通红。

六点十分,张磊吹了哨子,队伍开始跑起来。林晓一开始还能跟上,可跑了不到两百米,我就看见她脚步踉跄了一下,扶着身边同学的胳膊才勉强站稳。没等我反应过来,她突然闷哼一声,双手紧紧捂着胸口,身体直挺挺地往前倒了下去——幸好前面的同学及时转身,才没让她直接砸在坚硬的塑胶跑道上。

‘别装了!’张磊跑过来,一脚踢在林晓脚边的跑道上,声音里满是不耐烦,‘想混学分也找个像样的理由!’

林晓喘着气,虚弱地说‘我真的头晕’,可张磊根本不听,伸手就去拽她的胳膊:‘起来!别耽误大家时间!后面的学生还等着跑呢!’

林晓被他拽得一个趔趄,胸口传来一阵闷痛,忍不住蹲在地上,眼泪都疼出来了。周围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有个女生掏出手机,想给校医院打电话,张磊一把抢过手机,狠狠摔在地上,手机屏幕瞬间碎成了蛛网:‘谁敢打电话!今天这跑,谁都不能缺!谁要是敢搞特殊,我就记他全旷!’

就在这时,我实在忍不住了,冲过去挡在林晓前面:‘张老师,她脸都白了,嘴唇也没血色,看着真的不对劲,你别逼她了!’

张磊瞪着我,眼里满是怒火:‘你是哪个系的?敢管我的事!我告诉你,这是体育中心的规定,我只是按规矩办事,出了问题我负责!’

我们俩争执间,林晓突然闷哼一声,头歪在旁边同学的肩膀上,彻底晕了过去。这下张磊才慌了神,嘴里骂骂咧咧的,还是掏出手机给校医院打了电话。还好校医院的救护车就停在操场侧门——后来我才从校医院的护士嘴里知道,那救护车是刘刚特意安排的‘应急摆设’,因为他怕学生跑运园跑出意外,影响学校申报‘全国体育教育先进单位’,可救护车虽然在,医护人员却早就习惯了学生‘装病’,每次出警都慢悠悠的,那天是因为林晓晕得彻底,才来得快了些。

十分钟后,救护车就到了。医护人员跳下车,立刻给林晓测血压,其中一个护士喊了一声‘血压才90\/60!情况不太好!’,然后赶紧给她输氧、扎静脉针。‘怎么现在才送过来?’护士一边给林晓做急救,一边对着张磊喊,‘这学生看着是低血糖加过度疲劳,再晚半小时,人就危险了!’

张磊站在一旁,嘴里还硬撑:‘她就是装的,故意吓人!以前也有学生这么干,跑两步就晕,到了医院啥事儿没有!’

直到医护人员把林晓抬上救护车,说‘必须立刻送回医院观察,可能有休克风险’,他才闭了嘴,悻悻地看着救护车开走。

林晓被送走后,张磊又吹了哨子,逼着剩下的学生继续跑。我心里不踏实,跟在队伍后面,镜头一直对着第二队末尾的两个男生——计算机系的赵宇和物理系的孙浩。赵宇前几天还跟我吐槽‘每天跑三公里,感觉肺都要炸了,晚上躺床上都喘不上气’,孙浩是林晓的同乡,上周还帮林晓搬过行李,跟我说‘要是不跑运园跑,就能多去几次百姓公社的农技站实习,以后帮乡亲们种庄稼,可比这没用的跑步强’。

那天的太阳升得很快,晨雾散了之后,阳光变得有些刺眼。赵宇跑得满头大汗,校服后背全湿了,紧紧贴在身上,能看到他单薄的脊梁;孙浩扶着他的胳膊,嘴里不停地念叨‘喘不上气,实在跑不动了’,脚步越来越沉,像是灌了铅一样。

我看着镜头里的他们,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刚想喊他们停下来,就看见赵宇腿一软,直挺挺地砸在跑道上。孙浩想拉他,可自己也没力气了,跟着一起摔了下去,两人躺在跑道上,一动不动。

‘张老师!快叫救护车!’我疯了一样冲过去,蹲在赵宇身边,伸手摸他的鼻息——只有微弱的气流,几乎感觉不到;再摸孙浩的颈动脉,跳得又慢又沉,像随时要停的钟摆。

我转头冲张磊大喊,可他跑过来扫了一眼,却冷笑一声:‘又来这套?林晓刚装完,你们俩又演?以为这样就能不跑了?我告诉你们,没用!’

‘他们不是装的!’我急得抓住他的胳膊,手指都要嵌进他的肉里,‘你看他们的嘴唇,都青了!是真不行了!快叫救护车!’

张磊一把推开我,力道大得让我差点摔倒,他还挥着手赶周围的学生:‘都散开!别围着看!耽误其他人跑步!这俩就是故意的,晾他们一会儿就自己起来了!’

周围的学生吓得不敢动,没人敢违抗张磊的命令。我看着赵宇的眼睛已经半睁着,瞳孔都散了些,孙浩的手指开始僵硬,心里急得像火烧——我想起朱高煦在位时,那些漠视百姓生命的官员,想起那些因为延误救治而逝去的生命,那种无力感和愤怒感瞬间涌上心头。

我知道不能等了,张磊靠不住,校方靠不住,我必须做点什么。我偷偷摸出手机,躲到操场边的香樟树后,手指抖得几乎按不准号码,对着听筒大喊:‘校医院吗?樱花大学操场,有两个男生晕倒了,情况特别严重,快没气了,你们快来!快来!’

挂了电话,我跑回赵宇和孙浩身边,假装蹲在地上给他们擦汗,实则死死盯着他们的脸,心里默默祈祷救护车能快点来。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赵宇的呼吸越来越弱,孙浩的嘴唇青得发紫,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生命在一点点流逝。

五分钟后,救护车终于呼啸而来。医护人员跳下车,看到两人的情况,也急了,大喊着‘人在哪?快让开!’,然后立刻给赵宇和孙浩做心肺复苏。张磊站在一旁,脸色从一开始的嚣张变成了惨白,嘴里喃喃自语‘不可能……他们就是装的……怎么会这样……’。

我跟着跳上救护车,看着医生跪在担架旁,不停地按压赵宇的胸口,动作又快又重,可赵宇一点反应都没有;另一个医生给孙浩戴氧气面罩,不停地捏呼吸球,可孙浩的胸口还是没起伏。救护车在马路上疾驰,鸣笛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车厢里静得可怕,只有医生按压胸口的‘咚咚’声,还有我的心跳声,快得像要炸开。

可就在救护车拐进校医院大门的前一刻,给赵宇做急救的医生突然停了手,对着护士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地说:‘不行了,没心率了。’

紧接着,给孙浩急救的医生也叹了口气,缓缓放下手里的呼吸球:‘呼吸也停止了,救不回来了。’

那一刻,车厢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救护车的鸣笛声还在徒劳地响着。我看着赵宇和孙浩苍白的脸,他们那么年轻,赵宇才十九岁,孙浩才二十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纪。我想起昨天陈阳给我发的照片,照片里的他们在食堂吃饭,笑得那么灿烂,赵宇说‘等毕业了就回家帮爸妈种庄稼,让他们别那么辛苦’,孙浩说‘想去百姓公社的农技站,帮乡亲们改进种植技术,让大家多收点粮食’,可这些简单的愿望,现在再也实现不了了。

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砸在赵宇的校服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又疼又怒——疼的是两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怒的是刘刚、张磊的漠视,怒的是那些为了政绩而置学生生命于不顾的官员。

我拿着卷宗,手指捏得发紧,指节都泛了白。更让我气的是,刘刚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想着怎么安抚家长,不是反思自己的过错,而是想着‘瞒’。

卷宗里有校医院医生李梅的证词,她在九月十日上午九点给我发了条加密语音,声音带着哭腔,还夹杂着压抑的抽泣:‘老议事长,刘刚刚才来医院了,他把我拉进办公室,关上门就拍桌子,指着我的鼻子骂,让我把赵宇和孙浩的死因改了,别写运动过量猝死,就说赵宇有心肌炎,孙浩有肺炎复发。我说这是造假,是违法的,他就威胁我‘你不改,明天就卷铺盖滚蛋!学校名声坏了,你也别想在花省立足!你的孩子还在花省上学,你自己掂量掂量!’

李梅还发来了改前改后的病历复印件——改前的病历上,‘运动过量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的字迹清晰可见,是她当时紧急记录的,墨迹还没完全干;被划掉后,改成了‘突发心肌炎’‘肺炎复发’,修改的地方用圆珠笔涂了又涂,还能看到油墨未干的痕迹,显然是仓促之下改的。‘我没办法,老议事长,我还有个孩子要养,要是丢了工作,我们娘俩就没地方去了……’李梅的语音里满是无奈和愧疚,‘可我知道,这不是我造假的理由,纲纪面前,没人能例外。我偷偷录了音,把改前的病历也留了复印件,希望能帮上点忙,给那两个孩子一个公道。’

我关掉语音,心里五味杂陈。李梅的无奈我能理解,可造假就是造假,触犯了纲纪,就必须承担责任。但更该被追责的,是刘刚,是那些视生命如草芥、只想着自己政绩的官员。

赵宇的妈妈是在中午接到学校电话的,学校的人只说赵宇‘突发疾病去世’,没说具体是什么病,也没说和运园跑有关。她从花省乡下往学校赶,坐了三个小时的长途车,路上反复跟丈夫说:‘不可能!我儿子上个月体检还好好的,医生说他身体壮得很,他跟我说学校逼他跑步,说跑不动了,会不会是……会不会是跑步跑出事了?’话没说完,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

她到学校时,刘刚和校医院院长早就等着了,手里拿着改后的病历,脸上堆着假惺惺的悲伤:‘赵宇妈妈,节哀顺变。赵宇是突发心肌炎去世的,这是遗传病,跟学校没关系,跟运园跑也没关系。你看,病历上都写着呢。’

赵宇妈妈接过病历,她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可也能看出上面的字迹不对劲,被划掉的地方糊里糊涂的。她猛地想起儿子跟她说过‘学校跑步跑死人会被骂’,突然反应过来,一把夺过病历,指着被划掉的字迹哭喊道:‘这字是后改的!我儿子没心肌炎!你们骗我!我儿子是被你们逼死的!你们把我儿子还给我!’

孙浩的爸爸是在工地接到电话的——他是个建筑工人,那天正在高空作业,接到学校的电话时,差点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他前一天还收到孙浩的微信:‘爸,校医院让我休息,说我体质弱,不能做剧烈运动,可刘刚说不跑运园跑就没学分,我只能硬跑。爸,我有点害怕,跑的时候总喘不上气。’

挂了电话,他手里的砖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手机也跟着掉在地上,屏幕碎了。他顾不上捡,爬下脚手架就往火车站跑,嘴里不停地念叨‘我儿子不能有事,我儿子不能有事’。他到学校后,冲进孙浩的宿舍,翻出校医院开的‘避免剧烈运动’的诊断书,那是孙浩特意放在枕头下的,想留着万一能用上。他拿着诊断书,冲到刘刚面前,把诊断书摔在他脸上:‘你看!你看!校医院都让我儿子休息了,你为什么逼他跑!你把我儿子还给我!你这个刽子手!’

刘刚被骂得脸色铁青,却还在狡辩:‘这诊断书是假的!是孙浩自己伪造的,就是为了不跑运园跑!跟我没关系!’

就在这时,陈阳站了出来。他拿着自己拍的视频、赵宇和孙浩晕倒的照片,还有李梅偷偷给他的原始病历,走到两位家长面前:‘叔叔阿姨,我有证据。赵宇和孙浩不是突发疾病,是跑运园跑太累了,运动过量猝死的。张老师看到他们晕倒,还说他们是装的,耽误了救治时间。刘刚还让医生改病历,想隐瞒真相。’

陈阳把视频打开,里面张磊的呵斥声、学生的抽泣声、救护车的鸣笛声,都清晰可闻。两位家长看着视频里自己的孩子倒下的画面,看着他们苍白的脸,再也忍不住了,抱着陈阳哭了起来,哭声撕心裂肺,让周围的学生和百姓都红了眼眶。

孙浩爸爸颤抖着拿出自己的手机,在陈阳的帮助下,把这些证据都发到了明网,标题是“花省樱花大学强制运园跑,害死我儿子,还想篡改病历隐瞒真相!求全国百姓给个公道!”

帖子发出去还不到半小时,转发量就超过了五万,#运园跑死人# #樱花大学草菅人命# 两个话题一起冲上了热搜前两名,后面都挂着‘爆’字。全国百姓都被激怒了,评论区里挤满了愤怒的留言:

‘我有哮喘,当年上学时也被学校逼着跑强制运园跑,每次都差点喘不上气,老师还说我装病,现在想起来都后怕!’——来自京北高校的学生;

‘我们学校也有强制跑,缺一次扣0.5学分,我已经找人代跑三次了,一次五十块,不跑就毕不了业,真的没办法!’——来自江南高校的学生;

‘当年朱高煦在位时,官员就漠视百姓生命,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议事会,有了‘民生为本’的纲纪,怎么还有这样的官员?必须查到底!给两个孩子一个公道!’——来自津天港的百姓;

‘刘刚、张磊这种人,根本不配当教育工作者,不配当官员!他们眼里只有政绩,没有学生的命!必须严惩!’——来自百姓公社的农工代表;

‘我是医生,运动过量导致猝死很常见,尤其是长时间熬夜后再剧烈运动,风险更高!樱花大学明明知道学生要复习,还要强制早起跑三公里,这就是谋杀!’——来自京北医院的医生。

不到一天时间,全国人民监督协会就派了工作人员去樱花大学。他们调取了操场的监控录像、校医院的值班日志、刘刚与体育器材供应商的采购合同,还有陈阳拍摄的视频、李梅的录音和病历复印件,核实清楚后,第二天一早就把卷宗上报给了全国议事会、礼部学司、监察局和都察院。

我拿着这份完整的卷宗,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给静雯打了电话——她如今是全国议事会负责人(议事长),这是议事会全体代表在朱高煦倒台后共同推选的,就是因为她当年守得住‘民生为本’的底线,敢跟强权硬碰硬,全国百姓都信她。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我能听到她那边还有嘈杂的讨论声,显然她也已经在处理这件事了。她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姑母,我已经收到全国人民监督协会的卷宗了,昨晚连夜联系了82名议事会代表联名——按《大明议事规则》,五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就能提交临时会议提案,82人早就够了,我已经安排下去,明天一早就开全国议事会全体代表临时会议,专门讨论成立调查组的事!”

“静雯,”我顿了顿,想起当年我们一起守议事会的日子,想起那些为了纲纪而奋斗的日夜,“你是议事长,更是百姓选出来的负责人,一定要把流程走扎实。调查组不能私设,必须经全体代表表决,赞成票超过三分之二才算数,这是规矩,不能破;人员得选百姓信得过的——工农代表、士兵代表、法律专家,还有陈阳这样的学生代表,一个都不能少,要让百姓看到透明,看到公平。另外,别只查刘刚、张磊这两个小角色,校领导签字批准的运园跑、礼部学司不管不问的监管失职,这些都得查到底。当年朱高煦就是钻了监管的空子,才敢肆意妄为,现在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

“我记着的,姑母。”她的声音很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陈阳的证词、李梅的录音、两位家长的诉求,我已经让议事会档案处整理成副本,明天每个代表都能拿到,保证每个人都能了解完整的情况;花省的工农代表老黄,还有退伍的王班长,他们都答应了,要是当选调查组成员,一定把情况查透,绝不姑息任何一个触犯纲纪的人。您放心,我是议事长,更得守规矩,绝不会让流程出半点岔子,绝不会让两个孩子白死,绝不会让百姓失望。”

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稍微踏实了些。静雯办事,我放心,她从来不会辜负百姓的信任。

九月十一日上午,全国议事会临时会议如期召开,三百六十名代表全员到齐,没有一个人缺席。我虽在京北居所,却通过礼部的直播看着会场——静雯坐在议事长席位上,面前摆着厚厚的证据卷宗,身后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操场视频、病历复印件和两位家长的诉求信,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民生为大,纲纪为天”八个大字挂在正中央,格外醒目。

会场里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有穿着粗布衣裳的工农代表,有穿着褪色军装的士兵代表,有戴着眼镜的法律专家,还有来自各个高校的教育代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

“各位代表、百姓同志们,”静雯抬手按亮麦克风,电流声过后,她的声音没有多余的铺垫,直接切入主题,清晰而有力地透过广播传向全国,“今日我们召开全国议事会临时会议,核心议程只有一个:审议《成立樱花大学运园跑事件特别调查组提案》。昨天,花省樱花大学两名学生,赵宇、孙浩,因为学校强制要求的运园跑,运动过量猝死;在此之前,已有学生因运园跑晕倒,却未被学校重视。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校园安全事件,而是对‘民生为本’纲纪的公然践踏,是对学生生命的漠视,是对全国百姓信任的背叛。”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大厅内的每一张脸,语气变得更加沉重:“赵宇十九岁,孙浩二十岁,他们本该有光明的未来,本该为大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可现在,他们的生命永远停在了那个清晨。他们的父母,一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个是靠卖力气养家的建筑工人,他们把孩子送进大学,是想让孩子有个好前程,不是让孩子送命的。今天,我们坐在这里,不仅是为了给这两个孩子讨回公道,更是为了守住大明的纲纪,守住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安全,守住每一个百姓的希望。”

“这份提案,由82名议事会代表联名提交,符合《大明议事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现在,请联名代表发言,把情况说清楚,把诉求讲明白。”

话音刚落,来自花省的工农代表老黄第一个站起身。他今年五十八岁,是花省百姓公社的农工代表,昨天特意从花省赶到京北参加会议。他手里举着赵宇妈妈托人带来的体检报告,纸页边缘被他攥得发皱,上面还沾着些许泥土——那是赵宇妈妈从乡下带来时,不小心蹭上的。

“朱议事长,各位代表,俺是花省的工农代表老黄,俺要给那两个孩子说句公道话!”老黄的声音带着农人的质朴,却每一句都掷地有声,“昨天俺去了樱花大学周边的村子,去了赵宇和孙浩的家,看到他们的父母哭得撕心裂肺,俺心里也不好受。赵宇这娃,上个月体检还写着‘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怎么突然就‘突发心肌炎’了?孙浩这娃,校医院都开了‘避免剧烈运动’的诊断书,怎么还被逼着跑三公里?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

他把体检报告举得更高,投影幕布上立刻显示出报告的内容,上面“身体健康”四个大字格外醒目:“俺还去了樱花大学,问了不少学生,他们都说,这运园跑就是刘刚为了给学校捞政绩,为了申报‘全国体育教育先进单位’搞的,不管学生身体好不好,不管有没有特殊情况,都得跑,不跑就没学分,毕不了业。有个女生跟俺说,她来例假了,想请假,张磊说‘这点小事算什么,跑一跑就好了’,结果她跑着跑着就晕倒了,幸好没出大事。还有个男生,有哮喘,跑的时候差点喘不上气,掏出急救喷雾喷了才缓过来,张磊还嘲笑他‘娇气’。”

老黄的声音越来越激动,眼眶都红了:“俺是个农民,不懂什么大道理,可俺知道,人命关天!学生的命也是命,不是官员捞政绩的工具!要是不查,要是不严惩,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出事,还会有更多的家庭破碎!俺们工农百姓信议事会,信‘民生为本’的纲纪,恳请各位代表,支持成立调查组,查到底,给两个孩子、给他们的父母、给全国百姓一个交代!”

老黄说完,对着全场深深鞠了一躬,才坐下。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代表都红了眼眶。

紧接着,退伍的士兵代表王班长站起身。他穿着一身褪色的军装,胸前别着两枚战功勋章,那是他当年在东海驱逐一帮海盗时得的。他今年四十岁,退役后一直住在花省,孙浩的爸爸是他的同乡,两人关系很好。

“朱议事长,各位代表,俺是士兵代表王勇。”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军人的刚毅,“当年俺在部队,首长常说‘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命都是一样金贵,都得好好珍惜’。孙浩的爸爸跟俺说,孙浩从小就想当一名士兵,想守护大明的百姓,可现在,他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没了。俺们士兵,训练再苦再累,都有科学的安排,都有医护人员跟着,从不会让士兵超负荷训练,更不会逼着身体不好的士兵硬撑。可樱花大学呢?他们只想着政绩,只想着申报先进单位,根本不管学生的身体能不能承受,这跟草菅人命有什么区别?”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格外坚定:“俺们士兵退役后,最在乎的就是家人和百姓的安全。现在,学生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俺们不能坐视不管。俺支持成立调查组,不仅要查刘刚、张磊,还要查校领导,查礼部学司的监管失职,查清楚这强制运园跑是谁批准的,查清楚还有多少类似的乱象,一定要严惩不贷,绝不能让纲纪成为摆设!”

王班长坐下后,来自京北的法律代表吴先生推了推眼镜,站起身。他手里拿着《大明教育律》和《大明刑典》,翻到相关章节,声音掷地有声:“各位代表,根据《大明教育律》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学生有权拒绝超出自身体质的强制体育活动,学校不得以学分、考勤为由施压,不得因此歧视、惩罚学生’;《大明刑典》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或教育机构人员,因滥用职权、漠视他人生命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渎职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吴先生的手指落在卷宗上:“樱花大学体育中心的刘刚,制定‘不跑运园跑记旷、取消学分’的规定,违背《大明教育律》;体育老师张磊,看到学生晕倒后,不仅不及时救治,还阻止他人救治,延误了最佳抢救时间,导致两名学生死亡,构成渎职罪;校医院院长和医生李梅,受刘刚指使篡改病历,试图隐瞒真相,构成伪证罪;樱花大学校领导,批准强制运园跑,对学生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存在监管失职;礼部学司,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对樱花大学的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同样存在监管失职。这些行为,都是明晃晃的违法,都是对纲纪的公然践踏,必须依法查处!”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员也好,普通百姓也罢,只要触犯了法律,触犯了纲纪,就必须受到惩罚。我支持成立调查组,建议调查组由工农代表、士兵代表、法律专家、学生代表和监察局专员组成,确保调查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所有调查过程和结果都要向全国百姓公开,接受百姓的监督。”

讨论持续了一个小时,没有一位代表中途退场,没有一位代表提出反对意见。就连之前持观望态度的几位地方教育代表,在看过完整的证据后,也纷纷表示“该查”“必须查”“要给百姓一个交代”。

静雯抬手示意,会议进入投票环节:“现在,我们对《成立樱花大学运园跑事件特别调查组提案》进行无记名投票。赞成成立调查组的请按蓝色按钮,反对按红色,弃权按黄色。投票时间为五分钟,投票结果将实时公示在电子屏上,全国百姓都能看到。”

我盯着直播画面里的电子屏,数字跳得越来越快,每一个蓝色的赞成票,都代表着一份对正义的期盼,一份对纲纪的坚守。五分钟后,投票结束,电子屏上的数字定格在:

蓝色(赞成):315票

红色(反对):0票

黄色(弃权):45票

“赞成票315票,超过全体代表三分之二,提案通过!”静雯的声音刚落,会场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透过广播,传到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传到了樱花大学门口,围在那里的百姓和学生家长听到后,激动地鼓起掌来,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泪;传到了赵宇和孙浩的家乡,他们的亲友们抱着孩子,对着广播大喊“有公道了”;传到了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们纷纷走出宿舍,为这份正义欢呼。

“根据会议决议,”静雯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任命本人为樱花大学运园跑事件特别调查组组长,成员由工农代表3人(老黄牵头)、士兵代表2人(王班长负责纪律监督)、法律代表2人(吴先生统筹证据审核)、学生代表2人(陈阳、林晓)、监察局专员2人组成。调查组将于明日进驻花省樱花大学,所有调查进展将每日向全国议事会报备,全程通过礼部广播和明网直播,接受全国百姓的监督。调查的核心目标:一是查明事件真相,还原两名学生死亡的完整过程;二是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只要触犯纲纪,一律严惩;三是排查全国高校的强制体育活动乱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九月十二日清晨,调查组准时进驻花省樱花大学。我虽在京北,却让小周每天给我汇报调查进展,生怕出现任何纰漏。

调查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广场设立“证据收集点”,老黄和陈阳负责接待。他们在广场上搭了一个简单的帐篷,挂起了“樱花大学运园跑事件证据收集点”的牌子,旁边还贴了《大明教育律》的相关条款和调查组的联系方式。公告上写着:“任何学生、家长、教职工,只要掌握与强制运园跑相关的证据,都可以匿名或实名提交,调查组将严格保密,绝不泄露提交人的信息,绝不允许任何人打击报复。”

消息一传开,学生、家长和教职工们纷纷赶来。有个食堂阿姨提交了一段录音,里面是刘刚跟食堂老板的对话:“多进点咸菜罐头,少买点肉和蔬菜,学生伙食费省下来的钱,咱们分了。反正他们天天跑运园跑,也没力气挑三拣四,有口吃的就行。”食堂阿姨红着眼圈说:“我看着学生们顿顿吃咸菜,心里不好受,尤其是那些正在长身体的男生,跑那么多路,却没东西吃,能不出事吗?”

有个后勤师傅拿来了一双劣质跑鞋的样品,鞋面上的胶都开了,鞋底薄得像纸,一折就断。他说:“这是刘刚采购的跑鞋,给学生上体育课用的,成本才30明币一双,他却报账180明币,三年下来,光跑鞋采购就贪了至少20万明币。学生们穿着这鞋跑运园跑,脚磨破是常事,有的学生甚至因为鞋底太滑,摔了好几次。”

还有个校府先生的秘书偷偷交了一份会议记录,里面清楚地写着:“为冲刺‘全国体育教育先进单位’,即日起推行每日三公里运园跑,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不参加者按旷处理,影响毕业。由体育中心刘刚负责执行,校医院配合做好‘应急处理’,出小问题自行解决,不得上报上级部门,以免影响评选。”会议记录的落款日期,是均平三十二年九月,也就是强制运园跑推行的时间。

调查组还调取了樱花大学的财务账目,发现刘刚不仅在跑鞋采购上贪腐,还在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等采购项目上存在大量猫腻,涉案金额高达50万明币。这些钱,本该用来改善学生的体育设施,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却被他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调查组约谈刘刚时,他一开始还死不承认,百般狡辩:“运园跑是为了学生的体质,是教育部提倡的,我只是按规定办事。赵宇和孙浩是突发疾病,跟运园跑没关系,我从来没让医生改病历,是李梅自己造谣!”

静雯没有跟他废话,直接让工作人员拿出证据:“这是你和食堂老板的录音,这是你采购跑鞋的合同和报账凭证,这是校领导的会议记录,这是李梅的录音和改前的病历,这是学生们的证词和视频,还有你的银行流水,里面有50万不明来源的资金,你怎么解释?”

刘刚看着面前的一堆证据,脸色从惨白变成铁青,再变成灰败,头垂得越来越低,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最后,他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头,发出了压抑的呜咽声。

约谈张磊时,他还想甩锅:“我只是执行刘刚的命令,他让我逼着学生跑,我不能不听。我以为赵宇和孙浩是装的,以前也有学生这么干,我没想到会出人命……”

陈阳当场拿出那段他踢林晓鞋跟、摔学生手机、阻止救治的视频:“命令让你打人?让你摔学生的手机?让你见死不救?赵宇和孙浩倒在地上时,嘴唇都青了,呼吸都快没了,你明明看到了,却还是说他们是装的,你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你就是凶手!”

张磊盯着视频,眼泪突然掉了下来,他猛地跪倒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我错了……我不该漠视学生的命……我不该听刘刚的话……我对不起赵宇和孙浩,对不起他们的父母……求你们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林晓康复后,也专程赶来给调查组作证。她穿着一身干净的校服,脸色还有些苍白,说话时还会下意识地捂胸口——医生说她因为那次晕倒,可能留下了心悸的后遗症。她拿出手机里刘刚拒绝她请假的录音:“他说‘校医院的诊断书没用,要么跑,要么记旷,你自己选’,我怕毕不了业,只能硬撑。我没想到,赵宇和孙浩会因为这个送命……要是我当时再坚持一下,要是我能说服张老师,或许就不会出事了……”

林晓的声音带着愧疚和悲伤,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静雯安慰她说:“这不是你的错,是刘刚和张磊的错,是那些漠视生命的人的错。你能站出来作证,就是在为正义发声,就是在保护更多的同学。”

九月十五日,调查组提交了《樱花大学运园跑事件阶段性调查报告》。这份报告长达五十页,详细记录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列出了所有涉案人员的名单和证据,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和整改措施。报告通过明网全文直播,全国百姓都能看到,每一个细节都公开透明,没有丝毫隐瞒。

报告里明确指出:刘刚涉嫌渎职罪、受贿罪,涉案金额50万明币,对两名学生的死亡负主要责任;张磊涉嫌玩忽职守罪,对学生死亡负直接责任;校医院院长涉嫌伪证罪,协助刘刚篡改病历;李梅涉嫌伪证罪,虽有悔罪表现并提供了关键证据,但仍需承担相应责任;樱花大学校长、分管副校长,对强制运园跑的推行和监管失职负领导责任;礼部学司负责体育教育的专员,对高校体育活动监管不力,负监管责任。

调查报告公布后,全国百姓纷纷表示“满意”“查得彻底”“就该这么办”。不少学生家长给调查组发来感谢信,说“终于给孩子讨回了公道”。

与此同时,调查组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高校强制体育活动排查。截至九月底,共排查出全国23所高校存在类似的强制体育活动乱象,有的强制学生晨跑,有的强制学生参加体能测试,有的甚至因为学生不参加体育活动而扣学分、影响毕业。调查组对这些高校发出了整改通知,要求立即停止强制体育活动,建立“运动豁免制度”,对身体不适、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允许凭医院诊断证明申请豁免,不得因此歧视或惩罚学生。

全国高校都迅速行动起来,取消了不合理的强制体育规定,樱花大学也正式废除了运园跑制度,将体育课程改为自愿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跑步、打球、游泳等不同的体育项目,学校还增加了体育设施和医护人员,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

十月五日,我让人陪我去了京北大学的操场。正是下午,阳光正好,金色的阳光洒在跑道上,温暖而柔和。学生们在操场上自由地活动,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草坪上散步、聊天,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没有哨声的催促,没有记旷的压力,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

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笑着对同伴说:“现在不用每天早起跑运园跑了,终于能睡够觉,还能选自己喜欢的运动,真好。听说樱花大学的事之后,学校就取消了强制跑步,还帮我们做了体质测试,给我们推荐合适的运动项目,太贴心了。”

她的同伴点点头,笑着说:“是啊,以前跑强制步的时候,天天都盼着下雨,现在终于不用了。而且学校还设立了‘运动豁免申请’,我室友有哮喘,申请豁免后,就不用跑了,改成了瑜伽,既安全又能锻炼身体。”

看着她们无忧无虑的笑脸,我想起了赵宇和孙浩,想起了他们倒在跑道上的样子,心里一阵发酸,却也松了口气。虽然那两个年轻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但他们的逝去,换来了更多学生的安全,换来了全国高校体育制度的整改,换来了“民生为本”纲纪的进一步坚守。

静雯后来跟我说,全国所有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运动豁免档案”,对身体不适的学生进行登记,提供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方案;礼部学司也成立了高校体育活动监管小组,定期对全国高校进行检查,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强制体育乱象。

回到居所,我把樱花大学的卷宗整理好,放进一个深色的木盒子里,和当年罢免朱高煦的议事记录、修订《大明教育律》的手稿放在一起。这个木盒子,承载着大明的纲纪,承载着百姓的期盼,承载着无数人为“民生为本”而奋斗的记忆。

我摸着盒子,心里想着,等赵麦围皇帝有空了,要把这个盒子给他看,让他记住:大明的纲纪,不是挂在墙上的条文,不是写在纸上的口号,是护在百姓心里的温度,是护在每一个生命身边的屏障;静雯作为议事长,守住的从来不是一个职位,而是当年我们跟强权斗到底的初心,是“以百姓为本”的坚定信念。

“以百姓为本”,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要护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护到每一个百姓的身上,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大明的土地上,安全、自由、有尊严地生活。这,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的真正力量,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不息的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